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以雲勇人為榜樣共建美好綠色佛山

文/佛山日報記者鄭奕純

圖/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

近日, 佛山傳媒集團推出的“大城青山·大美雲勇”大型主題報導, 聚焦雲勇林場人的故事,

引起了農業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昨日, 佛山市農業局及下屬基層單位職工與深入林場體驗式採訪的佛山傳媒集團記者們展開座談會, 暢談心得體會。 他們紛紛表示, 被雲勇林場人所散發的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及扎實肯幹的精神品質所感動。 今後將以雲勇林場人為榜樣, 學習他們的優良精神品質, 共同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

11月19日, 雲勇林場護林員在林區巡邏。

深感林場人的艱辛與不易

有賴於幾代林場人艱苦奮鬥和默默奉獻, 佛山人民才能享受到今時今日的綠色發展成果。 雲勇林場不愧享有佛山城市“綠肺”的美譽。

昨日, 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辦公室主任田雪琴再次來到雲勇林場學習交流, 她直言雲勇林場的新變化令人驚豔。 “儘管雲勇林場變化很大, 但這裡還是那班默默奉獻的林場人。 ”

田雪琴依稀記得十幾年前, 剛剛畢業到雲勇林場開展調研工作時, 與林場人共同經歷過的一段艱苦歲月。 “工作場所非常僻靜, 白天上山、巡山, 下班後只能打打牌消遣、逗逗小寵物,

周邊沒有任何的娛樂場所, 簡直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田雪琴說, 雖然僅僅在雲勇林場待過短暫的一周時間, 但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體會到林場人的艱辛與不易。 “只有惡劣、枯燥的生活條件, 雲勇林場人以樹為友、與動物為伴, 憑藉頑強的信念種下了一棵棵樹苗。 ”田雪琴說。

“雲勇林場人遠離市區, 在深山老林中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佛山美好的綠色家園, 我深受感動和鼓舞。 ”佛山市農業局經管科副科長張偉表示, 同為農林人, 他能感同身受林場人的這份堅守和不易。 “雲勇林場人經歷過風吹雨打、日曬雨淋, 扛起佛山造林事業的紅旗, 紮根、用心為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出力, 是佛山一群最可親可愛的造林人。

座談會上, 與會的農業線單位人員熱烈討論。

為默默奉獻的林場人點贊

“如果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 雲勇林場不可能建設得這麼好, 也很難有今日的雲勇林場。 ”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科研辦公室主任王志雲對雲勇林場人讚賞不已。

王志雲說, 閱讀完近期有關雲勇林場“大城綠匠”系列報導, 再親自到現場開展交流學習後, 被雲勇林場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所感動。 他們真正做到了紮下身子、以場為家, 幾十年堅守一份綠色事業。 “這種優良的精神品質也非常值得農業界甚至社會各界學習, 沒有這種精神理念支撐, 他們很難在這種艱苦環境堅持下去。 ”

身為同行, 佛山市農產品檢測中心辦公室主任林礪銳認為, 雲勇林場的工作是無聲無息的, 所有成果直接反映到市民日常生活中, 這充分彰顯出林場人持之以恆、默默奉獻、扎實肯幹的精神。 “林場人確實很不容易, 身上還散發著一股頑強的拼搏精神。 ”

“雲勇林場從無到有, 拿下了‘中國最美林場’等榮譽, 成為佛山人民心中的城市‘綠肺’,極大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歐陽戀說,農林人每天面對的是樹木與大地,回歸自身本職工作,雲勇人給她帶來新啟示:要善於從工作中挖掘樂趣,努力克服困難和恐懼感,持之以恆幹好一份事業,一定有回報。

攜手共建美好綠色佛山

在座談中,農林人在感同身受雲勇林場人的艱辛與不易時,也一致表示今後將以雲勇林場人為榜樣,學習他們持之以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等優良精神品質。同時,將結合佛山實際工作情況,共同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讓佛山市民享受更多的綠色發展成果。

張偉表示,市農業局開展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即將邁入新階段,今後將發揮雲勇林場人“牢記使命,扎實苦幹”精神品質,嚴格抓實抓嚴工作。

“向雲勇林場人學習,久久為功,為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出力。”王志雲說,林場以森林建設為主,林科所以林業科研為主。未來將加強雙方合作,推動更多科研專案與林場建設相結合,讓科研成果在林場實驗和推廣。

儘管與雲勇林場的日常交流鮮少,但在佛山市農產品檢測中心檢測主任謝芳看來,雲勇林場人依然是一群非常值得學習的群體。謝芳說,為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今後將學習林場人“以場為家”的吃苦耐勞精神,以“檢測中心”為基本點,逐漸完善檢測辦法,讓市民吃得安全、放心。

採訪手記

雲勇人值得尊敬與學習

在昨日那場關於雲勇林場職工精神的座談會上,農林人感同身受。而作為首次深入林場體驗式採訪報導的佛山傳媒集團記者們,則被雲勇林場職工們持之以恆、默默奉獻、扎實肯幹的精神深深震撼。雲勇人的熱情開朗以及對綠色夢想的執著,更是顛覆了大家對林場從業者的刻板印象。

