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從“肺主皮毛”論治鼻炎

河南省中醫院國醫健康管理中心任曉飛

萬某, 男, 7歲。

主訴:鼻塞、流濁涕一年餘。

晨起及睡前流較多白色粘鼻涕, 有時粘的不易擤出來, 睡覺過程中呼吸聲也比較重, 偶爾會伴有較重的鼾聲。 舌苔薄白佈滿舌, 津多。 指紋偏紫紅。

中醫診斷:鼻淵。

西醫診斷:鼻炎。

處理:印堂, 雲門, 中府, 肺腧拔罐。 並於印堂、鼻通、肺腧、身柱隔蒜灸。

三診後, 諸症明顯減輕。 效不更方。 繼續施灸, 3-4天拔罐一次。

穴位分析:印堂是人體腧穴之一, 出自《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屬於經外奇穴。 此腧穴位於人體額部, 在兩眉頭的中間。 有明目通鼻、寧心安神的作用,

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失眠、頭痛、鼻淵等病症。

雲門:雲, 雲霧, 指脈氣;門, 門戶。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出天氣……天氣通於肺。 "此穴為手太陰肺經脈氣所發, 肺氣如雲, 是肺氣出入之門戶。

脾肺之氣彙聚之處。

【主治疾病】咳嗽, 氣喘, 吐血, 骨蒸, 潮熱,

盜汗, 鼻塞。

【功能作用】調補肺氣, 補虛清熱。

鼻通(上迎香穴):經外奇穴。

主治疾病: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頭痛。

作用:清利鼻竅, 通絡止痛;宣通鼻竅, 疏風清熱。

中府, 此穴又為肺之募, 募是髒氣結聚之處。 脾、胃、肺合氣於此穴, 故名中府。

肺腧:調補肺氣, 補虛清熱。

身柱穴:在《養生一言》一書中, 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穴, 能宣通肺氣, 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 是保證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之一。

按語:肺在液為涕,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在竅為鼻。 皮毛, 包括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 是一身之表。 依賴于衛氣和津液的溫養和潤澤, 成為抵禦外邪侵襲的屏障。 由於肺主氣屬衛, 具有宣發衛氣, 輸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 故《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肺之合皮也, 其榮毛也"。 肺的生理功能正常, 則皮膚緻密, 毫毛光澤, 抵禦外邪侵襲的能力亦較強;反之, 肺氣虛, 宣發衛氣和輸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減弱, 抗邪能力低下, 易出現肺系疾患如本證鼻塞, 流涕。

此證見鼻塞、舌苔薄白, 症屬外感未愈。 鼻流濁涕、指紋偏紫提示有熱證, 總體是一個正虛邪盛, 表邪未去, 入裡化熱之象。 肺為嬌髒, 易虛易實, 慢性鼻炎纏綿難愈, 多有虛實夾雜之候。

古人雲:善治者治皮毛。

《靈樞·脈度》說:"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

以上穴位行拔罐療法具有疏通肺部經絡、激發肺部精氣、調整陰陽的作用。並給與隔蒜灸具有消炎、扶正的作用。

《靈樞·脈度》說:"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

以上穴位行拔罐療法具有疏通肺部經絡、激發肺部精氣、調整陰陽的作用。並給與隔蒜灸具有消炎、扶正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