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既是天堂又是地獄!

印度, 這個悠久而又燦爛的四大文明古國, 這個當年高僧玄奘歷經千辛萬苦也要去的國度, 這個誕生了釋迦摩尼、濕婆、阿育王、泰戈爾、甘地等等一系列傳奇人物的大地, 一直像披著一層迷紗一般吸引著我, 網上辦了電子簽證, 設計好自由行線路, 輾轉吉隆玻, 再飛印度加爾各答, 深夜兩點抵達, 過海關遇到一點點小麻煩, 印度人的辦事效率讓中國人有點難接受。 好在最終還是順利出關。

一出機場大門, 一排排的計程車整齊排列。

印度的各個場所都能看到武裝的軍人, 軍人在這個國家相對地位和收入也是相當高的。

抓緊睡了一覺, 天亮後迫不及待出酒店看到的印度完全是50年前的電影場景畫面, 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印度加爾各答是亞洲最大的紅燈區之一, 這裡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從事性服務謀生, 目前大約有12000名未成年人從事這項工作, 每人每天的收入不超過2美元。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生於妓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21歲的攝影師Souvid Datta是孟買人, 8歲移民英國, 來到最為危險的地方拍攝,

他說這裡是一個運營著幫派和妓女的巨大非法網路。 當他多年前看到一名小女孩被中年男子帶入街巷後, 他決定將加爾各答這陰暗的角落展現給世界。

鏡頭下看到的是整個印度社會的病態, 沒文化的低種姓的自己拿自己不當人,

有文化高種姓沒有一點平權意識, 種姓制度和宗教束縛嚴重阻礙了印度的文明之路

傳統文化太過頑固的地方都文明不起來, 這是許多文明古國的通病。 因為這裡所謂的文明, 不過是以前的文明, 那時的文明所體現出的思維方式在現在, 許多已經成為了不文明的象徵。世界一直在改變,而且在往好的方面發展,死守著過往的文明,不過是希望可以守住過往的輝煌,這對創造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沒有絲毫的幫助和益處。那些靠以前的文明而獲益的人,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更不願意去懂。

如果你愛他,就帶他來加爾各答,如果你恨他,就帶他來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街頭

維多利亞歌劇院,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象徵。

博物館的館藏讓人驚歎,佛像的雕刻讓人看出歷史中文化和藝術的演變。

下午離開,前往聖城瓦拉納西,這是著名的豪拉火車站,這座將近百年的火車站還是由英國人建造,每天的輸送量達到100萬人次!

荷槍實彈的軍人,差點沒收了我的相機。豪拉火車站實在夠大,到外國人窗口換好票,此時燈光昏暗,古老吊扇搖曳中透著燥熱。無所事事的等待中我起身要拍幾張喧嘩的照片,可剛拍了一張就被這裡的軍人制止了。印度的火車站都是開放式,一溜的月臺並排而立。但是月臺上相當混亂。本來就擁擠的人群,還要不時躲避運送貨物的木架手推車。那些工人們大多穿著短打裹著頭巾。看起來相當吃力。眼神中充滿疲憊和艱辛,工作人員告訴我火車到了要自己跳上車

火車從來不關門,當然,也沒有看到傳說中的掛滿了人。

“那些非去不可的傳奇古城” 經過15個小時的漫長鐵皮火車臥鋪旅途,沿途路過印度無數村莊,終於抵達了朝聖之地-瓦拉納希:恒河兩岸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濕婆的神柱(被稱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此外,佛主“釋加牟尼”成佛之地就在瓦拉納西,耆那教的兩個教長也誕生在附近,故該市已成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

瓦拉納西位於印度北方邦境內,因為恒河最神聖的一段流經瓦拉納西古城旁,無數印度教徒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只為浸身於河裡沐浴,他們深信恒河聖水能洗脫一生犯下的罪孽與病痛。有些自知時日不多的人會來這裡等待死亡,也有死後家人將遺體運來此處火化,骨灰撒入河,讓靈魂修成正果。

修車者茫然的等待

在如此貧瘠的環境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人民善良靦腆的微笑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每當看到這些淳樸堅強的最底層的人民,總有一種力量從我心裡油然而生!

