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00多種靈長類動物一半以上瀕臨滅絕 面對這樣的境況我們能做些什麼

“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日前, 一份由西北大學研究團隊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家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 人類的“親戚”正在快速減少。 我國的靈長類動物都有哪些種類, 它們分佈在哪些區域, 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他們呼籲, 人們應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

500多種靈長類動物超一半瀕臨滅絕

一個由西北大學研究人員與來自北美洲、歐洲、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30位靈長類動物學家組成的團隊, 對全世界500多種已知的靈長類物種綜合最新的研究進行分析, 以判斷它們的生存狀況。 “靈長類動物生存狀態比我們預期的要更加糟糕。 ”該報告作者之一、中國靈長類學會理事長、西北大學教授李保國說:“在全世界500多種靈長類動物中60%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而75%的靈長類動物出現了種群數量下降的情況。 ”呼籲大家要保護世界上快速減少的靈長類, 如狐猴、懶猴、嬰猴、眼鏡猴、猴子和猿類。

李保國教授表示, 金絲猴、黑猩猩等靈長類已生存于森林千百萬年, 它們具有夢幻般的生活, 永遠能自動控制自我數量和種群發展, 且並不破壞森林, 與環境和諧相處。 從進化上講, 它們是人類最近親的物種, 因此, 它們在人類學、生物學、行為學和疾病研究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靈長類動物是生物多樣性形成、是促進森林再生和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重要生態因數, 並在人類生存、文化和宗教等許多研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靈長類動物是怎麼分佈的

“目前中國非人靈長類共3科8屬約26種, 除獼猴、藏酋猴、短尾猴3種獼猴類物種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外, 其他的如長臂猿類、仰鼻猴類、葉猴類等物種基本上都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瀕危動物保護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秦嶺珍稀瀕危動物保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曉衛介紹說, 西南地區是靈長類分佈比較集中的地方, 特別是雲南省靈長類種類最多, 約為16種, 西藏、貴州各有8種和6種, 其他各省分佈的靈長類都在5種以下。 我們陝西省有3種靈長類, 分別是川金絲猴、獼猴、藏酋猴。 獼猴、藏酋猴在我國分佈很廣, 特別是獼猴, 全國20省份都有分佈。

我省靈長類分佈是怎樣的,

王曉衛稱, 川金絲猴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 主要分佈於我省周至、佛坪、洋縣、太白、寧陝5縣。 因其毛色金黃、細密如絲, 簡稱“金絲猴”, 面部淺藍色, 有肉色嘴角瘤。 群體數量一般為四五十只到百多隻左右, 偶見二三百隻大群, 群體常由若干個“一夫多妻”單元形成的家庭群和全部為雄性的“光棍”群組成, 每年9-11月份交配, 次年3-5月份產仔, 陝西有約4400只。 獼猴分佈于我省甯強、平利、西鄉3縣, 數量約為620只。 “藏酋猴僅分佈於我省西鄉巴山地區, 是我們科研團隊2014年時隔30多年後在該地區重新發現的新紀錄, 至少有1群35只。 ”王曉衛說, 藏酋猴相對獼猴來說體型較大、粗壯、尾短;裸露的面部呈粉紅色, 成年雄性更紅, 背部深褐色。

這些可愛的靈長類都有著各自的特點

雖然都是靈長類動物,但它們有著自己的特點。王曉衛介紹,懶猴科的蜂猴和倭蜂猴2種猴都屬於小型的夜行性靈長類,面部扁平、眼睛相對較大、臂膀和腿部細弱,幾乎等長,短尾巴。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省和貴州省,白天常在樹冠和樹洞中酣睡,即使人們去抓他們,也很難蘇醒、一動不動,所以稱之為“懶猴”。

猴科的猴類體型中等,尾巴長,四肢幾乎等長或後肢比前肢稍長。其獼猴屬的物種非常聰明,雜食性,吃果實、種子、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有儲存食物的頰囊,顏色一般為黃褐色,經常在地面和樹冠活動,常生活在多雄群中。

仰鼻猴屬中的川金絲猴、滇金絲猴等4種金絲猴顧名思義都有特殊向上仰著的鼻子,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樑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嘴角有嘴角瘤,成年雄性非常明顯。

長尾葉猴屬中的長尾葉猴和烏葉猴屬中的白頭葉猴、黑葉猴、戴帽葉猴等多以樹葉、果實為食,俗稱“葉猴”,他們的外形特徵可以從其名字看出,如“長尾”、“戴帽”、“白頭”等。

什麼原因讓靈長類動物面臨危機

“令人不安的研究結果是,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的悲慘狀況是由於不斷擴大的棲息地損害和人類不可持續的環境利用造成的。”李保國說,人類始終在連續不斷地開發利用靈長類動物棲息地,這包括擴大農業產業化、大型牧場、伐木、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鑽井、採礦、修建大壩以及興建新的道路網路等等。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全球保護行動,在未來50年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將加速惡化,最終導致許多靈長類動物滅絕。

王曉衛說,從短期歷史來看,主要是人類活動如大規模採伐和大型工程建設。陝西金絲猴上世紀七十年代約有3300只,天然林禁伐後的數量增加較快,九十年代恢復到約4250只,近二三十年基本穩定,2000年初調查約4400只。另外,藏酋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西鄉米倉山消失,到近幾年重新出現在該地區。大規模採伐直接導致靈長類適宜棲息地減少,大型工程如公路、鐵路等可導致動物棲息地片段化,棲息地品質下降。另外還有盜獵等非法活動,但就我省情況而言,這一因素沒有對靈長類動物群體造成致命破壞。