在與雲勇人同吃同住的三天裡,記者們發現這個團隊比想像中還要年輕,不僅有世人印象中守護林場的“老人”,還有朝氣蓬勃的80後、90後,有他們自己對這份綠色事業的理解和追求。

而在採訪過程中,一些平凡卻感人的細節,無不透露著雲勇人對這份綠色事業的熱愛。“雲勇人對這片森林是真愛,有的微信名就是‘森林衛士’,還有人的微信簽名也是滿滿的綠色夢想,比如‘讓城市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佛山日報記者鄭奕純說,雲勇人待人的熱情、工作上的激情,讓她頓生敬佩之情,“以前認為選擇做林業的人可能是性格比較內向,這次接觸了雲勇人才發現完全不是,他們就是愛這行,願意為之吃苦,扎扎實實地幹活。這份對夢想的堅定和執行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深山裡,守護一詞談何容易。在雲勇,保持著39年未發生山火的記錄;在雲勇,即使面臨著經營上的困難和困境,雲勇人也絲毫沒有放低底線,為這座城市守住了一片綠海。“現在很多市民都喜歡帶著孩子到雲勇林場,感受最生態的週末假期。這一點我們真的要好好感謝雲勇人,是他們的務實、默默堅守,才讓佛山市民共用到這城市的紅利。”佛山電臺記者梁廣棉說。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如今,我們正走向生態文明的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佛山電視臺記者郭麗映說,雲勇人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默默付出值得尊敬與學習。

成為佛山人民心中的城市‘綠肺’,極大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歐陽戀說,農林人每天面對的是樹木與大地,回歸自身本職工作,雲勇人給她帶來新啟示:要善於從工作中挖掘樂趣,努力克服困難和恐懼感,持之以恆幹好一份事業,一定有回報。

攜手共建美好綠色佛山

在座談中,農林人在感同身受雲勇林場人的艱辛與不易時,也一致表示今後將以雲勇林場人為榜樣,學習他們持之以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等優良精神品質。同時,將結合佛山實際工作情況,共同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讓佛山市民享受更多的綠色發展成果。

張偉表示,市農業局開展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即將邁入新階段,今後將發揮雲勇林場人“牢記使命,扎實苦幹”精神品質,嚴格抓實抓嚴工作。

“向雲勇林場人學習,久久為功,為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出力。”王志雲說,林場以森林建設為主,林科所以林業科研為主。未來將加強雙方合作,推動更多科研專案與林場建設相結合,讓科研成果在林場實驗和推廣。

儘管與雲勇林場的日常交流鮮少,但在佛山市農產品檢測中心檢測主任謝芳看來,雲勇林場人依然是一群非常值得學習的群體。謝芳說,為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今後將學習林場人“以場為家”的吃苦耐勞精神,以“檢測中心”為基本點,逐漸完善檢測辦法,讓市民吃得安全、放心。

採訪手記

雲勇人值得尊敬與學習

在昨日那場關於雲勇林場職工精神的座談會上,農林人感同身受。而作為首次深入林場體驗式採訪報導的佛山傳媒集團記者們,則被雲勇林場職工們持之以恆、默默奉獻、扎實肯幹的精神深深震撼。雲勇人的熱情開朗以及對綠色夢想的執著,更是顛覆了大家對林場從業者的刻板印象。

在與雲勇人同吃同住的三天裡,記者們發現這個團隊比想像中還要年輕,不僅有世人印象中守護林場的“老人”,還有朝氣蓬勃的80後、90後,有他們自己對這份綠色事業的理解和追求。

而在採訪過程中,一些平凡卻感人的細節,無不透露著雲勇人對這份綠色事業的熱愛。“雲勇人對這片森林是真愛,有的微信名就是‘森林衛士’,還有人的微信簽名也是滿滿的綠色夢想,比如‘讓城市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佛山日報記者鄭奕純說,雲勇人待人的熱情、工作上的激情,讓她頓生敬佩之情,“以前認為選擇做林業的人可能是性格比較內向,這次接觸了雲勇人才發現完全不是,他們就是愛這行,願意為之吃苦,扎扎實實地幹活。這份對夢想的堅定和執行力都值得我們學習。”

深山裡,守護一詞談何容易。在雲勇,保持著39年未發生山火的記錄;在雲勇,即使面臨著經營上的困難和困境,雲勇人也絲毫沒有放低底線,為這座城市守住了一片綠海。“現在很多市民都喜歡帶著孩子到雲勇林場,感受最生態的週末假期。這一點我們真的要好好感謝雲勇人,是他們的務實、默默堅守,才讓佛山市民共用到這城市的紅利。”佛山電臺記者梁廣棉說。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如今,我們正走向生態文明的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佛山電視臺記者郭麗映說,雲勇人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默默付出值得尊敬與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