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鄭大故事 | 記2017年度“最美後勤人”

為弘揚愛崗敬業、以校為家的後勤文化, 2017年9月, 後勤集團與校團委、校學生會、校研究生會聯合啟動第二屆“最美後勤人”評選活動, 以服務標杆的激勵示範作用引領全體職工為學校後勤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線上線下投票, 從二十位候選人中產生出充分體現後勤精神的十名“最美後勤人”。 這十位“最美後勤人”高懸理想之帆、樹立擔當之志、踐行奮鬥之路, 是全校廣大後勤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為不斷提升後勤服務品質與保障能力, 實現後勤事業創新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崔原:精勤不倦 鄭大“動脈系統”的守護者

崔原, 現任鄭州大學後勤集團動力公司經理。 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 他從一名基層維修水工幹起, 歷經多個崗位, 同許多後勤人一起親身經歷並參與、見證了後勤集團的改革、發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績。

在動力公司工作了三十幾年了, 崔經理養成了一雙“鷹眼”, 擁有敏銳精准的觀察判斷力。 動力公司所有電路設備、取水供暖管道、空調機房等的圖紙、資料、線路, 他經常翻閱因而爛熟於胸, 所以他的發言往往最有見地和水準。 有一次中午行政樓二樓大廳樓頂因不明原因漏水嚴重, 維修工到達現場後, 不確定是空調問題還是消防管道問題無法立即維修, 崔經理知道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問明情況後立即與在場維修工一道再次對管道系統進行排查, 很快就發現是因為消防管道閥門問題造成的, 接著崔經理指揮著維修工, 很快就將此問題解決。 負責報修的行政樓保潔組長金文煥就誇他:“不愧是崔經理!”

動力公司按照學校和集團的要求, 每年3月15日以後, 結束供暖, 準備製冷, 四個校區大大小小百餘台中央空調, 都需要拆卸、檢測、清潔、調試、裝回, 所有設備都要在5月20日準備投入使用, 而在五個月製冷期結束之後, 又該為採暖做準備了, 這也就意味著崔經理他全年的工作幾乎就是無縫銜接的, 他總樂此不疲的說道:“我們只有實幹、真幹、苦幹才能做好後勤工作, 才能無愧自己的本職工作。 ”

崔原

劉科堂:55歲仍有韌勁, 情系飲食三十載癡心不改

劉科堂, 鄭州大學後勤集團飲食服務公司經理, 從1981年至今, 他耕耘在高校學生食堂, 寒來暑往三十餘載, 為高校師生提供優質滿意的餐飲服務。

身為飲食服務公司經理, 劉科堂每天都要早早地到食堂檢查各項工作,

始終將飲食安全放在管理的首位。 每天早上, 第一批蔬菜送至食堂, 他都要抽查翻看, 確認蔬菜是否新鮮, 不合格的當場退回。 上午又開始對食堂的例行檢查。 每次檢查食堂發現問題, 他都給食堂主任詳細講解和指導整改方向, 過後又來驗證整改情況, 督促食堂主任切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在劉科堂的檢查督促下, 食堂的管理有了頭緒, 食堂主任看到他不再畏懼犯錯誤, 而是主動配合檢查, 積極整改, 他們都說:“跟著這樣的領導, 咱才放心。 ”

如今已經年過半百的劉科堂, 更關注一件事情:鄭州大學飲食工作的傳承。 劉科堂認為廚師這個工作想要做好, 首先要認可自己的職業, 從而獲得幸福感。 為了讓年輕人更快融入高校食堂這個大家庭,

劉科堂在工作上嚴格要求, 生活上卻像個慈父一樣關心大家。 誰有什麼困難, 他都盡力幫助, 他常說:“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傅的幫助, 我要將文化傳承下去。 ”劉科堂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和一顆對飲食工作的赤子心, 成就了一生追逐的夢想。 情系飲食三十載仍癡心不改, 讓高校師生享受滿意的餐飲服務, 是他的使命所在, 也是他的情之所終。

