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第十篇灸後感覺和艾葉毒性論

本文字數:3921

閱讀時間:7分鐘

有一些人反映, 在艾灸治療的過程中, 本來沒病好好的, 卻灸出別的毛病來;或者本來是這裡的病, 艾灸後那裡卻出現了別的毛病。 這其實是艾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排病"反應, 是疾病開始好轉的象徵, 此時應該堅持灸療, 會取得更好的療效。

以下是比較常見的幾種"排病"現象。

口渴

有些人在艾灸之後會口渴, 這是正常的。 這是因為艾灸時候體內新陳代謝加速所致。 艾灸後可以適量多喝紅糖水或溫開水, 更有助於身體排出毒素。 注意不要喝菊花茶等寒涼性質的飲料, 否則會影響艾灸的效果。

皮膚潮紅

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會出現很多類似於過敏的紅疹, 其實這並不是過敏, 而是元氣逐漸旺盛後驅趕病邪外出的表現。 艾灸時, 由於熱力的作用, 會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 刺激血液流動, 所以會出現皮膚潮紅的現象。 此時應該繼續施灸直至病邪完全排除,

防止病邪入裡侵蝕臟腑。

上火

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 這表明體內陰陽正在調整, 陰不勝陽。 這時可以多喝點溫開水。 有的人甚至還會覺得喉嚨異常乾燥, 而且會出現西醫所診斷的各種炎症, 這是因為病邪在逐漸外發, 出現炎症的地方正是病邪被驅趕外排的地方, 此時應該繼續堅持艾灸, 直到病邪完全被排除。

傳感現象

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其他感覺。 透熱, 艾灸熱能從施灸處皮膚表面直接向深部組織穿透, 甚至直達胸腹腔臟器擴熱, 灸熱以施灸點為中心向周圍擴散傳熱, 並開始循經絡向遠部傳導, 甚至直達病灶施灸部位不熱, 而遠離施灸部位感覺很熱, 表面不熱(或微熱), 而皮膚下深部組織, 甚至胸腹腔臟器感覺很熱。 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其他非熱感覺, 例如酸、脹、麻、熱、重等。 上述灸感傳導之處, 病症隨之緩解, 施灸部位產生的熱、脹、痛等感覺發生深透遠傳, 所到之處病症隨之緩解。 灸感傳導主要通過經絡來完成,

所以有灸感傳導的病人體內經絡比較通暢, 康復速度也比較快。

失眠

艾灸後有一些人會出現失眠的症狀, 一般初次艾灸後的失眠多表現出疲乏無力, 此時應該繼續施灸。 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 即便還有睡眠少的現象, 白天也會精力充沛, 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 這是艾灸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種反應, 如果精力充足, 則不需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 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藥幫助入睡來湊夠睡眠的時間。

抑鬱

還有很多人會出現類似抑鬱症的現象, 會感覺體內鬱積著氣息。 這是因為艾灸在調整全身氣血, 使原本壅滯的氣息被激蕩而被人體所感受到。 這時可以找人傾訴, 也可以到曠野處大哭或大喊, 一定要發洩出來, 不要鬱悶在心, 免得徒增新疾。

出現灸皰、灸瘡

通常用工具施灸或艾卷溫和灸,很少有人起水泡(灸花),一般出現水泡的人都為濕氣過重之人,有的人水泡並沒有出現在艾灸部位,而是出現在其相應的經絡上,這就是中醫的神奇之處了。 其實,這是邪氣外排的表現。但凡起泡的部位,都有病邪存在,都要給它一個出路,那麼就起泡了或者起紅疹了。往往泡愈後,身體內的疾病就會感覺少了一些。

出現灸皰之後不要驚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停止艾灸或對著灸泡灸,待灸瘡癒合後,繼續施灸。如果灸泡面積較大,可用清艾條溫和灸的方式來溫灸泡面,這樣泡容易萎縮、結痂,恢復也就快一些。

