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蹈覆轍,斯巴魯為何也走了日產的老路?

“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表示歉意。 我們都希望能按規定進行檢驗。 ”隨著斯巴魯公司社長吉永泰之的深深一鞠躬, 又是一出”糊弄們“的鬧劇在我們眼前上演。

日本企業向來以嚴謹著稱, 但是近期內爆發的多起醜聞十足十的“人設崩塌”, 我們張望著不可置信的眼神, 卻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事實。

10月初, 日本第三大鋼鐵聯合企業神戶制鋼召開記者會, 承認旗下部分工廠和子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大面積篡改了部分鋁合金、銅製品的強度以及耐久性等重要出場資料, 而相關問題產品已經大量流入市場。

6月份, 因旗下安全氣囊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多起傷亡事件而支付巨額罰款和賠款的高田, 申請了破產保護。

省心的事沒有多少, 鬧心的事卻接踵而至, 日產因品質管控問題而面臨日本政府部門”無限期“監視猶在眼前, 斯巴魯又毅然決然的走向了日產的“老路”。

斯巴魯公司繼日產汽車公司之後承認讓無證員工進行最終安全檢查, 並稱正在召回問題車輛。

據報導, 日本政府不久前才發現了日產的錯誤行為, 但自1979年以來, 這個問題一直在持續, 而斯巴魯在幾乎相同的時間內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

斯巴魯表示, 30多年來, 東京北部群馬工廠部分新車車檢是由非專業人員執行的, 這違反了交通部的要求, 但這不影響汽車的品質, 也不涉及到出口汽車。

而這種自欺欺人的言論伴隨著整個事件的持續發酵, 依舊不可避免的對斯巴魯汽車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斯巴魯在11月表示, 不恰當的車檢可能會給今年的收入帶來負面影響, 目前斯巴魯在美國市場銷量增長率已有所下降, 這意味著今年營業利潤可能會減少。

此事件對在中國市場的斯巴魯影響同樣深遠。

國人原本就對日系車有著頗多爭議,

而在“神戶鋼”、“高田”、“日產”等頻發事故之後, 對其在安全上的信任可謂跌到穀底, 接二連三的品質問題之後, 斯巴魯又主動“踩雷”, 無疑是不走“尋常路”。

從頻繁的“負面造假”案中, 我們看到的不是部分車企的“品質管控”失利, 而是對整個的日系車都出現了很大的“信任危機”, 這個鍋到底是日產,還是斯巴魯來背比較合適呢?

不知道斯巴魯是否有著自帶主角“不死光環”的自信,在一片指責日企品質管控不嚴格的輿論潮流下,毅然決然地出來“堵槍口”。

但是,你本就不是足赤的完金,此番曝光的品質管控問題,無疑又將斯巴魯推向了風口浪尖。

斯巴魯可能是日系車中在華銷量最為不景氣的車型,截至到今年的9月,斯巴魯2017年的累計銷量為23110輛,而致使很多消費者難以選擇它的原因就是品質和價格。

首先斯巴魯的進口身份使其每一款車型的價格都比合資品牌要高,再者就是後續的維修和保養等問題,同樣也是由於進口的原因,它在配件等維修的成本上大大增加。

其次便是品質問題。有消息稱,斯巴魯自2017年1月5日起,召回2008-2011年款部分進口力獅、森林人、翼豹等系列汽車。

召回的原因是由於發動機水泵軸裝配間隙小,可能導致軸承鎖死、水泵無法正常工作。如果要繼續行駛可能會出現發動機熄火且不能重新開機的情況,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最後,身為進口車的它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反而被極低的性價比所詬病。

斯巴魯給人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性價比比較低,例如在全景天窗、後排通風、車輛隔音以及車身用料等方面,較同級別競品相比明顯存在著差距。

斯巴魯上市不久的SUV車型斯巴魯XV,以其搭載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和四驅系統等作為主要賣點,有著一身“科技范”完美包裝的它卻因為隔音性差、配置少等因素遭到了消費者排斥,不禁讓人唏噓。

斯巴魯會有銷量不佳,幾經詬病的情景出現,我們並不意外,因為這可以說是斯巴魯自食惡果。

早前,斯巴魯就因發動機異響、氣門彈簧斷裂及連杆斷裂等問題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據統計,斯巴魯在近一年內就進行了多次召回。

