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蹄疾步穩促深改 四川發展譜新篇

西成高鐵昨天開通了, “和諧號”動車組以250公里的時速, 穿越中國自然南北分界線, 將祖國西南西北聯在一起。 鮮為人知的是, “和諧號”的飛速, 與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還有一段不解之緣。 這些年, 我省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在多個領域跑出了發展新速度。

隨著時速250公里的“和諧號”抵達西安北站, 成都到西安的火車通行時間由普快的11個小時縮短為約4小時, 而為了這4個小時, 位於綿陽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中心裡, 科研人員曾做了300餘次空氣動氣測試。

之所以選擇在綿陽進行測試, 是因為在軍民融合發展中,

原本僅供軍工研究使用的風洞群, 開始進入民用市場。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中心, 一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監測項目最多的空氣動力測試基地。 和諧號動車, 見證四川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輝映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鏗鏘步伐。

四川是中國的改革之鄉。 2013年5月,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 要求四川要適應新形勢, 把握改革開放新要求, 統籌好改革和開放, 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的前列。

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2014年, 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衝鋒號。 三年多來, 四川先後召開60次省委常委會、25次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和數十次專題會議, 審議通過了390多個改革方案,

形成了“1+3+7”的改革佈局。

三年多來, 四川始終把抓落實作為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 親力親為, 帶頭抓落實, 同時, 把制度創新作為抓改革落實的重要舉措, 建立起包括“責任制+清單制”以及督察制、考核制在內的整套制度體系。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必須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 2015年8月, 四川被列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而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是四川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的最鮮明的任務, 也是最大的重點和難點。 位於綿陽的中國空氣動力研究中心,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率先將一直用於軍工研究的風洞群向民用市場開放, 為和諧號動車組的快速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援。 而像這樣的軍民融合成果,

四川還有很多。 幾年來, 四川更是在相關領域創下了多項全國第一。 率先在全國建立了升級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率先在全國設立升級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率先與國家國防科工局、12家央屬軍工集團和中物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除了軍民融合, 全面創新改革還需要在各個領域激發創新的活力, 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 怎麼激發創新的活力?西南交大交出了一份答卷, 在全國首次明確職務發明人對職務科技成果的所有權。

截至今年9月, 西南交大已有168項職務科技成果智慧財產權分割確權, 9家高科技創業公司成立, 智慧財產權評估作價入股總值超1億元。 如今, “校園裡的小崗村試驗”已經從1家試點擴大到20家高校、科研院所。

改革, 就是要突破壁壘。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振興鄉村發展戰略”。 而四川則是上一輪中國農村改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站在新的起點, 四川的農村改革如何向縱深推進, 省委確立了主攻方向:放活土地經營權。

放活經營權, 廣漢市三水鎮友誼村將集體資產全部折股量化到人, 3594個股權證發到村民手裡。 村民舒軍就通過這個權證貸款升級了自己的農家樂。

改革, 還要勇於破冰。 近年來, 四川在工業領域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攀鋼集團就是一個縮影。 面對虧損多年的局面, 攀鋼集團果斷關停多條生產線, 砍掉落後產能250萬噸。 同時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釩鈦資源利用率, 通過加減並舉的供給側改革,

攀鋼終於扭虧為盈。

目前, 省委明確的——到2020年之前需要完成的256項改革任務中, 今年年底就將累計完成80%。 而改革開放永無止境, 四川將沿著黨的十九大設計的新時代改革開放之路, 蹄疾步穩、勇毅篤行, 開創治蜀興川新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