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第二篇歷代醫家對灸的論述

本文字數:6919

閱讀時間:12分鐘

我國歷代有許多醫家對灸法都很重視, 在他們的著作中有不少論述。 有的認為灸法能通治百病, 不論虛實寒熱, 無所不宜;有的認為只宜用於陰盛陽虛的寒證, 不能用於陰虛陽盛的熱證, 有的認為實熱證也可以用灸法;有的認為針法, 灸法, 藥物要適宜選擇或結合使用。 所以, 千百年來, 在學術上引起了熱烈的爭鳴。 這裡, 我們專門把各家學說要點彙集一起, 並闡明我們的觀點, 請您評論, 以期促進學術交流和發展。

第一個論點:灸法, 不論虛實寒熱, 無所不宜

葛洪, 東晉(進)著名醫藥學家,

道家。 字稚(志)川, 自號抱樸子。 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人。 大約生於西晉3世紀後期, 卒於東晉4世紀前期, 享年81歲。

他為人性鈍口訥, 形貌醜陋, 言語率直, 好煉丹之術, 晚年隱居廣東羅浮山。 後人尊稱為葛仙翁。 一生著述甚多。 葛洪對針灸學方面的成就,

突出表現在灸法方面, 他所著《肘後備急方》中的隔蒜灸和隔鹽灸, 是隔物灸的最早記載。 全書93類病證, 有30多類採用灸法, 包括內、外、傷、婦、五官及傳染病等。 所錄針灸醫方109條, 其中有99條是灸方。 他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比較全面的論述, 對疾病的記述和治療, 不少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史料。 《肘後方》中記載《救卒中惡死方》:"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漿穴十壯, 大效矣。 "《治癰疽妒乳諸毒腫方》:"餘嘗小腹下患大腫, 灸即差(菜)之則可大效也。 "

鮑(豹)姑, 葛洪的妻子。 他的父親叫鮑靚, 曾任南海太守。 她受父親和丈夫的影響熱愛醫學, 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女灸法家。 後來把技術傳給弟子崔煒等。 她在嶺南一帶行醫,

後世為了紀念她的功績, 在廣州越秀山下開鑿了一口井, 名"鮑姑井";修建了一所道觀, 名"越崗院", 後來改為"三元宮", 塑有鮑姑像, 歷代供奉不絕, 現在還有遺址, 可見她是受人尊敬的灸法醫師了。

陳延之, 生卒時代不詳, 約為晉至隋時期醫家, 長於針灸, 尤重視灸法, 他認為:"夫針須師乃行, 其灸則凡人便施。 為師解經者, 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 但依圖詳文則可灸;野間無圖不解文者, 但逐病所在便灸之, 皆良法, 但避其面目四肢顯露外, 以創盤(瘢)為害耳。 "他大力提倡灸法, 認為誰都可以使用。 著有《小品方》, 成書約在西元5世紀前半葉, 今已亡逸, 但從《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醫心方》等書中可以看到引錄他的許多原文, 從而略知其概要。

他的特點是取穴少, 每次只1~3個穴;壯數多, 每次50~100壯, 或灸隨年壯。

王燾(道)(670~755), 唐代醫學家。 陝西郿(眉)縣人。 著有綜合性醫學著作《外台秘要》。

此書幾乎包括醫學各科, 其中有許多是已經佚失散的醫藥文獻材料, 並收集了大量的民間單驗方, 可稱是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 其功不可泯。 他說:"針能殺生人, 不能起死人。 "又說:"針法古來以為深奧, 今人卒不可解。 "他只言灸, 不講針, 原因是"恐傷性命"。 並舉例說:"昔者華佗為魏武帝針頭風, 但針即差。 佗死後數年, 魏武帝頭風再發。 佗當時針訖(氣)即灸, 豈頭風可再發?只由不灸, 其本不除。"《外台秘要》外《古今錄驗》曰:"療熱結小便不通利方……取鹽填滿臍中,作大艾炷,令灸熱為度良。"《外台秘要》記載:"又扁鵲療勞邪氣熱眼痛赤方,灸當容百壯,兩邊各爾。"

