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宿遷75歲老支書韓子平 “小能量”獻給社區“大家庭”

宿遷網訊在宿城區項裡街道果園社區, 提起老支書韓子平, 大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儘管他說自己是“無官一身輕”, 而居民們卻說他是個大忙人,

就連外地到果園街做生意的流動人口, 都知道這位退休老支書是關心社區建設的熱心人。 3月13日, 記者採訪韓子平的時候, 這位被譽為社區賢達的老支書說:“我最近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居民區保潔人員年齡過大, 用工過多, 我正建議居委會考慮一下, 盡可能地讓保潔工年輕化, 這樣工作效率才能大提高。 ”

老人細說社區發展史

2017年75歲的韓子平老人土生土長在城南果園, 如今依然居住在果園社區八組。 社區幹部朱啟才對他的履歷如數家珍:韓子平老人1964年擔任生產隊會計, 1969年擔任大隊會計, 1974年入黨, 後來擔任大隊黨支部副書記, 1980年以後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 1984年被安排到果園場磚瓦廠擔任書記、廠長, 直到1999年才卸任。

說起現在的果園社區, 韓子平老人說, 這幾十年來經過很多次區劃調整, 才形成現在的模樣。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果園社區這個地方叫果園場, 下轄果園、申徐、朱閘以及付莊等幾個大隊,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這裡曾劃為果園鄉。 ”韓子平老人介紹說, 過去鄉鎮和場圃是平級的, 都屬於鄉級建制。 在過去的宿遷縣, 有果園場、桑苗圃和原種場, 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 這三個單位都不復存在了。

“我們這一代人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 看到現在的幸福生活, 倍加珍惜, 所以我作為一名老黨員, 有義務為社區建設出力, 我不圖一分錢報酬, 只想為社區居民這個大家庭奉獻一點餘熱。 ”韓子平老人說, 退休後自己沒有事情做,

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是自己老年生活的主要內容。

合理建議解決大問題

居委會幹部告訴記者, 早在15年前, 因為城市建設需要, 果園街以東黑魚汪附近的兩個生產隊拆遷, 根據規劃, 在徐淮路以西建成了一個魚汪社區, 也叫果園社區。 居民們根據統一規劃建設住房。 “那個社區的地勢相對低窪, 入住後, 每年汛期居民家都會受淹, 大量積水排不出去。 韓子平老人多次冒著大雨到現場查看, 最終查出了問題的癥結在於, 當初建設社區的時候, 排水系統只有一個出水口, 而且排水溝太淺, 實在滿足不了汛期的排水需求。 ”居委會幹部介紹說, 發現問題後, 韓子平老人拿出了整改方案交給了居委會。 後來通過3次整改,

居委會投入20多萬元資金, 終於解決了困擾居民生活的雨天積水問題。

居民區西側醬醋廠附近到古黃河邊, 一條排澇溝常年積水不暢通, 有一個小橋只能走自行車, 居民們收種莊稼十分不便。 韓子平老人發現這個問題後, 向居委會幹部提出疏浚方案, 並建議重新建設一座小橋。 韓子平老人的建議不僅得到居委會的認可, 也得到廣大居民的大力支持。 後來, 排澇溝疏通了, 3米寬的小橋也建好了, 居民們都說韓子平老人一計搬掉壓在居民們心中多年的大石頭。

熱愛家鄉釋放“小能量”

“我作為社區民主理財小組的組長, 就應該發揮監督作用, 社區不管是修路還是涉及到用工, 我都參與決策, 做到全程監督。 在村莊道路硬化以及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工作中,

我也跟著大家一起幹。 因為社區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 ”韓子平老人說, 看到果園社區近年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作為一名老黨員, 也感到十分欣慰。

“這幾年來, 我們這裡的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化, 很多下水道不通問題都在他的建議和督促下解決了, 而每一次施工, 這位元老人都會在現場。 ”社區居民說, 老支書有一顆熱愛家鄉的心。

“我三個女兒都出嫁了, 一個兒子也成家立業獨立生活。 老伴4年前病故了, 如今我一個人生活。 ”說到這裡, 韓子平老人說, 自己現在身體還硬朗, 在今後的日子裡, 自己要發揮老黨員的作用, 為社區建設發揮點“小能量”, 這也將會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充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