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新華社評莎普愛思:治“神藥”要只爭朝夕

“白內障看不清, 莎普愛思滴眼睛。 ”部分醫生近日對莎普愛思苄達賴氨酸滴眼液的療效提出質疑。 國家食藥監部門已要求企業所在地食藥監部門“督促企業儘快啟動臨床有效性試驗, 並於三年內將評價結果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 ”

在輿論洶洶的莎普愛思滴眼液爭議中, 廣大患者的利益首當其衝。 滴眼液使用者中多數是相信了廣告, 才選擇使用這一藥物的, 有的已使用多年。 如今“廣告寵兒”飽受質疑, 使用過這個滴眼液有沒有風險, 還能否繼續使用, 沒有使用過的早期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究竟能不能用?廣大患者需要儘快得到權威答案。

仍有很多人為了治病四處求醫問藥。 莎普愛思爭議再次敲響警鐘。 一直以來, 電視、廣播等平臺上治療腰酸腿疼、腎病、心臟病等病症的“神藥”廣告令人眼花繚亂。 有的稱是祖傳秘方, 有的變相宣傳療效, 大打“治不好但也吃不死”的擦邊球, 甚至一些“神藥”在被舉報後不了了之或改頭換面再登場。 究其根源在於, 藥品廣告背後有關各方推波助瀾, 虛假宣傳違法成本低和及時有效的監管缺位。

輿論可以等, 但病人等不起。 相關監管機構應更好擔負起公眾健康“守門人”的責任。 以分秒必爭的態度對類似“神藥”進行排查, 該澄清的澄清、該治理的治理、該取締的取締。

嚴懲“神藥”背後各類推手。 媒體要更多擔起社會責任, 傳播科學健康觀念, 增強群眾辨別能力。 只有藥品、廣告監管到位, 提高虛假宣傳的違法成本, 徹底斬斷虛假健康資訊傳播的利益鏈, 才能根除“神藥”生存的土壤, 守住公眾健康的底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