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自駕青藏(7)—業拉山 天路七十二拐 怒江大峽谷(原創)

2016年5月16日, 從左貢出發, 計畫到波密住宿。 到八宿後, 車子離合器燒了, 走不了了。 17日修車, 又滯留一日。 結果錯過了好天氣, 18日翻越安久拉山遭遇大雪, 然烏湖的美景也就沒有看成。 話說雖然有點小遺憾, 但車子沒有壞在天路七十二道拐, 已經是太幸運了!

■ 玉曲河谷

15日晚住宿左貢, 老湯打聽到前方30公里處在修路限行, 必須在8點前通過關卡。 於是, 16日起得早, 6:25出發。 左貢城裡到處挖得亂糟糟的, 路標也不清楚, 問了好幾個人才出了城。 出城後, 沿著玉曲河谷前行, 道路還不錯。 雨後陰天, 空氣清新。 玉曲河谷淺山迤邐,

小河彎彎。 河灘的青楊樹, 樹冠優美, 枝葉疏朗, 青蔥一片。 惦記著8點前通過關卡, 風景優美也無心觀賞, 更不能停留拍照, 多少有點遺憾。

7:30到達修路地段, 7:50駛出施工地段。 其實就是老路翻修, 鋪柏油路面。 現在已經大體要完工了。 只是看情況, 類似工程會一直向前延伸, 自駕西藏的朋友, 要多留意限行通過的資訊。

過了這段路程, 公路就一直在山谷裡穿行, 玉曲河伴行左右。 山雖不大, 卻坡陡彎急。 山川河流雪山巉崖, 風景還不錯。

■ 邦達平原和業拉山

8:30到邦達鎮, 停車吃早飯。 邦達鎮海拔4300米。 鎮子不大, 曾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 如今也是川藏南線和北線的交匯點。 往北可到川藏北線的昌都, 那裡有最高的高原機場。 往西南則到八宿, 前往拉薩。

邦達草原是有名的風景區, 地處昌都地區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之中, 是個高寒草原, 地勢寬緩、水草豐美, 風景秀麗。

不過, 如今這個季節似乎不易前往。 何況它還在邦達鎮北面, 前往昌都的路上。 我們並沒有時間去。

在邦達鎮早餐, 麵條20元一份, 分量不多, 略能充饑。

飯後在邦達廣場溜達, 有一座雕塑, 駿馬揚蹄, 沒去認真研究, 拍照留念而已。 9:20離開, 向業拉山、向八宿方向前進。

一出邦達鎮,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美麗的高山草原風貌。 公路在遼闊的草甸上延伸, 路的頂端就是圓潤的山包, 積雪的峰頂, 隱現在雲層中。 公路平坦, 坡度平緩, 翻越業拉山似乎並不艱難。 回望公路, 似飄帶撒落山間, 時而從山坳鑽出, 時而消失在坡頂, 白雲在藍天飄飛,雲霧在山頂繚繞,真真切切的天路!

沒去成邦達草原,本來還有點遺憾,沒想到在業拉山上,卻看得很清楚。棕黃色山坡圍拱之中,綠茵茵的草地上,玉曲河蜿蜒流淌,銀光閃閃。草地邊緣的建築所在,就是我們才逗留過的邦達鎮。美景如畫,心曠神怡!估計到了草原上,也看不到這樣的景色。

駛上業拉山半坡,天氣還很晴朗,陽光璀璨,雲海奔湧。眺望遠山,視野開闊。群山逶迤,綿延相連,恰如萬馬奔騰。大好山河,氣概非凡。陽光從雲隙間撒向大地,形成一團團光影。時而高山,時而草原,時而河流,時而公路,猶如隨時切換的幻燈片,把美景展現。

然而,好景不長,風起雲聚,天色越來越陰沉,飄起了小雨。10點到達山口的時候,已是雲霧彌漫,冷雨淅瀝,公路濕滑,坑坑窪窪,顛簸難行。海拔4658米,車外氣溫只有5度,不敢下車觀景。於是,業拉山口的美景又失之交臂,鬱悶!

