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冬天的雲南,一不小心變成了候鳥們過冬的“伊甸園”!

從貝加爾湖到昆明, 紅嘴鷗的越冬之路幾乎穿越了整個中國。 這僅僅是候鳥們前往雲南過冬的數百條遷徙路線中的一條。

就連科學家也不清楚, 雲南這塊紅土高原何時成了候鳥們過冬的“伊甸園”。

身處南方的我們, 很難體會候鳥年復一年逃離北國風雪所飽含的辛酸和艱險。 但值得慶倖的是, 成千上萬的候鳥在越冬時選擇了飛往雲南, 這讓我們至少擁有和候鳥短暫相聚的緣分。

海埂公園

海埂公園建於六十年代初期, 坐落在雲南省“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市南郊, “高原明珠”滇池湖畔。 每年冬季, 會有大量從西伯利亞飛來的紅嘴鷗在昆明過冬, 滇池、翠湖公園、大觀樓公園都可以看到不計其數的紅嘴鷗。

「紅嘴鷗」(學名:Larus ridibundus), 俗稱“水鴿子”, 體形和毛色都與鴿子相似, 體長37-43釐米, 翼展94-105釐米, 體重225-350克, 壽命32年。 嘴和腳皆呈紅色, 身體大部分的羽毛是白色, 尾羽黑色。

昆明四季如春的獨特氣候是吸引海鷗遷徙來此的原因, 而海埂公園緊鄰滇池, 大批的海鷗來此過冬, 是遊客觀鷗的絕佳場所。 在這裡, 這些遠方的天使和人是如此的親近, 共同構築了一幅大自然和諧的畫面。

大山包

大山包位於昭通市西部, 距城區79公里, 海拔3100—3140米, 年平均氣溫6.2℃。 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地, 已被國內外的科技工作者、攝影家所熟知。 每到冬季, 大批的科技工作者、攝影家背負行囊, 登上大山包。

攝影:鄭遠見

「黑頸鶴」(學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體長110-120釐米,體重4-6千克。體羽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尾羽褐黑色。頭頂前方裸區呈暗紅色,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

攝影:鄭遠見

2017年12月4日,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黑頸鶴1422只,其中大海子846只,勒力寨127只,長會口158只,小海壩291只。比歷史最高紀錄2016年12月7日監測資料1343只增加79只,再創新高。

越冬黑頸鶴種群數量的增加,表明大山包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草海濕地

攝影:楊士斌

草海濕地位於鶴慶壩子中間,分北海、中海、南海和東海,屬高原淡水湖泊。草海水域通過小溪溝渠、田疇與漾弓江相連,河渠縱橫,春季綠柳依依,夏季紅荷怒放,秋季蘆花飄舞,冬季候鳥雲集,頗似江南水鄉風光。

據雲南省鳥類專家調查,在鶴慶草海濕地核心區,發現國內最大的一個紫水雞種群,總數在500只以上,並在雲南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還有赤麻鴨、灰雁、普通秋沙鴨、大白鷺、針尾鴨、琵嘴鴨等60多種鳥類,總數約在15000只以上。

近年來,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大,草海濕地已成為雲南最佳濕地鳥類觀鳥地,再現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景象。

納帕海

在橫斷山區,有一個叫做納帕海的湖泊,這個小小的海子,卻有著大大的精彩。這裡是諸多鳥類的生命舞臺,是它們的家園或長途遷徙的中轉站。

當地有農諺這麼說:“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從初秋到初春,以黑頸鶴為代表的貴族鳥類年年在此聚會、繁殖,逗留時間長達半年以上,直到青稞下種才成群結隊離開。

這裡是觀鳥天堂一點都不誇張,在方圓不到2500公頃的湖面上,聚集的鳥有時超過5-6萬隻,可謂壯觀無比。鳥有靈性,鳥也能傳播福音,因此香格里拉藏民十分愛鳥護鳥,甚至達到相濡以沫的地步,人鳥親近的現象十分常見。

杞麓湖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杞麓湖的上空,藍天,碧水,海鷗,構成了冬日裡杞麓湖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最早在2004年已經有海鷗到杞麓湖過冬的消息。近幾年,每年冬季數千隻海鷗都飛翔在杞麓湖的上空,海鷗已經與杞麓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在杞麓湖南岸,數百隻可愛的海鷗,時而分享人們投來的美食,時而飛翔在碧水藍天之間,人與鷗相處,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畫面。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通海天朗氣清,杞麓湖湖光瀲灩,真是冬日聚會嬉戲的好地方!

