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裝備發展」俄羅斯新型航母發展綜合分析

前蘇聯創造了輝煌的航母業績, 連續發展了4級9艘航母(含直升機母艦)。 蘇聯解體後, 由於國防需求下降、經濟投入不足、工業能力欠缺等原因, 俄羅斯始終沒有正式啟動新型航母項目。 2015年7月, 以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為主的設計單位公開了新型航母的概念方案, 技術特徵鮮明, 引起眾人關注。 但航母工程是耗費高、耗時長的專案, 對俄羅斯當前技術和工業能力均是不小挑戰。

一、前蘇聯航母業績輝煌, 但俄未完全繼承其工業能力

1、前蘇聯連續發展4級9艘航母(含直升機母艦)

20世紀50年代, 前蘇聯開始了“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的設計論證,

旨在與彈道導彈核潛艇聯合作戰, 更廣泛地使用航空裝備, 成為反潛直升機基地, 以便建立包括潛艇、水面反潛艦、岸基和艦載航空兵在內的反潛防禦體系。 自此到蘇聯解體, 依次發展了“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 “基輔”級、“庫茲涅佐夫”級和“烏裡揚諾夫斯克”級航母, 共4級9艘, 實現了排水量和載機量遞增, 蒸汽動力到核動力, 搭載直升機到固定翼飛機, 以及垂直、滑躍、蒸汽彈射器起飛方式的逐步轉變, 其中最後一艘“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75000噸, 搭載70多架艦載機, 並首次採用蒸汽彈射和滑躍相結合的起飛方式, 配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在防空和反潛能力上達到了蘇聯乃至世界航母之最。
遺憾的是, 這些航母在蘇聯解體前後, 被轉賣或拆解, 俄羅斯海軍僅繼承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2、俄未能繼承前蘇聯逐步建立起來的完整航母工業體系

前蘇聯所有航母都是由現位於俄羅斯聖彼德堡的涅瓦設計局設計、現位於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黑海船廠建造, 除總體設計和總裝建造單位外, 其他大大小小的數十家配套企業分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各加盟國內, 如動力企業——烏克蘭曙光機械製造廠、反艦導彈企業——俄羅斯列寧格勒冶金廠等。

蘇聯解體後, 建造航母的黑海船廠、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61位公社社員船廠和海洋船廠均劃歸烏克蘭, 其他配套企業也四分五落。 俄羅斯建造航母及大型水面艦艇的工業基礎驟然斷裂,

加之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國防工業呈混亂和退步狀態, 短期內俄羅斯想要發展實則力不從心。

俄羅斯海軍現役“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二、俄對遠洋裝備存有需求, 新航母等裝備發展提上議程

1、擁有現代化的航母編隊利於維護俄“強國形象”

2000年普京就任俄羅斯總統後, 確立了俄羅斯的“強國戰略”, 並以軍事和能源作為振興俄羅斯的兩大戰略支柱。 2015年底出臺的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將“強國戰略”進一步夯實, 且仍強調武力作為示強、威懾對手國的主要手段。 俄羅斯海軍作為武裝力量的重要軍種, 恢復蘇聯時期“可在世界各大洋顯示雄風的全球性艦隊”對展示俄羅斯強國形象, 維護國家安全、經濟、政治、外交等利益至關重要。 2011年、2016年因敘利亞政局不穩及恐怖分子活躍, 即使唯一航母面臨維修改裝, 俄羅斯仍兩次派出航母編隊赴地中海執行任務。 從中可見, 俄羅斯注重海軍遠洋活動在強化自身國際影響力中的靈活運用。

2、遠洋裝備將繼潛艇及中小型水面艦艇後發展

2010年, 俄羅斯擬耗資約7000億美元的《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畫》出臺後, 武裝力量各軍、兵種武器裝備同步進入了更新換代時期, 海軍的潛艇、中小型水面艦艇得以優先發展, 目前“北風”級戰略核潛艇、“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22350型護衛艦、20380型輕護艦等主戰裝備均進入批產階段。 為保持海軍裝備的均衡發展, 俄羅斯開始將關注點轉向航母、巡洋艦、驅逐艦等大型遠洋裝備。 2015年7月1日, 俄羅斯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首次展出了新型航母概念方案。 此後, 俄羅斯國防部、軍工界領導多次就發展航母進行表態, 相比以往透露的消息, 此次新航母的發展詳情更為具體。 2016年1月, 俄羅斯海軍副司令還證實了萬噸級新型“領袖”級驅逐艦發展計畫。

