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塞罕壩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國還有這些故事

12月5日, 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地球衛士獎”, 這是聯合國表彰來自世界各地傑出環保人士和組織的最高獎項。

這意味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同時折射出中國大地正在發生的變化:人們已逐漸開始習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地處長白山南麓的吉林省通化縣, 就是“生態立縣”的一個典範。 它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人口不足30萬, 溫潤的氣候, 使這裡林深草茂。

按照常理, 發展城市經濟應是通化縣的首選,

但通化縣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綠色發展。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綠水青山, 這一代人不僅守護得很好, 還物盡其用, 還富於民。

“功成不必在我, 但功成必定有我。 ”通化縣縣長孫繼民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 從2000年以來, 沒有任何一屆班子偏離過綠色發展這個路線。

“搞環保也能搞出效益”

孟憲紅是土生土長的通化人, 19歲便進入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今年已是第30個年頭, 如今擔任該公司的生產部副部長。 但三年前, 他差點失業。

中新社發 張永新 攝

原來, 由於受技術落後、產品單一、污染嚴重等自身原因和市場波動等外部因素雙重影響, 企業一度虧損十分嚴重, 最困難的時候, 員工甚至三四個月領不到工資。

“只有轉型, 不然就得等死。 ”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文君說, 轉機出現在2015年, 企業與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 一舉投入6800萬元搞環保。

原來年產10萬噸合成氨、13萬噸尿素生產線升級改造後, 不僅產量分別上升到18萬噸、30萬噸, 同時,

這項新戰略、新技術和綜合解決方案讓昔日的污染大戶實現了零排放。

“為了達到國家環保的要求, 我們把過去排出去的尾氣都收集了起來。 ”孟憲紅說, 新技術可把尾氣中的硫化物會變成硫酸銨, 而硫酸銨一年就能賣300萬元左右。

“搞環保也能搞出效益來!”這是這家老化工廠員工的讚歎。

此後, 這家企業不斷地對項目改造升級, 不僅產能翻了倍, 還讓老化工廠轉身成為新型的集化肥、煤化工和生物質加工于一體綜合性現代綠色能源企業。

這也解決了廠子裡很多個孟憲紅的“心病”。 “上新設備之前, 總是擔心企業會因環保不達標被關停, 現在好了, 不用擔心了。 ”

但對於中國北方城市而言, 除了工業污染, 還要面臨冬季取暖的考驗。

燃煤鍋爐高聳的煙囪被視為“霧霾”產生的元兇之一, 但通化縣卻幾乎看不見這樣的煙囪。

“在國家生態縣建設期間淘汰的基礎上, 我們又進一步加大燃煤鍋爐淘汰的步伐, 連續兩年淘汰了76台燃煤鍋爐。 ”通化縣環保局局長劉玉山說。

這位局長上任不久, 就以“鐵腕治汙”而聞名, 關停了不少超標排放的企業。 他說, 最開始取締燃煤鍋爐時, 不僅企業有意見, 甚至群眾也不理解。 “主要是因為燃煤取暖相對電採暖等方式價格低。 ”

在採訪中, “獲得感”是劉玉山提及最多的詞彙。 為了這份“獲得感”, 他多方籌措引進了兩座熱電聯產背壓機組項目。 這種清潔高效煤電項目減排量能達到95%, 而且價格也叫燃煤鍋爐更便宜。

“這兩個熱電聯產項目上馬後,

每年還能給縣裡提供數千萬元稅收。 ”劉玉山說。

如今, 通化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可達351天,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 這些都市人夢寐以求的“詩和遠方”,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不過是常態而已。

目前, 通化縣已經擁有了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縣等眾多國字型大小頭銜, 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7月末, 通化縣獲批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綜合試點, 與國家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簽下規劃總投資324.344億元的“生態大單”。

如果規劃專案均順利推進, 通化縣將新增地區產值335億元。

綠水青山的“生意經”