2.注意對灸皰處皮膚的保護,避免衣服摩擦,也不可用敷料蓋住灸泡。

3.小的灸泡可以自然吸收,大的灸泡可以用消毒過的針具刺破,然後用藥用棉簽拭幹滲出的液體,過幾天,灸泡會萎縮、結痂。用針刺破水泡,可以用藥店賣的一次性放血針,也可以用家裡縫衣服的針,但要消毒之後才能使用。灸泡破潰受感染化膿後,我們就稱之為灸瘡。 出現灸瘡也不用怕,從實踐來看,發灸瘡的人康復得會更快一些。灸瘡潰爛出膿一般先從周圍開始,在灸後20天左右結黑痂脫落。 灸瘡潰發後,可以每天在灸瘡周圍用濃度為75%的酒精消毒,用幹棉球吸幹表面膿液,不可以清理膿苔,否則不但會引起灸瘡疼痛,還會阻礙膿液外滲。 灸瘡期間應堅持溫和灸,使創面乾燥、早日結痂,也可使艾灸效力持續。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艾葉的毒副作用問題

艾葉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消化道反應和過敏反應二個方面。

1. 消化道反應艾葉口服劑量過大時,有噁心、嘔吐、胃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原有胃腸道疾疾者尤為明顯。偶見頭昏,出現副作用與劑量有關。成人每日服艾葉散劑3~9g,或艾葉油0.3mL分3次服,基本無副作用,若劑量增大,出現副作用機會顯著增加。口服艾葉油膠丸常用量一般無副作用,僅少數病人服藥初期有咽幹、噯氣、噁心等消化道反應,個別有頭暈,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並不影響繼續服藥,但如果劑量加大,則副反應也隨之增強。

2.過敏反應主要發生在艾灸過程中,有報導,一女性患者艾灸後出現急性蕁麻疹的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胸背、腰及四肢出現風團樣丘疹,瘙癢,眼瞼、口唇及面部浮腫且癢。停灸並服用中藥後過敏症狀消失。亦有報導藥艾條熏灸引起2例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其中1例女性患者用藥艾條出現皮膚奇癢、潮紅、水腫、水皰等過敏反應,停止灸治後,症狀消失,後改用清艾條繼續灸治,未見過敏反應發生,可見此例過敏反應與艾葉無關。 另有報導用艾葉油氣霧劑吸入,每日2次,連用30天,可引起兔間質性肺炎,但是否是由艾葉油引起還有待於研究。

艾葉的毒性作用

艾葉及其主要成分艾葉油按正常量使用對人體是沒有毒性作用的,但大劑量使用對人體也能產生毒性作用。已有1例大量服用艾葉致死的報導,故對艾葉的毒性應引起注意。 1.艾葉毒性研究研究表明,艾葉及艾葉油的毒性均較低,口服艾葉油0.45mL,每日2次,連續30日對家兔生長、血色素、細胞總數及分類、尿蛋白、尿鏡檢、肝功(BSP)、腎功(酚紅)和心電圖無明顯影響。對家兔相當於成人劑量的25倍灌胃或25倍氣霧劑給藥,連續30天,臨床及病理檢查均未見異常。有資料介紹,兔腹腔注射艾葉油2mL/kg體重,10分鐘後,開始出現鎮靜,隨後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減慢,最後死亡。 艾葉及艾葉油的小白鼠半數致死量分別為:艾葉煎劑小白鼠腹腔注射給藥LD50為23g(生藥)/kg,艾葉油小鼠灌胃LD50為2.47mL/kg,艾葉油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12mL/kg。有資料介紹,艾葉油(實為野艾葉油)小鼠灌胃和皮下注射給藥的LD50分別為5.13mL/Kg和2.52mL/Kg。有人用寇氏法測定艾葉油及艾葉油中成分l-a-萜品烯醇給小鼠一次灌胃的LD50,結果艾葉油為1.882mL/kg,1-α-萜品烯醇為12.08mL/kg。 有人根據徐叔雲《藥理實驗方法學》介紹的方法對3種艾葉(湖北蘄春所產蘄艾、河北安國所產祁艾及陝西所產魁蒿)的醇提取物進行了急性毒性實驗,半數致死量(LD50)採用寇氏(Karber)法計算,發現3種艾葉毒性均很小,均在190g/kg體重以上。其中蘄艾LD50為210.60g/kg體重,祁艾為190.82g/kg體重,魁蒿為197.00g/kg體重。

