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徽商銀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2005年,聯合國首次定義了普惠金融的概念。 作為一種“包容性金融”,普惠金融是能夠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並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之一。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既是更好為小微、“三農”和偏遠地區等長尾人群提供金融服務的題中之義,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支援小微企業,增強金融服務可得性

根據國家工

商總局的資料統計,小微企業解決了社會7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再就業人員,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主體,具有很強的外部效應。 近年來,徽商銀行把支援小微企業作為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的有力抓手,通過創新體制機制、產品服務、發展模式,致力發展中小微企業業務。 截至10月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突破1400億元,較年初增長近10%,連續多年完成“兩個不低於”或“三個不低於”。

創新體制機制,圍繞機構、團隊、產品、流程、考核等“五個專業化”,落實支行轉型、隊伍建設、綜合行銷、產品創新、流程再造、業務考核六大專項方案,打造小企業專業化經營模式。 自小企業專業化改革試點以來,七家試點分行累計為新客戶投放小企業貸款近75億元。

創新產品服務,根據小微企業特點,聚焦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創新推出“4321”比例再擔保貸款、“稅融通”等特色產品,滿足中小企業個性化、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截至2017年10月,“4321”比例再擔保貸款1653戶,餘額92.77億元,省內市場份額位居首位;“稅融通”業務602戶,餘額15.36億元。 此外,徽商銀行創新推出“易連貸”產品,實現了小微企業新老貸款的無縫對接,無須還本、直接續貸,大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截至10月末,“易連貸”產品累計投放額破百億元。 創新發展模式,依託移動互聯和大資料技術在小微企業信貸領域的應用,探索構建小微數位金融服務體系。 制定優質中小企業白名單,實現精准獲客;接入司法、工商、環保、稅務等多元化外部資料,優化小企業貸後管理模型;先後開發“稅e融”“微網貸”“信e貸”等線上融資產品,其中“微網貸”從申請到放款僅需幾分鐘。
為進一步細分市場、精准服務,2016年徽商銀行專門成立了微貸事業部,打造微貸隊伍,致力發展以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小微貸款業務。 截至10月末,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微貸餘額260億元,為6.8萬戶小微企業主、個體經營戶以及“三農”客戶提供了信貸支援。

支援“三農”發展,拓寬金融服務覆蓋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這為商業銀行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徽商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經營重心下沉、機構網點下沉,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

在2014年實現省內縣域網點全覆蓋基礎上,在重點鄉鎮設立徽農支行,圍繞徽農支行在自然村設立徽農金融服務室,初步形成了徽農支行、徽農金融服務室、徽農卡、徽農貸、徽農通、徽農寶“六位一體”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截至10月末,設立了89家徽農支行、112家徽農金融服務室,服務農村客戶42.61萬名。 涉農貸款餘額644億元,較年初增長38%;縣域存貸比超過80%,真正做到了“取之於縣,用之於縣”。

目前,徽商銀行正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快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採用“銀行 協力廠商公司 網點經理”三方共建模式和“銀行 政府/村委會 群眾”的選人用人理念,積極探索徽農服務室2.0版運營模式,打造農村普惠金融生態體系。

據瞭解,2017年10月17日,徽商銀行與某金融科技協力廠商公司合作共建的省內第一家2.0版徽農金融服務室在宿州市泗縣網周村開業,標誌著徽商銀行農村普惠金融生態建設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此次開業的網周村徽農金融服務室引入了“事前風險預防、事中線上線下交叉把控、事後風險處置”的風險管控模式,確保服務室的合規、有效運營。 服務室為當地村民提供小額現金取款、轉帳匯款、餘額查詢、殘幣兌換、貸款客戶轉推介等基礎金融服務以及金融知識普及、征信知識宣傳、防範非法集資、反假幣宣傳等非金融服務的同時,還可以作為電商平臺的線下體驗店和服務點,征信平臺的資料獲取點、掃碼支付的推廣服務點等,有效滿足農村客戶多樣化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 徽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2.0版徽農金融服務室年底前將建成30家。明年還將根據試點情況有序鋪開,為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支持脫貧攻堅,提升金融扶貧精准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保到二0二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近年來,徽商銀行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高度重視並有效實施金融扶貧工作。在總分行層面成立金融精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全行《實施精准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推動各項扶貧舉措落地生根;依託總分支行三級聯動,有效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加大幫扶力度,實現幫扶村如期出列;創新推出扶貧基金,整合財政資金和銀行資金,統籌用於精准扶貧項目,不僅僅著眼單個企業,而是致力於全方位、立體式扶持產、供、銷、運等產業鏈各環節,優化金融扶貧生態。截至10月末,已投放5支扶貧基金,金額總計49億元;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效推出“分貸統還”模式的精准扶貧小額貸款產品,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該模式由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分別申請貸款,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統一使用、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償還貸款本金、共用收益、政府貼息。截至10月末,已投放5.38億元,直接惠及1.3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精准扶貧重在精准發力,重在產業扶貧,要想落實好金融扶貧各項工作,抓好產業扶貧是關鍵。徽商銀行以產業扶貧為契機,積極探索以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為“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提供穩定、持續、有力的金融支持。通過“農戶 合作社 企業”的運作模式,建立了可持續的金融扶貧機制,發揮金融“輸血”作用的同時,增強了貧困群體“造血”功能,發揮了信貸資金對金融扶貧的實質作用。

“普之城鄉,惠于民生”。下一步,徽商銀行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全省金融工作會議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普惠發展理念不動搖,繼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持之以恆,深耕細作,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為安徽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力,為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徽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2.0版徽農金融服務室年底前將建成30家。明年還將根據試點情況有序鋪開,為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支持脫貧攻堅,提升金融扶貧精准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保到二0二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近年來,徽商銀行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項部署要求,高度重視並有效實施金融扶貧工作。在總分行層面成立金融精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全行《實施精准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推動各項扶貧舉措落地生根;依託總分支行三級聯動,有效推進定點扶貧工作,加大幫扶力度,實現幫扶村如期出列;創新推出扶貧基金,整合財政資金和銀行資金,統籌用於精准扶貧項目,不僅僅著眼單個企業,而是致力於全方位、立體式扶持產、供、銷、運等產業鏈各環節,優化金融扶貧生態。截至10月末,已投放5支扶貧基金,金額總計49億元;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效推出“分貸統還”模式的精准扶貧小額貸款產品,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該模式由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分別申請貸款,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統一使用、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償還貸款本金、共用收益、政府貼息。截至10月末,已投放5.38億元,直接惠及1.3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精准扶貧重在精准發力,重在產業扶貧,要想落實好金融扶貧各項工作,抓好產業扶貧是關鍵。徽商銀行以產業扶貧為契機,積極探索以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為“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提供穩定、持續、有力的金融支持。通過“農戶 合作社 企業”的運作模式,建立了可持續的金融扶貧機制,發揮金融“輸血”作用的同時,增強了貧困群體“造血”功能,發揮了信貸資金對金融扶貧的實質作用。

“普之城鄉,惠于民生”。下一步,徽商銀行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國全省金融工作會議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普惠發展理念不動搖,繼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持之以恆,深耕細作,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為安徽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動力,為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