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玄學之佛教聖物 “佛骨舍利”典藏合集賞析殊勝功德隨喜讚歎(二)

舍利(梵文:sarira, 中文拼音:Shèlì), 又作舍利子、設利羅。 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 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 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

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 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 爭相供奉。 梵語s/ari^ra, 巴厘語sari^ra, 音譯又作實利、設利羅、室利羅, 意譯體、身、身骨、遺身。 舍利即死屍、遺骨。 佛教中也稱“身骨”、“靈骨”或“堅子”, 俗稱舍利子。 通常指佛陀之遺骨, 而稱佛骨、佛舍利, 其後亦指高僧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

《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大一六三五四上):“舍利者, 是戒定慧之所熏修, 甚難可得, 最上福田。 ”又安置佛舍利之寶塔, 稱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 稱為舍利瓶;供養佛舍利之法會, 則稱為舍利會。 最早的, 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示寂後, 焚身化作八斛四鬥舍利。

據佛教文獻記載, 佛祖釋迦牟尼去世火化後, 信徒們在他的骨灰中發現了許許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堅硬如鋼的圓形硬物。 這就是舍利, 歷來被視為佛門珍寶。 菩薩羅漢也有舍利, 佛教認為, 只有虔誠奉佛悟道得法的人才會自然結晶舍利, 非常人可得。

舍利也叫“身骨”, 這只是就大部份舍利是來自人的身體而言, 也有不是身骨的舍利。 佛教經典《浴佛功德經》中稱為舍利的有兩類:法身舍利, 釋迦牟尼所說的佛教經典;生身舍利, 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固體物。 佛教敬仰和崇拜舍利是從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開始。 佛祖火葬後, 遺下舍利一石六鬥, 其中有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 和中指指骨舍利, 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

古印度的八位國王派使者到火葬地, 要求分給佛舍利, 經再三協商平分給八位國王。 各國把分到的舍利帶回國建塔安葬, 並定期舉行紀念會。 還有兩國國王沒有拿到舍利, 就各取了裝舍利的瓶子和骨灰回去安葬, 因此釋迦牟尼的舍利被分葬在十處:摩揭陀國,

阿闔世王毗舍離國, 戾車毗族迦毗羅國, 釋迦族阿勒伽波, 跋離族羅摩邑, 拘利耶族毗塔底波邑, 婆羅門波婆邑, 末羅族拘屍那羅市, 末羅族蓽芭莉邑, 孔雀族香姓婆羅門, 徒盧那

正是所謂的“八王起八塔, 金瓶及灰炭;如是閻浮提, 始起於十塔”。 阿育王時期, 為弘揚佛法, 發掘了“八王”舍利塔, 只有一、二塔因堅固難破而未能開啟。 取出後的舍利重新分配裝入八萬四千個寶函, 並造八萬四千塔來安奉。 隨著各地建塔, 舍利也流傳到許多信仰佛教的地區。

(1) 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 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遺體, 後者指火葬的遺骨。 此說出自《菩薩處胎經》卷三〈常無常品〉。 或謂將遺骨全部納於一塔者, 稱為全身舍利;反之將遺骨分置多處者, 稱為碎身舍利(一稱分身舍利)。

(2) 身骨(生身)舍利與法頌(法身)舍利二種。 《浴佛功德經》以佛之遺骨為身骨舍利, 稱佛所遺之教法為法頌舍利。 此種舍利顯示佛滅度後, 佛所說教法與戒律之永住於世, 可為眾生之依止, 故相對於身骨舍利而稱之為法頌舍利, 或略稱為法舍利。(3) 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三種。《法苑珠林》卷四十謂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舍利釋迦牟尼佛七彩腦舍利,一切佛始發心,皆有四類:一雲未度令度;而眾生界未盡,我願亦未盡。故於真如界中大悲心內,現起化身,廣度眾生。雖示滅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間,令瞻奉供養,發心生善。故雲願力故猶在。悲心尚熏也。如《涅經》雲:“以勝金剛定,自碎金剛身,不舍於大悲,舍利猶分佈”。

