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語文閱讀題作者現身浙大,友情提示“少看雞湯書,沒有價值!”

今年浙江高考閱讀理解題《一種美味》一度讓考生吐槽, 最後“一絲詭異的光”更讓廣大浙江學子慨歎:“轉發了這麼多錦鯉, 最後卻敗給了一條草魚!”所以, 當浙大學子, 特別是今年的浙江新生聽說“罪魁禍首”鞏高峰要降臨浙大, 他們會是什麼樣子?

學生:“魚叔, 您放心來, 草魚已經準備好了!”“雞蛋和刀也準備好了!”

魚叔:……都來浙大了, 怨氣咋還這麼重呢?

言歸正傳, 日前, 在浙大求是潮舉辦的“夢享者說”活動上,

“魚叔”鞏高峰老師為我們分享了高考題“一道美味”“詭異的光”背後的故事。

鞏高峰說, 這些年拿他的作品來做閱讀理解題的試卷實在是太多了, 只不過這一次是高考, 關注度比較高。 為什麼這一次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呢?他說:“可能就是因為我這篇小說的故事背景比較有年代感,

而且寫的比較細。 它拿來做閱讀理解題的文章呢對95後的同學來說有點難了, 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那個年代的情況, 不太好理解。 而且, 可能出題老師又對那個年代印象很深。 ”事實上, 這篇文章寫的並不是鞏高峰的親身的經歷。 九年前, 一位朋友給鞏高峰提供了他父親的經歷作為素材, 鞏老師這才寫成了這樣一篇文章。

童年是個“熊孩子”, 經常被揍還夢想做乞丐

現在知名度那麼高的人, 從小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鞏高峰從小生活在農村, 小時候經常被爸媽揍, 自稱“每天都被打”, 每天的生活不是上房揭瓦掏鳥窩, 就是摸魚捉蝦, 偷別人的蔬菜瓜果。 他甚至因為和小夥伴一起去偷鄰居家的雞去田野裡烤著吃而“一戰封王”----孩子王, 這是鞏老師最得意的一次。

鞏高峰印象中揍得最有印象的一次是,他母親因為揍他給累著了,臨了給他一個破碗,說:“去去去,我不要你了,你要飯去吧。”“要飯”的意思就是做乞丐。他還問:“為什麼不給筷子?”當然這是鞏老師的笑話。但在這時,他產生了第一個夢想:做一個“要飯的”,因為不用上學做作業就能有飯吃,還能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當然,這個夢想沒有實現。

叛逆期的內向使他走向了真正的夢想

因為童年經常被揍,導致鞏高峰在少年叛逆期和父母特別合不來,性格也就特別內向、叛逆,而且自卑。當時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的他,最終選擇了看書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並最終走向了文學之路。

少年鞏高峰經常向同學借書看,看遍了金庸古龍,也看遍了言情小說。並因此在初中作文寫的好而得到老師的表揚,信心逐漸上升,並第一次向報紙雜誌社投稿成功,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從一個在學校毫無存在感的人成為了在別人眼中很有才華並紅極一時的人物。這給了他很大的成就感,這樣的正面刺激,並且使他產生了真正的夢想,“將來有機會的話,就希望自己從事跟文字相關的工作”。

沒參加過高考,到作品成為高考題,兩斷後路只為文學夢

因為現實種種因素,鞏高峰並沒有選擇高考,而是去了省城合肥讀中專,學不喜歡的會計專業,“一周崩潰五天”。但他依舊學好了枯燥無味的專業課,但把剩餘時間都奉獻給了他所鍾愛的看書寫字上。什麼書都看,省吃儉用買書,他自稱“買書的速度跟不上看書的速度”,還看完了圖書館接近三分之一的書。

中專畢業後,為了自己的文學夢,他自斷後路,連所學的會計證都沒有去考。且因為學歷不足而且涉世未深,他還被騙傳銷、出逃、賣過饅頭……

但鞏高峰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學夢。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最終被分配到福州做了一名倉庫管理員。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他在庫存表的背面寫滿了自己創作的小說。他經常投稿,收到一封退稿信就驚喜萬分,“這說明有人搭理我了”。他那個時候最期待的就是看書。每天天黑一下班,他一手拿著吃的就騎著破自行車趕往福州環境特別安靜的“安泰書城”,手裡拿一本,屁股下再放一本,一直讀到書店關門。

賈平凹的《廢都》和《大太監李蓮英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他最慶倖的在他最想讀書的時候,看的書都是文學經典,並不是市面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書。

他對年輕人的建議是,多看一些好書,如莫言畢飛宇遲子建的書都是極好的。《紅樓夢》看幾遍絕對對寫作以及理解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少看市面上的一些雞湯書,“沒有價值”。他還說了幾個當初看書寫字的小習慣:邊看書邊在書邊批註,平時多仿寫一些名作短篇,看能不能寫的一樣好。

在2005年,他迎來了人生中的轉捩點。他特別喜歡看《青年文摘》,恰好一個熟識的編輯去了這家雜誌社,向他提供了一個當實習編輯的機會。面對滿是清華北大的研究生,鞏高峰卻是衝動地再一次自斷後路,辭去了來之不易的倉庫管理員的工作,拿著自己那些年發表的文章與自考畢業證,來到了北京。幸運的是,他得到了這個機會,成為了夢寐以求的編輯,靠寫字實現了當作家的願望。“這大概就是夢想的力量吧!”

