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注意:發現便血我們該怎麼辦?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血液從肛門排出, 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柏油樣(黑便), 均稱為便血。 其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與血液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 便血只是一個症狀, 並非一種疾病, 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 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 但亦可見於上消化道出血。 便血伴有皮膚、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 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大多數病人發現自己便血會很恐懼, 不知道怎麼引起的, 該怎麼辦 ?

下面我們就便血的顏色分辨是什麼疾病導致的便血。

1.鮮血便

(1)痔瘡 各期內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 一般為糞便附有鮮血或便後滴血, 內痔還可伴有大便時及便後肛門有腫物脫出。 外痔一般無大便出血。

(2)腸息肉 為無痛性大便出血。

排便時出血, 排便結束後停止, 量多少不等, 一般血液不與糞便相混, 或息肉位置高、數 量多, 也可與糞便相混。

(3)直腸脫垂 久病後可有排便時出血。

(4)肛裂 便血, 出血方式為糞便表面一側附有血跡, 不與糞便相混, 部分患者便後滴血, 伴隨有便時肛門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 便後再次出現疼痛, 此類患者多有便秘史。


2.膿血/粘液血便:即排出的糞便中既有膿(黏)液, 也有血液。 膿(黏)液血便往往見於直腸或結腸內的腫瘤及炎症。 常見以下疾病:

(1)結、直腸癌 隨病程延長逐漸出現大便出血, 多為含有膿液或黏液的血便, 直腸癌血色偏紅, 結腸癌血色較暗。 此類患者早期表現有腹脹、消化不良, 而後出現排便習慣改變, 便前腹痛。

(2)潰瘍性結腸炎 黏液便或膿血便, 同時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3)腸道感染性疾病 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等。

3.黑便:又稱為柏油便, 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 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如果出血量較少, 且出血速度較慢, 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 排出的糞便即為黑色;若出血量較多,

在腸內停留時間較短, 則排出的血液呈暗紅色;出血量特別大, 而且很快排出時也可呈鮮紅色。

4.隱血便: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會引起糞便顏色改變, 僅在糞便隱血試驗時呈陽性, 稱為隱血便。 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 常見潰瘍、炎症及腫瘤。 便隱血試驗可檢測糞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 腸息肉(癌)的早期糞便隱血可呈現陽性, 定期進行糞便隱血檢測是結直腸腫瘤篩查(初篩)的重要途徑。

注意:在這裡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結腸癌早期症狀多不明顯, 常被漏診。 對中年以上患者, 應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出現下列症狀時, 應考慮結腸癌的可能:

1.近期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腹部隱痛。


2.糞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3.糞便稀, 或帶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捫及包塊。

5.不明原因出現乏力、貧血、體重減輕等。

一旦出現便血以及腸道功能紊亂等可疑症狀, 不要輕易斷定自己是患了痔瘡, 而應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 做一下肛門指診、直腸鏡、結腸鏡等必要的檢查。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