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稿費不給,劇本被占:這位編劇老師的怒氣槽滿了

今天的槍手是余嘉琪, 一個月前, 某家影視公司強佔了她的劇本, 且拒付稿費。

面對如此流氓之行徑, 她一氣之下寫出該文, 細數了自己眼中的影視圈十宗罪。

友情提醒:此文火力極猛, 如有雷同, 歡迎對號入座。

中國影視從業者的十大誤會

文|餘嘉琪

作者簡介:十線編劇, 九線喜劇演員, 八線圍棋手。

我國影視圈的主要矛盾已經從資本們日益增長的賺一把熱錢就跑的需要和有腦子的創作者始終就那麼點兒之間的矛盾, 轉化成了資本們對自己智力的盲目自信和有腦子的創作者還是只有那麼點兒之間的矛盾。

——題記

作為一個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了三四年的小編劇, 除了慚愧沒有編出手撕鬼子也沒有編出《甄嬛傳》更沒有編出《人民的名義》之外, 就是慚愧當別人問起你都有什麼作品的時候, 只能改口說自己其實是個人類學家, 混在這行主要是做田野調查。

這幾年來, 流氓見過, 騙子見過, 大佬見過, 但見過最多的還是除了一張嘴什麼都沒有的混混。 以下僅記錄這幾年從事這個行業, 所觀察到的十條誤會。 肯定不止十條, 希望大家一起補充。

誤會自己的項目一定能成。 不僅能成, 還一定是現象級, 精品劇, 爆款。 這年頭你談專案不說這些關鍵字, 都不好意思開口。 可是, 這種話拿去騙投資人也就得了, 跟我們編劇說是什麼意思呢?這行的真相誰不知道啊?心照不宣得了, 還非得逼人把真話說出來嗎?他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你, 他花這麼點錢, 希望買到的是最一流的內容。 這不是搞笑嗎?先不說國產的現象級都是怎麼“現象”出來的, 你就給我三個月時間, 我要能寫出多麼牛逼的爆款,

我還能給你寫?還是這個價錢?咱們都省省工夫, 你給我一個合適的價錢, 我還你一份行活的劇本, 已經算仁至義盡了, 都有點自知之明不是挺好麼。

誤會自己懂劇本。 如果誰告訴你他懂劇本, 這句話90%不可信。 在一個項目的前期推進過程中, 你可能遇到文學策劃、製片、導演、投資等各種各樣的人, 包括編劇。 一個基本事實就是, 我國的影視行業, 很多人以為劇本這事兒, 只要你看得懂字兒, 就表示也看得懂劇本了。 是什麼樣的底氣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對一篇物理學的論文發表意見, 卻有資格對劇本發表意見呢?

誤會開會有多重要。 所謂開會, 就是一個有腦子的人花會議95%以上的時間, 說服一群人聽懂他的話。

但不管怎麼樣, 這件事一般來說只有一個結局:削足適履。 如果誰成功地讓傻逼們聽懂他的話了, 那請速聯繫美國《自然》雜誌, 報告這個改變人類進程的偉大實驗結果, 該實驗將比讓猩猩學會識字更加令人激動!關於這件事, 用我一位朋友的話來說, 大部分與會人員都是“地上有張嘴, 撿起來就說”。

以為一個項目參與的人越多越好。 開一次會, 恨不得全體都上, 每個人都來發表點意見, 編劇最後壓根不知道聽誰的, 根本沒法改。 這種情況再結合2、4條, 那簡直是災難。 提來的意見也是五花八門, 更可怕的就是拍板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又沒有判斷力, 覺得誰的話都有道理。 遇到這種情況, 十有八九專案最後是成不了,

趕緊撈一票定金和大綱費閃人吧, 進入劇本階段那就是地獄了。

誤會自己在做藝術。 跟你說這話的人一定是煤老闆。 你在這行不可能遇到真藝術家。 如果他連自己的定位都沒搞清楚, 那你從他身上絕對得不到任何應得的回報。

以為自己看過了許多電影, 就真的懂電影了。 你遇到這種人, 比文盲還頭疼。 這種人一般來說眼高手低, 你問他要做什麼, 張口閉口參照系都是好萊塢一流產品, 要麼就是國外風靡的頂級製作, 你給他看劇本, 他心目中都是拿來和大師們對比, 鄙夷之情甚囂塵上。 這種情況也常發生在剛畢業的小朋友身上, 眼高於頂, 各種看不上, 對付他們只有一句話, “你行你上啊”。

在朋友圈發張海報, 以為自己和這個圈子有關係。 一個專案開始宣傳,你在朋友圈見到的除了該專案的相關人員,還能見到一大票主動貼上去蹭關係的不明人士,配圖的文字都含混模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也為專案付出了半個職業生涯。電影節頒獎期間也能見到這種現象,忽如一夜春風來,賈樟柯半個老家的人都跑你朋友圈了。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點個贊,回復一條,“哎呀,原來這個項目是你做的,我可太喜歡了!”看看他怎麼回(微笑)。

誤會自己有腦子。如果做一下行業智商篩查,影視行業估計排名還沒汽車維修排名高,這還是算上了劇組裡做燈光的啦道具的啦化妝的啦攝影的啦。如果把這些拋去,那估計排名還得掉一千多名。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局面呢?這必須從人員構成的主要來源分析,從事影視行業,最下游的創作人員,文化水準普遍不高;最上游的資本工種,主要來源是煤老闆。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就不提這幾年影視圈吸引了各式各樣想要來分一杯羹的妖魔鬼怪了。

以為他們的審美能力遠遠高於觀眾。換句話說就是總愛把觀眾當傻子,以為自己站在了話語權的這一端,內容創造的上游,生產的東西就不是shit了。總是被喂shit的觀眾們,你們也別生氣,他們也不是故意的,他們衣著考究,談吐都是大詞兒,賺到錢的一時間膨脹得不行了,可他們就是真沒意識到自己的東西多糟爛。

一個專案開始宣傳,你在朋友圈見到的除了該專案的相關人員,還能見到一大票主動貼上去蹭關係的不明人士,配圖的文字都含混模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也為專案付出了半個職業生涯。電影節頒獎期間也能見到這種現象,忽如一夜春風來,賈樟柯半個老家的人都跑你朋友圈了。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妨點個贊,回復一條,“哎呀,原來這個項目是你做的,我可太喜歡了!”看看他怎麼回(微笑)。

誤會自己有腦子。如果做一下行業智商篩查,影視行業估計排名還沒汽車維修排名高,這還是算上了劇組裡做燈光的啦道具的啦化妝的啦攝影的啦。如果把這些拋去,那估計排名還得掉一千多名。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局面呢?這必須從人員構成的主要來源分析,從事影視行業,最下游的創作人員,文化水準普遍不高;最上游的資本工種,主要來源是煤老闆。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就不提這幾年影視圈吸引了各式各樣想要來分一杯羹的妖魔鬼怪了。

以為他們的審美能力遠遠高於觀眾。換句話說就是總愛把觀眾當傻子,以為自己站在了話語權的這一端,內容創造的上游,生產的東西就不是shit了。總是被喂shit的觀眾們,你們也別生氣,他們也不是故意的,他們衣著考究,談吐都是大詞兒,賺到錢的一時間膨脹得不行了,可他們就是真沒意識到自己的東西多糟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