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華麗志獨家專訪芬蘭Marimekko:揭開北歐印花王國的面紗

成立于1951年的芬蘭國寶級時尚品牌 Marimekko, 以明亮的色彩與明快的圖案, 讓其標誌性設計——罌粟印花(Unikko)開遍全球, 成為知名度最高的芬蘭品牌之一。 在前不久公佈的2017前9個月財報中, Marimekko錄得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1.4%至600萬歐元(見《華麗志》往期報導芬蘭時尚品牌 Marimekko 公佈前9個月財報, 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雙增長)。

是什麼讓 Marimekko 從芬蘭走向全球, 長盛不衰?日前, 《華麗志》造訪了其位於赫爾辛基的全球總部, 現任主席兼行政總裁Tiina Alahuhta-Kasko帶我們一起走進了北歐神秘印花王國的幕後。

上圖:Marimekko 現任主席兼行政總裁 Tiina Alahuhta-Kasko &品牌標誌性設計——罌粟印花

Tiina Alahuhta-Kasko(下稱“Tiina”)本科畢業於赫爾辛基經濟學院(現阿爾托大學商學院), 後取得歐洲頂級商學院HEC Paris的管理碩士學位, 並相繼修讀了哈佛商學院的高管培訓課程。 Tiina由2005年6月開始任職Marimekko公關經理, 于2014年升職為市場部總監, 去年4月開始出任Marimekko總裁。

傳統染色工藝與可持續發展理念

我們見到 Tiina 時, Marimekko品牌正在為2018秋冬系列做準備。 Marimekko全球總部集辦公樓、店面、showroom、餐廳、工廠於一體, 從設計團隊, 到生產、銷售、質檢部門再到產品部, 品牌全球業務的所有部門都彙聚在這裡。

Tiina 在接受專訪時, 特別希望我們從參觀工廠開始, 她表示, 將工廠設立在赫爾辛基對Marimekko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 這代表著品牌的文化。 “這裡是Marimekko的心臟和精髓, 所有美麗的布匹開始於此。 ”

不論是Marimekko引以為豪的傳統疊加染色術, 還是現代的數碼印花生產流程, 看著大匹的底布出入各種大型機器, 產出鮮豔的成布, 再到後期蒸餾定色處理及人員質檢, 總部工廠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我們。 每年, Marimekko 都會生產約100萬米的印花面料, 每一米的Marimekko面料都會在布料檢驗區域中進行人眼檢驗,

這些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質檢員會發現每一點小的錯誤, 而這項工作是機器所不能替代的。

Tiina一邊健步如飛地帶領我們穿梭於布藝工廠的各大機房之間, 一邊強調:“不論是正在往底布上潑灑顏料的染色師, 還是正用肉眼檢測成布印花品質的質檢員, 都備受公司上下的尊敬。 他們和Marimekko一起成長, 在其領域都積累了好幾十年的豐富經驗, 我非常敬佩他們。 ”Tiina從2005年入職至今, 也已與Marimekko一起走過12年了。

如Tiina所述, 在快速機械化生產的今天, Marimekko依然堅持部分佈藝由手工製作完成, 因為其相信人手造出的印花布藝,

在摒除機械式工整之余向使用者傳遞了一份溫暖與人情味。 由於早期的布料上色技術有限, 很多顏色是通過人工重複上色, 由原色層層疊加而得到理想的顏色。 Marimekko至今仍保留這一傳統工藝, Tiina強調:“我們一直專注於工藝, 並不一味提高時間意義上的效率。 傳統是精髓, 它需要被一代代傳承下去。 ”

據Tiina介紹, 經過質檢後的布料, 一部分會直接進入門店進行售賣, 還有一部分會被製成家居、包袋、服裝等。 在質檢過程中發現有可接受的瑕疵布料, 也不會被直接扔掉, 而是會採取更加環保的方式, 例如製作成袋子等。 可持續發展也是Marimekko品牌十分重視的一點。

另外, 不同於很多時尚奢侈品牌, 布料的印染製造是Marimekko品牌設計的一部分, 印花設計師會和服裝設計師、配飾設計師等一起工作。另外,大多數時尚奢侈品牌的產品設計主要由一名設計總監主導,而在Marimekko,所有的元素設計都是來自整個創意團隊,有設計師、藝術師,甚至任何一個為Marimekko工作的人,這或許正是Marimekko保持創意能力秘訣。

為什麼芬蘭人如此鍾愛Marimekko?