■ 天路七十二拐

過了業拉山埡口,一路下坡,雨不知啥時候就停了。10:20,在拐過一個彎之後,“天路72拐”觀景點赫然出現在眼前。這裡也算得上是個埡口,觀景台就設在懸崖邊,視野開闊。只見對面山坡上,之字形公路猶如飄帶,彎來繞去,一直通到穀底,非常驚險,非常壯觀。因為隔得有點遠,又是等高,鏡頭中的公路看不到路面,只是線條。公路和褐黃色的山坡幾乎分辨不清,倍覺險峻。公路的轉彎處,似乎半徑很小,就像女人頭上髮夾後面那個彎彎。所以,這段路,又稱為髮夾路。

山坡最下面有片綠色,在黃色山崗間顯得特別靚麗。用長焦看得清楚,公路在一面坡上急速地拐了4個彎,就不見了。那彎彎拐得可是又短又急,好在那裡地勢比坡上平緩,似乎不覺得危險了。那裡就是嘎瑪溝。其實,公路下到那裡後,就繞著這條不寬的溝,時左時右,不斷地拐來拐去,還有數不清的彎。我們在那裡數了好幾十個彎,最後把自己數暈了,也沒得到準確的數字。因此,所謂“天路72拐”也就是象徵性的叫法,也有叫做“怒江99道拐”的。叫什麼,其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確實是太險要了。

假如從山下2700米的怒江河谷算起,到4658米的業拉山口,海拔相差近2000米!因山勢所限,公路只能在山坡上之字型盤旋,往返回折,竟然在山間一連拐了上百個180度的回頭彎,是川藏線上拐彎最多的路段。因為險峻,因為路窄,因為坡陡,這條路也極易堵車,經常一堵就是好幾天。此外,夏季泥石流的侵襲也讓此路段有著“死亡之路”的可怕稱謂。泥石流常將公路沖斷,稍一不慎,人車便會滑向不歸路了。當地人傳說,如果一個不小心,車子從高山掉落怒江,明天就會順江水轟隆隆從西藏滾到雲南。這當然太誇張了一點,但說這裡是天險,那就毫不誇張。

在觀景台繳費停車,觀景拍照,沒花多少時間。然後,就開車下山,進入那危險的七十二道拐。走到路上,似乎也沒太害怕。看著光禿禿的山坡下萬丈深淵,心驚膽顫是難免的。路況並不太好,柏油路面被大車碾壓得千瘡百孔坑坑窪窪。好在沒有多少車上下,偶爾遇到一輛大車吭哧吭哧地爬上來,就早早地在較為寬敞的地方等著它。所以,只要不出事故不爛車,低速有序地下山安全沒問題。因為緊張,沒有記住下那個坡坡花了多少時間。當眼前出現那片綠洲的時候,我們明白,最危險的路段算是安全通過了。

實際上,下了高坡,並不算完。公路不斷繞著一條小山溝旋轉著下降。不停地從溝左到溝右,每一次轉換起碼都是2個以上的大轉彎。這條溝,叫嘎瑪溝,河溝不深,道路也不驚險。沿途還有人開了洗車加水休息的地方。我們也選擇了一處藏胞開的洗車場洗車休息。

■ 怒江大峽谷

雖說知道要穿越怒江大峽谷,但確實沒想到11:20離開嘎瑪溝,行駛沒多久,就來到了怒江岸邊。公路在半山崖上,看不到穀底的江水。河道不寬,河岸陡峭,濁流滾滾,令人膽顫,和瀾滄江大峽谷堪有一比。不同的是,此處公路地勢不高,山勢的壓迫感就非常明顯。河兩邊的大山,高聳入雲,幾乎沒有什麼植被。巉崖危岩,突兀險峻,白雲在山巔飄飛,濁水在深壑裡奔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怒江大橋,居然是一座不大的鐵橋。高山環繞,江中間凸起一座小山崖。公路到此,拐了個90度的彎,跨過鐵橋,然後穿過山崖的山洞,才來到對岸。兩山包夾,溝深水急,黃水奔湧,咆哮奔騰。咽喉要道,橋兩端都有武警把守,荷槍實彈,戒備森嚴。這或許是川藏線上唯一一座有人把守的大橋,可見此橋的地位非同小可。這些武警戰士,常年駐守在這荒無人煙的深山,其辛苦自不必言了。剛才在對岸半山腰見到的一片綠洲,估計就是他們的營地。

過橋後的峽谷更是險峻,路窄彎多,地形逼仄,無法停車拍照。

■ 滯留八宿

在怒江峽谷行車也就半小時,前方就是八宿鎮了。此時,感覺車子裡總有一股糊味,老童擔心是刹車有問題。可老湯多次試驗,刹車很正常。停車檢查,味道總是似有似無,難以確定,為此,老湯有點冒火,他是著急哦。繼續開行,他也發現,車子確實有問題,發動機正常,轉速很高,但就是動力不足,跑不起來。說也幸運,勉強行駛到八宿公路檢查站前的汽修廠時,車子終於不行了。趁著在飯館吃飯的功夫,把車開到汽修廠檢查,確診為離合器燒了!

