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澄邁兩初二女生離家6天至今未歸 曾答應回家卻又變卦

澄邁兩初二女生離家6天至今未歸

曾答應昨日回家卻又變卦, 警方已立案

小盈(圖片由家屬提供)

海南特區報訊 38歲的徐女士是澄邁縣金江鎮高山朗村人,

然而一連幾天, 她都以淚洗面, 原因就是14歲的女兒小盈找不到了。 徐女士向學校老師和同學打聽, 他們都表示沒有見到小盈, 這讓一家人非常擔心, 於是報警向民警求助。 目前, 警方已經立案介入尋找。 記者廖自如 林文星

一大早, 14歲的女兒不見蹤影

38歲的徐女士告訴記者, 她有兩個孩子, 14歲的女兒小盈讀初二, 10歲的兒子上小學六年級。 “小盈平時住校, 每週五下午才回家, 星期天晚上再回學校。 ”徐女士告訴記者, 家裡剛剛修了一棟新房子, 離老房子大約10米左右, 小盈週末回家後都住在新房裡, 她和丈夫仍住在老房子。

12月1日晚上, 小盈和徐女士打了聲招呼, 說去新房休息。 12月2日早晨, 徐女士來到新房準備叫小盈吃早餐,

卻不見她的蹤影。 “我以為她出去玩了, 就沒太在意。 ”

然而一直到晚上, 小盈還是沒回家。 徐女士和丈夫心裡隱約感覺不妙, 便撥打親戚朋友的電話, 可他們都說不知道小盈去哪兒了, 學校的老師同學也不知道小盈的去向。

離家5天后, 向堂哥索要微信紅包

得知小盈不見後, 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也一起四處尋找。 就在尋找的過程中, 小盈同村的一位同學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12月1日晚上我回家時, 看見小盈坐在一輛電動車上, 駕駛電動車的是王麗(化名)。 ”

徐女士告訴記者, 小盈和王麗初一時是同班同學, 初二兩人就分班了。 “兩人是朋友, 王麗經常來家裡找小盈玩。 ”徐女士稱, 她去了王麗家裡, 王麗的家人同樣找不到王麗,

電話也打不通。

徐女士稱, 小盈離家出走沒有一點預兆。 “她沒有和家人吵架, 怎麼會突然不辭而別?走的時候也沒有帶衣服、錢和手機。 ”徐女士告訴記者, 小盈的的手機前段時間壞了, 丟在家裡。

就在家人和親友們尋找無果時, 12月6日, 小盈用王麗的手機向堂哥小東(化名)發來微信, 讓他發個50元的紅包, 併發了個定位稱自己在海口府城, 沒錢吃飯了。 小東根據小盈發來的微信定位, 立即趕到海口府城尋找。

可是, 得知小東來到海口, 小盈遲遲不肯露面。 “當時她答應12月7日會回家, 於是我又給她發了一個50元的紅包。 ”可讓小東沒想到的是, 當他再次給小盈發微信瞭解她的情況時, 卻發現自己和家人被拉黑了。

兩女生遲遲未歸,

當地警方已立案

兩名初二女生離家6天, 引起了當地警方和學校的重視。 澄邁縣金江鎮山口派出所民警告訴記者, 接到小盈和王麗家人的報案後, 派出所已經立案。

昨日下午, 小盈和王麗所在學校——澄邁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張興虎告訴記者, “這兩名女生都是本校初二學生。 小盈今天下午2點聯繫上她的母親, 說下午回家。 希望她們兩人早日回到學校學習。 ”

但是, 截至昨晚9時30分, 已離家6天的小盈還是沒有回家。 面對小盈的變卦, 父親擔心她的安全, 怕她在外面吃虧, 而徐女士思女心切, 整天以淚洗面。

心理專家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 行為常與父母的想法相左

14歲的小盈離家數日後, 終於通過微信與家人取得了聯繫,

雖然已經基本證實是離家出走, 但小盈一天未回到家中, 親屬們仍然非常擔心。 目前, 小盈毫無徵兆地離家出走, 暫時還不清楚是何原因, 但其電話無法聯繫, 拉黑家人微信的行為著實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恐慌,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盈的逆反心理。

