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今日頭條張一鳴:科技企業的創新與責任

關注「盛景商業評論」, 思考快人一步!

本文是根據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盛景網聯舉辦的“創新·智慧·新經濟”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張一鳴在發言中講述了其對於未來科技趨勢、科技企業特性和責任的見解, 與各位讀者進行分享。

來源 | 盛景商業評論 ID | sjwl360

演講 | 張一鳴 美編 | sunny

首先介紹一下今日頭條的發展, 目前為止頭條已經成為一個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給使用者推薦資訊的超級內容平臺。 除了頭條這個產品之外, 我們還在國內外發佈多款產品, 目前為止每天活躍用戶總數超過2億, 每天又兩千萬視頻上傳, 每天有100億視頻播放量。 從技術角度上來說, 頭條通過超過10萬台伺服器進行人工智慧運算, 為使用者提供資訊服務。

另外, 除了在全國提供資訊服務之外, 我們也正在走向世界。 2015年底我們在海外推出了今日頭條海外版本, 2016年初收購洛杉磯的一款短視頻應用,

並投資印度、印尼當地和今日頭條類似的產品, 在三周之前我們收購了歐洲和北美最火熱的短視頻應用。 同時, 我們自己的抖音今年在亞洲市場推出非常受歡迎, 過去一個月在日本移動應用市場排名第一, 整個海外目前已經超過三千萬日活躍用戶, 在走向全球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科技的兩大趨勢:連接和智慧

連接是科技企業尤其是IT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一個特點。 隨著移動互聯網滲透, 更多應用場景、更多終端帶來了更多的連接機會, 而更多的連接機會帶來資料的增長, 資料的增長推動演算法、算力的提高, 使得有更多的資料需要挖掘, 有更多的知識可以被挖掘出來。

連接和智慧是兩大趨勢, 這個趨勢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科技企業越來越具備規模效應, 越來越具備平臺屬性。 我認為這些特徵是之前的企業和公司可能不具有的, 是科技企業獨有的特徵。

科技企業的規模效應與平臺屬性

2001年之前, 全球上市公司前五名中只有一家科技企業,

就是微軟公司。 一直持續到2011年, 全球上市公司中最大市值企業中始終只有一家科技企業。

2011年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 第一名從微軟換成了蘋果, 也是硬體公司。 2011年到2016年之間發生了一個突變, 那就是前五大市值公司全部變成科技企業。

除了這個變化之外,

還有兩個很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 2001-2011年期間前五名企業的市值基本沒有變化, 2001年第一名是四千億, 第三名是2700億, 2011年第一名也是四千億, 2011年第三名是2770億, 基本上只有尾數的變化, 第一位數沒有變化。

而2011-2016年科技公司的市值出現大幅度變化, 第一名從四千億漲到接近六千億, 第三名從2700億漲到5000億, 出現接近翻倍的變化。 不僅都變成科技企業, 而且公司規模變大, 集中度變高了。

同時, 2016-2017年一年間更加明顯, 第一名從接近六千億漲到7500億美金, 第二名從五千億漲到六千億。

另外一個變化是, 2001年科技企業前五名總員工數3200萬人, 他們市值比現在的前五名市值科技企業低, 但是2017年前五名市值企業的員工總共只有62萬人, 這是一個很巨大的數字對比。 企業全部換成科技企業,市值翻一倍,員工數變成過去的五十分之一。人均價值產值和規模的變化,反映了科技企業的規模效應,科技成為杠杆,規模效應越來越大。

這帶來什麼效果?科技公司的平臺屬性更強,更多構成了數字經濟的多邊市場平臺,多邊市場平臺會撬動周邊行業的增長,比如滴滴、Uber帶動更多的司機成為圍繞滴滴的生態。在全球範圍內,穀歌、蘋果、Facebook和微信也成為這樣的多邊平臺,他們連接商戶、廣告主和生產者、消費者,起到中心的平臺效應。當然平臺在發揮巨大作用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收入。

科技企業以創新承擔更多的責任

成為平臺屬性的科技公司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挑戰?我認為成為平臺屬性的科技公司,應該以創新承擔更多的責任。

過去一個公司可能是一個節點,負責生產一個商品,或者負責一個零售管道。但是如果成為平臺之後,對科技平臺型公司、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面更大,在更多場景中可以發揮連接、發揮平臺的作用。這時就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公司,更多是承擔一個基礎設施的作用,承擔基礎設施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頭條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懂你的資訊平臺,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具備了一定的平臺屬性。我們過去五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益於平臺的規模效應。我們的主要功能是連接資訊和人,並且希望不僅連接資訊,還能提供服務。