瓦拉納西對於印度教徒來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是這塊神秘大陸上無可比擬的至聖之城。這裡同時也是佛教徒嚮往的聖地,高僧玄奘當年歷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達的極樂西天就是瓦拉納西。而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這是一座有著些許戰慄色彩的城市。

洗淨罪惡的聖河與終結業障的黃泉在這裡交匯,生與死在這裡輪轉。這裡的豐富多彩令人目眩神迷,這裡的混亂無序也不留餘地。

印度教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虔誠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並且懷著仁愛之心對待一切動物。

印度之光瓦拉納西是恒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6000年前由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所建。早在西元前4世紀這裡已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西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來到這裡,在位於市西北10公里處鹿野苑首次佈道、傳教。西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他在大唐西域記裡對這座城市的古老建築、居民生活、市井繁榮、宗教狀況以及風土人情均作了詳細描繪。西元12世紀,印度的古王朝曾在這裡建都。

這樣的經歷會在你的記憶中長存,這裡會成為你旅途中最愛的一站...

如來佛祖釋迦摩尼第一次在這裡說法僅有五名弟子坐在長石墩上聽講,聽完佛陀說法後心悅誠服,從此分赴各方傳教。號稱“五比丘”。2500年後的今天,佛教傳遍全球,佛徒達五億之多。唐代玄奘幾乎訪問了印度的每一個省,對這個國家作出無數正確的觀察和記載。玄奘對印度歷史的貢獻,無論怎樣評價也不過分。今天,在印度國家博物館和那爛陀寺佛學院裡依然保存著玄奘用過的物品,展示著他西行求法的事蹟。在印度小學生的教科書裡也能找到玄奘歷盡艱險、追求真理的動人篇章。

“只有那些你願意為之而死的的東西,你才可以藉之而生。”——談生死,未免太過隆重了些,仿佛即不懂得生,也不瞭解死。只不過是看了聽了想了做了,便成長了。無關生死,但求體驗。

苦行僧認為吸大麻可以獲得洞悉別人心思的能力並幫助修行者順利與神溝通,但這卻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嚴重損害。恒河邊的火葬場是不允許拍攝的,一具具屍體在岸邊燒完後被倒入恒河,而印度人以在恒河沐浴為榮,而之前書上所記載的苦行僧在恒河生吃腐屍肉非親眼所見你無法想像,據說吃腐屍肉可以幫助死者超度亡靈,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這些場面若非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描繪!既然不讓拍,大家自己來體驗吧!

迷宮般的瓦拉納西老城區坐落在恒河西岸,擁堵喧囂的街巷裡密佈各種店鋪、旅店以及神廟。在印度,牛很清楚自己的神聖地位,旁若無人的遊蕩在狹窄小巷,行人不得不側身貼著牆壁才能通過。快黑了,荷槍實彈的員警提醒驚魂未定的我們這裡將被軍隊接管,讓我們儘早離開,小巷裡沒有路燈,晚上伸手不見五指。因為曾經發生過恐怖襲擊事件,各主要路口都有軍人24小時站崗。我決定賭一把繼續走下去。

恒河火葬場,印度人最後的歸宿,離的很遠就可以看見濃煙,近處不讓拍照,但我能聞到烤人肉的味道,火葬後骨灰拋向恒河,那就能從輪回中得到解脫,對於印度教徒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幸福,燒屍用的木材堆積如山,燒屍木材也分多種,富人用好木材,窮人用便宜的。

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西天極樂世界就是聖城瓦拉納西,恒河水生死輪回流音中,滌蕩著世人的靈魂與肉體。懷著難以明狀的心情,感受信仰的力量。在這裡,死亡並非結束,而是下一個新生的開始。

即將告別瓦拉納西,對這座有著燦爛文明的城市有著說不出的滋味,作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摩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之後,來到鹿野苑講解佛法,闡述了涅磐的中道,在這裡完成了著名的初次說法。阿育王在這裡建起了宏偉的佛塔和寺院。然而不久之後,佛教走向衰落,穆斯林入侵者在12世紀後期洗劫了這座城市。直到1835年,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專家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準確記載才讓這些遺址重見天日。

成群結隊無窮無盡的難民,人間地獄!