劉科堂

秦月林:青春與奉獻共舞 平凡與夢想齊飛

秦月林,現任鄭州大學新校區實驗幼稚園教師。2010年加入到幼教事業中來,從走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嚴謹細緻地對待所從事的工作,從不懈怠。 七年來,秦月林一直在平凡的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事情。記得去年秦月林帶小班時候,面對一個個剛和父母分離、焦急哭泣的小臉,從接到他們的那一刻起,她就努力地安撫他們的情緒,希望能帶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都能感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從而減少哭鬧,愛上幼稚園。

她常說:“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孩子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而應該具體落實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天冷了,給孩子圍上自己的圍巾;天熱了,給孩子們脫衣;口渴了,及時給孩子們遞上水;孩子尿褲子了,細心給他們清理,洗乾淨;孩子生病情緒不好了,總是能及時發現……在秦月林心裡,這些孩子個個都是她自己的孩子。曾有家長說,“她問孩子幼稚園老師有沒有孩子,孩子回答說:‘我們老師有很多孩子啊,我們班小朋友都是老師的孩子’。”能得到孩子們的如此認可,她心裡總是暖暖的。

從23歲到30歲,她已經在幼兒一線工作了近七年,由一個普通的教師,一步一步地成長為幼稚園的骨幹教師。她常說,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工作七年來,雖然有時也覺得累,覺得苦,但她無怨亦無悔。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正是教師生命不斷增值的過程,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秦月林

邵良:潤物無聲且細膩 風雨相伴講奉獻

邵良,1986年從軍隊復員後來到鄭州大學,從最早的學生宿舍宿管員到現在汽車服務中心主任,30多年來他對工作精益求精,扎實勤奮工作,謙卑謹慎為人,帶頭做事,靠前指揮,任勞任怨。作為汽車服務中心主任的邵良,“安全”是他一天中說的頻率最高的兩個字。他對每輛車的運行狀態、安全性能、管理調度等情況,都詳細掌握,處處留心,該保養維護的時候及時督促,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提前預見,使通勤車隊能夠實現安全行車,提高運行品質。

每當遇上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他就打電話逐個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要求駕駛員保證休息,確保安全行車。2016年11月鄭州突遇暴雪,邵良淩晨5點鐘就起床,迎著刺骨寒風,頂著鵝毛大雪就出門了,到達單位後,第一時間要求各班組啟動安全應急預案,依據當天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運行方案。他說:“這一到下大雪,我就睡不安穩,外面下著雪,我心裡總是不踏實。”他時刻關注各個區域路況,不間斷的與各班組保持聯繫,在他與同事共同的努力下,確保當天9個發車時間段90個班次,在道路結冰、市區車流量較大的情況下,平穩運行約3000公里,未發生安全交通事故。

幾十年來,邵良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地工作著,雖然經常勞累過度,但能為自己所熱愛和追求的事業默默奉獻,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心甘情願。潤物無聲且細膩,風雨相伴講奉獻。

邵良

王金花:守護家園的“好媽媽”

2009年就來到鄭州大學工作的王金花,已經在宿舍管理員這個崗位上辛勤工作了八年。學生公寓生活佔據大學生二分之一的在校時間、三分之一的活動區域,王金花成了學生一天裡見得最多的老師和“媽媽”。

一次有同學因為有事耽誤,晚上11點半回到寢樓門已經鎖了,當時外面下著雨,已經是深秋了,寒風陣陣。王金花披著衣服起來幫學生開門,一面埋怨著學生回的晚,一面又叮囑著:“快進來,早點睡。”也許在偶爾晚歸的學生看來,這只是一次小插曲,但對宿管員來說,正是對學生的關愛才支撐著他們一次次從溫暖的被窩中起身,從朦朧的睡意中醒來。幫晚歸的學生開門,看似平常的小事,卻飽含著一顆體貼的柔軟心腸。

