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湘潭曾經的首富嗎?現在也擁有著近4000平米的祖宅!

湘潭從古發展到現在, 在這條歲月的長河中也不知道出了多少個首富, 又有多少個有錢人, 但是能夠傳承下來的又有多少?都說富不過三代, 但是在湘潭卻有著這麼一戶大人家卻傳承至今, 而且還擁有著近4000平米的祖宅, 讓人刮目相看。

他就是肖家祖宅, 肖家祠堂。

青磚為牆、巨木為梁、麻石鋪地、雕樑畫棟, 這就是肖家祠堂, 一個瞬間將人從高樓大廈的壓抑氛圍中解脫出來的江南宗宅。

肖家祠堂建于清朝康乾年間, 是湘潭、湘鄉、望城、醴陵四縣肖姓族人共同的祖先祭祀宗祠, 占地4000多平方米。 上世紀50年代以前, 青磚為牆、原木柱廊環繞的祠堂裡, 石獅看戶、雕樑畫棟、一扇扇雕刻精美的花格窗門與粗大、漆得通紅的樑柱相映成趣, 肅穆中顯得既端莊又大氣。 不過, 在經歷了辦學、幾番被租賃、產權轉讓之後, 如今肖家祠堂內廊柱油漆早已剝落殆盡, 花格門窗、雕繪牌匾也所剩無幾,

唯有簷前柱廊之上留存著幾塊雕刻著“龍鳳呈祥、麒麟送子、飛燕衍泥”等吉祥喜慶的木板刻畫。

肖家祠堂的變遷

初建祠堂

在清康乾及其之後, 湘江與涓水交匯處的易俗河鎮商貿漸興, 全國米市的地位日顯, 一江一水中檣帆林立,

彈丸之地的易俗河則店鋪密佈、客商如雲, 在寸土寸金之地建一姓宗祠, 可見肖家當時的雄厚財力。

1949年前後

收歸國有公產的肖氏祠堂的門上掛起了“易俗河鎮一校”牌子。 學校辦得最紅火的時候, 有學生四五百人, 教師20多位, 祠堂裡所有的房屋都成了教室或教師辦公場所。 而“運動”一來, 那些雕繪精美的紅格窗櫺和回廊立柱便全部被當作“四舊”和“封建毒草”消除殆盡。

2000年前後

肖家祠堂公屋變私屋, 他便成了肖家祠堂的所有人。

這歷史長久的肖家祠堂, 在歷史的流逝中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和花好月圓,

它在一次一次的摧毀中都堅強的撐了下來, 到現在, 雖然已經破舊不堪, 垂垂老矣, 但是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人文價值和歷史建築價值。

希望我們在建設精美湘潭的同時也更加保護好這些沒落的古建築, 等到有一天能夠重建這些光輝形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