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向朝夕相處的戰友扣動扳機 打光兩個彈匣 究竟結下了什麼梁子?

軍人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 忠誠于自己的祖國, 如果沒有這個“1”, 那麼技戰術素養、戰術能力這些“0”都無從談起。 祖耶夫等駕駛戰機叛逃敵國的軍人好歹還守住了最後的底線:沒有試圖去傷害那朝夕相處的戰友, 保留了最後一絲良知。 但有些人為了逃往外國追求富裕生活, 卻把冰冷的槍口對準了戰友, 給予那些曾經的友情和歡聲笑語的最後注解卻是一梭子冰冷的子彈。

俄國海軍士兵

據俄羅斯《新消息報》歷史版塊的披露稱, 冷戰時其海軍歷史上就發生過這類同室操戈的悲慘事件。 弗拉基米爾.別列科夫是一名海軍少尉, 服役于波羅的海艦隊下屬的登陸艇部隊。 在平時, 別列科夫只是海軍中無數普通基層軍官中的一個, 並不起眼, 但其內心卻逐漸發生了變化。 他一直沒能升到中尉, 對此充滿怨言, 服役的地方也比較偏遠, 任務枯燥,

對軍隊待遇也頗有不滿。 通過電臺, 他又被西方宣傳節目勾勒的“鐵幕西邊的歡樂世界”充滿了嚮往。 身為少尉的他是一艘輕型登陸艇的副指揮長, 負責操舵, 他和登陸艇的艇長也產生了矛盾。 隨著他越來越“消極怠工”, 艇長和他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他開始想通過非正常方式逃向西方外國。

冷戰士兵

不過他服役的地區的確給了他便利:他的登陸艇屬於部署在立陶宛地區的一個基地, 展示負責承擔在北約沿岸地區的登陸任務, 平時除了演習, 主要客串一下運輸船給駐紮波蘭的部隊送些東西。 只要在中途想辦法奪取登陸艇, 就可以往北逃往瑞典或是丹麥。 1975年3月20日, 別列科夫覺得機會來了。 他以“發動機老化未得到維修, 油耗大”為理由, 往登陸艇上多塞了幾個油桶方便增大航程。

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戰艦。 但一艘小小的登陸艇卻這樣外逃了

俄國海軍士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