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雪:微風生白羽,食苦養精神

12月7日

/

12月21日

大雪, 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時節,

晝短夜長, 萬物蟄伏,

至陰的表像下, 藏著百態生機。

此時養生, 要注意保暖避寒, 補肺理氣。

雪是冬的信使, 象徵萬物蟄伏的日子

作為第二十一個節氣, 大雪的到來喻示一年生息的輪回已進入尾聲, 此時黃河以北已經萬里冰封, 莊子說 “澡雪而精神”, 這 “雪” 就代表了世間至純。

『 大雪三侯 』

穴熊鱖魚, 閉塞蟄伏

______

12.7~12.11 閉塞成冬湖面開始結冰, 漸入隆冬

12.12~12.16 熊蟄穴 動物為存儲能量而進入了冬眠

12.17~12.21 鱖魚群 冰面下仍有生動的流水與洄游魚

『 大雪習俗 』

風寒酒暖, 禦冰嬉戲

______

北方封凍, 南方飄雪, 這冬景也別有趣味, 一年的勞作到了盡頭, 戶外活動、賞冬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 釀酒·

關於大雪時節釀酒的傳統, 在《詩經》中就有記錄: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 以介眉壽。 說的是忙碌到秋季終於收穫穀物, 便有了在冬日釀酒, 春日開封, 參與祭祀的習慣,

並把這種酒叫做 “春酒”。

傳統冬釀就是把糯米蒸熟, 歷經拌曲、落缸等步驟發酵而成, 這種酒的酒精含量低, 味道甘甜

於是, 就很好解釋為何很多美酒都要以 “春” 為名, 如:紹興的蓬萊春, 潁州的富水春, 綿竹的劍南春等等。 這 “春” 一字, 既是對上年春天開始播種的恩饋, 也是寄予來年立春以美好祝願。

· 冰嬉·

大雪過後,在中國各地的賞冬活動都各不相同,其實早在宋朝時期,宮廷中就有 “觀花,冰嬉” 的記錄,到了清朝,冰嬉更是成為朝廷練兵的一項傳統。

冰嬉是古代皇宮內流行的眾多冰上活動的總稱,有滑冰、冰上蹴鞠、冰上射箭等專案,從東北到關內,從宮廷到民間,逐漸成為了冬日裡人們必不可少的習俗

據說這種習俗源自一千多年前,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已經興起在 “冰雪中騎木而行” 的運動。等清朝滿人入關,就把這種冰上活動帶進了中原地區,直到今日,在很多地方你還可以看到著人們在封凍河面上玩樂的風景。

『 大雪養生 』

防風禦寒,腎陽足暖

______

大雪時節,養生當以斂陰護陽、補心助肺為根本

· 護頭暖足 ·

當氣溫為15℃左右時,頭部散發的人體熱量約為1/3;氣溫在4℃左右時,頭部散發的人體熱量增至約1/2;而氣溫在零下1O℃左右時,竟有3/4的人體熱量從頭部散發

大雪養身關鍵在於 “護頭暖足”,這是因為不僅在西醫理論中有 “熱從頭部散” 的說法,中醫經絡學說將頭部視為人體的六條陽經上升會聚之地,格外需要注意冬季頭部和頸部的保暖,防風邪。

而腳是人體陰氣聚集之處,就有了 “腳冷冷全身” 。大雪時節每晚足浴,不僅可以保證四肢暖和,氣血通暢,還能增強睡眠品質。

· 靜攝斂氣 ·

冬三月,重在養藏,保持心智平和,起居必待日光,早臥晚起

《爾雅》中把農曆十一月稱為辜月,“辜” 通固,靜才能固,固也為積蓄報春的能力。也有一說將這個月稱為 “暢月”,即舒暢,充實。此時儘管天地間有些晦暗,但陽氣潛藏於底下,世間就還有隱隱萌發的生機百態,你不必覺得壓抑。