我的天啊!太幸運了!車子的故障其實在巴塘就存在了。這一路上,它不在雪山爆發,不在峽谷爆發,更不在99道拐的峭壁上爆發,最終選擇在汽修廠門前徹底爆發。要是在半道上趴窩,我們真不知道該咋辦了。即便不出事故,要把車修好開走,也不是輕易辦得到的。想想這後果,脊樑都發冷。真是菩薩保佑!命大福大造化大,又躲過一劫!

離合器燒毀,需要更換,無零件,要從別處調運。於是16日、17日只能滯留八宿,等待修車。入住的氣象賓館,屬於老舊招待所改建一類,條件很一般。但網路尚可。

八宿縣政府駐地白馬鎮,勇士山腳下的城鎮,長街一條,318穿鎮而過,房屋建築比較簡樸,車輛行人較少。周邊高山環繞,少有樹木。夜雨之後,空氣清新。陽光燦爛,藍天白雲,標準的藏地風光。海拔3260,快步行走或上坡都有點氣喘吃力。自12日出發,連續5天跑了1500多公里,翻山越嶺,確實有點疲勞,正好借機休息一天。故此在旅館休息,整理圖片文案。

白雲在藍天飄飛,雲霧在山頂繚繞,真真切切的天路!

沒去成邦達草原,本來還有點遺憾,沒想到在業拉山上,卻看得很清楚。棕黃色山坡圍拱之中,綠茵茵的草地上,玉曲河蜿蜒流淌,銀光閃閃。草地邊緣的建築所在,就是我們才逗留過的邦達鎮。美景如畫,心曠神怡!估計到了草原上,也看不到這樣的景色。

駛上業拉山半坡,天氣還很晴朗,陽光璀璨,雲海奔湧。眺望遠山,視野開闊。群山逶迤,綿延相連,恰如萬馬奔騰。大好山河,氣概非凡。陽光從雲隙間撒向大地,形成一團團光影。時而高山,時而草原,時而河流,時而公路,猶如隨時切換的幻燈片,把美景展現。

然而,好景不長,風起雲聚,天色越來越陰沉,飄起了小雨。10點到達山口的時候,已是雲霧彌漫,冷雨淅瀝,公路濕滑,坑坑窪窪,顛簸難行。海拔4658米,車外氣溫只有5度,不敢下車觀景。於是,業拉山口的美景又失之交臂,鬱悶!

■ 天路七十二拐

過了業拉山埡口,一路下坡,雨不知啥時候就停了。10:20,在拐過一個彎之後,“天路72拐”觀景點赫然出現在眼前。這裡也算得上是個埡口,觀景台就設在懸崖邊,視野開闊。只見對面山坡上,之字形公路猶如飄帶,彎來繞去,一直通到穀底,非常驚險,非常壯觀。因為隔得有點遠,又是等高,鏡頭中的公路看不到路面,只是線條。公路和褐黃色的山坡幾乎分辨不清,倍覺險峻。公路的轉彎處,似乎半徑很小,就像女人頭上髮夾後面那個彎彎。所以,這段路,又稱為髮夾路。

山坡最下面有片綠色,在黃色山崗間顯得特別靚麗。用長焦看得清楚,公路在一面坡上急速地拐了4個彎,就不見了。那彎彎拐得可是又短又急,好在那裡地勢比坡上平緩,似乎不覺得危險了。那裡就是嘎瑪溝。其實,公路下到那裡後,就繞著這條不寬的溝,時左時右,不斷地拐來拐去,還有數不清的彎。我們在那裡數了好幾十個彎,最後把自己數暈了,也沒得到準確的數字。因此,所謂“天路72拐”也就是象徵性的叫法,也有叫做“怒江99道拐”的。叫什麼,其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確實是太險要了。

假如從山下2700米的怒江河谷算起,到4658米的業拉山口,海拔相差近2000米!因山勢所限,公路只能在山坡上之字型盤旋,往返回折,竟然在山間一連拐了上百個180度的回頭彎,是川藏線上拐彎最多的路段。因為險峻,因為路窄,因為坡陡,這條路也極易堵車,經常一堵就是好幾天。此外,夏季泥石流的侵襲也讓此路段有著“死亡之路”的可怕稱謂。泥石流常將公路沖斷,稍一不慎,人車便會滑向不歸路了。當地人傳說,如果一個不小心,車子從高山掉落怒江,明天就會順江水轟隆隆從西藏滾到雲南。這當然太誇張了一點,但說這裡是天險,那就毫不誇張。