竇(豆)材,生於11世紀,宋,紹興人,做過太醫令,著《扁鵲心書》三卷。竇材受道家思想影響,提出"保扶陽氣為本"的主張:"道家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為聖。"故雲:"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加強必毖傷。"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強調陽氣在人生命活動中的重大作用。他主張"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又說:"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把灸擺在各種治法之上。

《扁鵲心書》論述的病症和醫案,幾乎90%以上是用灸法。他在施灸中,有兩大特點:其一,灸的壯數多,一般每穴數十壯、百壯,甚至五六百壯。曾有人問他:"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壯,豈不燒焦皮肉?"他說:"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壯,其肉便焦,無血榮養故也。若真氣未脫之人,自然氣血流行,榮衛環繞,雖灸千壯,何焦爛之有哉?"所以他認為要治大病、根治疾病,一定要大量施灸。其二,用的穴位少,而且多取于脾腎任脈諸經,特別是關元、命關二穴。他認為:"脾為五臟之母,腎為一身之根……此脈若存,則人不死……若不早灸關元,以救腎氣,灸命關以固脾氣,則難保性命,脾腎為人一身之根蒂,不可不蚤圖也。"又《扁鵲心書》中雲:"婦人產後,熱不退,恐漸成勞瘵(債),急灸臍下三百壯。" 竇材對華佗給曹操針頭風的問題和王燾有同樣見解,但竇材雖崇尚灸法,並非一律不言針。

龔(工)居中,明代醫家,字應園,金溪縣人,著有《外科百效全書》《紅爐點雪》。

他認為"火有拔山之力","若病欲除其根,則一灸勝於藥力多矣"。他說:"病之沉痼(固)者,非針灸不解,以其有卻奪之功。第今之針法,得妙者稀,且見效少,若虛怯之體,倏(書)致夭絕者有之。而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蓋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而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鬱發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猶火迫水而氣升,有溫補熱益之父也。實病得火而解者,猶火能消物,有實則瀉之之義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熱則氣行津液流通故也。所以灸法不虛人者,以一灼(卓)為一壯,以壯人為法也。若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在穴位上,龔居中特別推崇"四花六穴"和膏肓二穴。他說:"速與依法灸之,無有不效。"又說"膏肓之穴,無所不治","若能用心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第二論點:熱病不可灸

張機,東漢醫學家,被尊為"醫聖"。字仲景,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生卒年月不可確考,大約生於2世紀初,較華佗略晚。他博采眾方,寫成《傷寒雜病論》。首創對傷寒六經辨證和雜病的八綱辨證原則,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 他認為,灸法只宜用於陰盛陽虛的寒證而忌用於陰虛陽盛的熱證,如《傷寒論》雲:"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又雲:"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為痹,名火遞也。"又雲:"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不良後果還有發黃、譫(占)語、驚癇(鹹)、瘈(次)疭(眾),便血、衄(nǜ)血、口幹、舌爛、煩躁等。

沈括(1031~1095),宋代科學家,字存中,錢塘(浙江杭州)人。仁宗嘉佑末進士,官至翰林學士,通天文、曆法、物理、數學、地質等知識,所著《良方》後人增入蘇軾醫藥雜論,改稱《蘇沈良方》。自稱:"久病虛羸,因此而愈。"(指灸法)

張從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大約生於1156年,卒於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宋金時睢(灰)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東)人。著有《儒門事親》15卷。

他推崇出血療法,善用針,以"血實宜決之"的觀點大量放血。他認為疾病"非人所素有,速攻之可也",所以治病多用汗、吐、下三法,是有名的攻下派。他對當時的惟補論者給予批評,斥之為"鯀(滾)湮(煙)洪水"之徒,害人最深,反對竇材"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的觀點。對不論季節、不分部位大量施灸的作法,提出不同看法。他說:"凡醫人不明發表攻裡,亂投湯劑,有誤性命。"更大忌夏月燔灸中脘、臍下關元、氣海、背俞、三裡等。"燔(凡)灸千百壯者,全無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豈不痛哉?"還說:"大忌暑月於手腕足踝上著灸,以其手足者,諸陽之表,起於五指之外。《內經》曰:諸陽發四肢。此穴皆是淺薄之處,灸瘡最難愈也。"