1940年代後期,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動盪的芬蘭正處於一片蕭條,人們的生活十分低沉虛無,急需一些積極的元素和消息來振奮人心。

那時,Marimekko 的創始人Armi Ratia和丈夫擁有一家紡織工廠和油布公司,他們希望為戰後的芬蘭人民帶來一些快樂和能量。於是,Armi Ratia開始招募藝術家和印花設計師,設計一些有特色的圖案和配色,這些設計師中就包括為Marimekko帶來經典罌粟花圖案的Maija Isola。隨後Armi Ratia萌生了將布料製成服裝的想法。

1951年,Armi Ratia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了一場時裝秀,有著鮮豔色彩和生動圖案的服飾讓女士們為之著迷,秀後所有衣服全部售空,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Marimekko品牌也由此而來,“Mari”在芬蘭語中指女子姓名“瑪莉”,而“mekko”是“裙子”的意思,連起來意為“瑪莉的裙子”,由此可知品牌創立的精粹就是芬蘭的北歐式簡約、舒適的生活態度和穿著風格。1952年,Marimekko在赫爾辛基開設了品牌第一家門店。

無疑,Marimekko的印花產品是有別於其他品牌的標誌性元素之一。即便是現在,以現代風格下簡潔、明亮的色彩,融入以罌粟花為代表的自然元素,也能夠為芬蘭缺少日照的黑暗冬季,帶來一抹彩色的心情。品牌發展至今,已推出的印花圖案超過 3000 款。

除了印花,品牌背後傳遞的精神也打動了很多人。

Tiina表示,在快節奏甚至浮躁的現代生活裡,Marimekko希望通過每一個生活的小物件,從細微處營造享受生活的心情,希望消費者在使用Marimekko的產品時被其中傳遞的對生活與大自然的熱愛所感染。Marimekko意在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消費者打造出以活力與歡愉為核心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品牌沒有主打的產品線,而是集合了各式各樣商品的原因。“我們希望人們能夠通過Marimekko的印花設計、面料、產品,去享受生活,表達自我”,Tiina表示。

以跨界合作打造新型生活方式

Marimekko的生產與設計理念是以大匹印花成布為原料,以此製造出包括餐布、服裝、床品、窗簾等各種用品。因此品牌也經常與各大平面設計師、時尚品牌合作。

上圖:2012年 Marimekko與芬蘭航空合作,推出機身印有Maija Isola設計的Unikko標誌性印花圖案的A340飛機,及航班上使用的家品系列。

上圖:2014年,Marimekko的標誌性罌粟印花Unikko踏入60周年,在東京銀座推出限定咖啡館

談到跨界合作時,Tiina回應:“我們一直和大學有各種合作項目,特別是積極在商科與科技領域宣傳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我們希望和各個領域充滿創意的年輕人碰撞出更多火花。”值今年芬蘭獨立100周年之際,Marimekko也聯合著名創業投資大會Slush和歐洲最大的駭客松Junction推出“Marimekko Designathon”國際競賽,邀請各界創客探索紡織領域VR/AR的技術創新。

保持自己的節奏,持續專注提升實體店的體驗

上圖:1960年12月,Jacqueline Kennedy 穿著 Marimekko的衣服為《Sports Illustrated》雜誌拍攝封面

上圖:1968年,設計師Annika Rimala設計的經典設計”Tasaraita”面世,代表中性時裝,其條紋寓意牌等

目前,Marimekko 在全球共擁有約160家門店,北歐、北美和亞太地區是Marimekko的三大主要市場。據Marimekko本財年前9個月的業務資料顯示,品牌國際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1220萬歐元,占總銷售額比例45%。