三、俄新航母方案新穎獨特,強調“海上機場”功能

俄新型航母命名為23000型“風暴”級。從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公佈的方案看,具有雙艦島、雙滑躍甲板且裝有電磁彈射器等技術特徵,與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現役航母均有顯著差異。

1、新航母創新技術特徵鮮明

“風暴”級航母具有以下特徵:一是設兩條滑躍跑道(最長250米)的同時,裝有2部電磁彈射器,艦載機起飛方式多樣化,確保惡劣天氣條件下艦載機正常出動,這種方式顯著區別于現役俄印航母的滑躍起飛/阻攔降落、美法航母的彈射起飛/阻攔降落、英西印航母的滑躍起飛/垂直降落;二是擴大飛行甲板面積,裝有舷外飛機升降機及飛機轉盤,提高載機量及調運能力;三是雙艦島,分散佈置指揮系統以提高生存能力,並改善甲板風以利艦載機作業;四是,艦型得以優化,興波阻力減少20%,節能且航速增加;五是,僅搭載少量近防武器,突出艦載機搭載能力。

2、作戰能力大幅超越俄現役航母

新型“風暴”級航母滿載排水量在9.5~10萬噸間,艦長330米、水線寬40米、吃水11米,最大航速30節,自持力120天,人員編制4000~5000人。其排水量僅次於美國“福特”和“尼米茲”級(均為10.2萬噸),大幅超過現役“庫茲涅佐夫”號的6萬噸級,可搭載米格-29K型艦載機、卡-27直升機、未來預警機、未來T-50五代機海基型等機型,搭載量可達80~90架,還可攜帶2500~3000枚航空彈藥。艦載機搭載量及航保裝置與美國“尼米茲”級、“福特”級類似,功能上強調使用多用途艦載機承擔防空、對海和對陸攻擊任務,更加突出航母“海上機場”功能。

俄羅斯新型“風暴”級航母概念方案

四、雖具有一定基礎,但新航母發展仍面臨眾多挑戰

1、總體設計能力基礎相對最好

俄羅斯涅瓦設計局是前蘇聯唯一的航母設計機構,從“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到“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都出自其手。除最終建造的航母外,該設計局還論證設計過1160型和1153型等多型航母方案,設計經驗和成果積累頗為豐厚。

2004年,俄羅斯與印度簽署最終價值23億美元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合同,該航母的技術設計由涅瓦設計局承擔,涉及到更換動力裝置,加裝滑躍甲板、阻攔索、導航設備、電力系統等多項內容,總工作量已接近設計一艘新航母。涅瓦設計局在此項工作中不僅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一批人才。

新型“風暴”級航母概念方案由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與涅瓦設計局聯合設計,該中心是艦船工業排行首位的科研機構,以從事艦船設計及水動力研究為主(1999年中央船舶設計局併入該中心)。涅瓦設計局與之聯合,豐厚的航母設計經驗結合先進、齊全的試驗設施,對新型航母研製提供有利支撐。

1153方案航母模型,1976年(涅瓦設計局)

2、總裝建造能力欠缺

(1)基礎設施還需完善

前蘇聯所有的航母都是在位於現烏克蘭境內的黑海船廠建造,目前該船廠設施陳舊、業務偏民用,加之俄羅斯與烏克蘭一切軍事技術合作的終止,俄羅斯借此建造新型航母沒有可能。俄羅斯承接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任務的北方機械製造廠最可能成為新型航母的建造單位,雖然其在改裝印度航母中升級了基礎設施,包括新建大型船塢、新增12000噸吊車、鋪設管路、改裝水池等,但對承擔新航母建造任務還有一定差距,仍需大量投資,進一步技術改裝。