王金花和同事相處的十分融洽,同事們都對她讚賞有加,十分認可。每次在交接班的時候,她都會很認真地把值班室裡的床鋪收拾好,給下一班的同事留下一個乾淨的房間。在別的同事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也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是有了可親可敬可愛的宿舍管理員們,大學的宿舍不再像高中時那樣只是晚上睡覺的一個床鋪。它成了同學們溫暖舒適的家,不管同學們在校園的何處,都會有強烈的歸宿感。

王金花

王松長:責任與堅守鑄就食品安全防線

從2003年至今,每天都有一個身影堅守在食品安全戰線上,14年來如一日地守護著廣大師生的就餐安全,他就是採購部驗質員王松長。

在工作中,王松長始終把規則與程式放在第一位,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食堂。2016年,學校承辦全國大學生網球比賽,食堂承擔著就餐保障任務,其中一天中午需要三百斤排骨。王松長驗收時發現,個別排骨的切割處有變色現象,經詢問得知,排骨是經電鋸切割的,電鋸和骨頭摩擦造成變色。為保證安全,王松長對此批排骨全部拒收,讓供應商加緊配送,選擇人工方式進行分割。今年三月,王松長在驗收蔬菜時發現,生菜的根部有綠色的粉末物質,他緊急讓食品檢測室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經化驗,綠色粉末為蔬菜防腐劑,為保護廣大師生的就餐安全,當天的生菜全部拒收。

王松長空閒時就抄寫《食品安全法》,重要的章節他已能夠熟背下來。同時,驗質員需要熟悉各種原材料的特性,能夠準確的辨認出原材料的優劣。為鑽研業務,王松長積極學習各種食品原材料的國標標準等知識,同時經常到市場上與商販們交流,充分瞭解各種原材料的行業內幕。經過不斷學習和工作積累,王松長熟練掌握了驗質本領和技巧,只要一抓二看三聞,就能辨別出原材料的好壞。

對王松長來說,他的工作細節和態度體現在每一樣原材料都記錄有進貨台賬,每一種入庫產品都有相關證件,每一輛配送車輛達到後都要噴霧消毒,每一次溝通都耐心和主動,而為完成這些,每一天他都堅守在驗質崗位上。

王松長

王新濤:采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王新濤,現任北校區幼稚園園長,從十八歲花季人生開始,她在幼教崗位上整整工作了三十二年,憑著“博愛如海、執著如岩”的人格魅力、“堅韌、無畏”的優秀品性讓許多“有可能”變成了百分百,老師們、家長們、同行們都為她的精神所感動,為她的情懷所打動。

作為園長她一貫遵循“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出身一線教師的她,深諳師資團隊對一所幼稚園的重要性。作為一位園長,她發揮女性的柔情細膩又不失管理的剛性、理性,用“信任”、“慎重”、“溝通”、“換位”、“快樂”打造了一支幸福的團隊,讓洋溢著溫馨的家園更加絢麗多彩,使每個走入幼稚園的人都如沐春風,輕鬆愜意。

週末和節假日于王園長來說“形同虛設”,幼稚園的老師們經常說她是一個“工作狂”、“拼命三郎”。她始終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工作激情,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滿足的個性,投入到學、看、聽、思中去,時時做一個明眼人、明心人,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自身良好的素質影響著周圍的人,總希望能為所有孩子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人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他們的成長竭盡全力!

王新濤

張紅偉:玫瑰贈人手余香 於細微處拂塵埃

張紅偉,新校區校園環境服務中心主任,主要負責鄭州大學主校區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養護,主校區近5000畝的範圍,他們就扛起了一半。

“後勤工作無小事,哪怕是掃地種樹,我們一樣能幹出成績”,張紅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張紅偉每天早出晚歸,從最早上班的機械化作業到最晚結束的校園綠化養護,每天工作12個小時,現場觀察作業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掌握主校區工作實際後,張紅偉確定了以提升精細化水準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在保證常規工作的基礎上,以白色垃圾,垃圾桶浮土,路邊石泥印的綜合治理為重點,提升主校區校園衛生保潔品質。每年4月-6月期間,紛飛的楊絮,用水的壓力,都要求主校區綠化要在夜間進行澆水作業,以保證師生的正常生活。幾個月間,經常可以看到張紅偉夜間巡視的身影,合理安排澆水區域,檢查夜間澆水品質,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015年以來,鄭州大學先後接收來自兄弟院校、單位贈送的黑天鵝8只。為了照顧好這些小天使,張紅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關注天鵝成長的每一個環節。張紅偉曾跑遍了鄭州周邊的糧食採購點,只為尋找高品質的食料。在張紅偉的不懈努力下,他們僅用2年時間就成功孵化小天鵝4窩,使新校區黑天鵝數量達到22只。

