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稻什麼時候打藥?抓住四個生育期和三個關鍵用藥時間防治!

問答有農友問:水稻什麼時候打藥?水稻應根據水稻生育期打藥, 水稻一生共分為四個時期:秧苗期、返青分孽期、拔節孕穗期、抽穗結實期。 下麵分享一份水稻各生育期的病蟲害防治要點:

一、苗床期病蟲害管理

苗床期是水稻培育的一個重要時期, 是未來增產的關鍵, 苗床期的管理用八個字可以概括:不幹、不濕、不冷、不熱。 如果水稻在苗床期遇到不適宜的濕度與溫度, 就會容易遇到病蟲害, 嚴重影響後續的插秧與培育種苗。

具體而言, 不幹是指土壤需要保持潮濕度;不濕指的是既要勤澆水又要少澆水;不冷指低溫時候擋住通風口;不熱則是指高溫時要及時打開通風口。

判斷土壤濕度的小方法就是將土壤抓在手中能自然成團, 放在地上會散開, 這樣的濕度最適宜各種作物的生長。

苗床期最常見的三種病害是:綿腐病、立枯病和青枯病。 低溫時, 水稻容易發生綿腐病。 得了綿腐病的水稻, 胚乳中的營養會被大量消耗, 不可能生長為壯苗。 防止綿腐病的訣竅是一定要在播種後澆水前, 使用氫氧化銅, 三乙磷酸鋁防治綿腐病。

綿腐病

濕度過高時, 立枯病的病菌就會爆發, 患病的水稻容易缺苗, 即使成功出苗, 稻苗也可能不夠強壯。 防止立枯病則要在水稻長到一葉一芯(出苗後有一顆葉、一顆芯)與兩葉一芯(立針期)的關鍵時期, 需要複配氰霜唑, 惡黴靈防治立枯病, 殺菌劑並加大藥量, 促進秧苗的生長。

水稻立枯病

遇上高溫後, 水稻容易染上青枯病。 青枯病的病因病菌, 而是因為水稻不夠強壯, 水稻的葉片就會呈乾枯青澀狀。

青枯病

二、返青分蘖期病蟲害管理

返青期是指在水稻插秧後的 7-10 天, 稻苗從黃變綠的這段時期。 稻苗變綠後則馬上進入了分蘖期, 稻苗會變得比較強壯, 葉片也會隨之增多, 分蘖期是水稻生長的關鍵, 分蘖的好與壞能夠直接決定後期的產量。

返青分蘖期時, 水稻會吸收大量氮元素, 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 植株的各個器官都比較嬌嫩, 容易受到各類病蟲害的侵害, 其中最主要的害蟲是稻飛蝨, 最主要的疾病是紋枯病。

稻飛蝨主要發生在南方, 這種害蟲會破壞水稻的細胞組織, 吸收營養, 導致稻穗難以長成。 稻飛蝨一旦爆發,

持續時間長, 很容易導致大規模減產。 稻飛蝨的防治已經比較成熟, 使用吡蚜酮、呋蟲胺等新煙鹼類化合物對稻飛蝨的殺蟲效果比較優良。

稻飛蝨最重要生長在靠近水層的地方

紋枯病在南方也十分常見, 這是一種真菌病害, 主要使用醚甲環唑與丙環唑等三唑類藥物進行防治, 加入滲透劑效果會更好。

在東北地區,常發的蟲害是東北潛葉蠅與稻搖蚊幼蟲。其中稻搖蚊幼蟲是最近幾年新爆發的蟲害,它會啃食水稻根系,鑽食稻種。紅白線蟲的防治比較複雜,需要使用毒死蜱、功夫菊酯,高含量啶蟲脒或氟蟲氰進行藥物複配,均勻灑到水體中。

三、拔節期病蟲害

拔節期時,南方地區最常見的蟲害是二三化螟與稻苞蟲。這兩種害蟲會造成稻穀空癟,稻穗發白,嚴重影響產量。

水稻遭到二三化螟侵害

低領的二三化螟蟲因為耐藥性差,比較好防治,高齡蟲則需要加大藥劑量,使用藥劑複配,比較推薦使用甲維鹽化合物或氯蟲苯甲氫銨與三環唑類藥物,這類農藥滲透性強,害蟲的抗藥性低。

這個時期的病害則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時期是稻穗破口期前的5-7 天,使用傳統藥劑稻瘟靈以及吡唑嘧菌酯,效果都會不錯。

四、穗期病蟲害防治

孕穗期、抽穗期、結實期統稱為穗期。這個時期的防治重點是養根、保葉、供粒與增重。用藥的核心目的是保葉與保穗。

與稻瘟病一樣,穗頸瘟也推薦使用三環唑、稻瘟靈、吡唑嘧菌酯 、氟環唑四種藥物,複配後效果會更好。 同時,由於穗期水稻稻苗仍然比較細,需要加入助劑讓藥劑更容易附著到病害部位。

