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成就了叱吒風雲的馬雲的四大“貴人”是誰?

馬雲曾說, 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自己要感謝四個人, 那麼是哪四位貴人給馬雲提供了走上世界舞臺的機會呢?

一、【孫正義】

和馬雲說不清誰成就了誰

軟銀孫正義6分鐘投資阿裡巴巴2000萬美元的事, 可謂是風投界的神話。

1999年10月, 馬雲剛獲得高盛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又收到了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資深分析師的一封電子郵件, 說有一個投資人想和他見面, 建議他去見見, 並一再強調這個人對阿裡巴巴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要馬雲一定重視。

這個人就是孫正義。 在此之前, 他已經投資了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公司,

並獲得了可觀的回報。

不過, 馬雲當時並不缺錢, 高盛的那筆資金足以支撐公司運營一段時間。 所以他們談話的時候, 馬雲並沒抱著融資的想法, 只是介紹了一下他未來想做什麼。

可馬雲僅說了6分鐘, 在對阿裡巴巴完全沒有實地考察的情況下, 孫正義竟決定向阿裡巴巴投資4000萬美元, 同時希望佔有公司49%的股份。

“如果沒有《孫子兵法》就沒有我孫正義”, 《福布斯》雜誌稱他為“日本最熱門企業家”, 而更多的人稱他是將《孫子兵法》生動地運用經營的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企業家。

據日本知名華文媒體人孔健介紹, 他與孫正義認識20多年, 孫正義是出生於日本的在日朝鮮人, 第三代韓裔日本人, 孫家祖先原來從中國遷移到韓國, 到孫正義祖父一代, 又從韓國的大邱遷徙至日本九州。 孫的家族說:“我孫氏和朝鮮民族固有的孫氏不一樣。 我祖籍和漢民族的孫氏屬於同一根源”。

而孫正義說, 他就是孫子的後裔, 他的血管裡流著孫子的血液。 孔健告訴記者, 孫正義在日本經營確實靠的是《孫子兵法》,

日本對孫子很崇拜, 這對他開拓日本市場很有利。 他帶了一台翻譯機打進日本市場, 然後做軟體銀行, 即智蘘銀行, 應用了《孫子兵法》的智慧。 他是日本第一個搞網路電話的, 投資二億日元打造通信網路, 從“情報帝國”走向“傳媒帝國”。

曾是孫正義下屬現任SBL大學院大學事務局長的石川說, 孫正義是創新的天才, 他的生意點子特別多, 從1995年開始, 他涉足互聯網和電信投資, 先後幫助雅虎、UT斯達康、新浪、網易、阿裡巴巴、分眾傳媒、盛大網路等獲得了巨大成功, 還創辦了網路情報大學院和軟銀金融大學院。

孫正義酷愛《孫子兵法》, 在病臥中也要堅持捧讀, 琢磨為什麼兵法13篇第一篇是計篇, 因為萬事從計畫開始。 孫子前面六篇全部講了戰前準備,

孫正義認為, 戰前準備到位, 打仗的結果就不言而喻。 他還把孫子語錄作為廠訓放在大門口:一邊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另一邊是‘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他將孫子的精髓應用到軟銀的一次次投資並購中, 做到了真正的“不戰而勝”。

孫正義對《孫子兵法》的創新性應用表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中, 他獨創了一套“孫孫兵法”, 名字的由來是自己也姓孫, 將“孫子”的“孫”與自己的“孫”相乘;也有人戲稱為“子孫兵法”, 一則孫正義是日本網路鉅子, 二則他是孫子的子孫。

其兵法核心就是25個字:“一流攻守群, 道天地將法, 智信仁勇嚴, 頂情略七鬥, 風林火山海”。

“一流攻守群”, 所描述的是身為一個企業領導者所應該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即應以成為“天下第一”為目標, 洞察時勢潮流, 考慮攻守均衡。 他參透了攻防的奧妙, 有意識地收斂鋒芒, 加強聯盟與合作, 這就衍生他非常重要的一個經營思想“群”。

“道、天、地、將、法”被譽為戰略規劃五要素, 在深諳兵法的孫正義看來, 企業首先要萬眾一心, 為“道”而戰;“天地將”: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法”, 用現代的觀點來解析就是“體制”保障。

“智、信、仁、勇、嚴”是孫正義評判優秀企業管理者是否具備素質的五大標準:“智”為工於應對, 敢於決策;“信”為富有志向, 並施信於人;“仁”為仁者無敵;“勇”為勇者不懼;“嚴”為嚴於律己。

“頂、情、略、七、鬥”也是孫正義獨創的經營兵法:頂即高瞻遠矚, 掌控全域;情即徹底掌握重要情報;略即確定長遠戰略目標;七即具有七成把握就出手;鬥即立即採取行動的智慧。 這五個字,把孫子的詭道、用間、作戰、謀攻等兵法融會貫通了。

“風、林、火、山、海”,是孫正義馳騁商場的座右銘,當軟銀遇到競爭壓力,他就想到保存在日本鹽山市雲峰寺的“風林火山”旗,採取突破性的戰術。孫正義把成功上市看成“海”的戰略,一字之加,正是“孫子兵法”的高超之處。