在觀景台繳費停車,觀景拍照,沒花多少時間。然後,就開車下山,進入那危險的七十二道拐。走到路上,似乎也沒太害怕。看著光禿禿的山坡下萬丈深淵,心驚膽顫是難免的。路況並不太好,柏油路面被大車碾壓得千瘡百孔坑坑窪窪。好在沒有多少車上下,偶爾遇到一輛大車吭哧吭哧地爬上來,就早早地在較為寬敞的地方等著它。所以,只要不出事故不爛車,低速有序地下山安全沒問題。因為緊張,沒有記住下那個坡坡花了多少時間。當眼前出現那片綠洲的時候,我們明白,最危險的路段算是安全通過了。

實際上,下了高坡,並不算完。公路不斷繞著一條小山溝旋轉著下降。不停地從溝左到溝右,每一次轉換起碼都是2個以上的大轉彎。這條溝,叫嘎瑪溝,河溝不深,道路也不驚險。沿途還有人開了洗車加水休息的地方。我們也選擇了一處藏胞開的洗車場洗車休息。

■ 怒江大峽谷

雖說知道要穿越怒江大峽谷,但確實沒想到11:20離開嘎瑪溝,行駛沒多久,就來到了怒江岸邊。公路在半山崖上,看不到穀底的江水。河道不寬,河岸陡峭,濁流滾滾,令人膽顫,和瀾滄江大峽谷堪有一比。不同的是,此處公路地勢不高,山勢的壓迫感就非常明顯。河兩邊的大山,高聳入雲,幾乎沒有什麼植被。巉崖危岩,突兀險峻,白雲在山巔飄飛,濁水在深壑裡奔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怒江大橋,居然是一座不大的鐵橋。高山環繞,江中間凸起一座小山崖。公路到此,拐了個90度的彎,跨過鐵橋,然後穿過山崖的山洞,才來到對岸。兩山包夾,溝深水急,黃水奔湧,咆哮奔騰。咽喉要道,橋兩端都有武警把守,荷槍實彈,戒備森嚴。這或許是川藏線上唯一一座有人把守的大橋,可見此橋的地位非同小可。這些武警戰士,常年駐守在這荒無人煙的深山,其辛苦自不必言了。剛才在對岸半山腰見到的一片綠洲,估計就是他們的營地。

過橋後的峽谷更是險峻,路窄彎多,地形逼仄,無法停車拍照。

■ 滯留八宿

在怒江峽谷行車也就半小時,前方就是八宿鎮了。此時,感覺車子裡總有一股糊味,老童擔心是刹車有問題。可老湯多次試驗,刹車很正常。停車檢查,味道總是似有似無,難以確定,為此,老湯有點冒火,他是著急哦。繼續開行,他也發現,車子確實有問題,發動機正常,轉速很高,但就是動力不足,跑不起來。說也幸運,勉強行駛到八宿公路檢查站前的汽修廠時,車子終於不行了。趁著在飯館吃飯的功夫,把車開到汽修廠檢查,確診為離合器燒了!

我的天啊!太幸運了!車子的故障其實在巴塘就存在了。這一路上,它不在雪山爆發,不在峽谷爆發,更不在99道拐的峭壁上爆發,最終選擇在汽修廠門前徹底爆發。要是在半道上趴窩,我們真不知道該咋辦了。即便不出事故,要把車修好開走,也不是輕易辦得到的。想想這後果,脊樑都發冷。真是菩薩保佑!命大福大造化大,又躲過一劫!

離合器燒毀,需要更換,無零件,要從別處調運。於是16日、17日只能滯留八宿,等待修車。入住的氣象賓館,屬於老舊招待所改建一類,條件很一般。但網路尚可。

八宿縣政府駐地白馬鎮,勇士山腳下的城鎮,長街一條,318穿鎮而過,房屋建築比較簡樸,車輛行人較少。周邊高山環繞,少有樹木。夜雨之後,空氣清新。陽光燦爛,藍天白雲,標準的藏地風光。海拔3260,快步行走或上坡都有點氣喘吃力。自12日出發,連續5天跑了1500多公里,翻山越嶺,確實有點疲勞,正好借機休息一天。故此在旅館休息,整理圖片文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