稻瘟病:稻葉上有明顯斑點

五、三個關鍵用藥時間點

第一次用藥時間:禾苗移栽後15-20天,直播後20-25天;在水稻分蘖初期。禾苗可能症狀:發黃、矮化、螟蟲枯鞘。

防治對象:鑽心蟲、卷葉蟲、稻飛蝨、紋枯病;促進禾苗返青、發蔸。

第二次用藥:禾苗進入有效分蘖後期,拔節期初期;

禾苗症狀:紋枯病坐蔸、鑽心蟲枯心團、葉片卷白

防治對象:紋枯病、卷葉螟、鑽心蟲、稻飛蝨

第三次用藥:水稻破口在8-10%之間用藥。晚稻安全破口期9月20日之前,低溫影響破口。

預防對象:鑽心蟲、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蝨、卷葉螟

另外打藥時間有兩個注意點:

1、正值盛夏,要避免中午高溫作業,易中暑或中毒。一般情況下,睛天上午露水幹後即可噴藥,十點左右結束;下午三點以後噴藥,露水上來後停止。陰天沒有露水即可施藥,打藥時最好帶點增效劑,確保3小時內無雨,否者需重打。

2、水稻揚花期在9時前、下午4點後施藥,避開揚花期。補充知識點——水稻揚花時間: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和氣候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在上午9時開始開花。中午最盛,下午4時以後開花較少。一朵花開放時,從稃片張開到閉合,約為1.5~2小時。

最後防治要點小結:(1)早預防:各種病蟲害要儘早預防,不要錯過時期。(2)抓關鍵:一些病害只在特定的區域爆發,植保從業人員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了。(3)多複配: 一定不要使用單一藥劑,盡可能的使用複合藥劑。

加入滲透劑效果會更好。

在東北地區,常發的蟲害是東北潛葉蠅與稻搖蚊幼蟲。其中稻搖蚊幼蟲是最近幾年新爆發的蟲害,它會啃食水稻根系,鑽食稻種。紅白線蟲的防治比較複雜,需要使用毒死蜱、功夫菊酯,高含量啶蟲脒或氟蟲氰進行藥物複配,均勻灑到水體中。

三、拔節期病蟲害

拔節期時,南方地區最常見的蟲害是二三化螟與稻苞蟲。這兩種害蟲會造成稻穀空癟,稻穗發白,嚴重影響產量。

水稻遭到二三化螟侵害

低領的二三化螟蟲因為耐藥性差,比較好防治,高齡蟲則需要加大藥劑量,使用藥劑複配,比較推薦使用甲維鹽化合物或氯蟲苯甲氫銨與三環唑類藥物,這類農藥滲透性強,害蟲的抗藥性低。

這個時期的病害則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時期是稻穗破口期前的5-7 天,使用傳統藥劑稻瘟靈以及吡唑嘧菌酯,效果都會不錯。

四、穗期病蟲害防治

孕穗期、抽穗期、結實期統稱為穗期。這個時期的防治重點是養根、保葉、供粒與增重。用藥的核心目的是保葉與保穗。

與稻瘟病一樣,穗頸瘟也推薦使用三環唑、稻瘟靈、吡唑嘧菌酯 、氟環唑四種藥物,複配後效果會更好。 同時,由於穗期水稻稻苗仍然比較細,需要加入助劑讓藥劑更容易附著到病害部位。

稻瘟病:稻葉上有明顯斑點

五、三個關鍵用藥時間點

第一次用藥時間:禾苗移栽後15-20天,直播後20-25天;在水稻分蘖初期。禾苗可能症狀:發黃、矮化、螟蟲枯鞘。

防治對象:鑽心蟲、卷葉蟲、稻飛蝨、紋枯病;促進禾苗返青、發蔸。

第二次用藥:禾苗進入有效分蘖後期,拔節期初期;

禾苗症狀:紋枯病坐蔸、鑽心蟲枯心團、葉片卷白

防治對象:紋枯病、卷葉螟、鑽心蟲、稻飛蝨

第三次用藥:水稻破口在8-10%之間用藥。晚稻安全破口期9月20日之前,低溫影響破口。

預防對象:鑽心蟲、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蝨、卷葉螟

另外打藥時間有兩個注意點:

1、正值盛夏,要避免中午高溫作業,易中暑或中毒。一般情況下,睛天上午露水幹後即可噴藥,十點左右結束;下午三點以後噴藥,露水上來後停止。陰天沒有露水即可施藥,打藥時最好帶點增效劑,確保3小時內無雨,否者需重打。

2、水稻揚花期在9時前、下午4點後施藥,避開揚花期。補充知識點——水稻揚花時間:每天開花的時間,因品種和氣候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較早,晚稻比較遲。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在上午9時開始開花。中午最盛,下午4時以後開花較少。一朵花開放時,從稃片張開到閉合,約為1.5~2小時。

最後防治要點小結:(1)早預防:各種病蟲害要儘早預防,不要錯過時期。(2)抓關鍵:一些病害只在特定的區域爆發,植保從業人員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了。(3)多複配: 一定不要使用單一藥劑,盡可能的使用複合藥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