亞太地區,尤其中國市場,是Marimekko品牌業務發展最關鍵的地區之一。今年,Marimekko預計在全球新增10-20家門店和店中店,期中一半都將開設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日本、中國等國家。

談及全球戰略,“保持自己的節奏,讓別人說去吧!”頗能形容Marimekko面對瞬息萬變的時尚市場的態度。眾所周知,芬蘭是節奏慢得出名的國家,從生活節奏到企業發展,從新市場開拓,到線上線下建設。

2012年左右,Marimekko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共有8家直營門店(大陸5家,香港3家)。對於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Tiina感歎:“我經常去中國,前幾周還在香港出差,中國消費者普遍對線上及手機消費的接受與喜愛,以及中國物流、倉儲等供應鏈完備的建設,都讓我無比驚訝。在這一方面,芬蘭乃至整個歐洲都是亟待發展的。尤其在芬蘭,由於物流成本高,消費者對新消費模式適應速度慢,人們更習慣於光顧實體店。這種認知差異,也給我們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面對中國時尚市場的迅速崛起,以及零售模式、消費者行為的迅速轉變,Tiina表示,Marimekko並不會一味求快應變。她強調:“保持自己的節奏非常重要,如果一直去追市場的速度、競爭者的速度、消費者的速度,只會打亂自己的步伐。保持自己的核心價值,一步一步來是很重要的。”雖然線上管道的建設也是Marimekko在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目標之一,但Tiina透露公司的近期計畫仍然著眼於提升實體店的體驗。

“線上管道在中國發展的非常快,雖然我們也在關注,但目前我們主要發展線下管道。Marimekko是一家生活方式品牌,實體門店是品牌進行行銷推廣最好的管道之一,消費者可以通過實體店體驗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瞭解品牌等等,因此,實體店在Marimekko進行市場拓展和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Tiina說道,“人們都在討論零售市場的變化,實體零售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我認為重要的是,品牌要有能力為消費者創造真正有意義的門店體驗,你要給消費者一個理由進到你的店裡來,就要為他們提供獨特的體驗。”

| 責任編輯:Elisa

印花設計師會和服裝設計師、配飾設計師等一起工作。另外,大多數時尚奢侈品牌的產品設計主要由一名設計總監主導,而在Marimekko,所有的元素設計都是來自整個創意團隊,有設計師、藝術師,甚至任何一個為Marimekko工作的人,這或許正是Marimekko保持創意能力秘訣。

為什麼芬蘭人如此鍾愛Marimekko?

1940年代後期,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動盪的芬蘭正處於一片蕭條,人們的生活十分低沉虛無,急需一些積極的元素和消息來振奮人心。

那時,Marimekko 的創始人Armi Ratia和丈夫擁有一家紡織工廠和油布公司,他們希望為戰後的芬蘭人民帶來一些快樂和能量。於是,Armi Ratia開始招募藝術家和印花設計師,設計一些有特色的圖案和配色,這些設計師中就包括為Marimekko帶來經典罌粟花圖案的Maija Isola。隨後Armi Ratia萌生了將布料製成服裝的想法。

1951年,Armi Ratia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了一場時裝秀,有著鮮豔色彩和生動圖案的服飾讓女士們為之著迷,秀後所有衣服全部售空,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Marimekko品牌也由此而來,“Mari”在芬蘭語中指女子姓名“瑪莉”,而“mekko”是“裙子”的意思,連起來意為“瑪莉的裙子”,由此可知品牌創立的精粹就是芬蘭的北歐式簡約、舒適的生活態度和穿著風格。1952年,Marimekko在赫爾辛基開設了品牌第一家門店。

無疑,Marimekko的印花產品是有別於其他品牌的標誌性元素之一。即便是現在,以現代風格下簡潔、明亮的色彩,融入以罌粟花為代表的自然元素,也能夠為芬蘭缺少日照的黑暗冬季,帶來一抹彩色的心情。品牌發展至今,已推出的印花圖案超過 3000 款。