早在11月29日, 本報曾刊登了海口14歲少年小輝離家出走一周未歸的報導, 因買電動車問題與家人產生爭執, 小輝先後兩次離家出走。 幸運的是, 失聯一周的小輝在小賣部老闆的勸說下, 重新與家人取得聯繫, 被順利接回家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並不是每個離家出走的孩子都能得到好心人的幫助, 未成年人在長時間離開父母監護的情況下, 存在著一定的人身安全隱患。

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為何會選擇離家出走,作為監護人的父母,又該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海口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李惠君認為,由於身體生理發育的特點和體內荷爾蒙的分泌,青春期是孩子長大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的第二次心理斷乳期必須經歷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上渴望獨立,體現在行為上如果與父母的想法相左,在父母看來就是叛逆了,但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是其真實想法的體現,是內心的本能反應。

信任、關愛和溝通是維護親子關係的關鍵

李惠君表示,對於處在心理斷乳期的孩子,如果父母處理得當,可能半年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持續到青年、甚至成年,最後成了長不大的孩子、憤世嫉俗的憤青。因此,父母應該重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用信任和耐心的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避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發展到離家出走。

信任孩子能增進親子關係,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叛逆的程度。“如果孩子感覺父母和家庭都非常和睦,怎麼會想到離家出走呢。”李惠君表示,許多孩子離家出走是因為家庭原因,可能是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關心不夠等,也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原因,比如成績差、朋友少等。因此,維護親子關係時也應該從這些方面著手,投入更多時間與孩子溝通,哪怕只是耐心的傾聽,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和信任。

而對於已經表現出叛逆行為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去加深溝通,多聽聽孩子所擔憂的事並幫助孩子找出一些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拉近與孩子的關係,並不是一昧的訓斥和責怪,這樣勸導起來才會有效果。如果父母和孩子關係已經岌岌可危,勸導收效甚微,李惠君建議父母通過協力廠商,比如家庭朋友,親戚或者學校老師等,去安撫孩子,從側面緩和親子關係。

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為何會選擇離家出走,作為監護人的父母,又該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海口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李惠君認為,由於身體生理發育的特點和體內荷爾蒙的分泌,青春期是孩子長大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的第二次心理斷乳期必須經歷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上渴望獨立,體現在行為上如果與父母的想法相左,在父母看來就是叛逆了,但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往往是其真實想法的體現,是內心的本能反應。

信任、關愛和溝通是維護親子關係的關鍵

李惠君表示,對於處在心理斷乳期的孩子,如果父母處理得當,可能半年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持續到青年、甚至成年,最後成了長不大的孩子、憤世嫉俗的憤青。因此,父母應該重視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用信任和耐心的溝通,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避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發展到離家出走。

信任孩子能增進親子關係,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叛逆的程度。“如果孩子感覺父母和家庭都非常和睦,怎麼會想到離家出走呢。”李惠君表示,許多孩子離家出走是因為家庭原因,可能是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關心不夠等,也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原因,比如成績差、朋友少等。因此,維護親子關係時也應該從這些方面著手,投入更多時間與孩子溝通,哪怕只是耐心的傾聽,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和信任。

而對於已經表現出叛逆行為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去加深溝通,多聽聽孩子所擔憂的事並幫助孩子找出一些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拉近與孩子的關係,並不是一昧的訓斥和責怪,這樣勸導起來才會有效果。如果父母和孩子關係已經岌岌可危,勸導收效甚微,李惠君建議父母通過協力廠商,比如家庭朋友,親戚或者學校老師等,去安撫孩子,從側面緩和親子關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