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宿遷這位84歲老人最難忘“大鍋飯”時代,人均分小麥八兩

宿遷網訊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名叫朱士政, 今年84歲了, 家住湖濱新區祥和社區嶂山居委會八組。 回顧自己風風雨雨的一生,

朱士政老人說, 他這輩子最難忘的, 是上個世紀“大鍋飯”時代, 他們當地作為全縣有名的貧困生產隊, 曾有一句“嶂山八隊八大兩”的綽號。 朱士政老人說, “八大兩”綽號的由來, 是因為生產隊分小麥時, 他們那裡每口人只分到八兩, 少得讓人不敢相信。

過去苦幹一天只能換來一個雞蛋

朱士政老人介紹說, 解放後, 他們那裡屬於新店區嶂山鄉, 由於土地貧瘠, 老百姓生活始終貧困。 “在1953年初級社的時候, 我是鄉里的通信員, 整天在鄉里跑來跑去。 ”朱士政老人回憶說,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 是農村經濟由個體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渡形式。 初級社是在互助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那個時候, 農民在自願互利的原則下將私有土地、耕畜、大型農具等主要生產資料分社統一經營和使用,

按照土地的品質和數量給予適當的土地分紅, 其他入社的生產資料也付給一定的報酬。

“到了高級社, 我先是擔任鄉里的養豬場場長, 後來擔任嶂山林場場長, 在養豬場、林場以及土窯場合並以後, 我還是負責人。 ”朱士政老人說, “記得那時候的養豬場養豬規模在200頭左右, 其中用於繁殖的老母豬在50頭左右。 養豬場同時飼養綿羊200多頭。 養豬場當時有職工20多人, 因為沒有飼料, 豬和羊主要靠放養, 綿羊被趕到山上去吃野草, 生豬被趕到山下去吃野草, 長得很緩慢。 那時候養豬場員工都是記工分的, 正常勞動力一年出工日在200多天, 按照一天記1個工分計算,

年底核算時, 1個工分折合成人民幣只在七八分錢。 ”也就是說, 當時苦幹一天, 按照當時的物價標準來算, 充其量只能買到一個雞蛋。

因為珍惜糧食撿起別人扔的餅吃

“我那時候是場長, 一年能記300個工分, 算下來一年也就20多元的收入, 那樣的苦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朱士政老人說, 由於土地收不到糧食, 過去的嶂山大隊一直靠政府救濟。 到改革開放以後, 老百姓的生活才出現好轉。 記得在上個世紀的“大鍋飯”年代, 當地老百姓沒有一戶不靠救濟的, 那時候上級救助確保每人每天半斤糧食, 統一使用供糧的小本子去糧管所領取。

“生產隊只能給每個人分八兩小麥, 過年時連饅頭都吃不到。 好在我的老伴年輕時是個裁縫,

靠縫紉手藝掙點錢補貼家用。 ”朱士政老人回憶說, 過去因為太窮, 大家都吃不飽肚子, 勤儉節約是自然的事。 在路上哪怕見到一粒糧食, 也要撿起來帶回家, 根本不會有半點浪費。 “我有3個兒子3個女兒, 現在都已成家立業了, 而且家家都很有錢, 即便如此, 我也教育他們不要鋪張浪費, 該省的就得省。 ”朱士政老人說, 不久前的一天, 他在街上路邊看到一個孩子將半塊沒吃完的朝牌餅丟棄了, 他看到很是心疼, 於是就彎腰將半塊朝牌餅撿起來, 吹一吹上面的泥土, 在眾目睽睽之下, 把朝牌餅吃了下去。 有人問他, 現在不是過窮日子年代, 作為兒孫滿堂的他不該這樣太“寒酸”。 朱士政老人正色道:“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 把這麼好的東西隨手丟掉,
傷天害理啊!”

如今, 朱士政老人不僅享受80歲以上老年人的養老金, 也享受農村60歲老人的生活補助。 過上今天的好日子, 朱士政老人說, 不管日子怎樣富裕, 節約糧食的美德都不能忘。 想想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更加珍惜, 年輕一代更應該感謝好時代, 為美好家園建設貢獻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