激勵大學生:要把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實中終歸有一些不確定性,總有一些同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過得並不如意,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只要你還有機會做選擇,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事情去做,因為只有你喜歡,才不會覺得苦,覺得累;遇到困難挫折,你的第一反應不是抱怨,而是想辦法去解決。”

鞏高峰說他最慶倖的事情,他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沒有放棄,無論多迷茫,做點什麼總比這樣迷茫者要強”。他還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很平凡,但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也是很完美的事情。最後他激勵同學:“如果同學們想把自己的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只要你想,就一定能。”一個人能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是看學歷,而是看他有多“拼”,有多堅韌,鞏老師說他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

魚叔的特色簽名

魚叔雖然從事他喜歡的文字編輯工作,但他建議我們,愛好最好不要當作職業,要保持一種業餘的狀態。他自己寫作,書裡的任何東西都是發自內心,自然流淌出來的東西,沒人給他命題,這樣能得到快樂與滿足。如果這變成錢,不在這樣的純粹,可能就會缺少一些幸福感,這對生活很重要。

本文作者:李金生

部分內容參考自求是潮《鞏高峰:人生和書都是以餘味定輸贏》,作者:董安琪 邢科燁

攝影:徐銀星 張昕晴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編輯:禾穟

鞏高峰印象中揍得最有印象的一次是,他母親因為揍他給累著了,臨了給他一個破碗,說:“去去去,我不要你了,你要飯去吧。”“要飯”的意思就是做乞丐。他還問:“為什麼不給筷子?”當然這是鞏老師的笑話。但在這時,他產生了第一個夢想:做一個“要飯的”,因為不用上學做作業就能有飯吃,還能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當然,這個夢想沒有實現。

叛逆期的內向使他走向了真正的夢想

因為童年經常被揍,導致鞏高峰在少年叛逆期和父母特別合不來,性格也就特別內向、叛逆,而且自卑。當時幾乎不和任何人說話的他,最終選擇了看書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並最終走向了文學之路。

少年鞏高峰經常向同學借書看,看遍了金庸古龍,也看遍了言情小說。並因此在初中作文寫的好而得到老師的表揚,信心逐漸上升,並第一次向報紙雜誌社投稿成功,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筆稿費,從一個在學校毫無存在感的人成為了在別人眼中很有才華並紅極一時的人物。這給了他很大的成就感,這樣的正面刺激,並且使他產生了真正的夢想,“將來有機會的話,就希望自己從事跟文字相關的工作”。

沒參加過高考,到作品成為高考題,兩斷後路只為文學夢

因為現實種種因素,鞏高峰並沒有選擇高考,而是去了省城合肥讀中專,學不喜歡的會計專業,“一周崩潰五天”。但他依舊學好了枯燥無味的專業課,但把剩餘時間都奉獻給了他所鍾愛的看書寫字上。什麼書都看,省吃儉用買書,他自稱“買書的速度跟不上看書的速度”,還看完了圖書館接近三分之一的書。

中專畢業後,為了自己的文學夢,他自斷後路,連所學的會計證都沒有去考。且因為學歷不足而且涉世未深,他還被騙傳銷、出逃、賣過饅頭……

但鞏高峰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學夢。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最終被分配到福州做了一名倉庫管理員。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他在庫存表的背面寫滿了自己創作的小說。他經常投稿,收到一封退稿信就驚喜萬分,“這說明有人搭理我了”。他那個時候最期待的就是看書。每天天黑一下班,他一手拿著吃的就騎著破自行車趕往福州環境特別安靜的“安泰書城”,手裡拿一本,屁股下再放一本,一直讀到書店關門。

賈平凹的《廢都》和《大太監李蓮英傳》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他最慶倖的在他最想讀書的時候,看的書都是文學經典,並不是市面上一些亂七八糟的書。

他對年輕人的建議是,多看一些好書,如莫言畢飛宇遲子建的書都是極好的。《紅樓夢》看幾遍絕對對寫作以及理解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少看市面上的一些雞湯書,“沒有價值”。他還說了幾個當初看書寫字的小習慣:邊看書邊在書邊批註,平時多仿寫一些名作短篇,看能不能寫的一樣好。

在2005年,他迎來了人生中的轉捩點。他特別喜歡看《青年文摘》,恰好一個熟識的編輯去了這家雜誌社,向他提供了一個當實習編輯的機會。面對滿是清華北大的研究生,鞏高峰卻是衝動地再一次自斷後路,辭去了來之不易的倉庫管理員的工作,拿著自己那些年發表的文章與自考畢業證,來到了北京。幸運的是,他得到了這個機會,成為了夢寐以求的編輯,靠寫字實現了當作家的願望。“這大概就是夢想的力量吧!”

激勵大學生:要把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實中終歸有一些不確定性,總有一些同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者過得並不如意,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只要你還有機會做選擇,一定要選擇你最喜歡的事情去做,因為只有你喜歡,才不會覺得苦,覺得累;遇到困難挫折,你的第一反應不是抱怨,而是想辦法去解決。”

鞏高峰說他最慶倖的事情,他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沒有放棄,無論多迷茫,做點什麼總比這樣迷茫者要強”。他還說,我們都是普通人,很平凡,但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也是很完美的事情。最後他激勵同學:“如果同學們想把自己的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只要你想,就一定能。”一個人能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是看學歷,而是看他有多“拼”,有多堅韌,鞏老師說他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

魚叔的特色簽名

魚叔雖然從事他喜歡的文字編輯工作,但他建議我們,愛好最好不要當作職業,要保持一種業餘的狀態。他自己寫作,書裡的任何東西都是發自內心,自然流淌出來的東西,沒人給他命題,這樣能得到快樂與滿足。如果這變成錢,不在這樣的純粹,可能就會缺少一些幸福感,這對生活很重要。

本文作者:李金生

部分內容參考自求是潮《鞏高峰:人生和書都是以餘味定輸贏》,作者:董安琪 邢科燁

攝影:徐銀星 張昕晴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編輯:禾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