每天早晨天剛濛濛亮, 52歲的高文彬就要起床。 第一件事情就是爬上高高的瞭望塔, 查看是否有火情。高文彬是通化三棚國營林場的護林員,在此之前,他曾是林場的伐木工人。

中新社發 張永新 攝

高文彬守護的這片林子是紅松林,但大家都喜歡叫它“搖錢樹”。紅松五年結兩次松塔,按產量分小年和大年,產值相當可觀。

三棚國營林場場長趙泉湖介紹說,伐木曾經是林場主要收入來源,全面停伐以後,林場搞起來多種經營,憑藉著萬畝紅松林,今年僅松塔一項利潤就可達200多萬元。

高文彬在做伐木工人時,只賺取採伐費,而現在則有更加多元的收入,幼林撫育、護林巡護、山貨採摘、打松塔等收入加在一起至少也有萬餘元。

再過幾個月,就到了打松塔的季節,今年正逢大年,高文彬的擔子很重。“起早貪黑,馬虎不得。”他邊說著邊爬上高高的瞭望塔,這段時間他要比平時爬塔更多。

通化縣今年的雨季相較往年來得稍晚,進入7月下旬,降水才逐漸多起來,此時已是當地藍莓成熟的季節,田地裡一派忙碌景象。

通化縣光華鎮是當地最大的藍莓產區,政府希望在此打造一個“藍莓小鎮”。每年藍莓成熟的時節,採摘工的需求也會迅速增加,甚至周圍幾個縣的農民也會加入進來。

“僅此一項為工人發放工資在1000萬元左右,每個人能夠增收大概是2500元左右。”通化和韻藍莓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明遠說。

近三年,和韻藍莓公司的有機藍莓種植基地全部採取與農戶聯營的方式,即農戶憑土地入股,然後承包管護入股土地,工資加紅利每畝收入在2500元以上。

光華鎮黨委書記李超算過一筆賬:每畝藍莓一年的收入差不多相當於傳統農作物二十年的收入。不過,李超也補充說,藍莓經濟效益好,但種植成本較高,普及推廣尚有困難。

“農民對傳統農業投入相對隨意,但是對這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新鮮事物有所忌憚。”通化縣光華鎮東升村支部書記杜鐵軍很懂農民。

杜鐵軍沒有苦口婆心地對村民進行勸導,而是默默流轉了200畝土地,帶頭種起了藍莓,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果然,經過幾年的發展,杜鐵軍的成功經驗很快就引起了村裡的一些種糧大戶的注意,紛紛效仿種起了藍莓。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用我自身的實踐,把村裡老百姓種玉米、大豆這種守舊觀念做一個改變。”杜鐵軍說。

目前,這個村子的藍莓種植戶與和韻藍莓公司簽下訂單,生產出的有機藍莓在本地深加工後,產品行銷中國的一二線城市。

這樣的案例並非孤例。在通化縣石湖鎮,村民靠培育紅豆杉坐穩了縣裡的“小康第一村”;在快大茂鎮趕馬河村,村民靠種植中草藥細辛和反季節蔬菜摘掉了“貧困帽”……

美麗鄉村撬動全域旅遊

蜿蜒溪水繞村而過,農家院落乾淨整潔,道路兩旁栽滿綠植,牆裡開花牆外生香。這是通化縣大多數鄉村的真實面貌。

中新社發 王閩 攝

通化縣快大茂鎮趕馬河村村民肖維文是見證鄉村變美的人。1961年,20歲的肖維文便隨著闖關東的大軍來到了此地。

“那時候,村裡到處是臭水溝,垃圾成片,一下雨不僅屋子漏雨,就連出村也要費盡周折。”肖維文說。

“要想提高村民的精氣神,必須從改變髒亂差的環境開始。”趕馬河村村書記張忠仁2003年上任後,就開始號召村民修路、修橋,整治環境。

於是,2003年,村裡通了第一條路,建了第一座橋,2006年,新農村建設啟動並推向深入,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環境一朝破壞,就要十朝修復。”張忠仁說,從2008年,趕馬河的村幹部每年都帶領全村的勞力栽樹、栽花,晚上10點收工是家常便飯。

