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新知識,這5個“壞習慣”反而能讓身體更健康

1、電子遊戲幫你鍛煉

有人認為, 經常坐著不動打電子遊戲除了對視力有影響, 還容易導致肥胖。 但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發現, 打遊戲時, 玩家的心跳加速, 熱量消耗增多, 只要控制好時間長短, 它比呆坐著看電視這種娛樂方式更為健康。

2、常伸懶腰消除疲勞

伸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 在持續幾秒的伸懶腰動作中, 很多淤積的血液被趕回了心臟, 從而可以大大增加血流量, 改善血液迴圈。 同時, 還可帶走肌肉內的一些廢物, 從而消除人體疲勞。

3、吵鬧音樂激發腦力

參加搖滾派對, 調高音樂的音量都有助於激發大腦的活力。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 人內耳裡的球囊只對超過90分貝的音量敏感。 而球囊和大腦處理性、快樂和饑餓感的區域相連。 如果通過高分貝音樂的刺激使這些欲望得到滿足, 我們內心就會非常平靜、幸福。 不開心時, 可以用高分貝音樂激發你的“快樂激素”。

4、咬牙切齒強腎氣

建議老人每天醒來後, 將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 且用力一緊一松地咬住, 咬緊時加倍用力, 放鬆時也互不離開。 每次做數十遍, 有利大腦血氧供應, 還能使腎氣充盛, 預防耳聾。

5、逃避家務能防過敏

早前已有研究稱, 長期接觸廚房油煙的人容易肺部出問題。 有研究認為, 過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暴發都是因為現代社會太乾淨了。 但是罪魁禍首不僅僅是灰塵。 布里斯托爾和布魯內爾大學的調查表明, 孕期或產後的婦女經常使用清潔設備,

孩子7歲以前易患哮喘的幾率會升高41%。 因為一些室內清潔劑釋放的化學物質會嚴重損害兒童的呼吸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