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朱智文:建設更高品質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原標題:建設更高品質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朱智文

十九大報告提出,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努力實現甘肅經濟向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準確把握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及重點

一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工作主線。 要處理好規模與品質、速度與效益、增長與轉型的關係,

發展先進製造業, 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發展現代服務業, 逐步提高供給體系品質, 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二是全面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 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 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三是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產業基礎。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增強產業競爭力。 同時, 要提升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的配套與服務,

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資本和人才支撐。

四是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 當前首先要以完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加快以“放管服”為核心內容的政府職能轉變三個方面作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二、準確把握甘肅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

要準確把握省情實際,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 重新審視發展機遇, 科學確定發展思路,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促進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一是加快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推動我省製造水準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二是運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煤炭電力、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優化升級。 三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促進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製造、生物醫藥和資訊技術等新興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必須高度重視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 發揮區域綜合優勢, 著力推動蘭州新區和大蘭州經濟區率先突破發展,

加快河西走廊經濟區組團聯盟發展, 促進隴東南經濟區整合協同發展, 支援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加快發展, 培育區域發展增長極, 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 同時,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發展新格局。

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強化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 要以“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為龍頭和抓手, 重點加快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現代農業、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力度, 強化產學研用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努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 加快建設創新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營造引進和培養人才的良好環境。

必須堅持生態優先, 守牢底線探索綠色崛起新路。 要把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實現綠色發展崛起作為新時期加快發展的戰略選擇, 以生態產業為先導, 大力發展現代迴圈農業、生物質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興資訊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生態產業, 積極建設生態產業園, 推動生態產業集群式發展。 大力挖掘豐富厚重的文化旅遊資源, 通過硬體建設和軟體服務, 努力把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甘肅的亮麗名片, 真正把生態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必須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推動甘肅經濟開放發展。 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 不斷優化我省投資和營商環境, 從而帶動全社會投資效益和品質提高。同時要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經濟新體制。(作者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從而帶動全社會投資效益和品質提高。同時要圍繞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加快構建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經濟新體制。(作者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