舉四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原來在中國花卉報工作的一個記者,下海後他每天拍攝種植花卉、養殖花卉的視頻分享給讀者,很多讀者看了他的推薦之後去採購花卉種子、器材、化肥等,同時他還營一個花卉類的電商網站,獲得了很多花卉愛好者用戶。

第二個例子,是上海的一個錄音棚叫做清晨錄音棚,在頭條上開設帳號之後,把客戶錄音作品上傳到頭條,説明客戶獲得更多的聽眾。很多愛唱歌的年輕人通過頭條認識到這個錄音棚,形成迴圈。

第三個例子,是北京的一個耳科醫生,他經常在我們悟空問答平臺上回答問題,分享關於耳科很多科普知識。據他介紹,他現在患者有一半來自頭條,一半來自悟空問答,因為他在悟空問答是科普分享的紅人。

第四個例子更有特點,這個小哥原來是廣州的一個保安,貴州苗族人,他從保安離職後回到貴州,專門拍攝貴州苗族風情的農村生活,成為網上的農家熱。很多都市人通過他的視頻認識貴州、瞭解貴州。他原來在廣東當保安是3200塊錢月薪,現在成為一個年收入50萬以上的視頻創作者。這也是一個我們通過資訊平臺改變使用者人生的例子。

另外,不僅通過資訊連接內容,連接讀者和創作者,我們還發揮科技的優勢,和甘肅省網信辦一起合作舉辦“山火上頭條”的活動。因為甘肅生產很多農特色產品,我們跟當地合作,把當地的特色產品通過直播方式介紹給頭條的讀者。短短24小時內銷量上升了四倍,很多人通過頭條視頻直播認識了甘肅的特色產品。這個模式走通之後,我們想把這個模式拓展到更多的地區,讓更多邊遠地區的特色產品能夠被廣大使用者所認知。

再分享另一個我們利用科技公司平臺效應承擔社會責任的例子,叫做“頭條尋人”。我們從2016年大年初二開始第一次嘗試,在河北燕郊找到第一個人,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怎麼找人呢?我們通過頭條平臺能夠知道一個用戶的地理位置,如果一個人走失之後,他的家屬或者民政部的救助活動報給我們,說在某個位置誰走失,大概多長時間,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是什麼地方等等。

頭條可以自動計算出他接下來出現在什麼地方,我們在精准區域推送一條消息,讓附近的頭條讀者協助找這個人。因為是精准推送,對用戶的打擾也很少。利用精准的推送、少量的曝光,很有效地找到人。現在每六個失蹤尋人線索能找到,一天能找到29個失蹤的人。過去一年能找到四千個人了,這也是利用科技平臺來實現社會責任的例子。

之前有很多找人的服務,無論是在報紙上,還是在電視上刊登,效率跟科技的效率差別非常大,不能精准預測區域,不能最及時把資訊發佈出去,抵達最可能幫助到這個人的人。所以這是科技跟用戶結合的例子。

我們不僅用來找人,還用來尋親。上週末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台辦還在大會上專門表揚“頭條尋人”。我們將“頭條尋人”的技術用在尋親上面,我們幫助15個臺灣老兵找到大陸的親人,他們記不住具體的地址,只記得住鄉鎮和街道,我們把資訊推送給他們的家鄉,找到他們的親人,過去一年找到15個。

總之,科技企業在規模變大之後,平臺屬性會越來越強,尤其是AI技術帶來更大的變化。不僅是成為公共平臺,未來AI技術發展還會帶來更多社會行為規範的改變,甚至一些倫理問題。

所以我們上周舉辦了一個AI思想論壇,在全球找到最知名的AI學者,成立頭條的AI技術戰略委員會,請了剛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John作為我們的技術顧問,加上頭條年輕科學家一起來探討科技對產品帶來哪些改變,這些產品又對公司帶來哪些改變,最終這些技術通過產品,通過公司,對社會會帶來哪些改變。

PS:關於此次中關村論壇·盛景全球創新大獎的精彩觀點我們將陸續放出,敬請關注盛景商業評論(ID:sjwl360),獲取更多內容~

企業全部換成科技企業,市值翻一倍,員工數變成過去的五十分之一。人均價值產值和規模的變化,反映了科技企業的規模效應,科技成為杠杆,規模效應越來越大。

這帶來什麼效果?科技公司的平臺屬性更強,更多構成了數字經濟的多邊市場平臺,多邊市場平臺會撬動周邊行業的增長,比如滴滴、Uber帶動更多的司機成為圍繞滴滴的生態。在全球範圍內,穀歌、蘋果、Facebook和微信也成為這樣的多邊平臺,他們連接商戶、廣告主和生產者、消費者,起到中心的平臺效應。當然平臺在發揮巨大作用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收入。

