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管理者注意,傳統“黃金法則”已過時,不要再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 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 ”

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黃金法則。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或CEO,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黃金法則在工作中同樣適用。 想要員工怎麼對待你, 作為管理者的你就要怎麼對待員工。 這樣對嗎?

其實並不是。

最近我採訪了Ruby on Rails創始人和Basecamp的首席技術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他認為:"你不應該像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那樣來對待別人, 因為別人不是你。 "

別人和你有不同的偏好(信仰、想法和經驗), 你們對同一件事的反應是不同的。 你可能認為某件事是合理的或公平的, 但那是你的想法, 而不是其他人的想法。 你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他人希望別人對待他的方式和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一樣的。

如果你認為, 只要你像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一樣去對待別人, 別人就會喜歡你對待他的方式, 這其實在很多方面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是我幾個月前與另一位CEO交流時的經歷。 他告訴我他的公司最近實施了無限期的休假制度。 從理論上講, 他認為這項制度將會非常成功。 當他之前在其它公司工作時, 這個制度是他一直渴望的。 對於員工而言, 還有什麼比這項制度更好的制度呢?

然而, 在這項制度真正實施之後, 他的公司裡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公司裡很少有人休假, 也有員工偶爾請1-2天的假, 但是員工在公司實施這項制度之後的休假時間比實施這項制度之前的休假時間少了很多。

當他告訴我這個現象時, 我也非常震驚。 究竟是哪裡出問題了?這位CEO後來發現, 因為公司裡的所有的員工都不希望被團隊中的其他人看作是“懶散的人”, 或者“不想讓團隊失望”。 每個人都害怕去休假, 也沒有人去休假。

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 這位CEO改變了這個無限制休假的制度, 要求員工每年至少休2周的帶薪假期。 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但這不是重點。 如果你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

你不應該從你自己想要什麼的角度來運營公司, 你應該從其他人想要什麼的角度來運營公司。

你要做的不是遵循那個“黃金法則”, 你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其他人也和你一樣。 這時, 你究竟該怎麼做呢?

答案看似非常簡單:問。

問你的員工他們希望有什麼樣的休假制度或是什麼樣的工作環境。

例如, 你可以問員工下面這些問題:

(1)你希望我通過什麼方式給你回饋?當面回饋還是書面回饋?

(2)你在一天中的什麼時間段工作效率最高?早上還是下午, 亦或是晚上?

(3)什麼頻率的團隊活動比較適合你?我們應該組織更多的外出團建或公司午餐聚餐嗎?

(4)你覺得多久一次一對一談話合適?一週一次、一個月一次還是一個季度一次?

(5)在工作中, 你自己領導用什麼方式來表揚/誇獎/肯定你?你希望領導當著大夥的面公開表揚你, 還是私下表揚你?

(6)在開始一個專案之前, 你希望得到多少指導或專案背景?你是需要在剛開始時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想法, 還是希望提前從我這裡得到大量的建議?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和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要多問、多聽,然後針對性地採取行動。這時,不要遵循“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這個黃金法則。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和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要多問、多聽,然後針對性地採取行動。這時,不要遵循“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這個黃金法則。

(36氪編譯組出品,未經允許嚴禁轉載。編輯:郝鵬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