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何炎燊:經方治療重型小兒腹瀉

“昔人有謂‘古方不能治今病’, ‘傷寒方不能治溫病’, ‘傷寒之法只宜於北方, 不適用於南人’, ‘《傷寒》、《金匱》未論及幼科’等等, 皆一偏之見。 仲景創立六經, 不離臟腑經絡, 辨證制方, 無不貫串八綱。 經方精妙, 實在於此, 舉一反三, 則能運用自如。 ”

文/何炎燊

腹瀉乃嬰幼兒常見病之一, 輕者易治。 然小兒稚陰稚陽之體, 易寒易熱, 易實易虛, 疾病傳變迅速, 萬密齋喻之為“水面之泡, 草頭之露”, 若方治稍乖, 則輕者轉重, 險象迭起, 或致遷延日久, 釀成疳臌虛贏之疾。

多年來, 筆者運用經方治療重型嬰幼兒腹瀉, 略有膚淺體會。 現舉數例, 略陳一得之愚。

一、熱盛暴注

1947年10月, 新基鄉張某之子, 三歲, 始發熱, 繼而泄瀉, 醫用升散、溫燥、止澀等藥治之, 經旬而病益甚。

至延餘就診之日, 已形肉盡脫, 暴注下迫, 利下色青黃臭穢, 腹中熱痛, 四肢拘急, 時欲作痙, 唇焦目赤, 大渴引飲, 晝日尚明瞭, 日哺以後則煩躁譫妄不寧, 小溲短赤不暢, 舌質紅赤, 苔黃燥而焦, 脈弦洪數疾。

此系暑濕內伏, 至冬而發, 複經誤治, 悉從火化, 是陽明熱熾, 肝火鴟張之候。

處方以自虎湯為主, 合葛根芩連與白頭翁東加味治之

石膏30克, 知母、葛根、黃芩、黃柏、秦皮各9克, 白頭翁、銀花各12克,

滑石15克, 甘草3克, 黃連6克。

次日, 神識略佳, 煩渴稍減, 而瀉未止。 或疑余年少孟浪。 餘曰:“藥輕猶不勝病也”。

石膏加至60克, 三黃亦加至12~15克, 果然瀉減八九, 三劑而熱象悉退, 繼進清養而安

按:《傷寒論》無白虎湯治下利之文。 昔年同道閱餘此案, 曾有“若不用白虎, 方中葛根芩連與白頭翁湯已足勝任”之議。

其實不然, 運用經方, 貴乎辨證切當, 不能膠柱鼓毖。

仲景示人:誤用桂枝湯發汗, 大煩渴不解, 脈洪大者, 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 與此病之誤用升散溫嫌致變相似。 況加舌黃苔燥, 日哺煩躁譫語, 皆陽明熱熾之據, 非大劑白虎不為功。

王孟英治石湧羲暑熱耳聾泄瀉危症, 三疏白虎, 病家畏其寒涼而不敢服, 王氏解釋泄瀉用白虎之理雲:“肺移熱於大腸,

則為腸澼, 皆白虎之專司”。 其言至為精當。

故《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列白虎湯為開熱吐瀉之主方, 深得《內經》“暴注下迫, 皆屬於熱”之旨。 余治此例, 蓋即受王氏啟發也。

二、暑勝濡瀉

1959年餘在莞城衛生院工作, 九月初, 某領導之子, 甫十月, 患腹瀉三日, 入院治療。

先由西醫診治, 其時醫院成立伊始, 設備及技術力量均感不足, 未能進行靜脈輸液, 只用生理鹽水大腿內側皮下注射, 並用止瀉、抗菌消炎藥物, 治療一天半, 病不減, 而大腿內側由於注射多次, 液體己漸不能吸收, 乃改請中醫治療。

患兒發熱(39.7℃), 煩躁渴飲, 水飲入胃不久, 即腹滿腸鳴, 隨即下利淡黃如水樣, 瀉後腹滿減, 又煩渴不已, 如是反復, 日夜瀉下十餘次, 而小便不利。

患兒神氣疲憊, 肌肉鬆馳, 舌正紅、苔薄白不燥, 脈浮數而濡, 此即《內經》所謂“濕勝則濡泄”也, 用五苓散加味治之:

