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錦江區出臺《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 打造普法特色品牌

日前, 錦江區法治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正式出臺。 《規劃》重點將法律七進、法治大講堂、法治文化建設、法治創建、新媒體普法作為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的主要載體和途徑,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 法治宣傳教育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 工作體系和工作制度基本完備, 法治宣傳方式方法創新發展, 工作實效性顯著增強, 法治城市創建深入人心, 普法依法治理有機結合, 全民法治觀念普遍提升, 黨員黨章党規意識明顯增強,

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良序基本形成的總體目標。

健全法治宣傳教育機制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在健全法治宣傳教育機制方面, 《規劃》重點實施“兩責任兩備案”和普法責任清單、普法指導目錄等制度, 推進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誰主管誰負責”要求的落實。

完善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 廣泛開展以案釋法、警示教育等實踐活動。 加強“1+3”普法隊伍建設, 培育壯大“法律進學校”巡講團、“服務雙創法治護航”專家團等專項公益普法隊伍, 健全培訓管理制度。 完善媒體公益普法制度, 促進區內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大眾傳媒自覺履行普法責任, 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製作刊播普法公益廣告, 開設法治講堂, 針對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事)例開展及時權威的法律解讀, 積極引導社會法治風尚。

《規劃》把法治文化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動法治文化融入機關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網路文化等。 把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設計,

加強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建設, 在條件成熟的黨政機關、企業、場所建設一批主題鮮明、寓教於樂的中小型法治文化陣地, 各街道新建不少於一處法治文化院落、廣場(公園)等法治教育基地。 探索建立錦江區法治文化研究基地, 研討法治文化建設, 開展法治培訓, 開發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藝作品和法治公益產品。 開展年度“法治先鋒”評選活動。 以“法律七進”為抓手, 堅持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相結合, 分類分層級完善“法律七進”工作內容和考核標準, 構建全方位、全覆蓋法治宣傳教育網路體系, 開展示範點創建。 深化法治大講堂, 以“三基礎四統一”“7+3”計畫為重點內容, 以區、街道、社區三級法治講堂為體系, 重點打造一批基層法治大講堂示範點,
以點帶面促進法治大講堂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 利用重大紀念日、活動日、民族傳統節日等契機廣泛開展“演法治節目、演法治電影、講法治故事”活動。

實施“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

《規劃》指出, 錦江區將堅持法治宣傳教育與執法、司法等法治實踐相結合, 不斷深化普法依法治理。 拓寬法治創建群眾參與管道, 完善市民觀察員制度。 探索創新“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 建立健全指揮大統一、資源大整合、維穩大巡防、矛盾大調解、民生大服務、執法大協同工作機制, 形成多網統一、多方聯動、多元共治格局, 深化基層社會依法治理。 完善居民公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

支援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揮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 發揮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為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

《規劃》還在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有所創新。 錦江區將拓展法治宣傳教育新陣地。 整合法律服務資源, 以區法律服務中心為主幹, 街道法律服務站為支點, 社區法律服務之家為觸角, 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公共法律服務網路為紐帶, 推進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構建群眾“家門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平臺。 打造法治宣傳教育新品牌。 建立法治宣傳教育新平臺。 深化創業人員、外籍人員法治宣傳教育, 推進法護創客專項行動, 推動建立服務創業園區的“遠端公共法律服務大講堂”, 加快涉外法律服務中心運行,開展“法治環境企業感受指數”評估,優化投資創業法治環境。

堅持教育群眾服務群眾

按照《規劃》意見,錦江區將加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加強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加強社區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加強其他人群學法用法工作。

錦江區將繼續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工作。堅持法治宣傳教育從青少年抓起。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做到有計劃、有教材、有師資、有課時、有考試、有經費。通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實現法治課常設,完成《錦江區校園法治建設藍皮書》編輯工作。定期組織開展中小學法治課教師、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輪訓。把法治教育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課程,確保每人每年不少於10課時的法治培訓。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幼稚園)聘請法律顧問。發揮區內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共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法治實踐,在開學第一課、入隊入團或畢業儀式、成人儀式中設置專門法治教育環節,深入開展法治課賽課、模擬法庭等法治實踐活動。

加強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加強社區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按照“誰用工誰培訓”的原則,健全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建立新市民法律學校,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律素質。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社區、規模企業建立有人員、有場地、有制度、有計劃、有教材的“五有”法治教育網站,建立外來務工人員與法律服務機構的聯繫機制,教育引導外來務工人員遵紀守法、依法維權。加強其他人群學法用法工作。建立特殊人群普法教育檔案。建立錦江區社區矯正中心,有計劃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專項法治教育,做到有方案、有內容、有記錄、有效果,定期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加法治培訓,確保受教育率達100%。對刑滿釋放人員經常性地開展法治報告、庭審觀摩、警示教育等活動,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 李蕾/文)

加快涉外法律服務中心運行,開展“法治環境企業感受指數”評估,優化投資創業法治環境。

堅持教育群眾服務群眾

按照《規劃》意見,錦江區將加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加強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加強社區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加強其他人群學法用法工作。

錦江區將繼續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工作。堅持法治宣傳教育從青少年抓起。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做到有計劃、有教材、有師資、有課時、有考試、有經費。通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實現法治課常設,完成《錦江區校園法治建設藍皮書》編輯工作。定期組織開展中小學法治課教師、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輪訓。把法治教育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課程,確保每人每年不少於10課時的法治培訓。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幼稚園)聘請法律顧問。發揮區內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共建法治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法治實踐,在開學第一課、入隊入團或畢業儀式、成人儀式中設置專門法治教育環節,深入開展法治課賽課、模擬法庭等法治實踐活動。

加強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加強社區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按照“誰用工誰培訓”的原則,健全外來務工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建立新市民法律學校,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律素質。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社區、規模企業建立有人員、有場地、有制度、有計劃、有教材的“五有”法治教育網站,建立外來務工人員與法律服務機構的聯繫機制,教育引導外來務工人員遵紀守法、依法維權。加強其他人群學法用法工作。建立特殊人群普法教育檔案。建立錦江區社區矯正中心,有計劃開展對社區服刑人員專項法治教育,做到有方案、有內容、有記錄、有效果,定期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加法治培訓,確保受教育率達100%。對刑滿釋放人員經常性地開展法治報告、庭審觀摩、警示教育等活動,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 李蕾/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