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空閒地變成停車場 社區難覓健身場所

隨著社會經 濟發展和城 區建設步伐 加快, 我們身邊的健 身設施和場地越來越 多, 不少市民加入健 身隊伍。 那麼, 老舊社區 的健身設施現狀如 何?晚報記者進行了 走訪。

居民在濱河路跳廣場舞

廣場、濱河路

成老人主要鍛煉地

家住巴城江北狀元農貿社區的彭阿姨今年 63 歲, 她每天都會去濱河路空地上跳廣場舞。 “我每天都來, 和這群‘舞友’跳跳廣場舞, 鍛煉 鍛煉身體。 ”彭阿姨伴著音樂一邊跳舞一邊對晚 報記者說。

彭阿姨跳廣場舞的位置在麻柳灣江北橋頭 下的濱河路。 1 日早上 8 點, 晚報記者在現場看 到, 這裡已經聚滿了老人, 他們或跳舞、或唱歌聊 天。 場地周圍有很多桌椅板凳, 用來休息, 儼然 這裡已經成為他們的活動“聚集地”。

當晚報記者問老年人活動場地是否緊張時, 彭阿姨表示: “能不緊張嗎?我們自己住的社區 建得比較早, 沒有健身設施, 社區大多數老人都 是到附近的廣場、濱河路邊鍛煉。

老舊社區 難覓健身場所

隨後, 晚報記者在彭阿姨所住的社區裡看 到, 這裡的房子修得比較密, 樓間距比較小, 稍微 大一點的空地都停滿了私家車, 因此社區內的空 地非常有限。 用彭阿姨的話來說, “房子和房子 都快要貼在一起了。 ”

“想跳廣場舞必須得去廣場或者濱河路邊, 特別不方便。 ”住戶劉阿姨說。

晚報記者走訪瞭解到, 江北台社區大部分老 舊社區都面臨著社區無空地安裝健身設備的難 題。 家住天辰社區的市民李先生說, 他平時比較 喜歡鍛煉身體, 但由於社區內沒有健身器材, 他 只能去巴人廣場鍛煉, “希望自家社區也能有場 地和器材鍛煉。 ”李先生說。

受場地限制 社區難以安裝健身器材

“如果能將居民點附近的空地利用起來, 安 裝健身器材, 我們就可以就近鍛煉身體了。 ”家住 天辰社區的楊女士說。

對此, 江北台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介 紹, 在社區安裝健身器材需要符合5個條件:8— 10分鐘, 居民步行到達健身器材放置的位置;不 擾民;不能影響消防通道;不能在陡坡和斜坡處 安裝;不能有居民反對。 “要想都滿足, 實在太 難, 只能綜合考慮, 往往一個社區只有一個社區 安裝了健身器材。 ”該社區工作人員說, 部分老舊 社區沒能安裝健身器材, 很大一部分原因跟場地 有關, 老舊社區普遍比較狹窄, 沒有地方安裝。 曾向社區、街道辦提出申請的老舊社區, 最終也 因“地方不夠” “條件限制”作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