(2)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前蘇聯的解體,把所有航母的建造經驗,大量技術人才都留在了烏克蘭。俄羅斯的船廠此前只是進行過航母的維修,沒有過任何建造經驗的積累。所以,北方機械製造廠在為印度改裝航母的過程中,因缺乏技術經驗和嫺熟工人遇到了技術、工程上的種種問題,而導致進度一再推遲。另外,目前俄羅斯其他的主戰艦艇專案,如“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和22350型護衛艦等也都存在同樣問題,其首艇、首艦建造週期分別達18年、13年之久。

(3)系統配套能力不均

航母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系統配套設備的應用和集成,俄羅斯的艦載機、動力系統具有一定的研製基礎,電磁彈射器首次研發,這些艦載配套設備的新研或改進都是需攻關的項目。

艦載機

艦載機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航母的作戰性能。目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搭載的蘇-33艦載機已經停產,2016年底在敘利亞作戰中又損失兩架,目前所剩無幾。俄羅斯海軍計畫採購為印度研製的米格-29K補充艦載機數量。米格-29K加強了起落架等機體結構,裝備了多功能火控雷達,強化了發動機防異物吸入措施等。該型機於2009年首次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試飛,現還處於試驗中,首批的交付數量和時間都將取決於試驗結果。另外,俄羅斯軍方曾表示,可能會研究第五代T-50型殲擊機的海基型,用於未來航母。

在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方面, 20世紀80年代末前蘇聯開始研製“雅克-44”預警機,1991年該機完成艦機適配性試驗。雖然“雅克-44”預警機最終沒有投入生產和後續試驗,但俄羅斯繼承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研製基礎。

俄羅斯T-50型艦載機

核動力裝置

俄羅斯掌握成熟的水面艦艇核動力技術,現役“基洛夫”級巡洋艦採用2座反應堆,軸功率14萬馬力。前蘇聯唯一的核動力航母“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就是以“基洛夫”級巡洋艦上КН-3型反應堆為原型進行的改進,計畫採用4座反應堆,軸功率可達28萬馬力。

俄羅斯為印度改裝航母的北方機械製造廠,也是現俄羅斯唯一的核潛艇總裝廠,第四代“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核潛艇都是在此建造,工廠擁有豐富的核動力裝置組裝和使用經驗,有能力承擔未來航母動力裝置組裝任務。

電磁彈射器

2014年4月,俄羅斯涅瓦設計局局長曾表示,已經啟動了電磁彈射器的研發,研發週期需10年以上,預計至少花費20多億美元。未來樣機將在俄羅斯葉伊斯克艦載機訓練中心或克裡米亞半島的“尼特卡”訓練中心進行。

蘇聯時期沒有開展過電磁彈射器的研究,其最後建造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計畫裝備蒸汽彈射器,最終工作停留在試驗階段,沒有上艦安裝。

其他配套設備

俄羅斯未來新航母的設計建造,除了可以解決動力裝置、艦載機等關鍵技術外,其現代化武器裝備和電子系統等也有較好的基礎,目前正在發展中的主要水面艦艇項目所採用的新型武器裝備和艦載設備,在未來幾年技術會更為成熟,到時可直接應用或改裝後應用于未來航母。

五、小結

航母的研發建造,本身是一項複雜、艱巨的持久任務,既需要有和平時期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做後盾,更需要完整而雄厚的工業能力作保障。雖然蘇聯時期建立了良好的航母工業基礎,但俄羅斯並未完整繼承,未來要發展創新型的航母,在彈射器、動力系統、新型艦載機、指控系統等配套上均需一一突破,這對於多年未從事大型水面艦艇研製且受西方制裁而經濟走勢不樂觀的俄羅斯來說,無論是技術水準還是工業能力都將是不小的挑戰。

從俄羅斯各界高層的表態來看,大家都對新航母的發展有著極大期待,又不得不在現實條件下謹慎抉擇。目前儘管俄羅斯工業部門一再公開新型航母的研製進展,但是主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羅戈津於今年5月表示,新航母能否發展最終取決於軍方需求。這意味著,只有俄羅斯國防部將新航母列進國家武器裝備計畫,有了資金支援,這一巨大工程方算落地。目前俄羅斯正在制定2018~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畫,於2017年底由總統批准實施,俄羅斯新航母命運如何待那時將會揭曉。