· 按摩勞宮 ·

中醫認為,冬季的病多發生在腎臟,腎主收藏,除了添衣保暖外,還可以用自身熱量撫觸外勞宮穴,以達到溫煦補腎的效果。

勞宮有內外兩穴,手背對掌心處即是外勞宮穴,睡前將兩手外勞宮穴緊貼腰部腎區,5~10分鐘後就會生熱,有助於去除腎內濕氣,可以強腎

『 大雪食補 』

南溫北熱,忌鹹增苦

______

/

牛肉、花生、桂圓、核桃

鯽魚、蘑菇、蘿蔔、紅棗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大雪節氣的食補,應遵循 “南溫北熱” 的原則。南方人在還沒有到極寒之時,可吃一些鴨和魚,進行溫補;而北方由於氣溫已經驟降,需驅寒補氣血,所以可多吃牛肉和羊肉,增強元氣。

但滋補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 “防上火”,所以配料有如花生、桂圓、紅棗等,也可注意一些滋補潤肺的食物來補充水分,養肺胃,一般有大雪吃 “三白” 的說法,指的就是白藕、雪梨和雪菜。

/

墨魚、海膽、青稞、貝類

油炸、生冷、燒烤、粘膩

《雲笈七簽》裡說,“冬夜漏長,不可多食硬物並濕軟果餅 ”,說的就是冬季要少吃幹硬、粘膩的食物

進入冬季後,由於人們減少活動,內臟活躍度也降低,生冷、粘膩的食物會非常不利於不利於消化,應該少吃。

由於冬對應腎,腎主水,克心對應的火。也就是說,冬季如果吃很多鹹味的食物,將有損心氣,所以中醫一直不提倡在冬季吃鹹味大的食物,這樣會增加心血的負擔。反而大雪後可適當補充一些苦味食物。

·大雪食譜 ·

紅豆蓮子羹

① 蓮子剝殼去芯,和紅豆洗淨

② 紅豆放在電壓鍋中加4碗水,煮20分鐘

③ 加入蓮子,繼續煮20分鐘

潤肺益氣,防火養神

苦蕎茶

① 大火翻動炒制3分鐘後轉為中火

③ 變為金黃色後再轉小火炒制3~4分鐘,放涼泡水飲用

軟化血管,降脂健胃

黑蒜

① 洗淨大蒜,泡半小時

② 將晾乾的蒜放入電飯煲內,四周圍上牛皮紙

③ 按下煮飯檔,轉為保溫檔放置15天

滋補強身,解除疲勞

鼓勵原創,歡迎打賞小編

“ 你在的城市下雪了嗎? ”

——新媒體編輯 顧拉風

編後記

/

大雪已到,意味著一年就快要結束,

在冰天雪地之下,藏著的是融融春意。

臘月一到,也就快過年了,

今年你過得怎麼樣?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更多節令物候,點擊下方圖片閱讀

15天在家自製黑蒜,抗癌食物 NO.1

節令の風物:啜一口柿子季秋晚圍爐

也是寄予來年立春以美好祝願。

· 冰嬉·

大雪過後,在中國各地的賞冬活動都各不相同,其實早在宋朝時期,宮廷中就有 “觀花,冰嬉” 的記錄,到了清朝,冰嬉更是成為朝廷練兵的一項傳統。

冰嬉是古代皇宮內流行的眾多冰上活動的總稱,有滑冰、冰上蹴鞠、冰上射箭等專案,從東北到關內,從宮廷到民間,逐漸成為了冬日裡人們必不可少的習俗

據說這種習俗源自一千多年前,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已經興起在 “冰雪中騎木而行” 的運動。等清朝滿人入關,就把這種冰上活動帶進了中原地區,直到今日,在很多地方你還可以看到著人們在封凍河面上玩樂的風景。

『 大雪養生 』

防風禦寒,腎陽足暖

______

大雪時節,養生當以斂陰護陽、補心助肺為根本

· 護頭暖足 ·

當氣溫為15℃左右時,頭部散發的人體熱量約為1/3;氣溫在4℃左右時,頭部散發的人體熱量增至約1/2;而氣溫在零下1O℃左右時,竟有3/4的人體熱量從頭部散發

大雪養身關鍵在於 “護頭暖足”,這是因為不僅在西醫理論中有 “熱從頭部散” 的說法,中醫經絡學說將頭部視為人體的六條陽經上升會聚之地,格外需要注意冬季頭部和頸部的保暖,防風邪。

