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要學習好,作業不做硬性規定

12月1日, 來自江浙滬皖四地的147所學校的小學校長來到余杭時代小學, 參加長三角中小學名校長聯合培訓。 此次論壇以“變與不變,

面向未來的學校擔當”為主題, 作為第8期長三角中小學名校長高級研究班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

廣東順德碧桂園實驗學校的校長陳錢林在論壇上說:“我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思想, 是自律、自學、自立。 習慣培養, 自律比他律要好;學習, 自學比跟著教師的統一進度死板學習要好。 我的家教方法有一種叫做‘自立決定法’, 當孩子問我怎麼辦時, 我大多情況下會說‘你說呢?’比如我要求孩子閱讀, 這是硬性要求, 至於讀什麼, ‘你說呢?’讓孩子自主選擇、計畫。 同樣我要求孩子鍛煉身體, 這是硬性要求, 至於怎樣鍛煉, ‘你說呢?’讓孩子自主選擇、計畫。 我不是簡單的專制的發號施令者, 而是引導者、評價者。 ”

在學校, 陳校長也是這樣做的。 在碧桂園實驗學校,

學生的作業有多種類型:半自主, 有的作業不做;全自主, 教師佈置的作業都不做;加自主, 自己增加一些作業。

“我們每個月有品質檢測, 只要孩子的成績在預期範圍內, 下個月就可以少做或者不做統一作業。 我們引導孩子大膽超前學習、拓展學習、探究學習。 ”陳校長說, 學校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 只要有本事學得好, 就可以少做或者不做作業。 自主作業的設計, 就是希望孩子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指向的也就是獨立人格。

陳校長說, 每個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江湖”;在孩子的“江湖”, 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是非標準與成長路徑。 理想的教育者, 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和技能的培訓者, 而更應該是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個性化學習的引導者。

“當前, 獨立人格培育是教育新的增長點。 而且, 這是個大有作為的領域。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