張紅偉用自己的敬業實幹,描繪著一個後勤人樸實無華的生活,詮釋了一個後勤人的無私奉獻、甘於寂寞的驕傲和榮耀。

張紅偉

張雪:平凡崗位上鑄就美麗人生

張雪,現任物業公司北校區學5樓的宿舍管理員。2012年,大學畢業的她,憑著對後勤服務事業的滿腔熱情,迅速進入角色,經過五年成長成為一名責任心強、有擔當的宿舍管理員。無論颳風下雨、放假休息,只要學生們有需要,一定會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2016年冬天鄭州遭遇暴雪,大風夾著雪花漫天飛舞。晚上8點,厚厚的白雪已經覆蓋了整個城市,街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少,汽車閃著車燈緩慢前行。已回到家中的張雪望著窗外,愁眉不展,不免為學生們的出行擔憂。“學生早晨上課早,咱家離學校遠,明天上班我再組織掃雪恐怕來不及了,今晚我去學校湊合一晚吧。”說完,張雪拿起電動車鑰匙,披著雨衣向學校趕去。當晚,她在值班室湊合了一晚。第二天早晨5點多,在瑟瑟的寒風中,她帶領值班員、保潔員拿著掃把和鐵鍬進行除雪。鏟累了,換換手;手凍了,哈哈氣,在攝氏零下6度的嚴寒中幹得熱火朝天。清晨,看著學生們陸續出門上課,她雖然感覺累,但是心裡踏實。 五年來,張雪始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去細心呵護,也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鄭大後勤人“平凡做人,踏實做事”的人生信條。工作中無論多麼辛苦,她始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向前奔走,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美好人生。

張雪

周慶華:千歌萬曲唱不盡 莘莘學子愛不熄

周慶華,是鄭大最大宿舍樓之一松園20號樓的值班員,總是操心著樓裡1217名學生的安全與健康,而且她還是住在學生內心的天使阿姨。 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是周慶華的心頭肉,丟不得。每天的工作任務是早晚巡視樓內樓外的每一個角落,看看消防通道、安全門以及檢查水樓頭、門窗、洗手間是否有故障。24小時值班除了晚上休息時間,都在盯著門口和監視器,看看是否有陌生人混人樓內,她也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和一顆最強大腦,熟悉1217個面孔,能叫出大部分學生的名字。 日常管理中,周慶華對工作要求異常的嚴格,發現重大的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發展。2016年9月的一天,樓道裡總能聞燒焦的味道,但不知道哪裡發出,她反復檢查還是覺得管理整棟樓的總電閘安全保險櫃出問題了,及時向上級報告,最後來維修的電工師傅表示,“幸好你及時發現上報,否則一旦電路發生短路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學生們遇到生活或是心理上困難,周慶華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同學們也樂意找她,既幫助同學們的生活瑣事又樂於與同學們溝通,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困惑。她的值班桌上擺有一兩支花、小禮物及畢業照或班級合影,那些都是同學們在節日或平時送她的,也許其他人覺得很不起眼,但是對於她來說,那就是她的榮譽,象徵著同學們對她工作的肯定以及信任。她擁有松園20號樓最美的笑容,松園20號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當同學們上學放學回來,她都以飽滿的精神、滿面春風與同學們打招呼,周慶華的微笑給了松園20號樓人每個美好的一天!(閆冰 宋嘉琳 供稿)