2.艾葉中毒機理

當艾葉的用量超過常用量的若干倍時,即有可能引起中毒。艾葉大量服用後,其成分經胃腸道吸收進入肝臟,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最顯著的作用則在中樞神經系統,可興奮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主要是運動中樞、血管收縮中樞,次為呼吸中樞等)而引起痙攣、驚厥。由於神經反射性的變化及血管壁本身受損可引起子宮充血出血。

3.艾葉中毒症狀

曾有人用艾葉熏房屋以至吸入中毒。有資料報導,一32歲女性患者,因醫療目的服用艾水1瓶(約500mL,濃度不明),翌晨,病人發熱,神志不甚清楚,曾在醫院門診就醫,稍後家屬見其呈半昏迷狀態,乃送醫院住院治療。入院時體溫38.5℃,血壓110/70mmHg,不省人事,瞳孔不等大,牙關緊閉,肝大肋下二橫指,白細胞14.8×109/L,紅細胞3.85×1012/L。按常規治療,於一星期後因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艾葉中毒有急、慢之分。急性中毒多因短期內超量服藥所致,多在服藥1~4小時後出現症狀。初見喉幹口渴、噁心嘔吐、頭暈耳嗚,繼而腹痛腹瀉、四肢震顫,甚則全身痙攣、意識模糊,其痙攣先從部分肌肉開始,後延及全身,每次抽搐持續20~30分鐘,隨後肌肉弛緩,意識恢復,但常有遺忘、幻覺等後遺症;中毒延續數日未愈,可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中毒性黃疸型肝炎)。妊娠期艾葉中毒,可因子宮出血引起流產。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狀是感覺過敏、四肢麻痹(神經炎)、共濟失調、幻覺,甚至出現癲癇樣痙攣症。

4.毒性防治

首先應控制艾葉用量,《中國藥典》規定其常用量為3~9g,一般不宜超過15g。艾葉油每天用量為0.3mL,分3次服用。中毒早期可催吐導瀉,飲牛奶250~500mL(或安宮牛黃丸1丸),開水送服或鼻飼給藥;出現黃疸可用虎杖、茵陳、升麻、黃柏、車前子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藥水煎服,重症亦應採取西藥對症支持療法。

5.艾灸煙霧的毒性

艾灸治病有數千年歷史,治療範圍廣,效果顯著。但其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煙霧含有何種成分和有無毒性等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認識上的分歧。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以李強研究員為首的專題組,借助氣相色譜聯合測定法和動物實驗等,終於初步弄清了這個問題。結論是艾灸煙霧中除含有不定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外,還含有揮發性成分20種,如萘16.2%,氨水14.6%,丁醯胺9.5%,環己烯6.6%,季酮酸6.6%;急性大劑量染毒實驗求得的半數致死時間為10分24秒,主要死因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亞急性染毒實驗小鼠的毒性反應依然是以一氧化碳為主。其一般狀況和各臟器病理形態學也有相應改變,尤其是呼吸系統,但對微核率影響不明顯;艾絨含有萜烯類化合物,燃燒過程中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類物質,如萘等即是。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艾灸煙霧對人體是有害的,必須設法消除。

總體來說,艾灸是很值得推廣的中醫外治法,簡單易用,療效廣泛。但任何的物品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在發揮其優點的同時,要學會去規避它的危害性。你說呢?

注:()內是同音字

你有什麼疑問,在評論區可以提出來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吳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東西分享給你。

以便於你面對這疾病時,能有所瞭解,不至於手忙腳亂,甚至能自我調理。

源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使用請諮詢相關熟悉的執業醫生以確保安全性。(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的健康資訊請點擊健康哥吳少峰(帝裔康健康行業創業導師)關注哦!