汪機(1463~1539),明代醫學家。字省之,別號石山。安徽祁門人,初為諸生,後棄儒隨父學醫。行醫數十年,終成名家。有《外科理例》《醫學原理》《針灸問對》《素問鈔(抄)》《本草彙編》《推求師意》《石山醫案》等書。他認為針能治有餘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古人充實,病中於外,故針灸有功;今人虛耗,病多在內,針灸不如湯液……《醫學原理》卷十一指出:"若虛極之人,孤明將絕,脈浮數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敵火氣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他認為熱證用灸,無異於"抱薪救火"。

陸以恬(甜),清代人,在《冷廬醫話》中說:"曾見,'邪症挾熱'因灸而益重,是不可不慎也。"

1964年版全國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針灸學講義》針灸準則中說:"……但陰虛陽盛患者,不宜於灸,恐助陽傷陰。"

1979年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針灸學》施灸的禁忌中也提到:"凡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第三論點:熱病也可以灸

王懷隱,宋代醫家,睢陽(今河南商丘縣)人,978年奉召和陳昭遇等編《太平聖惠方》(100卷),992年完成。

他指出:"小兒熱毒風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節頭三壯,名拳尖也。" 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7)編,《聖濟總錄》書中記載:"凡癰疽發背初生……須當上灸之一二百壯,如綠豆許大。凡灸後卻似焮(杏)痛,經一宿乃定,即火氣下徹。腫內熱氣被火奪之,隨火而出也。"

王執中,宋代針灸學家。字叔權,浙江陽安人,為乾道乙丑(西元1169)進士,官從政郎澧州教授,著有《針灸資生經》。明代針灸家高武和《四庫提要》對他評價很高。他批評當時知藥不問灸的各種言論是"皆自文其過耳"。他在《針灸資生經》中記載:"今人或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或惟藥不知針灸者,皆犯孫真人之所戒也。"又:"有士人患腦疼熱,甚則自床投下,以腦拄地,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終不已。服諸藥不效,人教灸囟會而愈。熱疼且可灸,況冷疼乎!"

劉完素(1120~1200),金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人,又稱劉河間。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等書。他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說:"泄者……假令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入多,則下膈入胃中……此證當灸大椎五七壯立已。"

羅天益(1220~1290),元代醫學家。字謙甫,河北正定人,從李東垣學醫10餘年,繼承師說,結合自己的經驗,著有《內經類編》和《衛生寶鑒》。他極力推崇灸法。《衛生寶鑒》雖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從有關針灸療法及《醫驗紀述》中的醫案來看,其中大多數以灸法獲效,表現了他對灸法的喜愛和獨到之處。如在《中風灸法》中說:"凡治風莫如續命湯之類,然此可扶持疾病,要收全功,必須火艾為良。"又:"如素有風人,尤須留意此灸法,可保無虞(魚)。" 他取穴著重於中脘、氣海、足三裡三穴。他對一位有熱證、食涼物、服寒藥而"時複胃脘當心而痛"的病人,配合灸法,取得良好療效。從中可知灸中脘、氣海、足三裡三穴的意義在於調理脾胃、培補元氣。同時,他還記載氣虛有熱患者,除用甘溫之外,並巧施灸法,而患得愈。《衛生寶鑒》曰:"建康道按察副使奧屯周夕郎,年二十三,至元戊寅三月間病發熱,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臥盜汗,大便溏多……約半載餘。請予診之,診其脈浮數,按之無力……先灸中脘……又灸氣海……又灸三裡……以甘寒之劑瀉熱,其佐以甘溫,養其中氣……"

魏之琇,清代醫學家。字玉橫,別號柳州。浙江杭州人,世代業醫,著有《續名醫類案》。

書中記載:丹溪治一中年人,右鼻管流涕且臭,脈弦小,右寸滑,左寸澀。灸上星、三裡、合穀,次以酒芩,蒼術……分七貼服之痊癒。乃痰鬱火熱之症也。"又:"一兒十四,痘後腰脊痛,不能俯仰,午後潮熱,此骨髓枯少,水不勝火,腎氣熱也。灸昆侖穴、申脈穴各三壯,又以六味丸加獨活及補中益氣湯間服而愈。"

