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男子2萬創業兩年破千萬利潤,打造50萬年薪月嫂被雇主爭搶

“5年前我和大學同學湊了兩萬塊錢成立公司, 能做成千萬企業全靠誠信經營。 ”12月3日, 在廣東深圳一家政服務公司裡, 30歲的CEO周飛鶴說起創業經歷十分激動。 5年來, 他借助“互聯網”跑單, 從幾張辦公桌幾台電腦發展到擁有2000多平米的獨棟辦公樓。 如今, 這個年產值超過千萬的家政企業, 每年幫近萬月嫂走向工作崗位, 大多數月嫂增收數十倍, 其中一金牌月嫂更是被雇主開出50萬年薪聘請。

周飛鶴, 1987年出生, 山東日照人,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和家政結緣。 像許多80、90後一樣, 周飛鶴喜歡電腦、互聯網等新事物。 上大學時, 他如願學習了自己喜歡的電腦程式設計專業。 在互聯網黃金時代, 他畢業後就進入一家即將上市的企業, 公司曾委派他去北京擔任管理職務, 發展前景非常好。

“我能一腳踏進家政行業都是因為我的母親。 我年少時, 母親為掙錢養家輾轉瀋陽、西安從事過10多年家政工作。 ”周飛鶴說, 家政服務屬於傳統行業, 利潤不高, 賺的是辛苦錢。 看著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仍那麼辛苦, 他萌生了利用“互聯網”跑單的家政新模式。

2012年, 周飛鶴揣著1萬塊錢, 找到大學同學, 二人合夥湊了2萬塊就成立了深圳市娘子軍家政服務公司。 公司靠著互聯網針對性的投放資訊, 和線下實體店的誠信經營, 生意越做越紅火, 平均每年400%增長, 在2014年, 自營店毛利潤就突破200萬元。 如今, 公司總部搬遷至2000多平米的獨棟辦公樓裡, 每年有近萬名月嫂在這裡接受培訓走向工作崗位。

隨著用戶逐漸增多, 問題也隨之而來:這麼多月嫂的管理和培訓是個難題。 周飛鶴花重金請來培訓老師, 手把手教月嫂與城市接軌。 這些大多來自農村的大姐除了學會專業技能外, 更養成了聲音柔、有禮貌、聲調小、勤洗手、戴口罩等職業習慣。 從公司裡出去的月嫂,

收穫的好評越來越多。

“我們公司的月嫂月工資普遍在七八千元以上, 有位姓周的大姐一個月工資達到了4萬多元!”周飛鶴口中的周大姐今年45歲, 曾是瀋陽醫大二院的助產師。 由於從事過專業護理工作, 周大姐來到周飛鶴的公司後很快脫穎而出。 眾多客戶對周大姐的服務非常滿意,很多雇主開出了50萬元薪酬爭搶。周飛鶴說,他們公司的月嫂增收十多倍的很普遍。

創業5年,周飛鶴最虧欠的就是妻兒。“一個月我只能休息一天,有時候就乾脆住在公司了,這個月休息了一天還是因為孩子出生。”周飛鶴說著有些哽咽,在他的辦公室裡,幾張簡易床經常派上用場。他也不願意缺席孩子的童年,可數以萬計的月嫂培訓、上崗他都得操心,每一位月嫂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啊。偶爾抽空陪兒子玩耍,聽著兒子喊“爸爸”,周飛鶴既高興又有些心酸。

未來的發展規劃,周飛鶴已經想好了——用移動互聯網,改變傳統家政。在他看來,開設保姆大學,專門培訓專業的家政服務從事人員,從源頭做好品質把關都勢在必行。“未來家政必須走互聯網道路、走私人定制方向,才是唯一出路。”周飛鶴說,可喜的是,已經有年輕人看到了家政行業的潛力,並投身進來,他要讓公司裡的每一位月嫂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眾多客戶對周大姐的服務非常滿意,很多雇主開出了50萬元薪酬爭搶。周飛鶴說,他們公司的月嫂增收十多倍的很普遍。

創業5年,周飛鶴最虧欠的就是妻兒。“一個月我只能休息一天,有時候就乾脆住在公司了,這個月休息了一天還是因為孩子出生。”周飛鶴說著有些哽咽,在他的辦公室裡,幾張簡易床經常派上用場。他也不願意缺席孩子的童年,可數以萬計的月嫂培訓、上崗他都得操心,每一位月嫂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啊。偶爾抽空陪兒子玩耍,聽著兒子喊“爸爸”,周飛鶴既高興又有些心酸。

未來的發展規劃,周飛鶴已經想好了——用移動互聯網,改變傳統家政。在他看來,開設保姆大學,專門培訓專業的家政服務從事人員,從源頭做好品質把關都勢在必行。“未來家政必須走互聯網道路、走私人定制方向,才是唯一出路。”周飛鶴說,可喜的是,已經有年輕人看到了家政行業的潛力,並投身進來,他要讓公司裡的每一位月嫂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