除了印花,品牌背後傳遞的精神也打動了很多人。

Tiina表示,在快節奏甚至浮躁的現代生活裡,Marimekko希望通過每一個生活的小物件,從細微處營造享受生活的心情,希望消費者在使用Marimekko的產品時被其中傳遞的對生活與大自然的熱愛所感染。Marimekko意在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消費者打造出以活力與歡愉為核心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品牌沒有主打的產品線,而是集合了各式各樣商品的原因。“我們希望人們能夠通過Marimekko的印花設計、面料、產品,去享受生活,表達自我”,Tiina表示。

以跨界合作打造新型生活方式

Marimekko的生產與設計理念是以大匹印花成布為原料,以此製造出包括餐布、服裝、床品、窗簾等各種用品。因此品牌也經常與各大平面設計師、時尚品牌合作。

上圖:2012年 Marimekko與芬蘭航空合作,推出機身印有Maija Isola設計的Unikko標誌性印花圖案的A340飛機,及航班上使用的家品系列。

上圖:2014年,Marimekko的標誌性罌粟印花Unikko踏入60周年,在東京銀座推出限定咖啡館

談到跨界合作時,Tiina回應:“我們一直和大學有各種合作項目,特別是積極在商科與科技領域宣傳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我們希望和各個領域充滿創意的年輕人碰撞出更多火花。”值今年芬蘭獨立100周年之際,Marimekko也聯合著名創業投資大會Slush和歐洲最大的駭客松Junction推出“Marimekko Designathon”國際競賽,邀請各界創客探索紡織領域VR/AR的技術創新。

保持自己的節奏,持續專注提升實體店的體驗

上圖:1960年12月,Jacqueline Kennedy 穿著 Marimekko的衣服為《Sports Illustrated》雜誌拍攝封面

上圖:1968年,設計師Annika Rimala設計的經典設計”Tasaraita”面世,代表中性時裝,其條紋寓意牌等

目前,Marimekko 在全球共擁有約160家門店,北歐、北美和亞太地區是Marimekko的三大主要市場。據Marimekko本財年前9個月的業務資料顯示,品牌國際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1220萬歐元,占總銷售額比例45%。

亞太地區,尤其中國市場,是Marimekko品牌業務發展最關鍵的地區之一。今年,Marimekko預計在全球新增10-20家門店和店中店,期中一半都將開設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日本、中國等國家。

談及全球戰略,“保持自己的節奏,讓別人說去吧!”頗能形容Marimekko面對瞬息萬變的時尚市場的態度。眾所周知,芬蘭是節奏慢得出名的國家,從生活節奏到企業發展,從新市場開拓,到線上線下建設。

2012年左右,Marimekko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共有8家直營門店(大陸5家,香港3家)。對於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Tiina感歎:“我經常去中國,前幾周還在香港出差,中國消費者普遍對線上及手機消費的接受與喜愛,以及中國物流、倉儲等供應鏈完備的建設,都讓我無比驚訝。在這一方面,芬蘭乃至整個歐洲都是亟待發展的。尤其在芬蘭,由於物流成本高,消費者對新消費模式適應速度慢,人們更習慣於光顧實體店。這種認知差異,也給我們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面對中國時尚市場的迅速崛起,以及零售模式、消費者行為的迅速轉變,Tiina表示,Marimekko並不會一味求快應變。她強調:“保持自己的節奏非常重要,如果一直去追市場的速度、競爭者的速度、消費者的速度,只會打亂自己的步伐。保持自己的核心價值,一步一步來是很重要的。”雖然線上管道的建設也是Marimekko在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目標之一,但Tiina透露公司的近期計畫仍然著眼於提升實體店的體驗。

“線上管道在中國發展的非常快,雖然我們也在關注,但目前我們主要發展線下管道。Marimekko是一家生活方式品牌,實體門店是品牌進行行銷推廣最好的管道之一,消費者可以通過實體店體驗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瞭解品牌等等,因此,實體店在Marimekko進行市場拓展和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Tiina說道,“人們都在討論零售市場的變化,實體零售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我認為重要的是,品牌要有能力為消費者創造真正有意義的門店體驗,你要給消費者一個理由進到你的店裡來,就要為他們提供獨特的體驗。”

| 責任編輯:Elis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