2016年11月,斯巴魯連續兩次分批召回斯巴魯力獅、森林人等多款熱銷車型,累計數量達8萬多輛;12月,斯巴魯再次召回該品牌旗下力獅、傲虎、翼豹、森林人等車型,召回數量高達6.26萬輛;2017年,斯巴魯再次召回部分森林人、力獅、傲虎和翼豹等系列汽車,共計14.9萬輛。

斯巴魯自2008年開始,在華銷售其品牌旗下的汽車約有42萬輛,而根據“新車的使用年限為十年”,斯巴魯此番上演的一出“糊弄門”,無疑使這42萬輛車均都面臨著召回的風險。

但據有關消息稱,斯巴魯確切會召回部分車輛,只是計畫將在日本市場進行,此次召回不涉及出口到日本以外市場的產品,這難免讓人想起斯巴魯在13年和14年遭遇發動機品質問題投訴時的無動於衷。

但是,斯巴魯此番的做法無疑是在傷害著自身的品牌,同時又消磨著消費者的耐心和熱情。

一個“三十年“質檢環節缺陷嚴重的車企,一個面對品質問題並沒有給出妥善處理方案的車企,無疑使消費者對其失去信心。

或許,對日產的“無限期”監視也可以試著用在斯巴魯的身上了。

這個鍋到底是日產,還是斯巴魯來背比較合適呢?

不知道斯巴魯是否有著自帶主角“不死光環”的自信,在一片指責日企品質管控不嚴格的輿論潮流下,毅然決然地出來“堵槍口”。

但是,你本就不是足赤的完金,此番曝光的品質管控問題,無疑又將斯巴魯推向了風口浪尖。

斯巴魯可能是日系車中在華銷量最為不景氣的車型,截至到今年的9月,斯巴魯2017年的累計銷量為23110輛,而致使很多消費者難以選擇它的原因就是品質和價格。

首先斯巴魯的進口身份使其每一款車型的價格都比合資品牌要高,再者就是後續的維修和保養等問題,同樣也是由於進口的原因,它在配件等維修的成本上大大增加。

其次便是品質問題。有消息稱,斯巴魯自2017年1月5日起,召回2008-2011年款部分進口力獅、森林人、翼豹等系列汽車。

召回的原因是由於發動機水泵軸裝配間隙小,可能導致軸承鎖死、水泵無法正常工作。如果要繼續行駛可能會出現發動機熄火且不能重新開機的情況,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最後,身為進口車的它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反而被極低的性價比所詬病。

斯巴魯給人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性價比比較低,例如在全景天窗、後排通風、車輛隔音以及車身用料等方面,較同級別競品相比明顯存在著差距。

斯巴魯上市不久的SUV車型斯巴魯XV,以其搭載的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和四驅系統等作為主要賣點,有著一身“科技范”完美包裝的它卻因為隔音性差、配置少等因素遭到了消費者排斥,不禁讓人唏噓。

斯巴魯會有銷量不佳,幾經詬病的情景出現,我們並不意外,因為這可以說是斯巴魯自食惡果。

早前,斯巴魯就因發動機異響、氣門彈簧斷裂及連杆斷裂等問題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據統計,斯巴魯在近一年內就進行了多次召回。

2016年11月,斯巴魯連續兩次分批召回斯巴魯力獅、森林人等多款熱銷車型,累計數量達8萬多輛;12月,斯巴魯再次召回該品牌旗下力獅、傲虎、翼豹、森林人等車型,召回數量高達6.26萬輛;2017年,斯巴魯再次召回部分森林人、力獅、傲虎和翼豹等系列汽車,共計14.9萬輛。

斯巴魯自2008年開始,在華銷售其品牌旗下的汽車約有42萬輛,而根據“新車的使用年限為十年”,斯巴魯此番上演的一出“糊弄門”,無疑使這42萬輛車均都面臨著召回的風險。

但據有關消息稱,斯巴魯確切會召回部分車輛,只是計畫將在日本市場進行,此次召回不涉及出口到日本以外市場的產品,這難免讓人想起斯巴魯在13年和14年遭遇發動機品質問題投訴時的無動於衷。

但是,斯巴魯此番的做法無疑是在傷害著自身的品牌,同時又消磨著消費者的耐心和熱情。

一個“三十年“質檢環節缺陷嚴重的車企,一個面對品質問題並沒有給出妥善處理方案的車企,無疑使消費者對其失去信心。

或許,對日產的“無限期”監視也可以試著用在斯巴魯的身上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