願你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出現灸皰、灸瘡

通常用工具施灸或艾卷溫和灸,很少有人起水泡(灸花),一般出現水泡的人都為濕氣過重之人,有的人水泡並沒有出現在艾灸部位,而是出現在其相應的經絡上,這就是中醫的神奇之處了。 其實,這是邪氣外排的表現。但凡起泡的部位,都有病邪存在,都要給它一個出路,那麼就起泡了或者起紅疹了。往往泡愈後,身體內的疾病就會感覺少了一些。

出現灸皰之後不要驚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停止艾灸或對著灸泡灸,待灸瘡癒合後,繼續施灸。如果灸泡面積較大,可用清艾條溫和灸的方式來溫灸泡面,這樣泡容易萎縮、結痂,恢復也就快一些。

2.注意對灸皰處皮膚的保護,避免衣服摩擦,也不可用敷料蓋住灸泡。

3.小的灸泡可以自然吸收,大的灸泡可以用消毒過的針具刺破,然後用藥用棉簽拭幹滲出的液體,過幾天,灸泡會萎縮、結痂。用針刺破水泡,可以用藥店賣的一次性放血針,也可以用家裡縫衣服的針,但要消毒之後才能使用。灸泡破潰受感染化膿後,我們就稱之為灸瘡。 出現灸瘡也不用怕,從實踐來看,發灸瘡的人康復得會更快一些。灸瘡潰爛出膿一般先從周圍開始,在灸後20天左右結黑痂脫落。 灸瘡潰發後,可以每天在灸瘡周圍用濃度為75%的酒精消毒,用幹棉球吸幹表面膿液,不可以清理膿苔,否則不但會引起灸瘡疼痛,還會阻礙膿液外滲。 灸瘡期間應堅持溫和灸,使創面乾燥、早日結痂,也可使艾灸效力持續。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艾葉的毒副作用問題

艾葉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消化道反應和過敏反應二個方面。

1. 消化道反應艾葉口服劑量過大時,有噁心、嘔吐、胃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原有胃腸道疾疾者尤為明顯。偶見頭昏,出現副作用與劑量有關。成人每日服艾葉散劑3~9g,或艾葉油0.3mL分3次服,基本無副作用,若劑量增大,出現副作用機會顯著增加。口服艾葉油膠丸常用量一般無副作用,僅少數病人服藥初期有咽幹、噯氣、噁心等消化道反應,個別有頭暈,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並不影響繼續服藥,但如果劑量加大,則副反應也隨之增強。

2.過敏反應主要發生在艾灸過程中,有報導,一女性患者艾灸後出現急性蕁麻疹的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胸背、腰及四肢出現風團樣丘疹,瘙癢,眼瞼、口唇及面部浮腫且癢。停灸並服用中藥後過敏症狀消失。亦有報導藥艾條熏灸引起2例患者出現過敏反應,其中1例女性患者用藥艾條出現皮膚奇癢、潮紅、水腫、水皰等過敏反應,停止灸治後,症狀消失,後改用清艾條繼續灸治,未見過敏反應發生,可見此例過敏反應與艾葉無關。 另有報導用艾葉油氣霧劑吸入,每日2次,連用30天,可引起兔間質性肺炎,但是否是由艾葉油引起還有待於研究。

艾葉的毒性作用

艾葉及其主要成分艾葉油按正常量使用對人體是沒有毒性作用的,但大劑量使用對人體也能產生毒性作用。已有1例大量服用艾葉致死的報導,故對艾葉的毒性應引起注意。 1.艾葉毒性研究研究表明,艾葉及艾葉油的毒性均較低,口服艾葉油0.45mL,每日2次,連續30日對家兔生長、血色素、細胞總數及分類、尿蛋白、尿鏡檢、肝功(BSP)、腎功(酚紅)和心電圖無明顯影響。對家兔相當於成人劑量的25倍灌胃或25倍氣霧劑給藥,連續30天,臨床及病理檢查均未見異常。有資料介紹,兔腹腔注射艾葉油2mL/kg體重,10分鐘後,開始出現鎮靜,隨後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減慢,最後死亡。 艾葉及艾葉油的小白鼠半數致死量分別為:艾葉煎劑小白鼠腹腔注射給藥LD50為23g(生藥)/kg,艾葉油小鼠灌胃LD50為2.47mL/kg,艾葉油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1.12mL/kg。有資料介紹,艾葉油(實為野艾葉油)小鼠灌胃和皮下注射給藥的LD50分別為5.13mL/Kg和2.52mL/Kg。有人用寇氏法測定艾葉油及艾葉油中成分l-a-萜品烯醇給小鼠一次灌胃的LD50,結果艾葉油為1.882mL/kg,1-α-萜品烯醇為12.08mL/kg。 有人根據徐叔雲《藥理實驗方法學》介紹的方法對3種艾葉(湖北蘄春所產蘄艾、河北安國所產祁艾及陝西所產魁蒿)的醇提取物進行了急性毒性實驗,半數致死量(LD50)採用寇氏(Karber)法計算,發現3種艾葉毒性均很小,均在190g/kg體重以上。其中蘄艾LD50為210.60g/kg體重,祁艾為190.82g/kg體重,魁蒿為197.00g/kg體重。

