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聰明的市場早已看穿一切

“金秋指數”今日上漲1.84%

累積漲幅2.74%

週末比較吸引眼球的新聞是一家醫學類自媒體批評莎普愛思, 稱這家公司旗下的暢銷藥品對病人沒有説明,

具體內容大家可以搜索《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 請放過中國老人》一文查看。

我對莎普愛思這檔股票印象很深刻, 它是2014年上市的, 業績很不錯, 加上正好趕上瘋牛市, 一年多時間股價漲了十幾倍。 股災之中泥沙俱下, 它當然也不能倖免, 從高點到股災3.0結束跌了60%。

後來市場偏好逐漸轉向基本面, 我在選股的時候又發現了它, 大概是2016年下半年, 這票半年完全沒漲, 之後一直到今年上半年, 各路績優股已經紛紛起飛, 它還是趴在地板上, 甚至還跌了不少。

回過頭再看它的業績, 完全沒問題, 不像有些次新股上市一兩年後業績大變, 它的扣非淨利潤穩步提高, 淨資產收益率始終維持在相當高的水準, 公司也沒什麼負面新聞,

但股價兩年跌了40%多,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莎普愛思是化學藥而非中成藥, 既然它能上市, 我覺得藥本身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所以這一年裡始終也沒認認真真去找答案, 但這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我, 直到看到上面提到的《洗腦神藥》一文, 終於讓我明白莎普愛思業績攀升股價陰跌背後的原因。

簡單來說, 莎普愛思本身沒有什麼問題, 不像很多中藥會吃死人, 這是它能上市的原因。 但它也沒有療效, 患者滴莎普愛思還是滴純淨水, 對治癒白內障的作用一樣的, 都是零。 這種只有安慰劑效果的“藥物”, 雖然不會傷害患者身體, 但會延誤治療, 特別是對白內障這種越早治療越好的疾病來說, 莎普愛思可以說是“不是毒藥勝似毒藥”。

莎普愛思本來是處方藥, 但幾乎沒有幾個眼科醫生會給病人開, 2004年, 它搖身一變成為“OTC(非處方藥)”,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最近幾年更是憑藉各大衛視不間斷廣告轟炸成為超級暢銷藥, 完全就是藥品界的“腦白金”。

插句題外話, 國內藥品界很多毀三觀的事情都發生在2003年到2005年, 時任國家食藥監局局長鄭筱萸在2007年被執行死刑, 是進入21世紀後極少數被處死的正部級官員, 可以想像他作惡到了什麼程度。

市場知道一切, 如果你的認知和市場反應不一致, 那一定是市場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 莎普愛思的報表雖然靚麗, 但猶如沙灘高樓, 一旦某一天藥監局將其重新轉為處方藥, 就會轟然倒塌。 青海春天一夜之間主營業務徹底完蛋的殷鑒不遠,

市場自然對它始終持懷疑態度。

莎普愛思並非孤例, 其實今年有很多醫藥股表現都很一般, 像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片仔癀這些中藥龍頭, 往年的熊市里都是一騎絕塵, 今年只能算差強人意, 漲幅遠遠落後於化藥龍頭。 更慘的是那些其實名氣也不小的二三線中藥股, 絕大多數今年都是下跌, 號稱用中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步長製藥甚至成為IPO新政下的第一批破發股。

原因很簡單, 民智逐漸開啟, 中藥市場越來越小, 雖然現在還能依靠哄哄騙騙維持, 但市場已經告訴我們, 中藥股的未來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最近五年, 化學藥的整體表現都超過中藥, 未來這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到那時我們再回過頭看,

就會感慨原來聰明的市場早已看穿一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