二、【楊致遠】

他26歲創造了雅虎,把整個互聯網行業帶入了1.0時代,改變了美國矽谷的格局。在那個時代,他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就是現在的紮克伯格都無法比肩,更是馬雲的偶像,這個人就是:楊致遠

2000年前後,雅虎市值超過千億美元,楊致遠成了全民偶像,雅虎也成了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模仿典範,激勵著大量年輕人進入互聯網行業。

雅虎上市

1996年雅虎上市,楊致遠躋身億萬富翁行列。隨後在4年之內,雅虎股票上漲100倍左右,2000年前後,雅虎市值達到1300億美元,引領整個互聯網行業,當時的楊致遠處于人生最輝煌時刻。

投資阿裡

馬雲和楊致遠在1998年相識,多年的亦師亦友關係。2005年,雅虎將雅虎中國全部資產移交給阿裡巴巴,再支付阿裡巴巴10億美元,雅虎擁有阿裡巴巴董事會的一個席位、40%的經濟效益和35%的投票權。縱觀楊致遠投資歷程,這筆交易可謂最成功的一次。

三、【金庸】

馬雲實是互聯網一亡命徒也,它有巨大的勇氣,和傳統作戰的勇氣,淘寶的支付寶,對中國的信用體制,一個顛覆,一個創新。個子雖小,相貌雖古怪,卻擁有超乎常人的自信,他沖天的幹勁,闌尾切除,也不忘給團隊洗腦鼓勁:千萬記住,未來12個月我們不能放鬆,一口氣都不能松,我們從北京回來的時候,說我們要準備打36個月的仗,如果說三年以內我們不打出去,我們咬牙切齒,沒有工資,我們拼三年,也要把這條船給我沖出去,沖到納斯達克,如果三年內失敗了,那我們放棄,今天我現在要求大家是,我們這18個月,36個月變為18個月。執拗的蠻勁,他也有道德的上的勇氣。他堅信下一世紀的商人、企業家一定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才真正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去想,你為未來,你為社會能夠解決什麼問題,這樣的人,才真正的會成功,在這個金錢至上,道德普遍淪喪的年代,加倍得顯的突出。更欣賞他十幾年來不間斷地宣揚金庸作品對他的影響。可能更多的人對他是羡慕、嫉妒、恨,我基本上也是這種態度,如果他突然不在了,許多人會突然覺得他的確是個傳奇,是個英雄,這種人性,金庸作品寫得更加深刻透徹。

最近重讀了除社評外能找到的所有金庸作品和文章,記得98年十幾歲的我,在學校門口擺地攤的書攤上,買了一本盜版的金庸作品(連城訣),看的過程感動的淚流滿面,哭的稀裡呼啦,身子不住發顫,我人生第一次體會到文字的力量,覺得金庸的書寫的太好了,太感人了,太好看了。而立之年,重讀金庸作品,依然是那麼好看,那麼感人,看到蕭峰,狄雲那樣的男人,阿朱、程靈素那樣的女人仍然是感動的淚流滿面。看到以前從未看過的(袁崇煥評傳)、(月雲)一樣感動的淚眼朦朧,久久不能自拔,重看金庸作品實是我對自己青春的深刻反思和救贖!!

四、【蔡崇信】

和馬雲一見鍾情

蔡崇信結識馬雲源於一次偶然機緣。

他們原本不會有交集,因為雙方背景差異太大,但就是這次“偶然”,使得蔡崇信對馬雲一見鍾情,非要與其共同創業。

1999年,蔡崇信一位朋友請他幫忙把自己的公司賣給馬雲。彼時馬雲剛結束北漂回到杭州,進行第四次創業;而蔡崇信,是海外著名投資機構的精英。

據蔡崇信說,他第一次見馬雲,就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迷住了。於是才有了後來的再次約見馬雲,並參觀了馬雲的湖畔花園公司。當時馬雲還沒有註冊公司,只有一個20多人的團隊,以及一個在建的阿裡巴巴網站,全體人員蝸居在一起,看起來“像個黑網吧”。但蔡崇信對馬雲說,“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資,我懂財務及法律,可以加入公司幫你做。”

當時,蔡崇信任職於瑞典Investor AB,是其風投部門的亞洲區總裁。可與馬雲“一見鍾情”後,蔡崇信便離開Investor AB,加入阿裡巴巴,擔任CFO(首席財務官)。

從此他和馬雲的命運都改變了。

加入阿裡後,蔡崇信首先幫馬雲幹了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都是關於錢的問題。第一件大事是在阿裡確立了一套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企業架構;第二在這番建制的基礎上,打下了阿裡對外融資的基礎。

在此之後,便有了孫正義等風投機構源源不斷的投資,當然每次融資的操盤人仍是蔡崇信。

這五個字,把孫子的詭道、用間、作戰、謀攻等兵法融會貫通了。

“風、林、火、山、海”,是孫正義馳騁商場的座右銘,當軟銀遇到競爭壓力,他就想到保存在日本鹽山市雲峰寺的“風林火山”旗,採取突破性的戰術。孫正義把成功上市看成“海”的戰略,一字之加,正是“孫子兵法”的高超之處。