領取免費的食物,僅僅夠你活在今天。是的,僅僅是今天。

在印度,這種場景會植入你的腦海,侵蝕你的內心,震撼你的靈魂,我痛苦萬分,卻又感覺無能為力!

無法理解的是這些人為什麼不反抗而甘於認命?從他們的表情甚至看不到一絲溫暖。那天晚上回到酒店房間,我悄悄的流下了眼淚。

心情非常沉重,在同一個星球上還有這樣的國度和苦難的人民,而這一切,真真切切的在我眼前呈現。

許多已經成為了不文明的象徵。世界一直在改變,而且在往好的方面發展,死守著過往的文明,不過是希望可以守住過往的輝煌,這對創造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生活沒有絲毫的幫助和益處。那些靠以前的文明而獲益的人,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更不願意去懂。

如果你愛他,就帶他來加爾各答,如果你恨他,就帶他來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街頭

維多利亞歌劇院,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象徵。

博物館的館藏讓人驚歎,佛像的雕刻讓人看出歷史中文化和藝術的演變。

下午離開,前往聖城瓦拉納西,這是著名的豪拉火車站,這座將近百年的火車站還是由英國人建造,每天的輸送量達到100萬人次!

荷槍實彈的軍人,差點沒收了我的相機。豪拉火車站實在夠大,到外國人窗口換好票,此時燈光昏暗,古老吊扇搖曳中透著燥熱。無所事事的等待中我起身要拍幾張喧嘩的照片,可剛拍了一張就被這裡的軍人制止了。印度的火車站都是開放式,一溜的月臺並排而立。但是月臺上相當混亂。本來就擁擠的人群,還要不時躲避運送貨物的木架手推車。那些工人們大多穿著短打裹著頭巾。看起來相當吃力。眼神中充滿疲憊和艱辛,工作人員告訴我火車到了要自己跳上車

火車從來不關門,當然,也沒有看到傳說中的掛滿了人。

“那些非去不可的傳奇古城” 經過15個小時的漫長鐵皮火車臥鋪旅途,沿途路過印度無數村莊,終於抵達了朝聖之地-瓦拉納希:恒河兩岸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濕婆的神柱(被稱為“林伽”,即男性生殖器),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此外,佛主“釋加牟尼”成佛之地就在瓦拉納西,耆那教的兩個教長也誕生在附近,故該市已成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

瓦拉納西位於印度北方邦境內,因為恒河最神聖的一段流經瓦拉納西古城旁,無數印度教徒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只為浸身於河裡沐浴,他們深信恒河聖水能洗脫一生犯下的罪孽與病痛。有些自知時日不多的人會來這裡等待死亡,也有死後家人將遺體運來此處火化,骨灰撒入河,讓靈魂修成正果。

修車者茫然的等待

在如此貧瘠的環境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人民善良靦腆的微笑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每當看到這些淳樸堅強的最底層的人民,總有一種力量從我心裡油然而生!

瓦拉納西對於印度教徒來說相當於基督教的耶路撒冷,是這塊神秘大陸上無可比擬的至聖之城。這裡同時也是佛教徒嚮往的聖地,高僧玄奘當年歷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達的極樂西天就是瓦拉納西。而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這是一座有著些許戰慄色彩的城市。

洗淨罪惡的聖河與終結業障的黃泉在這裡交匯,生與死在這裡輪轉。這裡的豐富多彩令人目眩神迷,這裡的混亂無序也不留餘地。

印度教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虔誠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並且懷著仁愛之心對待一切動物。

印度之光瓦拉納西是恒河沿岸最大的歷史名城,6000年前由婆羅門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所建。早在西元前4世紀這裡已成為印度的學術中心。西元前5世紀,佛祖釋迦牟尼來到這裡,在位於市西北10公里處鹿野苑首次佈道、傳教。西元7世紀,中國唐代高僧玄奘曾到這裡朝聖,他在大唐西域記裡對這座城市的古老建築、居民生活、市井繁榮、宗教狀況以及風土人情均作了詳細描繪。西元12世紀,印度的古王朝曾在這裡建都。

這樣的經歷會在你的記憶中長存,這裡會成為你旅途中最愛的一站...