隨著鄉村環境的改善,通化縣開始謀劃以“全域旅遊”思路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城市的“後花園”。

通化縣東來鄉鹿圈子村,是最為典型的代表。這個小村子隱藏在山林深處,唯一的一條水泥路會將遊客送到這裡。中午時分,村子甚為安靜,鄰里之間,雞犬相聞。

漫步在鹿圈子村別具一格的鑲嵌著碎石的甬道上,朝鮮族白色的屋牆、茅草的屋頂,滿族的四合院,甚至碾盤、古井、漁舟等都映入眼簾。

54歲的通化師範學院教師邵明庫,生於斯,長於斯,率先發現了潛藏的商機——他決定在這裡打造民俗村,搞鄉村旅遊。

然而,在2009年打造民俗村時,這裡的“髒、亂、差”成了難題。“最開始我光往外拉垃圾就拉了兩汽車,兩大汽車。這幾年我一直在加強環境治理,不讓有人為垃圾。”邵明庫邊說邊彎下腰撿拾垃圾。

“很多山莊修得很好,但難逃倒閉的結局,為什麼?”邵明庫總結說,“因為沒有鮮明而又特色的主題。”總結經驗教訓後,邵明庫以寫生、旅遊、影視拍攝為主體打造起了民俗村。

如今,民俗村不僅沒有被人為破壞,反而越來越好,卓越的生態環境為民俗村的持續發展加足砝碼,《上陣父子兵》、《遠去的飛鷹》等影視劇都在此取景拍攝。

2014年,鹿圈子村被列入中央財政第一批支持範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隨著遊客的增多,不少村民也嗅到了商機。村民李清福從2015年開始辦採摘園,原本香瓜畝產萬元左右,現在則翻了三倍。“每年都不夠賣,人越來越多了。”他說。

“有的村民開始琢磨這賣土特產品給遊客,有的則辦起了家庭旅館。”鹿圈村村支書趙貴財說,種玉米、大豆人均收入最多不過五六千,現在則幾乎翻了一倍。

此外,通化縣還推出了歷史生態文化路線、特產和生態農業觀光路線、人參之路與健康養生路線、東北抗聯紅色記憶路線等多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把特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融入鄉村旅遊,形成種植、養殖和觀光旅遊業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

資金、人才成發展掣肘

通化縣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資源稟賦,地理位置也談不上優越,但守護這一方綠水青山,卻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從工廠到城市,從城市到農村,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長時間的實踐中,他們懂得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近年來通化縣打造了一批品牌,發展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促進了農民增收,但全縣農業產業化總量還不大,規模化效應不明顯,農產品科技含量還較低,經濟效益有待提高。

好的苗頭是當地的龍頭企業的企業家並不安於現狀,而是在不斷壯大規模和影響。

通化和韻藍莓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明遠告訴記者,目前,有機藍莓正在以每年1000—1500畝的速度向前推進。同時,一個兩萬噸有機藍莓收儲和深加工基地的土地、可研、環評等都已落實,預計今年就可竣工。屆時,藍莓的生產能力將大大加強。

“資金不足”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三農工作資金缺口大,加上受農業自身的弱質性、金融部門自身的效益性、信貸資金的安全性以及農村信用環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金融部門對農業發展支持力度有限,貸款限制條件多、授信額度小,廣大農戶申請貸款比較困難。

以藍莓為例,不少農民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但是囿於資金的原因,根本拿不出原始投資。這也是制約當地特色產業規模效益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才短缺也是綠色經濟壯大的限制因素。農業勞動力素質相對偏低,創業意識不強。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低,新型職業農民的比重少,缺乏市場意識。

時下的中國,越來越多的農民自願將土地流轉出去,或進程務工,或搞多種經營,收入結構的確多元了,但農民與土地的剝離也將致使更多的年輕人遠離故土,鄉村“空心化”的問題日漸顯現,這也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郭佳

