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大慶我媽眼裡,不在油田都叫打工的

小時候, 油田啥都發, 大到熱水器、各類鍋具, 小到內衣、襪子、毛巾、帽子。

不難理解, 我從小生活的空間裡, 不光石油是油田的, 水是油田的,

電是油田的, 供暖是油田的, 就連醫院也是油田的。

在“富一代”、“富二代”種種熱詞在網路蔓延的同時, “油二代”、“油三代”的稱呼也在大慶油田變得司空見慣。

很奇怪的一個現象, 大慶人在其他城市人的眼中就是很有錢。

上大一, 室友的父親在詢問了一圈我們都是哪裡人的時候, 一聽說我是大慶的, 立馬兩眼放光, 告訴他家孩子以後有機會你跟她去大慶轉轉, 那地方有錢。

離開大慶去別的城市找工作, HR看完簡歷上戶籍所在地的第一句話是, 不都說大慶人有錢麼?

我竟無言以對。

明明工資條上3000多的數字, 為什麼卻買得起奢侈品、穿得起貂, 為什麼月月財政赤字, 依然被標榜“有錢”的稱號。

小時候我覺得那只是別人以為的, 但後來發現大慶人自己也真的是這樣以為的。

當3000多的工資與2000多的皮靴放在一塊兒的時候, 我說, 媽, 要不咱代理個鞋的品牌吧, 雖然不是皮的, 但是性價比高, 一二百塊錢就能買雙很好看的, 穿著也舒服。

我媽說, 不行, 大慶人虛榮心強, 那種檔次的店面不屑於進, 怕被笑。

我心裡的OS, 你有什麼資本虛榮?

直到回到油田以後, 我知道了, 還健在的“油一代”們(俗稱“老會戰”), 捨不得吃喝, 就連顫顫巍巍走路都費勁的八十多歲老大爺都得為了省三、五塊錢的打車錢, 去做不花錢的公交, 給他孫子留著。

正處不惑之年的“油二代”們,要麼拼了命地往上爬,為了以後給他兒子安排咯,要麼叫囂著“老子混到退休就完事了”,然後把收入留給他兒子,了此餘生。

“油三代”不需要拼搏,就像我媽跟我說,你一個女孩子,出去奔啥啊?你爸和我掙的錢夠你花。

當越來越多的文字出現,批駁大慶這大慶那,我是感同身受的。所以,大學畢業後,總是在不斷地掙扎。

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一樣都得穿著毫無朝氣的紅工服在荒野裡遊走,遇見故障井再被噴得滿身黑油。

其實想想,在公共場所你遇到一個髒兮兮的拾荒者,你會不會下意識地躲開或者怕被蹭到,但油田裡面髒兮兮的你,回到更衣室都得墊張紙再坐,又有什麼區別?

可能有,聽說人家拾荒者都能自食其力買得起房子,但是作為油田人的我,只能靠我爹媽。

也許外面的人會說,那你自己不努力怪誰啊?

有一個很要好的發小,因為重讀了一年比我晚畢業,沒趕上油田簽約的“好”政策,去了北京闖蕩。

每次提起她的時候,我媽都會說,“某某還打工呢吧,也沒個正經工作。”

我每次聽見這句話都差點一口鹽汽水噴出來,在我印象裡的“不正經工作”都是幹那個的,而在我媽眼裡除了鐵飯碗之外,一概屬於“不正經工作”。

呵呵,我發小在阿裡巴巴。

有時候,我真想反駁——難道不在油田的都叫“打工的”嗎?還是你們覺得我們不是在給油田“打工”,而是油田是我們的???!!!

正處不惑之年的“油二代”們,要麼拼了命地往上爬,為了以後給他兒子安排咯,要麼叫囂著“老子混到退休就完事了”,然後把收入留給他兒子,了此餘生。

“油三代”不需要拼搏,就像我媽跟我說,你一個女孩子,出去奔啥啊?你爸和我掙的錢夠你花。

當越來越多的文字出現,批駁大慶這大慶那,我是感同身受的。所以,大學畢業後,總是在不斷地掙扎。

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一樣都得穿著毫無朝氣的紅工服在荒野裡遊走,遇見故障井再被噴得滿身黑油。

其實想想,在公共場所你遇到一個髒兮兮的拾荒者,你會不會下意識地躲開或者怕被蹭到,但油田裡面髒兮兮的你,回到更衣室都得墊張紙再坐,又有什麼區別?

可能有,聽說人家拾荒者都能自食其力買得起房子,但是作為油田人的我,只能靠我爹媽。

也許外面的人會說,那你自己不努力怪誰啊?

有一個很要好的發小,因為重讀了一年比我晚畢業,沒趕上油田簽約的“好”政策,去了北京闖蕩。

每次提起她的時候,我媽都會說,“某某還打工呢吧,也沒個正經工作。”

我每次聽見這句話都差點一口鹽汽水噴出來,在我印象裡的“不正經工作”都是幹那個的,而在我媽眼裡除了鐵飯碗之外,一概屬於“不正經工作”。

呵呵,我發小在阿裡巴巴。

有時候,我真想反駁——難道不在油田的都叫“打工的”嗎?還是你們覺得我們不是在給油田“打工”,而是油田是我們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