念湖

(圖片來源於:會澤縣人民政府)

念湖,地處滇東北高原腹地,距會澤縣城東北45公里處。周圍群山環抱,一泓清亮的湖水鑲嵌其間,並有“高原明珠”之美稱。

(圖片來源於:會澤縣人民政府)

黑頸鶴每年冬天都會飛躍萬水千山來到會澤念湖越冬,冬去春來,再次北飛時那年老體衰的父母只能留下,直到下一個冬天到來。黑頸鶴對愛的眷念、思念便幻化成了念湖。

(圖片來源於:趙天祥 會澤旅遊)

靜寂的山巒、清透的湖水、紅色的土地,在靈動的候鳥引領下,展現開動感的畫卷,成為攝影家和驢行者的天堂。

又是一年觀鳥季

這些小精靈都愛上了雲南

你還不愛嗎!

攝影:鄭遠見

「黑頸鶴」(學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體長110-120釐米,體重4-6千克。體羽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尾羽褐黑色。頭頂前方裸區呈暗紅色,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

攝影:鄭遠見

2017年12月4日,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越冬黑頸鶴1422只,其中大海子846只,勒力寨127只,長會口158只,小海壩291只。比歷史最高紀錄2016年12月7日監測資料1343只增加79只,再創新高。

越冬黑頸鶴種群數量的增加,表明大山包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草海濕地

攝影:楊士斌

草海濕地位於鶴慶壩子中間,分北海、中海、南海和東海,屬高原淡水湖泊。草海水域通過小溪溝渠、田疇與漾弓江相連,河渠縱橫,春季綠柳依依,夏季紅荷怒放,秋季蘆花飄舞,冬季候鳥雲集,頗似江南水鄉風光。

據雲南省鳥類專家調查,在鶴慶草海濕地核心區,發現國內最大的一個紫水雞種群,總數在500只以上,並在雲南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還有赤麻鴨、灰雁、普通秋沙鴨、大白鷺、針尾鴨、琵嘴鴨等60多種鳥類,總數約在15000只以上。

近年來,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大,草海濕地已成為雲南最佳濕地鳥類觀鳥地,再現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景象。

納帕海

在橫斷山區,有一個叫做納帕海的湖泊,這個小小的海子,卻有著大大的精彩。這裡是諸多鳥類的生命舞臺,是它們的家園或長途遷徙的中轉站。

當地有農諺這麼說:“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從初秋到初春,以黑頸鶴為代表的貴族鳥類年年在此聚會、繁殖,逗留時間長達半年以上,直到青稞下種才成群結隊離開。

這裡是觀鳥天堂一點都不誇張,在方圓不到2500公頃的湖面上,聚集的鳥有時超過5-6萬隻,可謂壯觀無比。鳥有靈性,鳥也能傳播福音,因此香格里拉藏民十分愛鳥護鳥,甚至達到相濡以沫的地步,人鳥親近的現象十分常見。

杞麓湖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杞麓湖的上空,藍天,碧水,海鷗,構成了冬日裡杞麓湖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最早在2004年已經有海鷗到杞麓湖過冬的消息。近幾年,每年冬季數千隻海鷗都飛翔在杞麓湖的上空,海鷗已經與杞麓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在杞麓湖南岸,數百隻可愛的海鷗,時而分享人們投來的美食,時而飛翔在碧水藍天之間,人與鷗相處,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畫面。

(圖片來源於:玉溪旅遊)

通海天朗氣清,杞麓湖湖光瀲灩,真是冬日聚會嬉戲的好地方!

念湖

(圖片來源於:會澤縣人民政府)

念湖,地處滇東北高原腹地,距會澤縣城東北45公里處。周圍群山環抱,一泓清亮的湖水鑲嵌其間,並有“高原明珠”之美稱。

(圖片來源於:會澤縣人民政府)

黑頸鶴每年冬天都會飛躍萬水千山來到會澤念湖越冬,冬去春來,再次北飛時那年老體衰的父母只能留下,直到下一個冬天到來。黑頸鶴對愛的眷念、思念便幻化成了念湖。

(圖片來源於:趙天祥 會澤旅遊)

靜寂的山巒、清透的湖水、紅色的土地,在靈動的候鳥引領下,展現開動感的畫卷,成為攝影家和驢行者的天堂。

又是一年觀鳥季

這些小精靈都愛上了雲南

你還不愛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