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面孔比你想像中靈活得多

-01-

我們的祖先有非常靈活的面孔。

絕大多數有面孔的動物都有嘴, 進食也是動物繁殖的必要過程。 雖然不少動物從早到晚都在咀嚼, 但是它們的面孔不如我們的靈活。

舉個簡單的例子, 犬類動物很能吃東西, 而且它們的牙齒可能比人類更能咀嚼和啃咬, 但是, 就整張面孔肌肉複雜程度、靈活程度而言, 還是人類佔據了上風。

為什麼我們的面孔更為靈活呢?這還是感覺器官的問題。 我們的祖先依賴于視覺, 這決定了我們面孔的形狀。

舉一個例子, 狗再進行演化也不會達到我們面孔的靈巧程度:畢竟狗依賴於嗅覺。

狗需要巨大的鼻子以及相配套的面部結構。 雖然靈敏的鼻子可以察覺出豐富的線索, 但是相應地限制了其他器官的肌肉排布。

而我們依賴於視覺, 在眼睛周圍的各種肌肉不光方便我們觀察世界, 也賦予了我們做出各種表情的能力。

-02-

人類有著不錯的視力。 早在1964年, NASA就對人眼做過不少的細微研究, 雖然眼神不錯, 但是我們的視角其實不大。

從水準角度上看, 人類雙眼視角合在一起大約有160度。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小鹿也有一對眼睛, 但是它們的視角可以達到280度。 似乎在度數上我們和鹿差異巨大。 但是事實上呢?

草食動物鹿雖然有著巨大的視野, 但是並沒有強大的立體視覺能力。 對草食動物來說, 察覺到捕獵者的蹤影是最為重要的。 而我們作為獵食者, 如果沒有優秀的深度知覺, 怎麼捕獵呢?

舉個例子, 當我們採摘玫瑰的時候, 如果不能分辨清楚刺和花朵的前後位置, 肯定會紮破手;相應的, 獵人如果不能控制好距離, 怎麼投擲長矛捕獵猛獁呢?

視角重疊提供了深度的線索,

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察覺出一個物體的形狀。 同時, 這樣的視野排布局限了眼睛的位置。 如此一來, 我們不得不相對應地給眼睛裝備好足夠的肌肉, 方便其調節和觀察。

這樣的發展過程, 讓我們可以察覺對方面孔的細節資訊, 也讓我們的面孔更加傳情達意。

-03-

針對表情的肌肉有40餘塊, 它們合力使我們擁有了用表情交流的能力。 正像學習繪畫的同學會涉獵人體解剖學一樣, 一些研究情緒的心理學家也從面部肌肉解剖的角度分析面部表情。 最著名的研究者當屬艾克曼教授和弗裡森教授了。

看過美劇《別對我說謊》的朋友肯定會熟悉由蒂姆·羅斯飾演的萊特曼博士。 這位測謊能力幾近魔幻的博士原型就是致力於情緒研究的艾克曼教授。

在他們的理論中, 既然面部表情會展現在面孔上, 那麼面孔肌肉的變化自然會反應不同表情的差異。 他們利用高速拍攝技術以及醫學、解剖學的知識, 對專業演員的標準表情進行分析總結。

經過不懈努力,

他們把面部肌肉的各種運動進行了專業編碼, 歸納出了一套面部表情編碼系統(FACS)。

在這套系統裡面, 兩位元教授將40余塊肌肉的不同變化按照變化程度分為了五檔(並不是每個都有五檔), 最後對面部肌肉的動作總結出100多種動作方式。 一張面孔能做出這麼多具有細微變化的表情, 實在是令人驚歎;進化在我們臉上的創作真是鬼斧神工。

利用此套面部表情編碼系統, 我們可以更好地做出表情, 也方便我們理解他人的表情。 我在這兒舉個例子, 開心的表情在他們的理論中是由動作單位6和12共同完成。

翻譯為人話, 那就是面頰提升配合上嘴角拉開。 在這裡的面頰提升不是源於面頰的顴大肌運動, 而是由圍繞眼睛的眼輪匝肌尤其是瞼區所致。

仔細想一想,我們在高檔商店購物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導購員的笑容總是很假呢?嘴從咧開到裂開也不能模擬出真實的笑容。相信你已經能得出答案,他們的笑容往往不涉及眼睛周圍的肌肉活動。

“身經百戰”的我們哪怕不能指出眼睛的不協調之處,也能夠體會到假笑之假。在這裡我建議一些服務性行業的讀者可以在假筆的時候適當收縮下眼睛模擬下真笑的眼睛動作,肯定做不到一比一地模擬,但也能以假亂真。這就是科學對於你的生活的一個小貼士。

仔細想一想,我們在高檔商店購物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導購員的笑容總是很假呢?嘴從咧開到裂開也不能模擬出真實的笑容。相信你已經能得出答案,他們的笑容往往不涉及眼睛周圍的肌肉活動。

“身經百戰”的我們哪怕不能指出眼睛的不協調之處,也能夠體會到假笑之假。在這裡我建議一些服務性行業的讀者可以在假筆的時候適當收縮下眼睛模擬下真笑的眼睛動作,肯定做不到一比一地模擬,但也能以假亂真。這就是科學對於你的生活的一個小貼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