編輯:郭淩潔

查看是否有火情。高文彬是通化三棚國營林場的護林員,在此之前,他曾是林場的伐木工人。

中新社發 張永新 攝

高文彬守護的這片林子是紅松林,但大家都喜歡叫它“搖錢樹”。紅松五年結兩次松塔,按產量分小年和大年,產值相當可觀。

三棚國營林場場長趙泉湖介紹說,伐木曾經是林場主要收入來源,全面停伐以後,林場搞起來多種經營,憑藉著萬畝紅松林,今年僅松塔一項利潤就可達200多萬元。

高文彬在做伐木工人時,只賺取採伐費,而現在則有更加多元的收入,幼林撫育、護林巡護、山貨採摘、打松塔等收入加在一起至少也有萬餘元。

再過幾個月,就到了打松塔的季節,今年正逢大年,高文彬的擔子很重。“起早貪黑,馬虎不得。”他邊說著邊爬上高高的瞭望塔,這段時間他要比平時爬塔更多。

通化縣今年的雨季相較往年來得稍晚,進入7月下旬,降水才逐漸多起來,此時已是當地藍莓成熟的季節,田地裡一派忙碌景象。

通化縣光華鎮是當地最大的藍莓產區,政府希望在此打造一個“藍莓小鎮”。每年藍莓成熟的時節,採摘工的需求也會迅速增加,甚至周圍幾個縣的農民也會加入進來。

“僅此一項為工人發放工資在1000萬元左右,每個人能夠增收大概是2500元左右。”通化和韻藍莓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明遠說。

近三年,和韻藍莓公司的有機藍莓種植基地全部採取與農戶聯營的方式,即農戶憑土地入股,然後承包管護入股土地,工資加紅利每畝收入在2500元以上。

光華鎮黨委書記李超算過一筆賬:每畝藍莓一年的收入差不多相當於傳統農作物二十年的收入。不過,李超也補充說,藍莓經濟效益好,但種植成本較高,普及推廣尚有困難。

“農民對傳統農業投入相對隨意,但是對這種高投入高回報的新鮮事物有所忌憚。”通化縣光華鎮東升村支部書記杜鐵軍很懂農民。

杜鐵軍沒有苦口婆心地對村民進行勸導,而是默默流轉了200畝土地,帶頭種起了藍莓,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果然,經過幾年的發展,杜鐵軍的成功經驗很快就引起了村裡的一些種糧大戶的注意,紛紛效仿種起了藍莓。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用我自身的實踐,把村裡老百姓種玉米、大豆這種守舊觀念做一個改變。”杜鐵軍說。

目前,這個村子的藍莓種植戶與和韻藍莓公司簽下訂單,生產出的有機藍莓在本地深加工後,產品行銷中國的一二線城市。

這樣的案例並非孤例。在通化縣石湖鎮,村民靠培育紅豆杉坐穩了縣裡的“小康第一村”;在快大茂鎮趕馬河村,村民靠種植中草藥細辛和反季節蔬菜摘掉了“貧困帽”……

美麗鄉村撬動全域旅遊

蜿蜒溪水繞村而過,農家院落乾淨整潔,道路兩旁栽滿綠植,牆裡開花牆外生香。這是通化縣大多數鄉村的真實面貌。

中新社發 王閩 攝

通化縣快大茂鎮趕馬河村村民肖維文是見證鄉村變美的人。1961年,20歲的肖維文便隨著闖關東的大軍來到了此地。

“那時候,村裡到處是臭水溝,垃圾成片,一下雨不僅屋子漏雨,就連出村也要費盡周折。”肖維文說。

“要想提高村民的精氣神,必須從改變髒亂差的環境開始。”趕馬河村村書記張忠仁2003年上任後,就開始號召村民修路、修橋,整治環境。

於是,2003年,村裡通了第一條路,建了第一座橋,2006年,新農村建設啟動並推向深入,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環境一朝破壞,就要十朝修復。”張忠仁說,從2008年,趕馬河的村幹部每年都帶領全村的勞力栽樹、栽花,晚上10點收工是家常便飯。