周慶華

劉科堂

秦月林:青春與奉獻共舞 平凡與夢想齊飛

秦月林,現任鄭州大學新校區實驗幼稚園教師。2010年加入到幼教事業中來,從走上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嚴謹細緻地對待所從事的工作,從不懈怠。 七年來,秦月林一直在平凡的工作中做著不平凡的事情。記得去年秦月林帶小班時候,面對一個個剛和父母分離、焦急哭泣的小臉,從接到他們的那一刻起,她就努力地安撫他們的情緒,希望能帶給他們安全感,讓他們都能感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從而減少哭鬧,愛上幼稚園。

她常說:“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孩子不應該是一句空話,而應該具體落實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天冷了,給孩子圍上自己的圍巾;天熱了,給孩子們脫衣;口渴了,及時給孩子們遞上水;孩子尿褲子了,細心給他們清理,洗乾淨;孩子生病情緒不好了,總是能及時發現……在秦月林心裡,這些孩子個個都是她自己的孩子。曾有家長說,“她問孩子幼稚園老師有沒有孩子,孩子回答說:‘我們老師有很多孩子啊,我們班小朋友都是老師的孩子’。”能得到孩子們的如此認可,她心裡總是暖暖的。

從23歲到30歲,她已經在幼兒一線工作了近七年,由一個普通的教師,一步一步地成長為幼稚園的骨幹教師。她常說,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工作七年來,雖然有時也覺得累,覺得苦,但她無怨亦無悔。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正是教師生命不斷增值的過程,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秦月林

邵良:潤物無聲且細膩 風雨相伴講奉獻

邵良,1986年從軍隊復員後來到鄭州大學,從最早的學生宿舍宿管員到現在汽車服務中心主任,30多年來他對工作精益求精,扎實勤奮工作,謙卑謹慎為人,帶頭做事,靠前指揮,任勞任怨。作為汽車服務中心主任的邵良,“安全”是他一天中說的頻率最高的兩個字。他對每輛車的運行狀態、安全性能、管理調度等情況,都詳細掌握,處處留心,該保養維護的時候及時督促,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提前預見,使通勤車隊能夠實現安全行車,提高運行品質。

每當遇上雨、雪、霧霾等惡劣天氣,他就打電話逐個提醒駕駛員安全駕駛,要求駕駛員保證休息,確保安全行車。2016年11月鄭州突遇暴雪,邵良淩晨5點鐘就起床,迎著刺骨寒風,頂著鵝毛大雪就出門了,到達單位後,第一時間要求各班組啟動安全應急預案,依據當天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運行方案。他說:“這一到下大雪,我就睡不安穩,外面下著雪,我心裡總是不踏實。”他時刻關注各個區域路況,不間斷的與各班組保持聯繫,在他與同事共同的努力下,確保當天9個發車時間段90個班次,在道路結冰、市區車流量較大的情況下,平穩運行約3000公里,未發生安全交通事故。

幾十年來,邵良一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地工作著,雖然經常勞累過度,但能為自己所熱愛和追求的事業默默奉獻,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心甘情願。潤物無聲且細膩,風雨相伴講奉獻。

邵良

王金花:守護家園的“好媽媽”

2009年就來到鄭州大學工作的王金花,已經在宿舍管理員這個崗位上辛勤工作了八年。學生公寓生活佔據大學生二分之一的在校時間、三分之一的活動區域,王金花成了學生一天裡見得最多的老師和“媽媽”。

一次有同學因為有事耽誤,晚上11點半回到寢樓門已經鎖了,當時外面下著雨,已經是深秋了,寒風陣陣。王金花披著衣服起來幫學生開門,一面埋怨著學生回的晚,一面又叮囑著:“快進來,早點睡。”也許在偶爾晚歸的學生看來,這只是一次小插曲,但對宿管員來說,正是對學生的關愛才支撐著他們一次次從溫暖的被窩中起身,從朦朧的睡意中醒來。幫晚歸的學生開門,看似平常的小事,卻飽含著一顆體貼的柔軟心腸。