狹義的說,法身舍利指佛教的根本教義,“緣起性空”,“見緣起即見佛”。法身舍利(經卷)與舍利,一樣具有弘法的價值。兩種舍利,表示物質和精神,顯現佛陀的福德與智慧,都是世尊留給眾生的寶貴遺產,是佛教文化的神經中樞。

佛教文化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份,它為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淨化人的心靈,啟迪人類智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中國陝西扶風法門寺發現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對於佛法的弘揚有重大意義。佛指舍利作為佛教至高聖物供奉同時,為東方文明再度作出輝煌的獨特貢獻。百萬信眾,虔誠瞻禮,感極而泣,“祈求平安”是瞻禮信眾的一致願望,代表著民眾渴望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普遍願望。

供養舍利並無所謂的最佳方法,供奉舍利可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獻於桌面,這些都是物質的供養,而內心恭敬是最重要的。經中常言“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不能做信佛的多,拜佛的少;拜佛的多,學佛的少;學佛的多,行佛的少;行佛的多,證佛的少。

不能多半有所求才去拜佛,但卻不知其所以然;或唯讀會了佛學知識性的內容,卻不曾去實踐;亦或是沒有如法如律的修行,斷不盡煩惱執著而無法證得自在。舍利指的不全是物質性的,“佛陀的教法”才是佛陀留下來的真身舍利,是要供養的對象。首先須信樂佛法,其次瞭解佛法,進而身體力行,最後才能證悟其果。

以念佛、拜佛、誦咒、禪坐等方法作修行上的供養,並回向六道眾生。以此方法供養舍利,能堅固道心、清淨身口意三業;經常瞻仰頂禮,有助於生起悲心、厚植福田;這也是加行助緣,可成就道業,此藉由舍利廣結善心,饒益有情,福慧雙修,圓滿菩提!固然非凡情所能測度,但舍利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生身舍利與法身舍利(經卷)一樣,具有弘法的價值。本師釋迦牟尼佛涅盤後,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國﹑釋迦族等八國分成八份,建塔供養。至西元三世紀,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萬四千,佛教大興。不久就發生了毗盧擇迦王(琉璃王)大肆殺戮釋迦族的事,“大城西北有數百千窣堵波,釋族誅死處也。毗盧擇迦王即克釋族,虜其族類……並從殺戮,積屍如薪,流血成池。

天警人心,收骸葬”(《大唐西域記》)。此外,婆羅門教與佛教之間的鬥爭也異常尖銳。西元前一八五年,古印度中部與迦王朝補砂密多羅國王以婆羅門為國師,施行全面的殘酷打擊佛教的政策。

當時摧毀了境內佛塔八百餘座,盡殺僧尼,摧毀佛教。佛教史稱“中印度法難”。此法難迫使一些僧尼從佛塔中搶出佛舍利逃往各地。為了在逃亡中保護佛舍利不被搶去,有的僧人甚至割開皮肉,將舍利藏入,再縫合起來逃出國境。

在此後的數百年間,釋迦牟尼佛的重要舍利逐漸流散至國外。其中一部分向東傳入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佛教國家;一部份向西傳入了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等佛教國家。

西元三七一年古印度迦迦國遭到鄰國蘇打,國王哥哈塞瓦恐佛牙被敵人搶去,便命女兒赫曼麗將佛牙送往獅子國,交與獅子國王吉特刹利彌文供養。這便是現供奉在斯里蘭卡康堤佛寺的那顆佛牙舍利。

釋迦牟尼佛的另一顆牙舍利流散到烏萇國一帶,這就是後來被法獻從於闐請回,現供奉在北京佛牙舍利塔內的那顆佛牙舍利。

1896年至1898年,英國人柏佩在印度境內發掘出一個安奉佛骨舍利的石函,裡面正是佛祖葬在迦毗羅國的舍利。這些舍利送給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佛教國家泰國,後又分出一部分給日本。