隨著鄉村環境的改善,通化縣開始謀劃以“全域旅遊”思路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城市的“後花園”。

通化縣東來鄉鹿圈子村,是最為典型的代表。這個小村子隱藏在山林深處,唯一的一條水泥路會將遊客送到這裡。中午時分,村子甚為安靜,鄰里之間,雞犬相聞。

漫步在鹿圈子村別具一格的鑲嵌著碎石的甬道上,朝鮮族白色的屋牆、茅草的屋頂,滿族的四合院,甚至碾盤、古井、漁舟等都映入眼簾。

54歲的通化師範學院教師邵明庫,生於斯,長於斯,率先發現了潛藏的商機——他決定在這裡打造民俗村,搞鄉村旅遊。

然而,在2009年打造民俗村時,這裡的“髒、亂、差”成了難題。“最開始我光往外拉垃圾就拉了兩汽車,兩大汽車。這幾年我一直在加強環境治理,不讓有人為垃圾。”邵明庫邊說邊彎下腰撿拾垃圾。

“很多山莊修得很好,但難逃倒閉的結局,為什麼?”邵明庫總結說,“因為沒有鮮明而又特色的主題。”總結經驗教訓後,邵明庫以寫生、旅遊、影視拍攝為主體打造起了民俗村。

如今,民俗村不僅沒有被人為破壞,反而越來越好,卓越的生態環境為民俗村的持續發展加足砝碼,《上陣父子兵》、《遠去的飛鷹》等影視劇都在此取景拍攝。

2014年,鹿圈子村被列入中央財政第一批支持範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隨著遊客的增多,不少村民也嗅到了商機。村民李清福從2015年開始辦採摘園,原本香瓜畝產萬元左右,現在則翻了三倍。“每年都不夠賣,人越來越多了。”他說。

“有的村民開始琢磨這賣土特產品給遊客,有的則辦起了家庭旅館。”鹿圈村村支書趙貴財說,種玉米、大豆人均收入最多不過五六千,現在則幾乎翻了一倍。

此外,通化縣還推出了歷史生態文化路線、特產和生態農業觀光路線、人參之路與健康養生路線、東北抗聯紅色記憶路線等多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把特色農產品生產和銷售融入鄉村旅遊,形成種植、養殖和觀光旅遊業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

資金、人才成發展掣肘

通化縣不過是一個小縣城,資源稟賦,地理位置也談不上優越,但守護這一方綠水青山,卻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從工廠到城市,從城市到農村,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長時間的實踐中,他們懂得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近年來通化縣打造了一批品牌,發展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促進了農民增收,但全縣農業產業化總量還不大,規模化效應不明顯,農產品科技含量還較低,經濟效益有待提高。

好的苗頭是當地的龍頭企業的企業家並不安於現狀,而是在不斷壯大規模和影響。

通化和韻藍莓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明遠告訴記者,目前,有機藍莓正在以每年1000—1500畝的速度向前推進。同時,一個兩萬噸有機藍莓收儲和深加工基地的土地、可研、環評等都已落實,預計今年就可竣工。屆時,藍莓的生產能力將大大加強。

“資金不足”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三農工作資金缺口大,加上受農業自身的弱質性、金融部門自身的效益性、信貸資金的安全性以及農村信用環境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金融部門對農業發展支持力度有限,貸款限制條件多、授信額度小,廣大農戶申請貸款比較困難。

以藍莓為例,不少農民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但是囿於資金的原因,根本拿不出原始投資。這也是制約當地特色產業規模效益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才短缺也是綠色經濟壯大的限制因素。農業勞動力素質相對偏低,創業意識不強。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低,新型職業農民的比重少,缺乏市場意識。

時下的中國,越來越多的農民自願將土地流轉出去,或進程務工,或搞多種經營,收入結構的確多元了,但農民與土地的剝離也將致使更多的年輕人遠離故土,鄉村“空心化”的問題日漸顯現,這也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郭佳

編輯:郭淩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