而腳是人體陰氣聚集之處,就有了 “腳冷冷全身” 。大雪時節每晚足浴,不僅可以保證四肢暖和,氣血通暢,還能增強睡眠品質。

· 靜攝斂氣 ·

冬三月,重在養藏,保持心智平和,起居必待日光,早臥晚起

《爾雅》中把農曆十一月稱為辜月,“辜” 通固,靜才能固,固也為積蓄報春的能力。也有一說將這個月稱為 “暢月”,即舒暢,充實。此時儘管天地間有些晦暗,但陽氣潛藏於底下,世間就還有隱隱萌發的生機百態,你不必覺得壓抑。

· 按摩勞宮 ·

中醫認為,冬季的病多發生在腎臟,腎主收藏,除了添衣保暖外,還可以用自身熱量撫觸外勞宮穴,以達到溫煦補腎的效果。

勞宮有內外兩穴,手背對掌心處即是外勞宮穴,睡前將兩手外勞宮穴緊貼腰部腎區,5~10分鐘後就會生熱,有助於去除腎內濕氣,可以強腎

『 大雪食補 』

南溫北熱,忌鹹增苦

______

/

牛肉、花生、桂圓、核桃

鯽魚、蘑菇、蘿蔔、紅棗

“大雪補得當,一年不受寒”

大雪節氣的食補,應遵循 “南溫北熱” 的原則。南方人在還沒有到極寒之時,可吃一些鴨和魚,進行溫補;而北方由於氣溫已經驟降,需驅寒補氣血,所以可多吃牛肉和羊肉,增強元氣。

但滋補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 “防上火”,所以配料有如花生、桂圓、紅棗等,也可注意一些滋補潤肺的食物來補充水分,養肺胃,一般有大雪吃 “三白” 的說法,指的就是白藕、雪梨和雪菜。

/

墨魚、海膽、青稞、貝類

油炸、生冷、燒烤、粘膩

《雲笈七簽》裡說,“冬夜漏長,不可多食硬物並濕軟果餅 ”,說的就是冬季要少吃幹硬、粘膩的食物

進入冬季後,由於人們減少活動,內臟活躍度也降低,生冷、粘膩的食物會非常不利於不利於消化,應該少吃。

由於冬對應腎,腎主水,克心對應的火。也就是說,冬季如果吃很多鹹味的食物,將有損心氣,所以中醫一直不提倡在冬季吃鹹味大的食物,這樣會增加心血的負擔。反而大雪後可適當補充一些苦味食物。

·大雪食譜 ·

紅豆蓮子羹

① 蓮子剝殼去芯,和紅豆洗淨

② 紅豆放在電壓鍋中加4碗水,煮20分鐘

③ 加入蓮子,繼續煮20分鐘

潤肺益氣,防火養神

苦蕎茶

① 大火翻動炒制3分鐘後轉為中火

③ 變為金黃色後再轉小火炒制3~4分鐘,放涼泡水飲用

軟化血管,降脂健胃

黑蒜

① 洗淨大蒜,泡半小時

② 將晾乾的蒜放入電飯煲內,四周圍上牛皮紙

③ 按下煮飯檔,轉為保溫檔放置15天

滋補強身,解除疲勞

鼓勵原創,歡迎打賞小編

“ 你在的城市下雪了嗎? ”

——新媒體編輯 顧拉風

編後記

/

大雪已到,意味著一年就快要結束,

在冰天雪地之下,藏著的是融融春意。

臘月一到,也就快過年了,

今年你過得怎麼樣?

環保|自然|簡單|健康

更多節令物候,點擊下方圖片閱讀

15天在家自製黑蒜,抗癌食物 NO.1

節令の風物:啜一口柿子季秋晚圍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