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來,騰訊阿裡將為你的流量買單

在中國通信業剛剛發展的時代,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主要靠固定電話, 那時候的運營商們可謂風生水起, 安裝一部固定電話動輒就要幾百上千元。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 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開始從固定電話變成了手機, 數量龐大、單價高昂的電話通信費用依然讓運營商不需要懂太多頭腦, 躺著都可以賺到錢。

但是隨著這些年中國社會步入互聯網時代, 人們的聯繫方式已經從電話、短信悄然變成了QQ、微信, 完全依賴于運營商通信的時代在慢慢結束, 同時加上國家對“提速降費”的要求以及用戶人口紅利的減少,

運營商管道化現象日益嚴重。

去管道化之路遙遙無期

針對這種日益嚴重的管道化現象, 三大運營商的解決手段都差不多, 那就是把自己變成互聯網企業。

早在2015年, 中國移動就成立了獨立子公司咪咕, 試圖通過以子公司的形式擺脫國企公司體制限制,

在互聯網數位化領域打開一個突破口, 為母公司中國移動在互聯網時代發展出力;無獨有偶, 5Giii獲悉中國聯通在最近也準備圍繞音樂和閱讀業務, 成立兩家獨立運營的子公司, 其目的應也是在倚靠聯通資源發展的同時, 擺脫母公司繁雜的辦公流程, 開始互聯網數位化轉型。

總結一句話, 兩家運營商之所以成立獨立子公司, 都是為了把自己的流量經營與子公司的數位化內容對沖運作, 以此彌補大幅下滑的語音、短信收入。

運營商子公司難以成功

然而運營商成立互聯網數位化子公司, 真的那麼簡單嗎?5Giii認為並不是的。

首先在運營商多年“閉關鎖國”式的發展後, 即使成立獨立運營的子公司, 子公司也很難在互聯網領域立足。

無論是咪咕公司涉足的音樂、視頻、遊戲、閱讀、動漫領域, 還是聯通子公司想涉足的音樂、閱讀領域, 都早已由各自成熟的互聯網巨頭佔據, 想要營造新IP、新生態圈談何容易。

其次, 國企下屬的子公司想要發展, 一定會用到母公司的優勢資源, 而利用母公司資源就必然又會接觸到國企體制, 想要真正以互聯網思維運營一家互聯網公司, 幾乎是不可能的。

轉型“後向經營”才是關鍵

那麼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該何去何從呢?5Giii認為, 只有直面管道化, 並且為此進行轉型才是出路。

既然管道化難以避免, 既然語音、短信收入已經大幅下滑, 那麼運營商不妨直面管道化, 用互聯網的方式想一想。 在互聯網圈子裡, 有一句話叫做流量沒有價值, 內容產生價值, 內容帶來流量, 通過混改引入互聯網基因的聯通無疑就學到了這一點。

通過和BAT合作, 發佈騰訊王卡、百度神卡、阿裡寶卡, 進行流量後向經營, 把流量的買單者從用戶轉變為互聯網企業, 讓互聯網企業付費後把流量按自己的規則回饋給使用者,

既能提高聯通作為運營商的穩定收入, 又可以加大互聯網企業的點擊和用戶粘稠度, 雙贏。

在此5Giii認為, 未來運營商流量後向經營模式一定會是主流的趨勢, 因為對於用戶而言, 運營商的流量本身毫無價值可言, 真正有價值的是它所承載的網路內容,內容產生價值。只有通過“後向經營”,讓用戶免費使用到流量,通過流量獲取內容,繼而互聯網企業通過內容獲利,最後運營商把互聯網企業獲利的一部分轉移給自己。

只有直面問題方可生存

最後5Giii認為,在未來的互聯網經濟時代,運營商只有直面管道化並進行業務模式轉型,將自身從原本的建立人人之間聯繫的服務商,調整為建立萬物間聯繫的平臺,通過混改等措施與互聯網企業建立更多的合作、聯繫,將自身平臺化、管道化,用互聯網的思維,把自身變成用戶與萬物、與互聯網、與內容聯繫時的平臺。通過後向經營模式,從以使用者作為盈利點變成以互聯網企業作為贏利點,只有不懼怕管道化,並主動去適應管道化,才是未來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立身之本。

真正有價值的是它所承載的網路內容,內容產生價值。只有通過“後向經營”,讓用戶免費使用到流量,通過流量獲取內容,繼而互聯網企業通過內容獲利,最後運營商把互聯網企業獲利的一部分轉移給自己。

只有直面問題方可生存

最後5Giii認為,在未來的互聯網經濟時代,運營商只有直面管道化並進行業務模式轉型,將自身從原本的建立人人之間聯繫的服務商,調整為建立萬物間聯繫的平臺,通過混改等措施與互聯網企業建立更多的合作、聯繫,將自身平臺化、管道化,用互聯網的思維,把自身變成用戶與萬物、與互聯網、與內容聯繫時的平臺。通過後向經營模式,從以使用者作為盈利點變成以互聯網企業作為贏利點,只有不懼怕管道化,並主動去適應管道化,才是未來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立身之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