2.艾葉中毒機理

當艾葉的用量超過常用量的若干倍時,即有可能引起中毒。艾葉大量服用後,其成分經胃腸道吸收進入肝臟,可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最顯著的作用則在中樞神經系統,可興奮大腦皮層及皮層下中樞(主要是運動中樞、血管收縮中樞,次為呼吸中樞等)而引起痙攣、驚厥。由於神經反射性的變化及血管壁本身受損可引起子宮充血出血。

3.艾葉中毒症狀

曾有人用艾葉熏房屋以至吸入中毒。有資料報導,一32歲女性患者,因醫療目的服用艾水1瓶(約500mL,濃度不明),翌晨,病人發熱,神志不甚清楚,曾在醫院門診就醫,稍後家屬見其呈半昏迷狀態,乃送醫院住院治療。入院時體溫38.5℃,血壓110/70mmHg,不省人事,瞳孔不等大,牙關緊閉,肝大肋下二橫指,白細胞14.8×109/L,紅細胞3.85×1012/L。按常規治療,於一星期後因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艾葉中毒有急、慢之分。急性中毒多因短期內超量服藥所致,多在服藥1~4小時後出現症狀。初見喉幹口渴、噁心嘔吐、頭暈耳嗚,繼而腹痛腹瀉、四肢震顫,甚則全身痙攣、意識模糊,其痙攣先從部分肌肉開始,後延及全身,每次抽搐持續20~30分鐘,隨後肌肉弛緩,意識恢復,但常有遺忘、幻覺等後遺症;中毒延續數日未愈,可出現黃疸、肝功能異常(中毒性黃疸型肝炎)。妊娠期艾葉中毒,可因子宮出血引起流產。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狀是感覺過敏、四肢麻痹(神經炎)、共濟失調、幻覺,甚至出現癲癇樣痙攣症。

4.毒性防治

首先應控制艾葉用量,《中國藥典》規定其常用量為3~9g,一般不宜超過15g。艾葉油每天用量為0.3mL,分3次服用。中毒早期可催吐導瀉,飲牛奶250~500mL(或安宮牛黃丸1丸),開水送服或鼻飼給藥;出現黃疸可用虎杖、茵陳、升麻、黃柏、車前子等清熱解毒、利膽退黃藥水煎服,重症亦應採取西藥對症支持療法。

5.艾灸煙霧的毒性

艾灸治病有數千年歷史,治療範圍廣,效果顯著。但其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煙霧含有何種成分和有無毒性等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認識上的分歧。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以李強研究員為首的專題組,借助氣相色譜聯合測定法和動物實驗等,終於初步弄清了這個問題。結論是艾灸煙霧中除含有不定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外,還含有揮發性成分20種,如萘16.2%,氨水14.6%,丁醯胺9.5%,環己烯6.6%,季酮酸6.6%;急性大劑量染毒實驗求得的半數致死時間為10分24秒,主要死因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亞急性染毒實驗小鼠的毒性反應依然是以一氧化碳為主。其一般狀況和各臟器病理形態學也有相應改變,尤其是呼吸系統,但對微核率影響不明顯;艾絨含有萜烯類化合物,燃燒過程中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類物質,如萘等即是。所以,可以肯定地說,艾灸煙霧對人體是有害的,必須設法消除。

總體來說,艾灸是很值得推廣的中醫外治法,簡單易用,療效廣泛。但任何的物品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在發揮其優點的同時,要學會去規避它的危害性。你說呢?

注:()內是同音字

你有什麼疑問,在評論區可以提出來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吳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東西分享給你。

以便於你面對這疾病時,能有所瞭解,不至於手忙腳亂,甚至能自我調理。

源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使用請諮詢相關熟悉的執業醫生以確保安全性。(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的健康資訊請點擊健康哥吳少峰(帝裔康健康行業創業導師)關注哦!

願你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