第四論點:針、灸、藥要因病而施

孫思邈(581~682),隋唐時期著名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號太白山人,博通經史百家,辭官不做,因病學醫,精於斯術,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唐以前醫學各科的成就。他重視醫德,專論大醫習業、大醫精誠,他認為"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他擅長針灸,提出針法、灸法、藥物因病而施的主張。他說:"其中須針者,即針刺以補瀉之。不宜針者,直爾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與針無異,即下白針,若溫針訖,乃灸之,此為良醫。其腳氣一病,最宜針之,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但恨下里間知針者鮮耳,所以學者須解用針,燔(凡)針白針皆須妙解,知針知藥,固是良醫。"又:"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自愈。何則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不能如此,雖有愈疾,茲有偶差。非醫差也。"他認為當時的醫家,"或有偏功針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唯行藥餌"都是偏見。如在《備急千金要方·風毒腳氣·論風毒狀》中曰:"凡腳氣初得,腳弱,使速灸之,並服竹瀝湯,灸訖(氣)可服八風散,無不差。"如持門戶之見,灸不服藥,或服藥不灸,"如此者,半差半死,雖得差(菜)者,或至一二年更發動"。他要求醫生臨證"更候視病虛實平論之,行湯、行針,依穴灸之"。 《備急千金要方》:"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者,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 《千金翼方》:"胃中熱病,灸三裡三十壯。"

林億,宋熙(西)寧間(1068~1077),校正醫書家。撰有《千金要方序》等,他在書中闡述:"苟(狗)知藥而不知灸,未足以盡治療之體,知灸而不知針,未足以極表裡之變,如能兼是至賢之縕(運)者,其名醫之良乎!有唐真人孫思邈者,乃其人也。" 李杲(搞)(1180~1251),字明之,號東垣,真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學醫于張元素,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他認為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他在《脾胃論》上說:"真氣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又說:"脾胃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所以,元氣不足是致病之本,而元氣不足是胃氣不健的結果。因此,他除補中益氣之外,還主張艾灸氣海等穴,以振奮元氣。

徐春甫,字汝元,安徽祁門人,明代嘉靖(1522~1566)時名醫。曾為太醫官,學醫于汪宦(換),博覽醫書,通內、婦、兒等科。著有《內經要旨》《婦科心鏡》《幼幼彙集》《古今醫統》等書。

推崇李東垣學說,主張醫師應通針灸和藥學,認為用藥不必拘泥古方,要因證化裁。他說:"是針灸藥三者得兼,而後可與言醫。可與言醫者,斯醫官之十全者也,曩(囊)甫謬()以活人之術止於藥,故棄針與灸而莫之講,每遇傷寒,熱入血室,閃挫諸疾,非藥餌所能愈,而必俟(是)夫刺者,則束手無策,自愧技窮。因悟治病猶對壘,攻守奇正,量敵而應之,將之良;針灸藥因病而施治者,醫之良也。"

高武,明代針灸學家。字梅孤。浙江鄞(銀)縣人。嘉靖時(1522~1566)名醫。四明人,好讀書,曾中武舉,精於針灸。著有《針灸聚英》,自製男、婦、兒三尊銅人。他有一定的獨立見解,曾指出:"針灸藥因病而施者,醫之良也。"曾引《明堂下經》雲:"熱病汗不出,灸孔最三壯。"

吳昆,明代針灸家,著有《針方六集自序》曰:"語曰:不針不神,不灸不良,良有一也。"

張介賓(1563~1640),明代著名醫學家。字景嶽,又字會卿。原籍四川綿竹,明初遷居浙江山陰(今屬紹興)縣人。年輕時隨名醫金英學醫,用30多年編成《類經》,還編有《類經圖翼》《類經附翼》《質疑錄》等書,最後輯成《景嶽全書》。他提出"陽非有餘"、"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他贊成"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實者宜針,虛者宜灸"。

楊繼洲(1522~1620),明代著名針灸學家。字濟時,浙江三衢(渠)(今衢縣)人。祖父曾任太醫院太醫,他承家學,曾任萬曆中醫官。他臨證經驗豐富,博覽各家著述,醫理甚精,尤長於針灸。所撰《針灸大成》(1601)至今仍為針灸重要專著,有承先啟後作用。

