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家共用電單車企業倒閉,告訴你有哪些坑

近日, 共用電單車領域的消息引人矚目, 一是摩拜和ofo進入共用電單車市場, 一是共用電單車企業行運兔, 宣佈退出共用電單車市場, 轉型幫企業開發共用電單車系統。

11月中旬, 行運兔宣佈, 由於公司發生戰略調整, 自2017年12月開始, 將正式終止投放在常州各大社區的共用電單車業務。

行運兔創始人范兆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 退出是因為資金鏈、供應鏈等問題。 行運兔在年初進行市場投放時, 市面上可供參考的共用電單車企業並不是很多, 加上沒有享騎電單車等企業那樣雄厚的資本, 只能另闢蹊徑, 以常州社區為切入點, 進行電單車的社區投放。

前期的設想是, 常州社區覆蓋密集, 商場點以網狀的形式覆蓋, 從社區到商場然後回到社區, 從社區到其他社區是天然的用戶場景。

但是具體運營半年後, 社區用戶電單車的使用次數和頻率並沒有像學校,

景區等場景的高。 而且各大社區進入需要進行場地租賃, 使用者宣傳, 人員運維等, 投入成本較大。 2017年前期的資本市場, 普遍不看好電單車。

因此行運兔決定退出共用電單車業務, 開始轉型成共用電單車系統開發公司, 把自己的優勢放在適合自己的業務上。

這個首先退出戰場的企業創始人范兆軍給自己的總結是:第一, 不要去盲目去追風口;第二, 場景一定要選得對;第三, 你要有相應資源,資金資源,場景資源,供應鏈資源等;第四, 小公司還是適合小切口, 例如城市大學城,形成獨特價值。

做共用電單車前景是否可行?

共用單車行業自問世到現在應該僅2年左右的時間, 第一 年廝殺, 第二年開始淘汰。 市面上剩下的ofo和摩拜兩家的競爭已經沒有以前那樣激烈,

這兩家企業更多的將自己的精力轉移到公司的日常運作中去, 企業進入平穩的發展期。

作為專業性更強, 風口初見的共用電單車, 它的成長會循序漸進, 2018—2019年會處於平穩發展階段, 隨著更加專業化的投放和運維等,

政策也會相應開放。 只要能從技術角度解決電單車行駛過快和充電及停放的問題, 那麼未來無論在市場、政策、商業模式等方面, 都會極大地刺激共用電單車的發展。

因而, 業內普遍認為, 2018年將是共用電單車的元年。 市場對共用電單車的確存在需求,

在摩拜、ofo等企業技術能力的不斷反覆運算與運營能力的持續優化下, 共用電單車定會找到出路。 換句話說, 政策一旦放開, 共用電單車絕對能在第一時間上牌上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