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比西遞宏村更值得去!這座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堪稱世外桃源

這是一座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 宋朝就被著名理學家朱熹讚譽:“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

這裡沒有被過度商業化開發, 基本保持了原有古樸風貌和村落氣息。

這裡還有許多比西遞宏村更原始古樸的村寨, 村民們依舊過著淳樸的生活。

這裡就是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的徽州呈坎!由於最近《爸爸去哪兒5》最後一站在此取景, 它也終於綻放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 讓每一個人對它心之嚮往!

呈坎整個村落的佈局, 更是按照先天八卦建設而成, 彎彎曲曲的小巷如同迷宮, 令人驚歎。

明朝文人湯顯祖曾說過一句話:“一生癡絕處,

無夢到徽州。 ”而呈坎背山依水的徽派建築風景, 足以讓人感到驚豔。

山與水與村, 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 相互映襯, 在彼此完美的交融中展現著智慧的美麗。

徽州曬秋的第一張名片

行走於徽派建築的巷陌裡, 竹編的曬匾上慵懶地躺著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玉米、橘紅的南瓜片, 竹竿架上也是成串的風景。

秋收的稻穀、玉米、辣椒、黃豆、南瓜、羊角等五穀雜糧,你方曬罷我登場。方圓的竹匾裡與陽光邂逅,鋪成一幅幅五色斑斕的調色板,顯擺著歸倉前最傲人的風采。

每年秋天,呈坎的坦前屋後充滿豐收的喜慶,別有風味的“曬秋”吸引著全國各地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們紛至遝來。

灰白相間的徽派建築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村裡有150余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築,其中有2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這些美麗建築,似乎也總是與紅色搭配,當白色的石牆掛上紅色的燈籠,平添了一分嬌豔。

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

這裡有不少三層高的明代建築,可謂古代高樓,更有稀有的宋元建築,還有精美的祠堂寶綸閣,而其八面環山恰似“易經八卦圖”,街道彎曲如迷宮一般。

藏在石階間的青苔,蜿蜒曲折的弄巷,受風吹雨打呈現黑色的石牆,斑駁的色彩,是它們共同的記憶。

身處這宛如印象派美麗的建築群間,你隨手一拍或許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高高的白牆與久經滄桑的雕欄,總是在不經意間竄入你的鏡頭,都帶著優雅。

最休閒的生活

行走在古老的村落,寧靜的湖水托舉著青蓮,映著白牆石橋,偶爾玩鬧聲響起,弄皺了水面,擾了清淨,那也是生活的快樂風景。

長著碧綠苔蘚的青石板,窄窄的小道,木制的大門在歲月的侵蝕下,用蒼老的聲音,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找塊兒青石,靜靜地坐下來,感受暖暖的陽光的溫度,或者與悠閒的大爺大娘說著這裡那裡的故事和見聞。

藏在呈坎村旁最不起眼的大門

來到呈坎鎮,環顧四周很難發現酒店的蹤影,直至工作人員引導才發現“呈坎”二字的大石頭旁,一扇特別不起眼的大門,甚至連門牌號都沒有——澍德堂,便隱藏於此。

這裡與呈坎恰好融為了一體,不顯山,不露水。只有走進大門,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似乎一下子穿越至明末清初,時間也慢了下來。

這裡能帶你走進另一個世界,無論是在長廊、前臺、餐廳、茶室或是任何一個角落,門窗成框,圈出的都是滿目別致的風景。

逛完了美景,當然就是吃了!

呈坎美食

呈坎古鎮的飲食屬於徽州菜系。徽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濃油赤醬重火工”,故而徽菜的特點就是重“色”、重“油”、重“火功”,所以滋味濃郁,其中山珍野味烹調佳餚是徽菜的獨到之處。

一品鍋

黃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種火鍋。這道菜烹調比較講究,首先在火鍋鍋底鋪上幹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粉絲,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再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最後用文火煨熟即成。

臭鱖魚

這是一道徽州名菜,俗稱“醃鮮魚”。 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使得初次見到的人往往不敢下筷。

毛豆腐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提到過。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食用時蘸辣椒醬會更加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可口。