《針灸大成·諸家得失策》曰:"人之一身,猶之天地,天地之氣,不能以恒順,而必待於範圍之功;人生之氣,不能以恒平,而必待調攝之技。其故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藥與針灸,不可缺一者也。"又曰:"於是有疾在腠理者焉(煙),有疾在血脈者焉,有疾在腸胃者焉。然而疾在腸胃,非藥餌不能以濟;在血脈,非針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弱)不能以達。是針灸藥者,醫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以上諸家各有所長,都有其經驗根據,不宜定論是非,我們的態度是虛心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應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一般來說,陰寒裡虛諸證宜灸;陽熱表實證不宜灸。而對瘡瘍、癰疽、痄腮、丹毒等陽症、熱證也常用灸法;表證屬陽不宜灸,但對某些皮膚病、傷風感冒卻可以灸;裡虛證可灸,但高熱、神昏、譫語、急驚、抽風等裡實證則不宜灸。 筆者以為,灸法是屬於祖國醫學治則八法中的溫法範疇,多用於虛寒證。有時也用於熱證,這是屬於熱因熱用、溫熱散結的方法,不是常法是變法。要知常達變,不可拘泥。 總之,對於功能低下、退行、衰弱、虛寒裡陰諸證宜灸;對於功能亢進、進行、壯實、表陽實熱諸證不宜灸。如陽明腑實證的燥結、神昏譫語等陽盛熱極之證,不能抱薪救火,所以忌灸。

()內是諧音字

你有什麼疑問,在評論區可以提出來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吳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東西分享給你。

以便於你面對這疾病時,能有所瞭解,不至於手忙腳亂,甚至能自我調理。

源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使用請諮詢相關熟悉的執業醫生以確保安全性。(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的健康資訊請點擊健康哥吳少峰(帝裔康健康行業創業導師)關注哦!

願你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其本不除。"《外台秘要》外《古今錄驗》曰:"療熱結小便不通利方……取鹽填滿臍中,作大艾炷,令灸熱為度良。"《外台秘要》記載:"又扁鵲療勞邪氣熱眼痛赤方,灸當容百壯,兩邊各爾。"

竇(豆)材,生於11世紀,宋,紹興人,做過太醫令,著《扁鵲心書》三卷。竇材受道家思想影響,提出"保扶陽氣為本"的主張:"道家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為聖。"故雲:"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加強必毖傷。"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強調陽氣在人生命活動中的重大作用。他主張"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又說:"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把灸擺在各種治法之上。

《扁鵲心書》論述的病症和醫案,幾乎90%以上是用灸法。他在施灸中,有兩大特點:其一,灸的壯數多,一般每穴數十壯、百壯,甚至五六百壯。曾有人問他:"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壯,豈不燒焦皮肉?"他說:"否,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壯,其肉便焦,無血榮養故也。若真氣未脫之人,自然氣血流行,榮衛環繞,雖灸千壯,何焦爛之有哉?"所以他認為要治大病、根治疾病,一定要大量施灸。其二,用的穴位少,而且多取于脾腎任脈諸經,特別是關元、命關二穴。他認為:"脾為五臟之母,腎為一身之根……此脈若存,則人不死……若不早灸關元,以救腎氣,灸命關以固脾氣,則難保性命,脾腎為人一身之根蒂,不可不蚤圖也。"又《扁鵲心書》中雲:"婦人產後,熱不退,恐漸成勞瘵(債),急灸臍下三百壯。" 竇材對華佗給曹操針頭風的問題和王燾有同樣見解,但竇材雖崇尚灸法,並非一律不言針。

龔(工)居中,明代醫家,字應園,金溪縣人,著有《外科百效全書》《紅爐點雪》。

他認為"火有拔山之力","若病欲除其根,則一灸勝於藥力多矣"。他說:"病之沉痼(固)者,非針灸不解,以其有卻奪之功。第今之針法,得妙者稀,且見效少,若虛怯之體,倏(書)致夭絕者有之。而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蓋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而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鬱發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猶火迫水而氣升,有溫補熱益之父也。實病得火而解者,猶火能消物,有實則瀉之之義也。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熱則氣行津液流通故也。所以灸法不虛人者,以一灼(卓)為一壯,以壯人為法也。若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 在穴位上,龔居中特別推崇"四花六穴"和膏肓二穴。他說:"速與依法灸之,無有不效。"又說"膏肓之穴,無所不治","若能用心求得灸之,無疾不愈矣"。