科技企業以創新承擔更多的責任

成為平臺屬性的科技公司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挑戰?我認為成為平臺屬性的科技公司,應該以創新承擔更多的責任。

過去一個公司可能是一個節點,負責生產一個商品,或者負責一個零售管道。但是如果成為平臺之後,對科技平臺型公司、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面更大,在更多場景中可以發揮連接、發揮平臺的作用。這時就不僅僅是一個商業公司,更多是承擔一個基礎設施的作用,承擔基礎設施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頭條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懂你的資訊平臺,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具備了一定的平臺屬性。我們過去五年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益於平臺的規模效應。我們的主要功能是連接資訊和人,並且希望不僅連接資訊,還能提供服務。

舉四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原來在中國花卉報工作的一個記者,下海後他每天拍攝種植花卉、養殖花卉的視頻分享給讀者,很多讀者看了他的推薦之後去採購花卉種子、器材、化肥等,同時他還營一個花卉類的電商網站,獲得了很多花卉愛好者用戶。

第二個例子,是上海的一個錄音棚叫做清晨錄音棚,在頭條上開設帳號之後,把客戶錄音作品上傳到頭條,説明客戶獲得更多的聽眾。很多愛唱歌的年輕人通過頭條認識到這個錄音棚,形成迴圈。

第三個例子,是北京的一個耳科醫生,他經常在我們悟空問答平臺上回答問題,分享關於耳科很多科普知識。據他介紹,他現在患者有一半來自頭條,一半來自悟空問答,因為他在悟空問答是科普分享的紅人。

第四個例子更有特點,這個小哥原來是廣州的一個保安,貴州苗族人,他從保安離職後回到貴州,專門拍攝貴州苗族風情的農村生活,成為網上的農家熱。很多都市人通過他的視頻認識貴州、瞭解貴州。他原來在廣東當保安是3200塊錢月薪,現在成為一個年收入50萬以上的視頻創作者。這也是一個我們通過資訊平臺改變使用者人生的例子。

另外,不僅通過資訊連接內容,連接讀者和創作者,我們還發揮科技的優勢,和甘肅省網信辦一起合作舉辦“山火上頭條”的活動。因為甘肅生產很多農特色產品,我們跟當地合作,把當地的特色產品通過直播方式介紹給頭條的讀者。短短24小時內銷量上升了四倍,很多人通過頭條視頻直播認識了甘肅的特色產品。這個模式走通之後,我們想把這個模式拓展到更多的地區,讓更多邊遠地區的特色產品能夠被廣大使用者所認知。

再分享另一個我們利用科技公司平臺效應承擔社會責任的例子,叫做“頭條尋人”。我們從2016年大年初二開始第一次嘗試,在河北燕郊找到第一個人,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怎麼找人呢?我們通過頭條平臺能夠知道一個用戶的地理位置,如果一個人走失之後,他的家屬或者民政部的救助活動報給我們,說在某個位置誰走失,大概多長時間,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是什麼地方等等。

頭條可以自動計算出他接下來出現在什麼地方,我們在精准區域推送一條消息,讓附近的頭條讀者協助找這個人。因為是精准推送,對用戶的打擾也很少。利用精准的推送、少量的曝光,很有效地找到人。現在每六個失蹤尋人線索能找到,一天能找到29個失蹤的人。過去一年能找到四千個人了,這也是利用科技平臺來實現社會責任的例子。

之前有很多找人的服務,無論是在報紙上,還是在電視上刊登,效率跟科技的效率差別非常大,不能精准預測區域,不能最及時把資訊發佈出去,抵達最可能幫助到這個人的人。所以這是科技跟用戶結合的例子。

我們不僅用來找人,還用來尋親。上週末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台辦還在大會上專門表揚“頭條尋人”。我們將“頭條尋人”的技術用在尋親上面,我們幫助15個臺灣老兵找到大陸的親人,他們記不住具體的地址,只記得住鄉鎮和街道,我們把資訊推送給他們的家鄉,找到他們的親人,過去一年找到15個。

總之,科技企業在規模變大之後,平臺屬性會越來越強,尤其是AI技術帶來更大的變化。不僅是成為公共平臺,未來AI技術發展還會帶來更多社會行為規範的改變,甚至一些倫理問題。

所以我們上周舉辦了一個AI思想論壇,在全球找到最知名的AI學者,成立頭條的AI技術戰略委員會,請了剛剛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John作為我們的技術顧問,加上頭條年輕科學家一起來探討科技對產品帶來哪些改變,這些產品又對公司帶來哪些改變,最終這些技術通過產品,通過公司,對社會會帶來哪些改變。

PS:關於此次中關村論壇·盛景全球創新大獎的精彩觀點我們將陸續放出,敬請關注盛景商業評論(ID:sjwl360),獲取更多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