佛祖真身舍利存世的佛祖真身舍利部分供養地如下:中國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佛指舍利中國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中國北京房山雲居寺——肉舍利

中國杭州雷峰塔——發舍利中國西安臨潼慶山寺——碎身舍利泰國——佛骨舍利斯里蘭卡康提市佛牙寺——佛牙舍利日本名古屋覺皇山——佛骨舍利

隋朝時,天臺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慧思大師印證:“非汝莫識,非我莫證”。此事可為證明。

供養﹑瞻禮舍利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印光大師舉了一個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給他幾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後,發現舍利變成幾百顆之多了。

又如阿育王寺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裡觀,各人見到的景象不一樣,舍利的大小高下會轉變。舍利的種種靈異,可謂“神變無方”。這種種靈異神變,具有不可思議的弘法價值。瞻禮舍利,人各蒙益。

印光大師說舍利的靈異現象,乃是“佛菩薩欲令一切見聞者,深植善根,特為示現”(《印光法師文鈔》)。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測的。

舍利現象本十分罕見,但近年來卻屢有出現,成為當代佛教界的一個奇聞。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後所遺下的舍利,也有種種神異的現象。

老和尚火化後,共撿得較大的舍利子100餘顆,較小的舍利,被在家弟子撿拾一空。一位遲來的信徒,在火化爐前跪求一夜,天明時竟然在膝頭上找到一顆不小的舍利子。

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廣欽老和尚的一撮骨灰,結果一次又一次發現了舍利子。有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無法在骨灰中尋覓微小的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師父慈悲,結果磕了三次頭,就連得三顆。

還有一個姓張的老翁,是廣欽老和尚的在家弟子,當他從臺北趕到台南妙通寺火化場後,火化爐中舍利子早被先來的信徒撿完。他悲從中來,哭到火化爐前,抓起兩把爐灰,用手帕包起,乘車回臺北,一路上默念“阿彌陀佛”不止。

抵家後,他將爐灰置於漆盤中,出現三十余顆晶瑩透徹舍利子,真是不可思議。1990年12月。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圓寂,火化後,人們在他的骨灰中撿到480顆彩色的、類似水晶體的硬物,有些還閃爍著鑽石般的光亮。據辨認,與佛門珍寶舍利子毫無二致。

1993年5月7日晚,我國東北瀋陽唯一藏傳佛教喇嘛教實勝寺的79歲大經師召烏力吉高僧(蒙族),感覺身體不適,想回原籍遼寧阜新市一趟,不料,寺裡派人剛送他到瀋陽火車站,他便悄然圓寂。

高僧的遺體是送到瀋陽文官屯殯儀館火化的。火化後,在他的骨灰中發現紅、綠、黃、黑、白等多色珍貴結晶體數十枚,大的如黃豆,小的似米粒。經佛教專家鑒別,認為是高僧圓寂留下的珍貴舍利。

有大安二年(西元1210年)僧師偉《贊法門寺舍利》詩: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從來梵夾傳。可笑異宗閑鬥嘴,比乎吾道不同肩。世人朽骨埋黃壤,惟佛浮屠倚碧天。穀囊山爐煆勿壞,鐵錘霜斧擊尤堅。三千界內真無等,十九名中最有緣。百代王孫爭供養,六朝天子遞修鮮。倘能倒膝罪隨缺,或小低頭果漸圓。三級風簷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經書談我釋迦外,今古煩君說聖賢。

宋仁宗禦制《舍利贊》雲:三王掩質者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夫子聖中誇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軀只見空遺塚,何處將身示後人。惟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或略稱為法舍利。(3) 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三種。《法苑珠林》卷四十謂骨舍利為白色,發舍利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舍利釋迦牟尼佛七彩腦舍利,一切佛始發心,皆有四類:一雲未度令度;而眾生界未盡,我願亦未盡。故於真如界中大悲心內,現起化身,廣度眾生。雖示滅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間,令瞻奉供養,發心生善。故雲願力故猶在。悲心尚熏也。如《涅經》雲:“以勝金剛定,自碎金剛身,不舍於大悲,舍利猶分佈”。