二、【楊致遠】

他26歲創造了雅虎,把整個互聯網行業帶入了1.0時代,改變了美國矽谷的格局。在那個時代,他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就是現在的紮克伯格都無法比肩,更是馬雲的偶像,這個人就是:楊致遠

2000年前後,雅虎市值超過千億美元,楊致遠成了全民偶像,雅虎也成了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模仿典範,激勵著大量年輕人進入互聯網行業。

雅虎上市

1996年雅虎上市,楊致遠躋身億萬富翁行列。隨後在4年之內,雅虎股票上漲100倍左右,2000年前後,雅虎市值達到1300億美元,引領整個互聯網行業,當時的楊致遠處于人生最輝煌時刻。

投資阿裡

馬雲和楊致遠在1998年相識,多年的亦師亦友關係。2005年,雅虎將雅虎中國全部資產移交給阿裡巴巴,再支付阿裡巴巴10億美元,雅虎擁有阿裡巴巴董事會的一個席位、40%的經濟效益和35%的投票權。縱觀楊致遠投資歷程,這筆交易可謂最成功的一次。

三、【金庸】

馬雲實是互聯網一亡命徒也,它有巨大的勇氣,和傳統作戰的勇氣,淘寶的支付寶,對中國的信用體制,一個顛覆,一個創新。個子雖小,相貌雖古怪,卻擁有超乎常人的自信,他沖天的幹勁,闌尾切除,也不忘給團隊洗腦鼓勁:千萬記住,未來12個月我們不能放鬆,一口氣都不能松,我們從北京回來的時候,說我們要準備打36個月的仗,如果說三年以內我們不打出去,我們咬牙切齒,沒有工資,我們拼三年,也要把這條船給我沖出去,沖到納斯達克,如果三年內失敗了,那我們放棄,今天我現在要求大家是,我們這18個月,36個月變為18個月。執拗的蠻勁,他也有道德的上的勇氣。他堅信下一世紀的商人、企業家一定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才真正會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去想,你為未來,你為社會能夠解決什麼問題,這樣的人,才真正的會成功,在這個金錢至上,道德普遍淪喪的年代,加倍得顯的突出。更欣賞他十幾年來不間斷地宣揚金庸作品對他的影響。可能更多的人對他是羡慕、嫉妒、恨,我基本上也是這種態度,如果他突然不在了,許多人會突然覺得他的確是個傳奇,是個英雄,這種人性,金庸作品寫得更加深刻透徹。

最近重讀了除社評外能找到的所有金庸作品和文章,記得98年十幾歲的我,在學校門口擺地攤的書攤上,買了一本盜版的金庸作品(連城訣),看的過程感動的淚流滿面,哭的稀裡呼啦,身子不住發顫,我人生第一次體會到文字的力量,覺得金庸的書寫的太好了,太感人了,太好看了。而立之年,重讀金庸作品,依然是那麼好看,那麼感人,看到蕭峰,狄雲那樣的男人,阿朱、程靈素那樣的女人仍然是感動的淚流滿面。看到以前從未看過的(袁崇煥評傳)、(月雲)一樣感動的淚眼朦朧,久久不能自拔,重看金庸作品實是我對自己青春的深刻反思和救贖!!

四、【蔡崇信】

和馬雲一見鍾情

蔡崇信結識馬雲源於一次偶然機緣。

他們原本不會有交集,因為雙方背景差異太大,但就是這次“偶然”,使得蔡崇信對馬雲一見鍾情,非要與其共同創業。

1999年,蔡崇信一位朋友請他幫忙把自己的公司賣給馬雲。彼時馬雲剛結束北漂回到杭州,進行第四次創業;而蔡崇信,是海外著名投資機構的精英。

據蔡崇信說,他第一次見馬雲,就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迷住了。於是才有了後來的再次約見馬雲,並參觀了馬雲的湖畔花園公司。當時馬雲還沒有註冊公司,只有一個20多人的團隊,以及一個在建的阿裡巴巴網站,全體人員蝸居在一起,看起來“像個黑網吧”。但蔡崇信對馬雲說,“你要成立公司,要融資,我懂財務及法律,可以加入公司幫你做。”

當時,蔡崇信任職於瑞典Investor AB,是其風投部門的亞洲區總裁。可與馬雲“一見鍾情”後,蔡崇信便離開Investor AB,加入阿裡巴巴,擔任CFO(首席財務官)。

從此他和馬雲的命運都改變了。

加入阿裡後,蔡崇信首先幫馬雲幹了兩件大事,而這兩件大事都是關於錢的問題。第一件大事是在阿裡確立了一套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企業架構;第二在這番建制的基礎上,打下了阿裡對外融資的基礎。

在此之後,便有了孫正義等風投機構源源不斷的投資,當然每次融資的操盤人仍是蔡崇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