王金花和同事相處的十分融洽,同事們都對她讚賞有加,十分認可。每次在交接班的時候,她都會很認真地把值班室裡的床鋪收拾好,給下一班的同事留下一個乾淨的房間。在別的同事需要幫助的時候,她也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是有了可親可敬可愛的宿舍管理員們,大學的宿舍不再像高中時那樣只是晚上睡覺的一個床鋪。它成了同學們溫暖舒適的家,不管同學們在校園的何處,都會有強烈的歸宿感。

王金花

王松長:責任與堅守鑄就食品安全防線

從2003年至今,每天都有一個身影堅守在食品安全戰線上,14年來如一日地守護著廣大師生的就餐安全,他就是採購部驗質員王松長。

在工作中,王松長始終把規則與程式放在第一位,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食堂。2016年,學校承辦全國大學生網球比賽,食堂承擔著就餐保障任務,其中一天中午需要三百斤排骨。王松長驗收時發現,個別排骨的切割處有變色現象,經詢問得知,排骨是經電鋸切割的,電鋸和骨頭摩擦造成變色。為保證安全,王松長對此批排骨全部拒收,讓供應商加緊配送,選擇人工方式進行分割。今年三月,王松長在驗收蔬菜時發現,生菜的根部有綠色的粉末物質,他緊急讓食品檢測室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經化驗,綠色粉末為蔬菜防腐劑,為保護廣大師生的就餐安全,當天的生菜全部拒收。

王松長空閒時就抄寫《食品安全法》,重要的章節他已能夠熟背下來。同時,驗質員需要熟悉各種原材料的特性,能夠準確的辨認出原材料的優劣。為鑽研業務,王松長積極學習各種食品原材料的國標標準等知識,同時經常到市場上與商販們交流,充分瞭解各種原材料的行業內幕。經過不斷學習和工作積累,王松長熟練掌握了驗質本領和技巧,只要一抓二看三聞,就能辨別出原材料的好壞。

對王松長來說,他的工作細節和態度體現在每一樣原材料都記錄有進貨台賬,每一種入庫產品都有相關證件,每一輛配送車輛達到後都要噴霧消毒,每一次溝通都耐心和主動,而為完成這些,每一天他都堅守在驗質崗位上。

王松長

王新濤:采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王新濤,現任北校區幼稚園園長,從十八歲花季人生開始,她在幼教崗位上整整工作了三十二年,憑著“博愛如海、執著如岩”的人格魅力、“堅韌、無畏”的優秀品性讓許多“有可能”變成了百分百,老師們、家長們、同行們都為她的精神所感動,為她的情懷所打動。

作為園長她一貫遵循“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出身一線教師的她,深諳師資團隊對一所幼稚園的重要性。作為一位園長,她發揮女性的柔情細膩又不失管理的剛性、理性,用“信任”、“慎重”、“溝通”、“換位”、“快樂”打造了一支幸福的團隊,讓洋溢著溫馨的家園更加絢麗多彩,使每個走入幼稚園的人都如沐春風,輕鬆愜意。

週末和節假日于王園長來說“形同虛設”,幼稚園的老師們經常說她是一個“工作狂”、“拼命三郎”。她始終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工作激情,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滿足的個性,投入到學、看、聽、思中去,時時做一個明眼人、明心人,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自身良好的素質影響著周圍的人,總希望能為所有孩子的幸福生活和成功人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他們的成長竭盡全力!

王新濤

張紅偉:玫瑰贈人手余香 於細微處拂塵埃

張紅偉,新校區校園環境服務中心主任,主要負責鄭州大學主校區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養護,主校區近5000畝的範圍,他們就扛起了一半。

