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川貝母有什麼用途?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 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 後者習稱“爐貝”。 常被作為止咳化痰的良藥,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川貝的功效與作用。

川貝味苦, 性微寒, 歸肺經, 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 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喘, 咯痰黃稠之症;又兼甘味, 故善潤肺止咳, 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症, 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症;還有散結開鬱之功, 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症, 及瘰鬁痰核等病。 日常人們聽到最多的, 也最瞭解的就是止咳化痰、清熱散散結、潤肺等作用。

在不同得古醫書中對川貝母有著相似的解讀。 《神農本草經》中說到 “ 味辛, 平。 主治傷寒煩熱, 淋瀝邪氣, 疝瘕, 喉痹, 乳難, 金創, 風痙。 ”《名醫別錄》中提到 “ 味苦, 微寒, 無毒。 主治腹中結實, 心下滿, 洗洗惡風寒, 目眩、項直, 咳嗽上氣, 止煩熱渴, 出汗, 安五藏, 利骨髓。 ” 《日華子本草》中寫道 “ 消痰, 潤心肺。 末和沙糖為丸, 含, 止嗽, 燒灰油調, 傅人畜惡瘡。 ”

川貝母常常搭配其他中藥或食物一同服用更能發揮其功效, 對於直接泡飲並不常見。

例如:

1、陳皮川貝由陳皮配合川貝末組成, 陳皮可燥濕祛痰、理氣健胃, 適宜咳而痰多者。

2、複方蛇膽川貝由川貝、七葉一枝花、蛇膽汁、馬兜鈴、蘇半夏製成, 大部分是寒涼藥物。 適用於風熱或痰熱咳嗽。

3、蛇膽川貝由蛇膽汁和川貝組成, 蛇膽汁偏涼, 能祛風除痰, 適用於風熱咳嗽。

4、胸膈鬱積。 用貝母(去心), 加薑汁炒後研細, 再和薑汁、麵糊做成丸子。

每服七十丸。

5、化痰降氣, 止咳解鬱。 用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樸半兩, 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 開水送下。

6、小兒百日咳。 用貝母五錢、甘草(半生半灸)二錢, 共研為末, 加沙糖調成丸子, 如芡子大, 每次以米湯化服一丸。

7、乳汁不下。

用貝母、知母、牡蠣粉等分, 研為細末。 每服二錢, 豬蹄湯調服。 此方名“二母散”。

8、其中含有的生物鹼有降血壓的功效, 需注意其在低劑量下有升血壓功效, 高劑量下可以降血壓。

由此可見, 口淡不渴、咽癢、咳嗽、痰稀白者不要亂服用川貝;因燥熱引起的咳嗽, 同時伴有痰少、口幹、色黃、粘稠、咽痛, 或有發熱、頭痛等症狀者。可服用川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慎服。不得與草烏、附子、川烏一同服用。

或有發熱、頭痛等症狀者。可服用川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慎服。不得與草烏、附子、川烏一同服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