(藍海星:孟光)

三、俄新航母方案新穎獨特,強調“海上機場”功能

俄新型航母命名為23000型“風暴”級。從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公佈的方案看,具有雙艦島、雙滑躍甲板且裝有電磁彈射器等技術特徵,與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現役航母均有顯著差異。

1、新航母創新技術特徵鮮明

“風暴”級航母具有以下特徵:一是設兩條滑躍跑道(最長250米)的同時,裝有2部電磁彈射器,艦載機起飛方式多樣化,確保惡劣天氣條件下艦載機正常出動,這種方式顯著區別于現役俄印航母的滑躍起飛/阻攔降落、美法航母的彈射起飛/阻攔降落、英西印航母的滑躍起飛/垂直降落;二是擴大飛行甲板面積,裝有舷外飛機升降機及飛機轉盤,提高載機量及調運能力;三是雙艦島,分散佈置指揮系統以提高生存能力,並改善甲板風以利艦載機作業;四是,艦型得以優化,興波阻力減少20%,節能且航速增加;五是,僅搭載少量近防武器,突出艦載機搭載能力。

2、作戰能力大幅超越俄現役航母

新型“風暴”級航母滿載排水量在9.5~10萬噸間,艦長330米、水線寬40米、吃水11米,最大航速30節,自持力120天,人員編制4000~5000人。其排水量僅次於美國“福特”和“尼米茲”級(均為10.2萬噸),大幅超過現役“庫茲涅佐夫”號的6萬噸級,可搭載米格-29K型艦載機、卡-27直升機、未來預警機、未來T-50五代機海基型等機型,搭載量可達80~90架,還可攜帶2500~3000枚航空彈藥。艦載機搭載量及航保裝置與美國“尼米茲”級、“福特”級類似,功能上強調使用多用途艦載機承擔防空、對海和對陸攻擊任務,更加突出航母“海上機場”功能。

俄羅斯新型“風暴”級航母概念方案

四、雖具有一定基礎,但新航母發展仍面臨眾多挑戰

1、總體設計能力基礎相對最好

俄羅斯涅瓦設計局是前蘇聯唯一的航母設計機構,從“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到“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都出自其手。除最終建造的航母外,該設計局還論證設計過1160型和1153型等多型航母方案,設計經驗和成果積累頗為豐厚。

2004年,俄羅斯與印度簽署最終價值23億美元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合同,該航母的技術設計由涅瓦設計局承擔,涉及到更換動力裝置,加裝滑躍甲板、阻攔索、導航設備、電力系統等多項內容,總工作量已接近設計一艘新航母。涅瓦設計局在此項工作中不僅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一批人才。

新型“風暴”級航母概念方案由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與涅瓦設計局聯合設計,該中心是艦船工業排行首位的科研機構,以從事艦船設計及水動力研究為主(1999年中央船舶設計局併入該中心)。涅瓦設計局與之聯合,豐厚的航母設計經驗結合先進、齊全的試驗設施,對新型航母研製提供有利支撐。

1153方案航母模型,1976年(涅瓦設計局)

2、總裝建造能力欠缺

(1)基礎設施還需完善

前蘇聯所有的航母都是在位於現烏克蘭境內的黑海船廠建造,目前該船廠設施陳舊、業務偏民用,加之俄羅斯與烏克蘭一切軍事技術合作的終止,俄羅斯借此建造新型航母沒有可能。俄羅斯承接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任務的北方機械製造廠最可能成為新型航母的建造單位,雖然其在改裝印度航母中升級了基礎設施,包括新建大型船塢、新增12000噸吊車、鋪設管路、改裝水池等,但對承擔新航母建造任務還有一定差距,仍需大量投資,進一步技術改裝。

