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任正非:華為要有開放的用人態度,吸納全球優秀人才

開放創新, 吸納全球人才, 構建“為我所知、為我所用、為我所有”的全球能力佈局。

——任正非在全球能力佈局彙報會上的講話

一、華為要有開放的用人態度, 吸納全球優秀人才。

我們為什麼要建能力中心呢?向美國學習。 美國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今天的美國之所以發達, 因為它先進的制度、靈活的機制、明確清晰的財產權、對個人權利的尊重與保障, 吸引了全世界的優秀人才, 從而推動億萬人才在美國土地上投資和創新。 斯拉夫民族的很多人都是傑出的, 為什麼他們在東歐時沒有成功, 因為東歐缺少合適的“土壤”。

華為能不能也讓優秀人才更加脫穎而出呢?具小美國一樣的土地, 讓他們生存發展呢?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 我們公司的員工數量不會隨銷售收入呈線性增加, 那麼公司的產值和利潤提升, 為什麼不能去全世界進行人才爭奪戰呢?

華為要有開放的用人態度。 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 三年時間從一星準將直升到四星上將, 而且是一把手的上將;艾森豪從上校升到五星級上將, 只用了五年時間……。 美國這樣用人的態度, 為什麼華為就不能用?

所以, 我們要建立能力中心和人才中心。 能力中心與人才中心有所區別, 我們在窮國、戰亂國家去獲取世界級優秀人才, 不是建能力中心, 是要把人才吸引過來, 創造一個環境。

(徐直軍:我們在全球化的定義裡也有一句話, 就是“利用全球能力和資源, 做全球生意”。 如果單建一個能力中心, 但當地的社區和人才沒有氛圍, 也是不可能長久的。 過去幾年, 運營商業務的能力中心建設就不成功, 因為運營商業務僅找明白人, 明白人用兩年, 由於他們沒有根和土壤, 慢慢就不是明白人了。 現在, 企業業務建設能力中心就吸取了運營商業務的教訓, 基於開放實驗室在人才聚集地, 把行業夥伴聚集在那裡, 一起來打造解決方案, 一起來探討解決方案, 這樣的話有一個基地, 有一個根基, 再來聚集人才。 )未來國內的基建完成時, 我們還要再建立讓當地人才感到體面的海外基地。

我們要重視對愛爾蘭的投資,

它離紐約只有6個小時的航程, 但稅收比美國和中國低很多, 所以很多美國大公司的資源都放到了愛爾蘭。 我們在那裡能夠親身感受美國文化, 輕鬆獲取美國人才, 而且它的生活環境更美。 美國可以在全世界建立基地, 我們可以圍著美國周邊建人才基地。

二、開放創新, 不盲目追求“為我所有”, 要構建“為我所知、為我所用、為我所有”的能力組合。

在全球能力中心佈局思路上, 膽子要大一些。 你們提的“開放創新, 不盲目追求為我所有, 多層次構建為我所知、為我所用、為我所有的能力組合”的口號非常好。 (注:指在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技術能力上, 重在為我所用, 但在關鍵控制點上要為我所有。 在基礎技術能力上, 側重為我所用,

但在核心技術上要為我所有。 在基礎理論能力上, 做到為我所知、為我所用就可以了。 )

比如建立製造實驗室, 我們是要掌握精密製造的能力, 這個能力要為我所有, 促進我們自己發展高精生產。 別人的製造能力也能達到我們的水準, 可以允許外包給這些先進公司。 迫不得已時, 我們才自己製造。 但是, 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趕上我們的進步的。 我們要有準備自己智慧製造, 不要偏離了主航道。

我們應當組合世界上最優秀的資源, 和優秀廠家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我們就會變得更優秀。 我這個人啥都不懂, 不懂技術, 不懂管理, 不懂財務, 不就是用“一桶膠水”把你們組合在一起, 又組合了18萬員工, 為我所用不就行了嗎?華為是為積蓄能力而創新的,

而不是完全疊加一些東西, 有一個整體的系統能力。

全球能力中心的佈局, 除了技術和人才, 對於確定性工作要加上“成本”。 我們對不確定性工作是技術和人才, 對確定性的工作是技術、人才和成本。 因為不是所有工作都是不確定性, 確定性工作就要降低成本。 談到成本, 希望我們發達國家代表處也配幾台車和司機, 我去了歐洲的代表處, 都沒有汽車, 他們就縮在代表處不出去, 怎麼能叫作戰部隊?