“後勤工作無小事,哪怕是掃地種樹,我們一樣能幹出成績”,張紅偉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張紅偉每天早出晚歸,從最早上班的機械化作業到最晚結束的校園綠化養護,每天工作12個小時,現場觀察作業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掌握主校區工作實際後,張紅偉確定了以提升精細化水準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在保證常規工作的基礎上,以白色垃圾,垃圾桶浮土,路邊石泥印的綜合治理為重點,提升主校區校園衛生保潔品質。每年4月-6月期間,紛飛的楊絮,用水的壓力,都要求主校區綠化要在夜間進行澆水作業,以保證師生的正常生活。幾個月間,經常可以看到張紅偉夜間巡視的身影,合理安排澆水區域,檢查夜間澆水品質,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015年以來,鄭州大學先後接收來自兄弟院校、單位贈送的黑天鵝8只。為了照顧好這些小天使,張紅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關注天鵝成長的每一個環節。張紅偉曾跑遍了鄭州周邊的糧食採購點,只為尋找高品質的食料。在張紅偉的不懈努力下,他們僅用2年時間就成功孵化小天鵝4窩,使新校區黑天鵝數量達到22只。

張紅偉用自己的敬業實幹,描繪著一個後勤人樸實無華的生活,詮釋了一個後勤人的無私奉獻、甘於寂寞的驕傲和榮耀。

張紅偉

張雪:平凡崗位上鑄就美麗人生

張雪,現任物業公司北校區學5樓的宿舍管理員。2012年,大學畢業的她,憑著對後勤服務事業的滿腔熱情,迅速進入角色,經過五年成長成為一名責任心強、有擔當的宿舍管理員。無論颳風下雨、放假休息,只要學生們有需要,一定會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2016年冬天鄭州遭遇暴雪,大風夾著雪花漫天飛舞。晚上8點,厚厚的白雪已經覆蓋了整個城市,街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少,汽車閃著車燈緩慢前行。已回到家中的張雪望著窗外,愁眉不展,不免為學生們的出行擔憂。“學生早晨上課早,咱家離學校遠,明天上班我再組織掃雪恐怕來不及了,今晚我去學校湊合一晚吧。”說完,張雪拿起電動車鑰匙,披著雨衣向學校趕去。當晚,她在值班室湊合了一晚。第二天早晨5點多,在瑟瑟的寒風中,她帶領值班員、保潔員拿著掃把和鐵鍬進行除雪。鏟累了,換換手;手凍了,哈哈氣,在攝氏零下6度的嚴寒中幹得熱火朝天。清晨,看著學生們陸續出門上課,她雖然感覺累,但是心裡踏實。 五年來,張雪始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去細心呵護,也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鄭大後勤人“平凡做人,踏實做事”的人生信條。工作中無論多麼辛苦,她始終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向前奔走,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美好人生。

張雪

周慶華:千歌萬曲唱不盡 莘莘學子愛不熄

周慶華,是鄭大最大宿舍樓之一松園20號樓的值班員,總是操心著樓裡1217名學生的安全與健康,而且她還是住在學生內心的天使阿姨。 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是周慶華的心頭肉,丟不得。每天的工作任務是早晚巡視樓內樓外的每一個角落,看看消防通道、安全門以及檢查水樓頭、門窗、洗手間是否有故障。24小時值班除了晚上休息時間,都在盯著門口和監視器,看看是否有陌生人混人樓內,她也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和一顆最強大腦,熟悉1217個面孔,能叫出大部分學生的名字。 日常管理中,周慶華對工作要求異常的嚴格,發現重大的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發展。2016年9月的一天,樓道裡總能聞燒焦的味道,但不知道哪裡發出,她反復檢查還是覺得管理整棟樓的總電閘安全保險櫃出問題了,及時向上級報告,最後來維修的電工師傅表示,“幸好你及時發現上報,否則一旦電路發生短路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學生們遇到生活或是心理上困難,周慶華都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同學們也樂意找她,既幫助同學們的生活瑣事又樂於與同學們溝通,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困惑。她的值班桌上擺有一兩支花、小禮物及畢業照或班級合影,那些都是同學們在節日或平時送她的,也許其他人覺得很不起眼,但是對於她來說,那就是她的榮譽,象徵著同學們對她工作的肯定以及信任。她擁有松園20號樓最美的笑容,松園20號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當同學們上學放學回來,她都以飽滿的精神、滿面春風與同學們打招呼,周慶華的微笑給了松園20號樓人每個美好的一天!(閆冰 宋嘉琳 供稿)

周慶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