第二論點:熱病不可灸

張機,東漢醫學家,被尊為"醫聖"。字仲景,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生卒年月不可確考,大約生於2世紀初,較華佗略晚。他博采眾方,寫成《傷寒雜病論》。首創對傷寒六經辨證和雜病的八綱辨證原則,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 他認為,灸法只宜用於陰盛陽虛的寒證而忌用於陰虛陽盛的熱證,如《傷寒論》雲:"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又雲:"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為痹,名火遞也。"又雲:"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複也。"不良後果還有發黃、譫(占)語、驚癇(鹹)、瘈(次)疭(眾),便血、衄(nǜ)血、口幹、舌爛、煩躁等。

沈括(1031~1095),宋代科學家,字存中,錢塘(浙江杭州)人。仁宗嘉佑末進士,官至翰林學士,通天文、曆法、物理、數學、地質等知識,所著《良方》後人增入蘇軾醫藥雜論,改稱《蘇沈良方》。自稱:"久病虛羸,因此而愈。"(指灸法)

張從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大約生於1156年,卒於1228年。字子和,號戴人,宋金時睢(灰)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東)人。著有《儒門事親》15卷。

他推崇出血療法,善用針,以"血實宜決之"的觀點大量放血。他認為疾病"非人所素有,速攻之可也",所以治病多用汗、吐、下三法,是有名的攻下派。他對當時的惟補論者給予批評,斥之為"鯀(滾)湮(煙)洪水"之徒,害人最深,反對竇材"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的觀點。對不論季節、不分部位大量施灸的作法,提出不同看法。他說:"凡醫人不明發表攻裡,亂投湯劑,有誤性命。"更大忌夏月燔灸中脘、臍下關元、氣海、背俞、三裡等。"燔(凡)灸千百壯者,全無一效,使病者反受其殃,豈不痛哉?"還說:"大忌暑月於手腕足踝上著灸,以其手足者,諸陽之表,起於五指之外。《內經》曰:諸陽發四肢。此穴皆是淺薄之處,灸瘡最難愈也。"

汪機(1463~1539),明代醫學家。字省之,別號石山。安徽祁門人,初為諸生,後棄儒隨父學醫。行醫數十年,終成名家。有《外科理例》《醫學原理》《針灸問對》《素問鈔(抄)》《本草彙編》《推求師意》《石山醫案》等書。他認為針能治有餘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古人充實,病中於外,故針灸有功;今人虛耗,病多在內,針灸不如湯液……《醫學原理》卷十一指出:"若虛極之人,孤明將絕,脈浮數而大,精神昏短,不能抵敵火氣者,不可灸之,灸之即死。"他認為熱證用灸,無異於"抱薪救火"。

陸以恬(甜),清代人,在《冷廬醫話》中說:"曾見,'邪症挾熱'因灸而益重,是不可不慎也。"

1964年版全國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針灸學講義》針灸準則中說:"……但陰虛陽盛患者,不宜於灸,恐助陽傷陰。"

1979年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針灸學》施灸的禁忌中也提到:"凡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第三論點:熱病也可以灸

王懷隱,宋代醫家,睢陽(今河南商丘縣)人,978年奉召和陳昭遇等編《太平聖惠方》(100卷),992年完成。

他指出:"小兒熱毒風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節頭三壯,名拳尖也。" 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7)編,《聖濟總錄》書中記載:"凡癰疽發背初生……須當上灸之一二百壯,如綠豆許大。凡灸後卻似焮(杏)痛,經一宿乃定,即火氣下徹。腫內熱氣被火奪之,隨火而出也。"

王執中,宋代針灸學家。字叔權,浙江陽安人,為乾道乙丑(西元1169)進士,官從政郎澧州教授,著有《針灸資生經》。明代針灸家高武和《四庫提要》對他評價很高。他批評當時知藥不問灸的各種言論是"皆自文其過耳"。他在《針灸資生經》中記載:"今人或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或惟藥不知針灸者,皆犯孫真人之所戒也。"又:"有士人患腦疼熱,甚則自床投下,以腦拄地,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終不已。服諸藥不效,人教灸囟會而愈。熱疼且可灸,況冷疼乎!"