桂枝6克, 豬苓、澤瀉、白術各12克, 葛根9克, 茯苓15克, 陳皮3克, 砂仁4.5克。

煎成, 乘熱少少與之, 分多次服完。

此藥入胃, 腹中竟不鳴響。 兩小時後, 微汗出, 熱降(38.2℃), 是夜只瀉一次、量減, 而小便量增。

翌晨,熱續降(37.4℃),渴大減,前方加黃芪15克,下午服完,小便暢通,熱除瀉止,再進健脾去濕而安。

按:五苓散本治太陽蓄水證,《傷寒論》第74條雲:“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言氣化不行,水氣停瀦,津不上承,故口渴;而飲入之水,又不能衡化,故上逆而吐。

此例亦是濕邪阻氣,輸布無權,液不升而口渴,然水飲入胃,並不上逆為吐,而下注為瀉,證雖稍異而理有可通者。況病孩脈浮發熱,小便不利,亦五苓散之適應症。

仲景治霍亂吐瀉,亦有“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之法。故用之以為主方,佐陳皮、砂仁理氣健脾而去其所惡之濕,並用葛根升發清陽而振其敷布之權。

諸藥合用,相得益彰,故投劑即效。

三、陰陽兩傷

1948年7月,東莞中學盧某之侄女,一歲半,先感暑邪。服香薷飲一劑,即發高熱。隨進苦寒雜以消導兩劑,熱稍緩。反瀉下黃白溏便多次,口渴,神倦,昏沉嗜睡。

易醫謂暑入心營,進牛黃丸、清營湯。下午病情陡變:面色蒼白如死灰,目露睛瞀,頸軟無力,俯仰皆倒,時似半昏半醒,時而煩躁不甯,見水不論甘苦恣飲如狂。

自晨至午,水瀉八次,色淡黃味腥,腹滿臍突、按之尚軟、叩之如鼓,鼻扇,息微而促,四肢厥冷,脈細如絲、數疾無倫。已延中西醫兩人,皆辭不治。

餘診之,勉進附子理中湯合生脈散加熟地:

人參(另燉)、炒麥冬、熟附片各9克,五味子4.5克,乾薑6克,炙甘草3克,天生術12克、炒松熟地15克。

參湯藥汁合成一大碗,頻頻與服。下半夜得安睡半宵,僅瀉一次,有小便一茶杯。

翌晨視之,頸柱不倒,面色轉好,脈至數減,仍煩渴不止,除再進前方一劑外,另用:洋參、天生術各9克,淮山30克,炒粳米一撮,熬成稠飲,渴則與之。

第三日瀉止,渴減七八,小便通利,繼進健脾益氣而痊。

按:此病初因暑邪耗氣傷津,複經誤治重傷其陽,遂倏然轉變為陰陽兩傷之危證。三陰下利多有口渴見證,尤以幼兒為然,且渴甚者不論冷水熱湯皆喜姿飲,故不能據此以辨寒熱。

蓋此證之口渴乃津液下奪使然,與陽邪燥渴病機迥異,必待瀉止脾健,津液上輸,口渴自止。

故仲景治霍亂用理中湯加減法曰:“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即是此義,余宗其法,重用附子理中湯以振其脾腎之陽,輔以生脈散複其耗散之津氣。

用熟地者,乃仿景岳胃關煎之法,且用米炒松,與薑附同用,既無膩滯之弊,而有陰陽相濟之妙也。

四、氣虛滑脫

李某某,男,2歲,1970年5月起患夏季熱遷延百日。九月中旬,繼患泄瀉,門診治療五天后,入某院留醫。用西藥治之,一周未效。

遂轉我院治療,患兒面色㿠白,雙目無神,形體羸瘦,肌肉鬆弛,氣怯聲低,身有微熱(37.8℃),口渴唇幹,腹滿而軟,大便水樣、色黃白相兼、夾有食物殘渣,晝夜十次以上,小便黃短,舌質暗紅不華、苔薄白而幹,脈浮大虛數。

即用補中益氣湯:人參6克、黃芪、白術、當歸各9克,炙甘草、升麻、陳皮各3克,柴胡4.5克,大棗2枚

次日,熱降至(37.3℃),瀉不減,余恙依然,前方去當歸之滑腸,加烏梅酸澀,砂仁辛運,

第三日,瀉仍未減。乃細察之,患兒胃納尚可,然食後逾時,即腸鳴而瀉,瀉時全無所苦,始恍然:此病不僅中氣下陷,且大腸亦滑脫失禁矣。

遂用仲景,赤石脂禹餘糧湯合補中益氣東加減:

赤石脂、禹餘糧各15克,人參、炮薑各6克,炒淮山30克,煨葛根,黃芪、白術各9克,砂仁4.5克,升麻、炙甘草各3克。

一劑即瀉減一半,三劑大便糊狀,請恙遞減,理旬日而安。

按:過去余治小兒腹瀉多日不止,身有微熱,浮大而虛者,多宗《內經》“清氣在下,則生飧瀉”之旨,用補中益氣湯輒效。

今治此例,未曾細究,即依樣畫葫蘆,及至兩進不效,始憬然審察,知病已及下焦。

《傷寒論》(159條):“……利不止,醫以理中湯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正為此證而議。

個人臨床體會:認為與桃花湯合用更佳,不必拘泥于少陰便膿血而後用也。

方中乾薑炮黑取其守,用淮山代粳米者,乃張錫純法也。兩方相合,藥僅四味,而效果殊佳。或隨證加味,如煨葛根之升清,參、術之守補,砂仁之健運等,更可增強療效。

五、寒熱錯雜

彭某某,男,2歲。1975年3月患泄瀉,其母惑于“千金難買春頭瀉”之謬說,不以為愈,服消導藥經旬,病重時始入某院治療,診斷為“中毒性消化不良”。

一星期後病情好轉,惟泄瀉未止耳,竟自動出院,輾轉就醫於各門診中西醫之間,甚至日易一醫,迄無起色。四月初來我院就診時,病已三十八天。

據雲:現一晝夜仍瀉十次左右,瀉時腸鳴漉漉,先下稀水,完穀不化,繼則裡急後重,努責頻頻,又滯下黃色粘液少許,或帶鮮血(檢視之乃肛門紅腫破損所致),口渴思飲,多飲則吐,知饑而不欲食,強食則嘔逆,小便黃短而渾。

視其人,肌肉盡削,神氣極疲,昏睡露睛,時而驚惕搦,時而煩躁呼叫,咬牙抓衣,息微而促,四肢厥冷而後腦發熱(體溫38.2℃),腹滿如鼓,青筋暴露,遍佈燈火焠痕無數(曾經社會醫生用燈火焠法),舌質暗晦、尖邊起紅刺、苔黃燥,脈弦細數、重按則澀弱似散。

餘曰:“此病甚重,刻下不待火衰土敗,痙厥已作,且加肝木偏旺,疏泄太過,寒熱虛實錯雜,處方用藥,實費周折。”

乃仿仲景烏梅丸法加減:

烏梅肉、黃連、肉豆蔻、丁香、全蠍、鉤藤各4.5克,附子、白術各9克,炮薑6克,黨參18克,五味子、炙甘草各3克。

每日另用洋參6克,粳米一攝,熬飲代茶。

一劑夜睡稍安,煩渴減,搐搦緩;二劑四肢溫,後腦熱退;三劑搐搦全止,泄瀉減。

從第四劑始,去鉤藤、全蠍,加破故紙9克。

服至第七劑,大便每日四行、成糊狀,無裡急後重感,進食不嘔,乃去黃連、丁香,加黃芪、茯苓各15克,服至十五劑,諸惡候悉退。

又半月大便始成形,續進大補脾腎之劑,遂日漸康復。

按:此即幼科所謂“慢脾風”之病,實由誤治釀成。

初來診時,其母出示前方一疊,乃知醫者多為假像所惑:有見其舌刺燥渴,作熱邪爍津治者,不知乃津液下奪,陰不上承之故。

有見其腹滿繃急,作胃腸積滯治者,不知乃脾虛氣滯,運化無權之故。

有見其小便渾短,作濕熱困阻治者,不知乃下泉枯竭,陽不流布之故。

有見其驚厥神迷,作心肝積熱治者,不知乃元氣匱乏,心神失守之故,遂致遷延日久,惡候蜂起矣。

審其病機,頗類厥陰病之烏梅丸證。章虛谷論烏梅丸雲:“木邪肆橫,中土必困,故以辛熱甘溫助脾胃之陽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若寒瀉火。”

余師其意立方,但患兒兼見風動神衰危象,故參入《謝映廬醫案》之大回生湯法,化裁成方。謹守病機,藥隨證轉,因而獲效。

上述五例,雖病情各異,而皆用經方為主治癒。

昔人有謂“古方不能治今病”,“傷寒方不能治溫病,”“傷寒之法只宜於北方,不適用於南人”,“《傷寒》、《金匱》未論及幼科”等等,皆一偏之見。

仲景創立六經,不離臟腑經絡,辨證制方,無不貫串八綱。經方精妙,實在於此,舉一反三,則能運用自如。

當然後賢之經驗,亦應俱收並蓄,以補其不足。故柯琴氏謂“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者,即是此義,非教人泥執死方以治活病也。