保護靈長類動物我們能做些什麼

如何改善這些瀕危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又該如何去做。李保國說,由於大多數靈長類動物生活在高度發展不平等或貧窮落後的地區,因此人類必須採取行動,改善當地居民的健康和受教育的程度,實現可持續利用土地的發展計畫,保持傳統農耕方法以維持環境與發展的協調性。發達地區及國家則應該發展全球重要的戰略性保護示範區,呼籲政府官員、科學家、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商界人士等要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靈長類動物的滅絕對於人類生存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針對我省靈長類動物的保護,王曉衛表示,總體來說,我省近30年靈長類動物棲息地在逐漸恢復擴大、種群略有增加,國家政策得當,效果明顯,因此宏觀上應繼續堅持實施國家自然保護區實施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規,加大保護區建設和投入,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從行政角度“強制”保護改善動物生存環境和保護動物種群。另外,應採取措施提高群眾“主動性”環保意識。如開放少許自然資源以現場科普的方式讓群眾到野外去認識這些靈長類的可愛有趣、與人類緊密的關係和對人類生存的支撐價值。這些潛移默化的大眾保護意識手段非常重要。但在這些科普觀賞點,須配備科研團隊,如佛坪金絲猴科普基地,以監測猴群、棲息地變化,便於及時提出調整改良措施。

具體到我省3個靈長類物種,I級保護動物金絲猴要建立專門的馴養繁殖機構和場所,以給保護科研、室內外觀賞提供種質資源;對分佈比較狹窄數量較少的Ⅱ級保護動物藏酋猴應給予適當關注、針對性投入,跟蹤監測其生存狀況。

首席記者王嘉

雖然都是靈長類動物,但它們有著自己的特點。王曉衛介紹,懶猴科的蜂猴和倭蜂猴2種猴都屬於小型的夜行性靈長類,面部扁平、眼睛相對較大、臂膀和腿部細弱,幾乎等長,短尾巴。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省和貴州省,白天常在樹冠和樹洞中酣睡,即使人們去抓他們,也很難蘇醒、一動不動,所以稱之為“懶猴”。

猴科的猴類體型中等,尾巴長,四肢幾乎等長或後肢比前肢稍長。其獼猴屬的物種非常聰明,雜食性,吃果實、種子、昆蟲和小型脊椎動物,有儲存食物的頰囊,顏色一般為黃褐色,經常在地面和樹冠活動,常生活在多雄群中。

仰鼻猴屬中的川金絲猴、滇金絲猴等4種金絲猴顧名思義都有特殊向上仰著的鼻子,俗稱“朝天鼻”,是對高原缺氧環境的適應,鼻樑骨的退化有利於減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嘴角有嘴角瘤,成年雄性非常明顯。

長尾葉猴屬中的長尾葉猴和烏葉猴屬中的白頭葉猴、黑葉猴、戴帽葉猴等多以樹葉、果實為食,俗稱“葉猴”,他們的外形特徵可以從其名字看出,如“長尾”、“戴帽”、“白頭”等。

什麼原因讓靈長類動物面臨危機

“令人不安的研究結果是,靈長類物種瀕臨滅絕的悲慘狀況是由於不斷擴大的棲息地損害和人類不可持續的環境利用造成的。”李保國說,人類始終在連續不斷地開發利用靈長類動物棲息地,這包括擴大農業產業化、大型牧場、伐木、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鑽井、採礦、修建大壩以及興建新的道路網路等等。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全球保護行動,在未來50年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將加速惡化,最終導致許多靈長類動物滅絕。

王曉衛說,從短期歷史來看,主要是人類活動如大規模採伐和大型工程建設。陝西金絲猴上世紀七十年代約有3300只,天然林禁伐後的數量增加較快,九十年代恢復到約4250只,近二三十年基本穩定,2000年初調查約4400只。另外,藏酋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西鄉米倉山消失,到近幾年重新出現在該地區。大規模採伐直接導致靈長類適宜棲息地減少,大型工程如公路、鐵路等可導致動物棲息地片段化,棲息地品質下降。另外還有盜獵等非法活動,但就我省情況而言,這一因素沒有對靈長類動物群體造成致命破壞。

保護靈長類動物我們能做些什麼

如何改善這些瀕危靈長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又該如何去做。李保國說,由於大多數靈長類動物生活在高度發展不平等或貧窮落後的地區,因此人類必須採取行動,改善當地居民的健康和受教育的程度,實現可持續利用土地的發展計畫,保持傳統農耕方法以維持環境與發展的協調性。發達地區及國家則應該發展全球重要的戰略性保護示範區,呼籲政府官員、科學家、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商界人士等要提高對世界靈長類生存困境的認識,靈長類動物的滅絕對於人類生存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針對我省靈長類動物的保護,王曉衛表示,總體來說,我省近30年靈長類動物棲息地在逐漸恢復擴大、種群略有增加,國家政策得當,效果明顯,因此宏觀上應繼續堅持實施國家自然保護區實施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規,加大保護區建設和投入,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從行政角度“強制”保護改善動物生存環境和保護動物種群。另外,應採取措施提高群眾“主動性”環保意識。如開放少許自然資源以現場科普的方式讓群眾到野外去認識這些靈長類的可愛有趣、與人類緊密的關係和對人類生存的支撐價值。這些潛移默化的大眾保護意識手段非常重要。但在這些科普觀賞點,須配備科研團隊,如佛坪金絲猴科普基地,以監測猴群、棲息地變化,便於及時提出調整改良措施。

具體到我省3個靈長類物種,I級保護動物金絲猴要建立專門的馴養繁殖機構和場所,以給保護科研、室內外觀賞提供種質資源;對分佈比較狹窄數量較少的Ⅱ級保護動物藏酋猴應給予適當關注、針對性投入,跟蹤監測其生存狀況。

首席記者王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