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決勝脫貧攻堅最前線」紫雲新馳村:昔日燒炭今養牛 既護青山更富民

昔日燒炭村, 如今養牛村;護了青山, 鼓了荷包。 這樣的故事在紫雲自治縣白石岩鄉正成為現實。 新馳村是白石岩鄉的深度貧困村, 村內生態植被好, 生長著成片水青岡, 因水青岡是最好的燒炭木材之一, 過去, 不少村民把燒炭賣作為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 因而被周圍人們稱之為“燒炭村”。 然而, 燒炭賣導致大量森林被損毀, 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泉水乾枯, 出現飲水困難, 良田缺水灌溉等情況。 在國家大扶貧戰略的影響下, 新馳村民一改以往燒炭毀林的惡習, 走上種草養牛的道路。 在村民楊光群家的養牛棚裡,

牛在棚裡轉來轉去, 待主人餵料時才停下來吃食。 “批量養牛已有3年, 第一批養牛7頭;牛肥了就賣, 肥牛賣了又賣小牛。 ”楊光群說, 為減少賣小牛的成本, 今年她家還餵養了7頭母牛, 除去母牛外, 現在她存欄有17頭肥牛。

“與楊光群一樣, 新馳村養牛數量在10頭以上的農戶有20余戶。

” 駐新馳村駐村幹部王小虎說, 以往, 新馳村民養牛的目的是為了耕地, 每家養牛數量不會超過兩頭。

近年來, 在國家惠農政策“特惠貸”的支持下, 新馳村逐漸開啟了批量養牛的脫貧致富路子。 新馳村全村456戶1607人, 其中, 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392人。 現新馳村養牛數量在5頭以上的農戶48戶, 現在全村牛存欄量達800頭。 為壯大新馳村的牛產業, 以達到金融扶貧的更好效果, 紫雲農商銀行白石岩鄉分行把新馳村作為金融扶貧示範點。

“我們農商銀行堅持反哺‘三農’, 服務‘三農’為根本, 除發放‘特惠貸’支持農戶養牛的同時, 還為農戶請來專業人員傳授養牛技術。 ”紫雲農商銀行白石岩鄉分行行長楊虎說, 下一步, 他們將繼續支援新馳村民養牛,

讓養不起牛的貧困村民有牛養, 能增收能脫貧。

“在政府部門大力幫扶下, 在農商銀行支持下, 我們將繼續發展牛產業, 並使之成為新馳村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王小虎說, 新馳村養牛專業合作社共吸納農戶96戶, 計畫在3年內把全村一半以上農戶吸納到養牛專業合作社中。 王小虎說, 專業合作社讓新馳村養牛產業在管理上更規範, 合作社有專人負責養牛防疫工作, 形成了農戶散養, 合作社統一銷售為主的“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 按照相關扶持政策, 養牛戶飼養的牛每產下一頭牛犢, 可得到1000元扶持資金。 並可通過品種改良(用個大肉多的外地良種牛與本地牛配種), 提高養牛利潤;貧困農戶還可以合作社成員形式享受貼息貸款,

大規模養牛, 對貧困戶而言, 已不成問題。 記者在新馳村幹坪寨組的新建養牛場看到, 該養牛場已完成主體建設工程。 白石岩鄉鄉長粟莉告訴記者, 幹坪寨組養牛場建成後, 新馳村將把農戶分散養殖和集中養殖有機結合起來, 農戶增收管道變多:貧困群眾可種草或糧食賣給合作社獲得收入;貧困戶可利用“特惠貸”入股合作社獲得不低於入股資金6%的保底分紅;合作社產生效益後, 貧困群眾獲得效益利潤股份分紅。 對於不願意入股合作社的貧困群眾, 合作社可幫助指導養殖技術及市場銷路, 每戶貧困戶養殖5頭牛, 每頭牛市場均價9000元左右, 5頭牛可計4.5萬元, 減去成本約3.5萬元, 按照3146元的人均脫貧線標準,
貧困戶每年出欄5頭牛就可以脫貧。

“而今新馳村告別了以往的燒炭經濟, 大興養牛產業, 不僅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產業支撐, 還綠了青山美了家園。 ”對於新馳村的未來, 粟莉信心滿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