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多方保供天然氣 中石油中海油聯手推進南氣北運

□中國證券報記者 歐陽春香

一攬子政策出臺

12月7日, 高峰表示, 積極支持企業在增加國內天然氣生產的同時, 多元化進口海外天然氣資源。 未來隨著新的跨境天然氣管道、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成投入運行, 天然氣進口水準有望進一步提升。

環保部近日則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下發了《關於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 檔顯示, 近期環保部發現存在部分地區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工程尚未按計劃完工, 個別地區供暖季氣源緊張等問題。 文件提出, 各地在推進散煤治理工作中,

要進一步強化“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和氣源、電源保障的綜合協調, 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 進入供暖季, 凡屬沒有完工的項目及地方, 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已經完工的專案及地方, 必須確保氣源及價格穩定。 存在矛盾的情況下, 工業等領域用氣為民用讓路。 環保部將把確保群眾冬季及時充足供暖作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強化督查巡查工作重點, 如發現不作為、亂作為情況, 將按規定嚴肅追責。

今年10月份, 發改委發佈《關於做好2017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 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優化開採方案,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放壓增產, 力爭迎峰度冬期間國內天然氣產量比去年同期只增不減。

此外, 一攬子政策正在醞釀。 國土資源部正在研究制定油氣管理體制改革的規範性檔, 國家能源局已將油氣管網互聯互通相關檔下發至地方, 同時將出臺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立天然氣調峰市場機制的意見, 天然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也在醞釀。

“兩桶油”聯手

12月6日, 中海油既有輸氣管線與中石油京津冀地區管網在天津實現首次對接, 京津冀地區每天將新增500萬立方米天然氣供應, 可滿足近百萬戶家庭日常與取暖用氣需求。

這是中石油與中海油首次實現管道的互聯互通。 原先中海油天津LNG臨港分輸站接收氣化的天然氣僅能向天津供應,

而現在通過這條燃氣管線, 可以銷售給中石油, 進入中石油在整個京津冀地區的管網, 有效釋放供氣能力。

中海油天津LNG公司總經理王曉剛表示, “此次管道互聯互通, 能夠有效釋放華北地區供氣能力。 今冬明春天津地區乃至京津冀地區供氣多了一份保障。 ”

12月5日, 中海油新增200萬立方米天然氣進入廣東省天然氣管網, 成功置換西氣東輸二線部分天然氣。 標誌著中海油與中石油置換華南天然氣保供華北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陳衛東認為, 中海油在天然氣海外協議方面比較靈活, 同時也是國內進口LNG最大供應商, 在曹妃甸有LNG碼頭方便接卸。 “兩桶油”聯手, 短期可以解決局部地區供氣不足的問題。

中石油相關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面對北方地區天然氣保供的嚴峻形勢, “公司計畫冬季按各油氣田最大生產能力安排天然氣生產, 尤其是需求量上漲較大的京津冀地區。 公司長慶油田是保證京津冀地區供氣的主要氣源, 產量穩步提升。 11月1日以後, 日產量已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 ”

上述負責人稱, “公司計畫按照LNG接收站最大卸載能力安排進口, 並增加了中亞氣進口, 10月中下旬已開始進口中亞氣, 目前約1000萬方/日, 全年預計7-8億方。 公司將進一步提高LNG進口量, 並加大中亞進口氣量, 努力保障市場穩定供應。 預計2017年天然氣進口量將大幅超過年初預計的510.7億立方米。 ”

中海油方面則表示, 依託天津LNG接收站, 租賃了一艘可儲存14.5萬立方米LNG的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

該船已於11月1日靠泊天津LNG正式供氣, 能為華北地區額外增加1400萬立方米/天的供氣能力。

LNG價格回落

業內人士指出, 天然氣冬季供暖的主要是華北地區, 主要氣源供應商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 其中, 以中石油西氣東輸以及陝京系統為主要氣源。

陳衛東表示, 北方冬季供暖季天然氣供應峰穀差大, 再加上今年“煤改氣”突然增加的天然氣需求, 導致今年天然氣供應短缺。 隨著近期各部委和“兩桶油”為保供採取行動, 後續的天然氣供應會有保障。

百川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楊文斌認為, 中石油和中海油聯手合作“南氣北運”, 京津冀地區日供應量增加500萬方/天, 將一定程度上緩解華北、華中、西北等地區的供應壓力。

隨著供給的改善,LNG價格開始回落。資料顯示,12月7日,華北地區LNG報價7300-8100元/噸,本周LNG市場價格下調了500元/噸左右。

楊文斌認為,市場供應量有所增加,但整體供應緊缺,廠家持穩觀望,預計短期內價格將回落,下滑幅度不會太大,維持在6500元/噸以上的價格。業內人士認為,用氣高峰一般在12月到次年1月,屆時預計仍有較大供需缺口,保供任務依然艱巨。

“長期看,要解決天然氣供需失衡的矛盾,要從推進天然氣市場化、開放天然氣進口權、加大建設初期設施等措施入手,加快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陳衛東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根據規劃,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例從目前的7%提高到10%,天然氣需求將快速增長。這首先需要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同時對氣化站等設備的投資進行支援;其次,加強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力度;此外,應積極擴寬天然氣的進口源,同時加快中俄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解決供需矛盾。

隨著供給的改善,LNG價格開始回落。資料顯示,12月7日,華北地區LNG報價7300-8100元/噸,本周LNG市場價格下調了500元/噸左右。

楊文斌認為,市場供應量有所增加,但整體供應緊缺,廠家持穩觀望,預計短期內價格將回落,下滑幅度不會太大,維持在6500元/噸以上的價格。業內人士認為,用氣高峰一般在12月到次年1月,屆時預計仍有較大供需缺口,保供任務依然艱巨。

“長期看,要解決天然氣供需失衡的矛盾,要從推進天然氣市場化、開放天然氣進口權、加大建設初期設施等措施入手,加快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陳衛東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根據規劃,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例從目前的7%提高到10%,天然氣需求將快速增長。這首先需要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同時對氣化站等設備的投資進行支援;其次,加強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力度;此外,應積極擴寬天然氣的進口源,同時加快中俄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解決供需矛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