如來佛祖釋迦摩尼第一次在這裡說法僅有五名弟子坐在長石墩上聽講,聽完佛陀說法後心悅誠服,從此分赴各方傳教。號稱“五比丘”。2500年後的今天,佛教傳遍全球,佛徒達五億之多。唐代玄奘幾乎訪問了印度的每一個省,對這個國家作出無數正確的觀察和記載。玄奘對印度歷史的貢獻,無論怎樣評價也不過分。今天,在印度國家博物館和那爛陀寺佛學院裡依然保存著玄奘用過的物品,展示著他西行求法的事蹟。在印度小學生的教科書裡也能找到玄奘歷盡艱險、追求真理的動人篇章。

“只有那些你願意為之而死的的東西,你才可以藉之而生。”——談生死,未免太過隆重了些,仿佛即不懂得生,也不瞭解死。只不過是看了聽了想了做了,便成長了。無關生死,但求體驗。

苦行僧認為吸大麻可以獲得洞悉別人心思的能力並幫助修行者順利與神溝通,但這卻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嚴重損害。恒河邊的火葬場是不允許拍攝的,一具具屍體在岸邊燒完後被倒入恒河,而印度人以在恒河沐浴為榮,而之前書上所記載的苦行僧在恒河生吃腐屍肉非親眼所見你無法想像,據說吃腐屍肉可以幫助死者超度亡靈,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這些場面若非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描繪!既然不讓拍,大家自己來體驗吧!

迷宮般的瓦拉納西老城區坐落在恒河西岸,擁堵喧囂的街巷裡密佈各種店鋪、旅店以及神廟。在印度,牛很清楚自己的神聖地位,旁若無人的遊蕩在狹窄小巷,行人不得不側身貼著牆壁才能通過。快黑了,荷槍實彈的員警提醒驚魂未定的我們這裡將被軍隊接管,讓我們儘早離開,小巷裡沒有路燈,晚上伸手不見五指。因為曾經發生過恐怖襲擊事件,各主要路口都有軍人24小時站崗。我決定賭一把繼續走下去。

恒河火葬場,印度人最後的歸宿,離的很遠就可以看見濃煙,近處不讓拍照,但我能聞到烤人肉的味道,火葬後骨灰拋向恒河,那就能從輪回中得到解脫,對於印度教徒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幸福,燒屍用的木材堆積如山,燒屍木材也分多種,富人用好木材,窮人用便宜的。

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西天極樂世界就是聖城瓦拉納西,恒河水生死輪回流音中,滌蕩著世人的靈魂與肉體。懷著難以明狀的心情,感受信仰的力量。在這裡,死亡並非結束,而是下一個新生的開始。

即將告別瓦拉納西,對這座有著燦爛文明的城市有著說不出的滋味,作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摩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之後,來到鹿野苑講解佛法,闡述了涅磐的中道,在這裡完成了著名的初次說法。阿育王在這裡建起了宏偉的佛塔和寺院。然而不久之後,佛教走向衰落,穆斯林入侵者在12世紀後期洗劫了這座城市。直到1835年,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專家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準確記載才讓這些遺址重見天日。

成群結隊無窮無盡的難民,人間地獄!

領取免費的食物,僅僅夠你活在今天。是的,僅僅是今天。

在印度,這種場景會植入你的腦海,侵蝕你的內心,震撼你的靈魂,我痛苦萬分,卻又感覺無能為力!

無法理解的是這些人為什麼不反抗而甘於認命?從他們的表情甚至看不到一絲溫暖。那天晚上回到酒店房間,我悄悄的流下了眼淚。

心情非常沉重,在同一個星球上還有這樣的國度和苦難的人民,而這一切,真真切切的在我眼前呈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