(2)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前蘇聯的解體,把所有航母的建造經驗,大量技術人才都留在了烏克蘭。俄羅斯的船廠此前只是進行過航母的維修,沒有過任何建造經驗的積累。所以,北方機械製造廠在為印度改裝航母的過程中,因缺乏技術經驗和嫺熟工人遇到了技術、工程上的種種問題,而導致進度一再推遲。另外,目前俄羅斯其他的主戰艦艇專案,如“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和22350型護衛艦等也都存在同樣問題,其首艇、首艦建造週期分別達18年、13年之久。

(3)系統配套能力不均

航母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系統配套設備的應用和集成,俄羅斯的艦載機、動力系統具有一定的研製基礎,電磁彈射器首次研發,這些艦載配套設備的新研或改進都是需攻關的項目。

艦載機

艦載機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航母的作戰性能。目前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搭載的蘇-33艦載機已經停產,2016年底在敘利亞作戰中又損失兩架,目前所剩無幾。俄羅斯海軍計畫採購為印度研製的米格-29K補充艦載機數量。米格-29K加強了起落架等機體結構,裝備了多功能火控雷達,強化了發動機防異物吸入措施等。該型機於2009年首次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試飛,現還處於試驗中,首批的交付數量和時間都將取決於試驗結果。另外,俄羅斯軍方曾表示,可能會研究第五代T-50型殲擊機的海基型,用於未來航母。

在艦載固定翼預警機方面, 20世紀80年代末前蘇聯開始研製“雅克-44”預警機,1991年該機完成艦機適配性試驗。雖然“雅克-44”預警機最終沒有投入生產和後續試驗,但俄羅斯繼承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研製基礎。

俄羅斯T-50型艦載機

核動力裝置

俄羅斯掌握成熟的水面艦艇核動力技術,現役“基洛夫”級巡洋艦採用2座反應堆,軸功率14萬馬力。前蘇聯唯一的核動力航母“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就是以“基洛夫”級巡洋艦上КН-3型反應堆為原型進行的改進,計畫採用4座反應堆,軸功率可達28萬馬力。

俄羅斯為印度改裝航母的北方機械製造廠,也是現俄羅斯唯一的核潛艇總裝廠,第四代“北風”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核潛艇都是在此建造,工廠擁有豐富的核動力裝置組裝和使用經驗,有能力承擔未來航母動力裝置組裝任務。

電磁彈射器

2014年4月,俄羅斯涅瓦設計局局長曾表示,已經啟動了電磁彈射器的研發,研發週期需10年以上,預計至少花費20多億美元。未來樣機將在俄羅斯葉伊斯克艦載機訓練中心或克裡米亞半島的“尼特卡”訓練中心進行。

蘇聯時期沒有開展過電磁彈射器的研究,其最後建造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母計畫裝備蒸汽彈射器,最終工作停留在試驗階段,沒有上艦安裝。

其他配套設備

俄羅斯未來新航母的設計建造,除了可以解決動力裝置、艦載機等關鍵技術外,其現代化武器裝備和電子系統等也有較好的基礎,目前正在發展中的主要水面艦艇項目所採用的新型武器裝備和艦載設備,在未來幾年技術會更為成熟,到時可直接應用或改裝後應用于未來航母。

五、小結

航母的研發建造,本身是一項複雜、艱巨的持久任務,既需要有和平時期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做後盾,更需要完整而雄厚的工業能力作保障。雖然蘇聯時期建立了良好的航母工業基礎,但俄羅斯並未完整繼承,未來要發展創新型的航母,在彈射器、動力系統、新型艦載機、指控系統等配套上均需一一突破,這對於多年未從事大型水面艦艇研製且受西方制裁而經濟走勢不樂觀的俄羅斯來說,無論是技術水準還是工業能力都將是不小的挑戰。

從俄羅斯各界高層的表態來看,大家都對新航母的發展有著極大期待,又不得不在現實條件下謹慎抉擇。目前儘管俄羅斯工業部門一再公開新型航母的研製進展,但是主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羅戈津於今年5月表示,新航母能否發展最終取決於軍方需求。這意味著,只有俄羅斯國防部將新航母列進國家武器裝備計畫,有了資金支援,這一巨大工程方算落地。目前俄羅斯正在制定2018~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畫,於2017年底由總統批准實施,俄羅斯新航母命運如何待那時將會揭曉。

(藍海星:孟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