文選自《新中醫》一九八四年第七期

推薦關注:全新大家中醫3.1,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而小便量增。

翌晨,熱續降(37.4℃),渴大減,前方加黃芪15克,下午服完,小便暢通,熱除瀉止,再進健脾去濕而安。

按:五苓散本治太陽蓄水證,《傷寒論》第74條雲:“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言氣化不行,水氣停瀦,津不上承,故口渴;而飲入之水,又不能衡化,故上逆而吐。

此例亦是濕邪阻氣,輸布無權,液不升而口渴,然水飲入胃,並不上逆為吐,而下注為瀉,證雖稍異而理有可通者。況病孩脈浮發熱,小便不利,亦五苓散之適應症。

仲景治霍亂吐瀉,亦有“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之法。故用之以為主方,佐陳皮、砂仁理氣健脾而去其所惡之濕,並用葛根升發清陽而振其敷布之權。

諸藥合用,相得益彰,故投劑即效。

三、陰陽兩傷

1948年7月,東莞中學盧某之侄女,一歲半,先感暑邪。服香薷飲一劑,即發高熱。隨進苦寒雜以消導兩劑,熱稍緩。反瀉下黃白溏便多次,口渴,神倦,昏沉嗜睡。

易醫謂暑入心營,進牛黃丸、清營湯。下午病情陡變:面色蒼白如死灰,目露睛瞀,頸軟無力,俯仰皆倒,時似半昏半醒,時而煩躁不甯,見水不論甘苦恣飲如狂。

自晨至午,水瀉八次,色淡黃味腥,腹滿臍突、按之尚軟、叩之如鼓,鼻扇,息微而促,四肢厥冷,脈細如絲、數疾無倫。已延中西醫兩人,皆辭不治。

餘診之,勉進附子理中湯合生脈散加熟地:

人參(另燉)、炒麥冬、熟附片各9克,五味子4.5克,乾薑6克,炙甘草3克,天生術12克、炒松熟地15克。

參湯藥汁合成一大碗,頻頻與服。下半夜得安睡半宵,僅瀉一次,有小便一茶杯。

翌晨視之,頸柱不倒,面色轉好,脈至數減,仍煩渴不止,除再進前方一劑外,另用:洋參、天生術各9克,淮山30克,炒粳米一撮,熬成稠飲,渴則與之。

第三日瀉止,渴減七八,小便通利,繼進健脾益氣而痊。

按:此病初因暑邪耗氣傷津,複經誤治重傷其陽,遂倏然轉變為陰陽兩傷之危證。三陰下利多有口渴見證,尤以幼兒為然,且渴甚者不論冷水熱湯皆喜姿飲,故不能據此以辨寒熱。

蓋此證之口渴乃津液下奪使然,與陽邪燥渴病機迥異,必待瀉止脾健,津液上輸,口渴自止。

故仲景治霍亂用理中湯加減法曰:“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即是此義,余宗其法,重用附子理中湯以振其脾腎之陽,輔以生脈散複其耗散之津氣。

用熟地者,乃仿景岳胃關煎之法,且用米炒松,與薑附同用,既無膩滯之弊,而有陰陽相濟之妙也。

四、氣虛滑脫

李某某,男,2歲,1970年5月起患夏季熱遷延百日。九月中旬,繼患泄瀉,門診治療五天后,入某院留醫。用西藥治之,一周未效。

遂轉我院治療,患兒面色㿠白,雙目無神,形體羸瘦,肌肉鬆弛,氣怯聲低,身有微熱(37.8℃),口渴唇幹,腹滿而軟,大便水樣、色黃白相兼、夾有食物殘渣,晝夜十次以上,小便黃短,舌質暗紅不華、苔薄白而幹,脈浮大虛數。

即用補中益氣湯:人參6克、黃芪、白術、當歸各9克,炙甘草、升麻、陳皮各3克,柴胡4.5克,大棗2枚

次日,熱降至(37.3℃),瀉不減,余恙依然,前方去當歸之滑腸,加烏梅酸澀,砂仁辛運,

第三日,瀉仍未減。乃細察之,患兒胃納尚可,然食後逾時,即腸鳴而瀉,瀉時全無所苦,始恍然:此病不僅中氣下陷,且大腸亦滑脫失禁矣。

遂用仲景,赤石脂禹餘糧湯合補中益氣東加減:

赤石脂、禹餘糧各15克,人參、炮薑各6克,炒淮山30克,煨葛根,黃芪、白術各9克,砂仁4.5克,升麻、炙甘草各3克。

一劑即瀉減一半,三劑大便糊狀,請恙遞減,理旬日而安。

按:過去余治小兒腹瀉多日不止,身有微熱,浮大而虛者,多宗《內經》“清氣在下,則生飧瀉”之旨,用補中益氣湯輒效。

今治此例,未曾細究,即依樣畫葫蘆,及至兩進不效,始憬然審察,知病已及下焦。

《傷寒論》(159條):“……利不止,醫以理中湯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正為此證而議。

個人臨床體會:認為與桃花湯合用更佳,不必拘泥于少陰便膿血而後用也。

方中乾薑炮黑取其守,用淮山代粳米者,乃張錫純法也。兩方相合,藥僅四味,而效果殊佳。或隨證加味,如煨葛根之升清,參、術之守補,砂仁之健運等,更可增強療效。

五、寒熱錯雜

彭某某,男,2歲。1975年3月患泄瀉,其母惑于“千金難買春頭瀉”之謬說,不以為愈,服消導藥經旬,病重時始入某院治療,診斷為“中毒性消化不良”。

一星期後病情好轉,惟泄瀉未止耳,竟自動出院,輾轉就醫於各門診中西醫之間,甚至日易一醫,迄無起色。四月初來我院就診時,病已三十八天。

據雲:現一晝夜仍瀉十次左右,瀉時腸鳴漉漉,先下稀水,完穀不化,繼則裡急後重,努責頻頻,又滯下黃色粘液少許,或帶鮮血(檢視之乃肛門紅腫破損所致),口渴思飲,多飲則吐,知饑而不欲食,強食則嘔逆,小便黃短而渾。

視其人,肌肉盡削,神氣極疲,昏睡露睛,時而驚惕搦,時而煩躁呼叫,咬牙抓衣,息微而促,四肢厥冷而後腦發熱(體溫38.2℃),腹滿如鼓,青筋暴露,遍佈燈火焠痕無數(曾經社會醫生用燈火焠法),舌質暗晦、尖邊起紅刺、苔黃燥,脈弦細數、重按則澀弱似散。

餘曰:“此病甚重,刻下不待火衰土敗,痙厥已作,且加肝木偏旺,疏泄太過,寒熱虛實錯雜,處方用藥,實費周折。”

乃仿仲景烏梅丸法加減:

烏梅肉、黃連、肉豆蔻、丁香、全蠍、鉤藤各4.5克,附子、白術各9克,炮薑6克,黨參18克,五味子、炙甘草各3克。

每日另用洋參6克,粳米一攝,熬飲代茶。

一劑夜睡稍安,煩渴減,搐搦緩;二劑四肢溫,後腦熱退;三劑搐搦全止,泄瀉減。

從第四劑始,去鉤藤、全蠍,加破故紙9克。

服至第七劑,大便每日四行、成糊狀,無裡急後重感,進食不嘔,乃去黃連、丁香,加黃芪、茯苓各15克,服至十五劑,諸惡候悉退。

又半月大便始成形,續進大補脾腎之劑,遂日漸康復。

按:此即幼科所謂“慢脾風”之病,實由誤治釀成。

初來診時,其母出示前方一疊,乃知醫者多為假像所惑:有見其舌刺燥渴,作熱邪爍津治者,不知乃津液下奪,陰不上承之故。

有見其腹滿繃急,作胃腸積滯治者,不知乃脾虛氣滯,運化無權之故。

有見其小便渾短,作濕熱困阻治者,不知乃下泉枯竭,陽不流布之故。

有見其驚厥神迷,作心肝積熱治者,不知乃元氣匱乏,心神失守之故,遂致遷延日久,惡候蜂起矣。

審其病機,頗類厥陰病之烏梅丸證。章虛谷論烏梅丸雲:“木邪肆橫,中土必困,故以辛熱甘溫助脾胃之陽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若寒瀉火。”

余師其意立方,但患兒兼見風動神衰危象,故參入《謝映廬醫案》之大回生湯法,化裁成方。謹守病機,藥隨證轉,因而獲效。

上述五例,雖病情各異,而皆用經方為主治癒。

昔人有謂“古方不能治今病”,“傷寒方不能治溫病,”“傷寒之法只宜於北方,不適用於南人”,“《傷寒》、《金匱》未論及幼科”等等,皆一偏之見。

仲景創立六經,不離臟腑經絡,辨證制方,無不貫串八綱。經方精妙,實在於此,舉一反三,則能運用自如。

當然後賢之經驗,亦應俱收並蓄,以補其不足。故柯琴氏謂“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者,即是此義,非教人泥執死方以治活病也。

文選自《新中醫》一九八四年第七期

推薦關注:全新大家中醫3.1,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