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於家石頭村,除了吃的不是石頭之外,住的用的都是石頭

於家石頭村, 位於河北省井陘縣的大山深處, 距井陘15公里。 顧名思義, 該村以各式各樣的石制建築而聞名。 全村共有石頭房舍4000多間, 全村95%以上是於氏家族。

於家石頭村房屋的建制大多沿襲明清古制, 村中近300多個四合院無一雷同。 家家戶戶院內都種植著石榴等樹木, 院內也擺放著千奇百怪的石頭, 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橋石欄隨處可見,令人稱奇。

走進於家石頭村,

就宛若進入一座石頭古堡。 村民生活的房子, 勞作的工具, 家裡使用的器皿, 都有著石頭的痕跡。

于家村的另一個景致便是村中隨處可見的水井, 如今全村共有新舊水井700多眼, 水窖近300口, 水池18個, 是總戶數的兩倍多。 這是因為石頭村水珍貴, 於家村在建村之初, 先祖們對蓄水、用水就非常重視。

村內最有代表性的要屬建于明朝天啟年間的石樓四合院, 此院占地兩畝, 房屋百間, 北高南低, 分東西兩院。 正房下層為三室九間, 上層開闊明 亮。 東西廂房是小姐繡閣, 南屋是會客廳, 整個樓院高大宏偉、氣勢威嚴。

關於於家村的來歷, 據村裡老人說:于家石頭村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之長孫于有道從井陘南峪村遷居於此。

500年來, 于家人以勤勞的雙手開山鑿石, 就地取材, 利用豐富的石頭資源, 修成梯田、蓋成房屋、雕成石器……營造了一個罕見的石頭王國。

至今, 村內大部明清建築完好無損。 整個村子就是一個石頭博物館。

【更多各地風土人情,可關注公眾號“不發芽的番薯”,每天都有精彩內容分享】

【更多各地風土人情,可關注公眾號“不發芽的番薯”,每天都有精彩內容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