狹義的說,法身舍利指佛教的根本教義,“緣起性空”,“見緣起即見佛”。法身舍利(經卷)與舍利,一樣具有弘法的價值。兩種舍利,表示物質和精神,顯現佛陀的福德與智慧,都是世尊留給眾生的寶貴遺產,是佛教文化的神經中樞。

佛教文化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份,它為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淨化人的心靈,啟迪人類智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中國陝西扶風法門寺發現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對於佛法的弘揚有重大意義。佛指舍利作為佛教至高聖物供奉同時,為東方文明再度作出輝煌的獨特貢獻。百萬信眾,虔誠瞻禮,感極而泣,“祈求平安”是瞻禮信眾的一致願望,代表著民眾渴望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普遍願望。

供養舍利並無所謂的最佳方法,供奉舍利可以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供”獻於桌面,這些都是物質的供養,而內心恭敬是最重要的。經中常言“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不能做信佛的多,拜佛的少;拜佛的多,學佛的少;學佛的多,行佛的少;行佛的多,證佛的少。

不能多半有所求才去拜佛,但卻不知其所以然;或唯讀會了佛學知識性的內容,卻不曾去實踐;亦或是沒有如法如律的修行,斷不盡煩惱執著而無法證得自在。舍利指的不全是物質性的,“佛陀的教法”才是佛陀留下來的真身舍利,是要供養的對象。首先須信樂佛法,其次瞭解佛法,進而身體力行,最後才能證悟其果。

以念佛、拜佛、誦咒、禪坐等方法作修行上的供養,並回向六道眾生。以此方法供養舍利,能堅固道心、清淨身口意三業;經常瞻仰頂禮,有助於生起悲心、厚植福田;這也是加行助緣,可成就道業,此藉由舍利廣結善心,饒益有情,福慧雙修,圓滿菩提!固然非凡情所能測度,但舍利的作用是很明顯的。生身舍利與法身舍利(經卷)一樣,具有弘法的價值。本師釋迦牟尼佛涅盤後,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國﹑釋迦族等八國分成八份,建塔供養。至西元三世紀,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萬四千,佛教大興。不久就發生了毗盧擇迦王(琉璃王)大肆殺戮釋迦族的事,“大城西北有數百千窣堵波,釋族誅死處也。毗盧擇迦王即克釋族,虜其族類……並從殺戮,積屍如薪,流血成池。

天警人心,收骸葬”(《大唐西域記》)。此外,婆羅門教與佛教之間的鬥爭也異常尖銳。西元前一八五年,古印度中部與迦王朝補砂密多羅國王以婆羅門為國師,施行全面的殘酷打擊佛教的政策。

當時摧毀了境內佛塔八百餘座,盡殺僧尼,摧毀佛教。佛教史稱“中印度法難”。此法難迫使一些僧尼從佛塔中搶出佛舍利逃往各地。為了在逃亡中保護佛舍利不被搶去,有的僧人甚至割開皮肉,將舍利藏入,再縫合起來逃出國境。

在此後的數百年間,釋迦牟尼佛的重要舍利逐漸流散至國外。其中一部分向東傳入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等佛教國家;一部份向西傳入了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等佛教國家。

西元三七一年古印度迦迦國遭到鄰國蘇打,國王哥哈塞瓦恐佛牙被敵人搶去,便命女兒赫曼麗將佛牙送往獅子國,交與獅子國王吉特刹利彌文供養。這便是現供奉在斯里蘭卡康堤佛寺的那顆佛牙舍利。