三、瞄準未來,吸收多學科人才,構建未來新的理論基礎。

華為公司在建立一個新時代的時候,要構建未來新的理論基礎,就要重視有理論素養的人才進入公司。因為懂理論的人轉過來學技術很快,搞技術的人很難轉到理論上。(徐直軍:沒有理論基礎,搞不清楚原理,那就是照抄,照抄就不可能有創造。)照抄只是反向學習,它不是一個最簡潔的方法,你不知道構建這些東西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人才與技能是什麼,知識結構是什麼。前幾年,GTS招聘了一批搞衛星遙感、遙測的測繪專業人員,現在對三朵雲的貢獻就能看出來。你看珠峰這個事情,如果讓學測繪的人去做,他能把穀歌地圖一套,就知道這個網站要翻過幾座山。他把地圖和我們的網站一重疊,就知道這個工程的難度有多大,就不會出現一個網站報價大錯誤的問題。

我們需要多種學科的人才,構築對華為有長遠影響的技術知識體系,不能只局限在對通信、電子工程類的招聘。公司可以招聘一些學神經學、生物、化學、材料、理論物理、系統工程、控制論、統計學等專業學科的人才,甚至包括牙科專業的。你們知道,當年華為最早的電源團隊的一個主力曾經是牙科醫生。這些人只要願意從事通訊技術,到了我們的員工群體裡面,他們的思想就會在周圍有所發酵。

這些新進來的應屆生要堅持兩年的保護期,兩年內不要淘汰,可以把優秀的提拔快一些。因為他有兩年不太明白的適應期,將來能否脫穎而出就看他的實際貢獻。

四、公司全球能力佈局已從迷茫走向清晰,下一步要從清晰走向科學化。

聽了你們的彙報非常高興,增強了我們必勝的信心,我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逐漸走向成熟。幾年前,我給大家出了這個題目,那時大家都很迷茫。今天,終於從迷茫走向了清晰;下一步,我們要從清晰化走向科學化。

科學化,是要拿出資料來,說清楚建了這個能力中心對你的好處,如何體現和反映。有時我們可能做不出來,可以找顧問公司,研發的能力中心可能比較散,但供應鏈的能力中心可以請顧問公司幫我們算一算,這樣我們從清晰化走向科學化以後,就可以增大投資,比如倉庫建設等。

“全球能力的佈局要聚焦主航道,不要為了建而建”這句話太好了。研發能力中心是輕中心,輕裝的能力中心可以勇敢一些,重裝的能力中心要慎重一些。另外,能力中心要一語道破,不要怕擴散,擴散不一定就能被模仿。如果總強調保密,保到最後的結果是我們自己沒搞明白,別人反而搞明白了。

簡介:4565分時專家平臺創立于2015年6月,是深圳易道匯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互聯網+人才共用服務平臺,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分時高管、共用專家,為中年後資深專家打造自由職業平臺。

對我們感興趣的話!

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號:4565分時專家(expert4565)!

三、瞄準未來,吸收多學科人才,構建未來新的理論基礎。

華為公司在建立一個新時代的時候,要構建未來新的理論基礎,就要重視有理論素養的人才進入公司。因為懂理論的人轉過來學技術很快,搞技術的人很難轉到理論上。(徐直軍:沒有理論基礎,搞不清楚原理,那就是照抄,照抄就不可能有創造。)照抄只是反向學習,它不是一個最簡潔的方法,你不知道構建這些東西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人才與技能是什麼,知識結構是什麼。前幾年,GTS招聘了一批搞衛星遙感、遙測的測繪專業人員,現在對三朵雲的貢獻就能看出來。你看珠峰這個事情,如果讓學測繪的人去做,他能把穀歌地圖一套,就知道這個網站要翻過幾座山。他把地圖和我們的網站一重疊,就知道這個工程的難度有多大,就不會出現一個網站報價大錯誤的問題。

我們需要多種學科的人才,構築對華為有長遠影響的技術知識體系,不能只局限在對通信、電子工程類的招聘。公司可以招聘一些學神經學、生物、化學、材料、理論物理、系統工程、控制論、統計學等專業學科的人才,甚至包括牙科專業的。你們知道,當年華為最早的電源團隊的一個主力曾經是牙科醫生。這些人只要願意從事通訊技術,到了我們的員工群體裡面,他們的思想就會在周圍有所發酵。

這些新進來的應屆生要堅持兩年的保護期,兩年內不要淘汰,可以把優秀的提拔快一些。因為他有兩年不太明白的適應期,將來能否脫穎而出就看他的實際貢獻。

四、公司全球能力佈局已從迷茫走向清晰,下一步要從清晰走向科學化。

聽了你們的彙報非常高興,增強了我們必勝的信心,我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少年逐漸走向成熟。幾年前,我給大家出了這個題目,那時大家都很迷茫。今天,終於從迷茫走向了清晰;下一步,我們要從清晰化走向科學化。

科學化,是要拿出資料來,說清楚建了這個能力中心對你的好處,如何體現和反映。有時我們可能做不出來,可以找顧問公司,研發的能力中心可能比較散,但供應鏈的能力中心可以請顧問公司幫我們算一算,這樣我們從清晰化走向科學化以後,就可以增大投資,比如倉庫建設等。

“全球能力的佈局要聚焦主航道,不要為了建而建”這句話太好了。研發能力中心是輕中心,輕裝的能力中心可以勇敢一些,重裝的能力中心要慎重一些。另外,能力中心要一語道破,不要怕擴散,擴散不一定就能被模仿。如果總強調保密,保到最後的結果是我們自己沒搞明白,別人反而搞明白了。

簡介:4565分時專家平臺創立于2015年6月,是深圳易道匯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互聯網+人才共用服務平臺,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分時高管、共用專家,為中年後資深專家打造自由職業平臺。

對我們感興趣的話!

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號:4565分時專家(expert456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