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植物基因庫之羚牛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為牛科, 羊亞科, 羚牛屬動物。

羚牛是廣泛生活在喜馬拉雅山中東部和橫斷山, 米倉山, 秦嶺海拔2000——4000米一帶的草食性動物, 也是僅僅在中國, 印度, 尼泊爾, 不丹和緬甸等亞洲五個國家才有分佈的珍稀動物。 分佈區域大致為北緯25度15分——34度19分, 東經97度30分——109度30分之間。 羚牛共有四個亞種, 分佈在喜馬拉雅山一帶的為不丹亞種, 分佈在橫斷山西藏雲南一帶的為高黎貢山亞種, 分佈在米倉山秦嶺一帶的為秦嶺亞種, 分佈在四川貢嘎山以及雅安寶興一帶的為四川亞種(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 羚牛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在我國公佈的紅皮書中列為瀕危種,

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公佈的紅皮書列為珍貴級動物。

羚牛四肢粗壯, 體形高大, 成年個體的體長可達1.8——2米左右, 肩高最大可以達到120釐米以上, 體重多在200——300千克上下, 最大可達1000千克。 因此羚牛的外形更像牛, 在海螺溝,

當地人稱為“野牛”。 海螺溝“野牛”的背脊隆起像棕熊, 臉部緊繃像駝鹿, 角長得又像羊又像牛, 尤其像角馬, 後腿有些傾斜像斑鬣狗, 吻鼻和尾巴像山羊, 四肢短粗和外形像牛, 所以有研究人員稱之為“六不像”。

海螺溝羚牛主要分佈在海螺溝以及周圍海拔2000米和4000米之間的森林和灌叢草地帶。 松蘿和羌活還有鮮嫩的樹葉都是它們喜歡的食物。 它們還常常來到溫泉附近飲水, 這是因為溫泉水裡有包括鹽分在內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這些都是羚牛們體內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

在一次去海螺溝冰川右側海拔5000米的二號冰川考察途中, 在海拔4000米的山坡上, 我們和一群“野牛”不期而遇。 當時這些海螺溝尤物們正在一片茂盛的羌活草地中睡著曬太陽呢, 一聽到有人來了, 它們先是懶洋洋的站起來, 有幾頭小羚牛們還“少不更事”地忘不了啃噬著身邊羌活草的嫩苔尖, 正當我舉起相機還來不及按下快門的時候, 突然, 大約它們聽到了“頭牛”的警報信號吧, 一眨眼的工夫, 便消失在附近濃密的灌木林中。

等我們趕到時, 只看見大片被羚牛壓倒在地的羌活草和還冒著熱氣的牛糞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