劉完素(1120~1200),金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人,又稱劉河間。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素問要旨論》、《傷寒直格》等書。他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說:"泄者……假令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入多,則下膈入胃中……此證當灸大椎五七壯立已。"

羅天益(1220~1290),元代醫學家。字謙甫,河北正定人,從李東垣學醫10餘年,繼承師說,結合自己的經驗,著有《內經類編》和《衛生寶鑒》。他極力推崇灸法。《衛生寶鑒》雖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從有關針灸療法及《醫驗紀述》中的醫案來看,其中大多數以灸法獲效,表現了他對灸法的喜愛和獨到之處。如在《中風灸法》中說:"凡治風莫如續命湯之類,然此可扶持疾病,要收全功,必須火艾為良。"又:"如素有風人,尤須留意此灸法,可保無虞(魚)。" 他取穴著重於中脘、氣海、足三裡三穴。他對一位有熱證、食涼物、服寒藥而"時複胃脘當心而痛"的病人,配合灸法,取得良好療效。從中可知灸中脘、氣海、足三裡三穴的意義在於調理脾胃、培補元氣。同時,他還記載氣虛有熱患者,除用甘溫之外,並巧施灸法,而患得愈。《衛生寶鑒》曰:"建康道按察副使奧屯周夕郎,年二十三,至元戊寅三月間病發熱,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臥盜汗,大便溏多……約半載餘。請予診之,診其脈浮數,按之無力……先灸中脘……又灸氣海……又灸三裡……以甘寒之劑瀉熱,其佐以甘溫,養其中氣……"

魏之琇,清代醫學家。字玉橫,別號柳州。浙江杭州人,世代業醫,著有《續名醫類案》。

書中記載:丹溪治一中年人,右鼻管流涕且臭,脈弦小,右寸滑,左寸澀。灸上星、三裡、合穀,次以酒芩,蒼術……分七貼服之痊癒。乃痰鬱火熱之症也。"又:"一兒十四,痘後腰脊痛,不能俯仰,午後潮熱,此骨髓枯少,水不勝火,腎氣熱也。灸昆侖穴、申脈穴各三壯,又以六味丸加獨活及補中益氣湯間服而愈。"

第四論點:針、灸、藥要因病而施

孫思邈(581~682),隋唐時期著名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人。號太白山人,博通經史百家,辭官不做,因病學醫,精於斯術,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唐以前醫學各科的成就。他重視醫德,專論大醫習業、大醫精誠,他認為"人命至重,貴于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他擅長針灸,提出針法、灸法、藥物因病而施的主張。他說:"其中須針者,即針刺以補瀉之。不宜針者,直爾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與針無異,即下白針,若溫針訖,乃灸之,此為良醫。其腳氣一病,最宜針之,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皆非良醫也。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尤非良醫。但恨下里間知針者鮮耳,所以學者須解用針,燔(凡)針白針皆須妙解,知針知藥,固是良醫。"又:"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自愈。何則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不能如此,雖有愈疾,茲有偶差。非醫差也。"他認為當時的醫家,"或有偏功針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唯行藥餌"都是偏見。如在《備急千金要方·風毒腳氣·論風毒狀》中曰:"凡腳氣初得,腳弱,使速灸之,並服竹瀝湯,灸訖(氣)可服八風散,無不差。"如持門戶之見,灸不服藥,或服藥不灸,"如此者,半差半死,雖得差(菜)者,或至一二年更發動"。他要求醫生臨證"更候視病虛實平論之,行湯、行針,依穴灸之"。 《備急千金要方》:"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者,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 《千金翼方》:"胃中熱病,灸三裡三十壯。"

林億,宋熙(西)寧間(1068~1077),校正醫書家。撰有《千金要方序》等,他在書中闡述:"苟(狗)知藥而不知灸,未足以盡治療之體,知灸而不知針,未足以極表裡之變,如能兼是至賢之縕(運)者,其名醫之良乎!有唐真人孫思邈者,乃其人也。" 李杲(搞)(1180~1251),字明之,號東垣,真定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學醫于張元素,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他認為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他在《脾胃論》上說:"真氣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又說:"脾胃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所以,元氣不足是致病之本,而元氣不足是胃氣不健的結果。因此,他除補中益氣之外,還主張艾灸氣海等穴,以振奮元氣。