屯溪醉蟹

一般是一壇內有四隻,開壇後只見蟹體色青微黃,一股酒香撲鼻而來,無須任何蘸料即可食用。待細品慢嘗那裹著濃郁酒香的柔嫩蟹肉時,似乎感覺到了徽州幽青淡爽的文化內蘊都滲入其中。

TIPS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

門票:107元,含景點: 東漢水口、燕翼堂、鐘英街、羅純夫宅、羅東舒祠、眾川小學堂等。

交通: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黃山市屯溪區齊雲大道31號,也叫屯溪汽車站)坐直達呈坎的汽車,該車也經過潛口民宅,每天8:00、10:00、14:00、16:00發車。

秋收的稻穀、玉米、辣椒、黃豆、南瓜、羊角等五穀雜糧,你方曬罷我登場。方圓的竹匾裡與陽光邂逅,鋪成一幅幅五色斑斕的調色板,顯擺著歸倉前最傲人的風采。

每年秋天,呈坎的坦前屋後充滿豐收的喜慶,別有風味的“曬秋”吸引著全國各地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們紛至遝來。

灰白相間的徽派建築

呈坎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村裡有150余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築,其中有2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這些美麗建築,似乎也總是與紅色搭配,當白色的石牆掛上紅色的燈籠,平添了一分嬌豔。

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

這裡有不少三層高的明代建築,可謂古代高樓,更有稀有的宋元建築,還有精美的祠堂寶綸閣,而其八面環山恰似“易經八卦圖”,街道彎曲如迷宮一般。

藏在石階間的青苔,蜿蜒曲折的弄巷,受風吹雨打呈現黑色的石牆,斑駁的色彩,是它們共同的記憶。

身處這宛如印象派美麗的建築群間,你隨手一拍或許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高高的白牆與久經滄桑的雕欄,總是在不經意間竄入你的鏡頭,都帶著優雅。

最休閒的生活

行走在古老的村落,寧靜的湖水托舉著青蓮,映著白牆石橋,偶爾玩鬧聲響起,弄皺了水面,擾了清淨,那也是生活的快樂風景。

長著碧綠苔蘚的青石板,窄窄的小道,木制的大門在歲月的侵蝕下,用蒼老的聲音,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找塊兒青石,靜靜地坐下來,感受暖暖的陽光的溫度,或者與悠閒的大爺大娘說著這裡那裡的故事和見聞。

藏在呈坎村旁最不起眼的大門

來到呈坎鎮,環顧四周很難發現酒店的蹤影,直至工作人員引導才發現“呈坎”二字的大石頭旁,一扇特別不起眼的大門,甚至連門牌號都沒有——澍德堂,便隱藏於此。

這裡與呈坎恰好融為了一體,不顯山,不露水。只有走進大門,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似乎一下子穿越至明末清初,時間也慢了下來。

這裡能帶你走進另一個世界,無論是在長廊、前臺、餐廳、茶室或是任何一個角落,門窗成框,圈出的都是滿目別致的風景。

逛完了美景,當然就是吃了!

呈坎美食

呈坎古鎮的飲食屬於徽州菜系。徽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濃油赤醬重火工”,故而徽菜的特點就是重“色”、重“油”、重“火功”,所以滋味濃郁,其中山珍野味烹調佳餚是徽菜的獨到之處。

一品鍋

黃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種火鍋。這道菜烹調比較講究,首先在火鍋鍋底鋪上幹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粉絲,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再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最後用文火煨熟即成。

臭鱖魚

這是一道徽州名菜,俗稱“醃鮮魚”。 所謂“醃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使得初次見到的人往往不敢下筷。

毛豆腐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提到過。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食用時蘸辣椒醬會更加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可口。

屯溪醉蟹

一般是一壇內有四隻,開壇後只見蟹體色青微黃,一股酒香撲鼻而來,無須任何蘸料即可食用。待細品慢嘗那裹著濃郁酒香的柔嫩蟹肉時,似乎感覺到了徽州幽青淡爽的文化內蘊都滲入其中。

TIPS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

門票:107元,含景點: 東漢水口、燕翼堂、鐘英街、羅純夫宅、羅東舒祠、眾川小學堂等。

交通: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黃山市屯溪區齊雲大道31號,也叫屯溪汽車站)坐直達呈坎的汽車,該車也經過潛口民宅,每天8:00、10:00、14:00、16:00發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