釋迦牟尼佛的另一顆牙舍利流散到烏萇國一帶,這就是後來被法獻從於闐請回,現供奉在北京佛牙舍利塔內的那顆佛牙舍利。

1896年至1898年,英國人柏佩在印度境內發掘出一個安奉佛骨舍利的石函,裡面正是佛祖葬在迦毗羅國的舍利。這些舍利送給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佛教國家泰國,後又分出一部分給日本。

佛祖真身舍利存世的佛祖真身舍利部分供養地如下:中國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佛指舍利中國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佛牙舍利中國北京房山雲居寺——肉舍利

中國杭州雷峰塔——發舍利中國西安臨潼慶山寺——碎身舍利泰國——佛骨舍利斯里蘭卡康提市佛牙寺——佛牙舍利日本名古屋覺皇山——佛骨舍利

隋朝時,天臺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忽入定中,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慧思大師印證:“非汝莫識,非我莫證”。此事可為證明。

供養﹑瞻禮舍利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印光大師舉了一個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給他幾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後,發現舍利變成幾百顆之多了。

又如阿育王寺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裡觀,各人見到的景象不一樣,舍利的大小高下會轉變。舍利的種種靈異,可謂“神變無方”。這種種靈異神變,具有不可思議的弘法價值。瞻禮舍利,人各蒙益。

印光大師說舍利的靈異現象,乃是“佛菩薩欲令一切見聞者,深植善根,特為示現”(《印光法師文鈔》)。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測的。

舍利現象本十分罕見,但近年來卻屢有出現,成為當代佛教界的一個奇聞。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後所遺下的舍利,也有種種神異的現象。

老和尚火化後,共撿得較大的舍利子100餘顆,較小的舍利,被在家弟子撿拾一空。一位遲來的信徒,在火化爐前跪求一夜,天明時竟然在膝頭上找到一顆不小的舍利子。

有一位信徒,在家供奉了廣欽老和尚的一撮骨灰,結果一次又一次發現了舍利子。有一位老太太,年老眼花,無法在骨灰中尋覓微小的舍利子,立即跪求老師父慈悲,結果磕了三次頭,就連得三顆。

還有一個姓張的老翁,是廣欽老和尚的在家弟子,當他從臺北趕到台南妙通寺火化場後,火化爐中舍利子早被先來的信徒撿完。他悲從中來,哭到火化爐前,抓起兩把爐灰,用手帕包起,乘車回臺北,一路上默念“阿彌陀佛”不止。

抵家後,他將爐灰置於漆盤中,出現三十余顆晶瑩透徹舍利子,真是不可思議。1990年12月。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圓寂,火化後,人們在他的骨灰中撿到480顆彩色的、類似水晶體的硬物,有些還閃爍著鑽石般的光亮。據辨認,與佛門珍寶舍利子毫無二致。

1993年5月7日晚,我國東北瀋陽唯一藏傳佛教喇嘛教實勝寺的79歲大經師召烏力吉高僧(蒙族),感覺身體不適,想回原籍遼寧阜新市一趟,不料,寺裡派人剛送他到瀋陽火車站,他便悄然圓寂。

高僧的遺體是送到瀋陽文官屯殯儀館火化的。火化後,在他的骨灰中發現紅、綠、黃、黑、白等多色珍貴結晶體數十枚,大的如黃豆,小的似米粒。經佛教專家鑒別,認為是高僧圓寂留下的珍貴舍利。

有大安二年(西元1210年)僧師偉《贊法門寺舍利》詩: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從來梵夾傳。可笑異宗閑鬥嘴,比乎吾道不同肩。世人朽骨埋黃壤,惟佛浮屠倚碧天。穀囊山爐煆勿壞,鐵錘霜斧擊尤堅。三千界內真無等,十九名中最有緣。百代王孫爭供養,六朝天子遞修鮮。倘能倒膝罪隨缺,或小低頭果漸圓。三級風簷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經書談我釋迦外,今古煩君說聖賢。

宋仁宗禦制《舍利贊》雲:三王掩質者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夫子聖中誇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軀只見空遺塚,何處將身示後人。惟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