徐春甫,字汝元,安徽祁門人,明代嘉靖(1522~1566)時名醫。曾為太醫官,學醫于汪宦(換),博覽醫書,通內、婦、兒等科。著有《內經要旨》《婦科心鏡》《幼幼彙集》《古今醫統》等書。

推崇李東垣學說,主張醫師應通針灸和藥學,認為用藥不必拘泥古方,要因證化裁。他說:"是針灸藥三者得兼,而後可與言醫。可與言醫者,斯醫官之十全者也,曩(囊)甫謬()以活人之術止於藥,故棄針與灸而莫之講,每遇傷寒,熱入血室,閃挫諸疾,非藥餌所能愈,而必俟(是)夫刺者,則束手無策,自愧技窮。因悟治病猶對壘,攻守奇正,量敵而應之,將之良;針灸藥因病而施治者,醫之良也。"

高武,明代針灸學家。字梅孤。浙江鄞(銀)縣人。嘉靖時(1522~1566)名醫。四明人,好讀書,曾中武舉,精於針灸。著有《針灸聚英》,自製男、婦、兒三尊銅人。他有一定的獨立見解,曾指出:"針灸藥因病而施者,醫之良也。"曾引《明堂下經》雲:"熱病汗不出,灸孔最三壯。"

吳昆,明代針灸家,著有《針方六集自序》曰:"語曰:不針不神,不灸不良,良有一也。"

張介賓(1563~1640),明代著名醫學家。字景嶽,又字會卿。原籍四川綿竹,明初遷居浙江山陰(今屬紹興)縣人。年輕時隨名醫金英學醫,用30多年編成《類經》,還編有《類經圖翼》《類經附翼》《質疑錄》等書,最後輯成《景嶽全書》。他提出"陽非有餘"、"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他贊成"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實者宜針,虛者宜灸"。

楊繼洲(1522~1620),明代著名針灸學家。字濟時,浙江三衢(渠)(今衢縣)人。祖父曾任太醫院太醫,他承家學,曾任萬曆中醫官。他臨證經驗豐富,博覽各家著述,醫理甚精,尤長於針灸。所撰《針灸大成》(1601)至今仍為針灸重要專著,有承先啟後作用。

《針灸大成·諸家得失策》曰:"人之一身,猶之天地,天地之氣,不能以恒順,而必待於範圍之功;人生之氣,不能以恒平,而必待調攝之技。其故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藥與針灸,不可缺一者也。"又曰:"於是有疾在腠理者焉(煙),有疾在血脈者焉,有疾在腸胃者焉。然而疾在腸胃,非藥餌不能以濟;在血脈,非針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焫(弱)不能以達。是針灸藥者,醫家之不可缺一者也。"

以上諸家各有所長,都有其經驗根據,不宜定論是非,我們的態度是虛心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應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一般來說,陰寒裡虛諸證宜灸;陽熱表實證不宜灸。而對瘡瘍、癰疽、痄腮、丹毒等陽症、熱證也常用灸法;表證屬陽不宜灸,但對某些皮膚病、傷風感冒卻可以灸;裡虛證可灸,但高熱、神昏、譫語、急驚、抽風等裡實證則不宜灸。 筆者以為,灸法是屬於祖國醫學治則八法中的溫法範疇,多用於虛寒證。有時也用於熱證,這是屬於熱因熱用、溫熱散結的方法,不是常法是變法。要知常達變,不可拘泥。 總之,對於功能低下、退行、衰弱、虛寒裡陰諸證宜灸;對於功能亢進、進行、壯實、表陽實熱諸證不宜灸。如陽明腑實證的燥結、神昏譫語等陽盛熱極之證,不能抱薪救火,所以忌灸。

()內是諧音字

你有什麼疑問,在評論區可以提出來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吳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東西分享給你。

以便於你面對這疾病時,能有所瞭解,不至於手忙腳亂,甚至能自我調理。

源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使用請諮詢相關熟悉的執業醫生以確保安全性。(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的健康資訊請點擊健康哥吳少峰(帝裔康健康行業創業導師)關注哦!

願你笑口常開,健康常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