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自主研製轟炸機道路艱難,最後超越圖

在朝鮮戰爭時期, 中國的人民解放軍就開啟了一支空軍和美空軍對抗, 但那個時候中國沒有足夠的飛行員, 也沒有轟炸機。 劉玉堤在去世之前寫下來了一定要大大的發展轟炸機, 從此開始了轟炸機之旅。 在1950年10月份的幾天中, 美軍這時候派出了將近有百餘架的轟炸機, 進行轟炸, 導致大批的志願軍戰士犧牲, 讓中國人深深的體會了轟炸機的重要性。

中國的轟炸起步比較晚一些, 轟-6是比較嚴格上的自己的第一款轟炸機。 在1956年年初的時候, 中蘇簽訂了軍事的援助協定, 蘇聯的政府説明中國建立了一支完整的普通的中型的轟炸機部隊,

開始向中國轉型圖-16轟炸機的生產技術, 轟炸機轟-6的前身就是圖-16, 從那時候起圖-16就被引入到了中國。

在蘇方交付了首批零件67之後, 第一架圖-16就在國內製造完成並且試飛成功了, 後來的型號被稱作了轟-6。 在圖-16交付中國9年之後,

在1968年年底時候採用了國產的發動機, 轟-6首飛成功。 之後第二年開始進行了大批量的生產, 從而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轟炸機的歷史記錄。

據專家報導, 這款飛機當時的工廠代號是叫做20號機, 或者是飛龍201, 飛龍和2都是代表轟炸機的意思,

1是代表這款轟炸機是我們國家生產的, 是第一種轟炸機。 據報導, 當時試飛的飛行員評價, 在性能上已經基本達到了指標, 並且有一些性能已經超出了圖-1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